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涯双白发梦
回江上一青山朱琉舟晓几椽茅屋生春色无数桃花
烧野村牟伦别友天上故人青眼在蜀中诸弟素书稀 任原
送舒从事还海南珠崖日落天低海铜柱云寒雨
过城陈景祺忆萧山友石岩书暖花偏好江树春晴酒 (第 8b 页)
 通略李一初文集以示学者
程德坚(弥寿/)祁门善和人国初从下江西有功授行枢
 密分院都事捍禦景德镇辞归召不起遁之淮西终
 于家有诗曰仁和遗藁 任本立(原/)
休宁万安人父鼐筑精舍于富川之上延汪
 环谷主师席原与弟序皆受学焉环谷著春秋纂疏
 纲目考异原序皆预其 (第 46b 页)
处兮非浅识其能量咨予招之邈远兮哀世俗之抢攘
辞枝谲以增顿兮心郁结而永伤
   哭学生 任本初
辞     汪克宽
吾友 (第 19b 页)
任本初
实齐御史中丞敬子之裔孙也诸父昆仲
往往以才贤得官京师至正癸未之岁其父始命之从
予讲学授春秋左传胡氏传 (第 19b 页)
辄通大义学古近体诗句
法圆熟兴趣清远临欧阳率更文帖尤得其笔意屡访
予还谷山中相从于宣之太平无时相舍予编著春秋

纂疏夲初与有功比年矛戟抢攘 本初
纠集义兵捍卫
州里遂被禽焉玄默摄提格之春予寓黄山之麓忽闻
其抱疾殁于外舅之居年才三十有五呜呼痛哉 (第 20a 页)
本初
为人事父母尽孝友爱于弟交朋友以义尤施恩于乡
党汲汲济人之难如其父之用心也从予游者如夲初
甚少予尝为文 (第 20a 页)
铭其父之墓去年九月哭其叔父今又
本初
若之何不为之哀且恸也故为些辞以招之云
予取友于天下兮历名邦而辙环虽朋从之弥众兮胡 (第 20a 页)
   题许道宁秋山暮霭图 过先茔登南横山绝顶
   文宗儒蓄匏研借观 闻启南有匏研更古次前韵
   题启南写绯桃图
   题元人 任本立
墨竹追次虞邵庵韵
   西溪舟行二首 久旱得雨 (第 34a 页)
公之窀是不
死者存而何必于其身
  明奉政大夫南京刑部郎中丰溪闵君墓志铭
盖正嘉间吾郡以仕宦显于时者 任原
闵氏为最著自
予通籍己不及见闵氏之显者独于稠人中识丰溪君 (第 31a 页)
未审高明以为是否
   答 任本初

承尊翁惠书喻以贤昆仲来岁从游山中贤昆仲亦皆
有书三复不胜惶恐尝闻晦庵先生之言有曰补填前
日欠阙栽 (第 32b 页)
  惜别辞

公胡为乎山之幽灵草丛生兮久淹留松萝崚嶒兮于
焉遨游笑言恬嬉兮五越星周公之来兮草木春七郡
煦燠兮涵至仁茗台肃清兮阒无尘诙诡谲怪兮屏迹
而潜身公之去兮秋风高鲲鹏变化兮万里翱阊阖开
兮琼宫嵯峨翼赞元化兮跻堪舆于太和秋山兮重重
秋水兮汪浵扳援欲驻兮不得以从容矫首而思兮忧
心忡忡
  哭 任生本初
哀辞(有序/) (第 6a 页)
 吾友 任本初
萧齐御史中丞敬子之裔孙也诸父昆
 仲往往以贤才得官师至正癸未其父始命之从余
 讲学授春秋左传胡氏传辄 (第 6b 页)
通大义学古近体诗句
 法圆熟兴趣清远临欧阳率更帖尤得其笔意屡访
 余环谷山中相从于宣之太平无时相舍余编著春
 秋纂疏 本初
与有功比年矛戟抢攘 (第 6b 页)
本初
紏集义兵
 捍卫州里遂被擒焉壬寅之春余寓黄山之麓忽闻
 其抱疾殁于外舅之居年方三十有五呜呼痛 (第 6b 页)


 初
为人事亲以孝友爱于弟交友以义尤施恩于乡
 党汲汲济人之难如其父之用心也从余游者如 (第 6b 页)

