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与海萍讲主书
昆山延福僧舍中两获晤语知平地风波所在有之达
人大观必不芥蒂于灵台也会后抵家不及言别想已
还湓溪安稳清适老夫以思贤录刻完追感王仲昭处
士独成其美美不敢忘今以此书一部送置灵几吾友

士庸于宅务之馀不时诵读以忠义视为规式黾勉以
循蹈之则先尊深为象贤之喜也扬子曰希颜之人亦
颜之徒惟讲主诱掖奖劝以玉成之醉琴贤宾主续当
印去怀哉昭甫无任怅惜
   与 余茂本
通政书
昨到昆山得倾盖如故者数人而执事开诚心论古道
片言只字商略可否其谦益有过人者远大之器岂易
量哉 (第 54b 页)
   风波词
家住横山古涧阿孰知平地有风波一壶为济中流急

可奈无金报尔何
   洪武十六年夏五余寓昆山延福庵蒙李无逸
   冒雨见访且邀午酌以寻二十年交好之盟席
   中闻 余茂本
通政谈玉峰志镂版无逸能力为
   之高义可喜别后 (第 51a 页)
        明 归有光 撰
 铭 颂 赞
  为善居铭
昆山之俗自昔号为淳朴叶文庄公尝称乡先达自
部尚书余公熂
卢兖州熊林参政钟吕沁州昭其子佥
事旦朱舍人吉范御史从文七人者其孝弟忠诚足以 (第 1a 页)
    母老请近地除咸阳教谕卒后门人私谥曰
    文懿奎受业于杨维桢之门学行纯正为当
    时所重是集乃其门人 余熂
所编诗文杂著
    凡九卷又益以其交游赠答诗文暨行实墓
    志为十卷附刻于后元明之间承先儒笃实 …… (第 3b 页)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强斋集原序
强斋殷公以明经洁行著郡邑虽小夫妇人知其为君
子也要其志固不欲以文章名后世者而其文又皆温
润缜密动合矩度岂所谓有德者必有言欤公自始学
卓然有立志不迁于流俗中间阅历世故起为百里师
辞府县职而閒关数千里典教关陜天之劳其体以昌
其气苦其心以大其名不但为其文也而文亦随之故
入关以来其文落落有奇气惜不假其年而止于是耳

盖公天性纯孝母老不逮养忧感之意不忘于一饭顷
也竟以是而陨其生其学行其出处其死生可谓莹然
无瑕者也噫世复有其人耶新安 余熂
尝从先生学洎
较艺京师擢居近侍贵显矣而尤不忘其师及再居忧
乡里则纂集先生诗文若干篇而请序于予予忝与强 (第 5b 页)
维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十月辛亥朔十有九日己己门
余熂
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先师咸阳教谕
强斋殷公之灵曰乌乎天生哲人以道为寄云胡不淑
遽尔不起嗟惟先生鸣 …… (第 38a 页)
自惭莫负侯芭土一读遗编一泪垂 门人 余熂茂本
忆昔羁旅中片言识鬷蔑十载忘年交兵戈正骚屑隐
居事亲孝知子志卓越春秋参五传湮微必搜抉适当
陵谷变遵养乐 (第 40b 页)
  华盖殿东头赐宴叩头谢恩既罢各制诗凡若干
  首云云
  应制赐宴诗什序
  上御位十有七年九月初七日驾幸西宫吏部尚
  书臣 余熂
以教官九人臣吴烈等入见奏曰此皆
  九年考满称职者内三人以乡贡进士选馀皆明
  经之士上命臣烈等坐赐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