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詞曲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赐金买之名曰圭塘别墅偕楚人 马熙
及子弟觞咏其
中有孚裒其唱和之作为圭塘欸乃集
马熙字 (第 12a 页)
明初
衡州人官右卫率府教授尝与许有壬兄
弟唱酬所著乐府附圭塘杂咏后
许桢字元干有壬子以门功补太祝应奉翰林所 …… (第 12a 页)
何景福字介夫淳安人别号铁牛翁隐居不仕有介夫

梁寅字孟敬新喻人元末累举不第辟集庆路儒学训
导隐居 教授明初
徵至京修礼书书成辞疾归结庐石
门山学者称为梁五经
钱抱素字素庵
钱应庚字南金抱素之弟
吴瓘字莹之号竹 (第 17b 页)
官名贤高其行至方之渊 明初先生
西游共城爱其山
明秀乃营葬青州府君于县西处贤乡古 (第 2b 页)
  性说二
孔子而后孟氏独出诸儒者以明性也程朱得继孔孟
之统者亦以明性也推是则由尧舜至汤以其能明维
皇降衷而己由汤至文王以其能明乾元天德而巳文
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然文可得而闻也性与天道不可
得而闻也故惟颜曾以至于孟子为闻道为知性千五

百年如董扬王韩者犹离合于其说性之难明也如是
周程朱子明之矣未久而又晦其所诵说者周程朱子
之言也而未尝心知之则犹晦而己矣尝谓学者于道
不疑而诵焉者粗疑而意焉者缪缪之过大于粗何则
诵焉者其言存意焉者其指亡也 元至明初
诵焉者也
故无大过其后聪明之士益求所以通其指焉整庵罗
氏虚斋蔡氏则谓气外无理朱子所云有理而后有气
(第 3a 页)

   琼响操(并序/)
琼响者古琴名宋内府故物也其腹题云庆历五年臣
道士卫中正奉圣旨斲崇宁四年臣 马熙
先奉圣旨重
修宋既纳土是琴亦入贡于元世祖皇帝用以赐其臣
廉恒阳王王殁而家废杭人徐氏以重购得之今复归 (第 41a 页)
  十寿序
天之遇人也丰其后者必啬其前人之遇人也落落
于贵盛之时者必久要于患难之际者也夫天既与
人以晚成之器必锡之以暮节之福其始必荼苦艰
辛壹郁憔悴在富而约处泰而屯是正所以坚完其
精神而成就其德器也其人也如金石以磨砺而不
朽日月以晦蚀而升恒固天之所以寿也夫人既人

趣于捷者我率其迂人集于菀者我集于枯风雨不
辍其音霜雪不渝其色巨卿友而平子可瞑山公在
而嵇绍不孤其立于世者甚伟故其得于天者必厚
其人也如松柏岁寒而后凋姜桂性老而愈烈又天
之所寿也枋故于外祖母王太夫人暨伯舅氏 明初
先生
之寿而深有感也甲午岁外祖母登九秩伯舅
跻七十慈孝一堂并臻上寿交游亲串无不操词捧
觞陈说景福颂祷盛事而 …… (第 12a 页)
颇悉太夫人德概兹值太夫人八十寿将操词以进
复徵懿行于 先生先生
为枋言太夫人之所以处乱
世者如此因受而书之
  杨隐君曰补六十寿序
余幼从先文靖公于京邸凡贤士大夫以 (第 16b 页)
   马栻传
栻字敬孚姓马氏楚王殷之后也六世祖珍始居衡(原/阙)



合礼称黄氏卒再娶黄氏生子熙年已四十九榜书室
曰栖碧山房因自号碧山居士世味淡然惟教子是务
或谓君老而子业科文不可待也不若为小者近者曰
吾儿当师天下士以昌其学君之言不敢知喜饮好客
醉辄歌归去来辞人不测也尝语熙曰学可恃财不可
恃利吾财害吾身未有利吾学而害吾训子之言可书
而诵也太史公谓岩穴之士名堙灭而不称非附青云
之士恶能施于后世有壬不足附以施于后世然其行

若言则可传必矣可不传乎
  序
   涅阳侯传序
涅阳侯传衡阳 马熙明初
之所著也予三复而悲之盖
有感焉夫行不足以范世言不足以垂训功不足以及
人文不足以明理汗牛充栋可胜道哉而 (第 28b 页)
可传不传者
又不知其几人也人且若是况物乎涅阳侯枚氏自燧
人氏而降功莫与京虞初稗官诗人歌咏举不及焉

慨然笔之其祖孙之逖迩族属之内外隐见之始终
名字之同异施用徵求之迹详而覈矣予幼居湘汉间
但闻其状至燕始 …… (第 28b 页)
识其族而 明初
之传出矣湘南栗穆祝崧氏之族自昔
柄用其地江汉则狄氏卢氏罗居水浒枚邈在中土人
不知也后至元壬午始见于蕲 …… (第 29b 页)
狄氏卢氏俱为敛迹主狄卢者怨焉其亦不智哉承平
久民生日夥枚氏不至江夏狄卢氏将不赤族乎予方
欲考其从来观 明初
传始知将烹弘羊时枚氏远遁江南
此盖其裔也予投劾归明初不以予不能有所成而见
弃也方且相从教予子时出杰作 (第 29b 页)
以自乐予愧于 明初