 初
甚鲜余尝为文铭其父之墓去年九月哭其叔父
 今又哭 (第 7a 页)
本初
若之何不哀且恸也故为些辞以哀之
余取友于天下兮历名邦而辙环虽朋从之弥众兮胡
达才之良艰得任子于海宁兮 (第 7a 页)
不至矣生既能勤而勉之以持久则成功固可刻日而
俟也生之归尚愿与 任生本初
更相戒饰以平日讲劘
之书复而熟焉以平日训迪之言思而绎焉使九仞前
功不废而三日刮目相视则余之至愿也他日 (第 17b 页)

任原(字本初休宁人明初以捍禦功/授显武将军雄锋翼管万户)
马贯(字本道山阴人洪武间任/汉中经历迁郢州府知事)
谷宏(闽人一作新淦/人官中书舍人)
江汉(字朝 (第 19a 页)
任原(字 本初
休宁人明初以捍禦功/授显武将军雄锋翼管万户)
马贯(字本道山阴人洪武间任/汉中经历迁郢州府知事)
(第 19a 页)
 奏曰。向前 孝宗大王之服制。既以期年为定。而及至迁厝之际。礼有非服三年者。无服之文。故朝廷于此。无以处之。乃有浅淡服之制。而 显宗大王之疑讶发悟者。实亦在此。向日误礼者之贻笑四方。亦在于此。今 大王大妃之于 显宗大王。既服期制矣。假令 崇陵有移奉之举。则亦将不为缌麻而为浅淡服之制。岂不为非礼之礼。而重贻笑于四方乎。此事之窒碍难行。而理之透露难掩者也。〇镛案苟期之是也。岂必以改葬缌之有拘。谓当斩衰哉。
传曰。观此时 任原
任大臣之收议。予意则以为不然。立第二长子。亦名长子者。昭载于礼经注。 孝庙已承正统。则当斩衰。而时烈 (第 421H 页)
   崔友(凤应)
   崔友(一鲁)
   次李佥枢(谕)寿席韵
   朴友汝久挽
   赠别金伯刚赴 任原

   率孙勉钦。栖白云寺。(庚寅)
   感先师旧迹
   述怀
   客来
   又步前韵
 
坛誉。齿德久为士友尊。洛社多年频和什。兰亭何日更开樽。同庚旧谊那堪痛。馀庆惟欣两胤存。
赠别金伯刚赴 任原

岭县歉荒已数年。苏残今得大夫贤。拜 恩北阙牙旗动。宣化东藩玉节翩。棠芾洛城早驰誉。星槎蓬岳旧寻仙 (第 68L 页)
数言私。与府部他职等也。虽然。考之故事。实衔之若臣淹留。未之多见也。况经席之出入。閤门之起居。元无时 任原
任之有间者乎。一递之愿。耿如结轖。玆具积恳。仰祈曲察。伏乞 圣明。俯赐鉴照。亟解臣馆阁两职。俾卒前后 (第 118H 页)
回等因备呈到。臣批此为照。事有经久无弊者。何必复为更张。政可通行宜民者。亦当酌为区处。今据管马通判职 任原
烦。即今尽理天津诸务。事势固有难兼。其在清军同知。职 (第 412L 页)
任原
简。矧与军卫相关。若果更易玆方。不妨原管职务。清理似为顺安。而永久可行也。 (第 412L 页)
三人。(若可荐者多。不拘此限。)外方则随其本邑人才多寡而荐之。
一。应荐官员。依程子之意及近例。以时 任原
任大臣, (第 209H 页)
论而从长处之。伏惟 上裁。
师 贰师丧 东宫吊祭议(甲午)
五礼仪有 王世子临师傅贰师丧之节。而无时 任原
任区别之语。故曾于原任师傅之丧。 东宫吊祭已有其例。则原任贰师宜无异同。今此判府事尹拯之丧。 王世子 (第 359L 页)
有两义。盖下本不当任厚事而今当之。易至于不胜任而为过咎。必尽善而吉。可以免咎。此则程传说也。下之不当 任原
事。其分然也。而今猥当之。则于义已过矣。必须善处而致元吉。然后可以塞其咎也。本意之意。似如此。而亦可 (第 413H 页)
玉立亭亭处士孙。长年跌宕卧田园。文章剑古曾磨刃。道学渊深几溯源。浮世险巇愁蜀道。一丘萧索 任原
贫。南州先辈皆零落。仙驭翩然叩帝阍。
祭文[李猷远]
呜呼哀哉。维公家世。关吕文献之八代相传也。维公 (第 44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