多矣序其传而表之俾世之见者知 (第 29b 页)
明初
有史才而不
试又以见夫人物之遇不遇有幸不幸焉古今不幸而
不遇者多矣枚有幸而 (第 30a 页)
明初
(第 30a 页)
明初
不幸犹未遇也
虽然是传之出识者见之 (第 30a 页)
明初
其亦有遇矣昌黎先生
作毛颖传在予且以为怪旧史无足责焉是传也其文
之有益于世者乎观者其勿以子虚乌有视之 (第 30a 页)
焦白(字任道文炯次子家于吴/张氏辟湖学教授不就)
许桢(字元干有壬子以门功/补太祝应奉翰林文字) 马熙(字明初衡州安仁人/历官右卫率府教授)
许广大(字具瞻元统中进/士历官知鄞县)
曹文晦(字辉伯天台人/自号新山道人) (第 56b 页)
字任道文炯次子家于吴/张氏辟湖学教授不就)
许桢(字元干有壬子以门功/补太祝应奉翰林文字)
马熙(字 明初
衡州安仁人/历官右卫率府教授)
许广大(字具瞻元统中进/士历官知鄞县)
曹文晦(字辉伯天台人/自号新 …… (第 56b 页)
 (辟书再至遂自引决/有友石山人遗槁)
巴延(字子中西域人家进贤五举乡荐历官都事闽右/丞章完表为行省员外郎以佐闽帅复城功进兵)
 (部侍郎 明初
将以遗/逸徵饮药殉节有集)
吴讷(字克敏休宁人以荐授建德路判官兼义兵/万户战败不屈殉难有吴万户诗集五 …… (第 72a 页)
 (政事殁于兵赠集贤大学士越/国公谥忠悯有少微唱和集)

陈麟(字文昭永嘉人至正甲/午登进士官慈溪县尹)
林谏(字格非青田人官兵部侍郎署/枢密院事至正未从行沙汉)
龚友福(字子经奉化人/官至翰林学士)
吴彻(字文通崇仁人/尝事陈友谅)
周所立(号盘谷临江人仕/陈友谅为教授)
陈基(字敬初临海人初授经筵检讨官历江浙行省郎/中参张士信军进参太尉府军事擢内史迁学士)
 (院学士有/夷白斋槁)
饶介(字介之临川人自翰林应奉出佥江浙廉访司事/张士诚承制以为淮南行省参政 明初
俘至京师) …… (第 73a 页)
 (亭/集)
陈雷(字公声秀民/子有窳庵集)
张经(字德常监子仕张氏历吴县/尹知嘉定州调松江府判官)
苏大年(名昌龄以字行自号西涧老樵真/定人至正间授翰林编修不拜)

方行(字明敏黄岩人谷/真子有东轩集)
刘仁本(字德玄天台人进士乙科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有羽庭诗槁)
杨维桢(字廉夫会稽人登泰定丁卯进士仕至江西儒/学提举 明初
召修礼乐书安车赴阙以白衣乞)
 (还自称铁笛道/人有铁崖集)
钱惟善(字思复钱唐人领至正辛已乡荐官至 …… (第 74a 页)
人/至正已已乡荐)
邾经(字仲谊仁和人登进士尝寓/澄江作澄江棹歌有玩斋集)
陈汝秩(字惟寅庐山人迁吴 明初/
徵至京师以母老辞归)
舒頔(字道原绩溪人仕至台州学/正有华阳贞素斋集七卷)
舒远(字仲修頔弟/有北庄 …… (第 77b 页)
海盐州判/官江浙行枢密院都事有沟南漫存槁)
钱逵(字伯行良右子仕为江浙行省管勾架阁历淮南/行省员外郎 明初
徵赴太常议礼发临濠寻放归)
吴志淳(字主一以字行无为州人以/荫历官靖安都昌二县簿)
朱希晦(乐清人有 …… (第 78a 页)
鲁渊(字道原淳安人至正辛卯进士江浙儒学/副提举 明初
徵修礼乐书诏授官以病辞)
余诠(字士平丰城人至正间/官江浙儒学副提举)
周之翰(字申甫/华亭人)
吴 …… (第 78b 页)
字子愚华亭人号淡/云野人尝佐戎幕)
周南老(其先道州人徙家吴中以荐补信州永丰学教/谕历淮南行省照磨官 明初
徵赴太常议礼发)
 (临濠寻/放还)
郑洪(字君举号素轩永/嘉人有集一卷)
董佐才(字良/用) …… (第 78b 页)
叶颙(字伯昂吴人中浙省/试为和靖书院山长)
郭钰(字彦章吉水/人有静思集)
刘永之(字仲修清江人 明初/
被徵辞归有山阴集) …… (第 80a 页)
吴惟善(丁鹤年表/兄樊川人)
刘履(字坦之上虞人至正末/避乱自号草泽閒民)
郑渊(字仲涵浦江人 明初
诏徵不起)
沈中(东阳/人)
邵永(严陵/人)
方道睿(字以愚淳安人登至顺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至正中 …… (第 81a 页)
赵汸(字子常休宁人授江南行枢密院都事 明/初
被召与修元史书成不仕还有东山集)
汪克宽(字德辅一字仲裕祁门人泰定丙寅中江浙/乡试 (第 81b 页)
明初
召修元史事竣辞还有环谷集)
金涓(字道原义乌人有湖西/青村二集凡四十卷)
谢应芳(字子兰武进/人有龟 (第 81b 页)
 觞咏其间积成巨帙名之曰圭塘欸乃集共
    诗二百一十九首乐府六十六首中惟乐府
    十解为其客 马熙
所作馀皆有壬有孚及桢
    之作既而桢如京师以其本示 (第 1b 页)
马熙
熙复取
    而尽和之凡诗七十八首词八首别题曰圭
    塘补和附之于后其诗虽多一时适兴之什
   …… (第 1b 页)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圭塘欸乃集原序
圭塘欸乃者御史中丞安阳许公与其季氏都司君可
行其客 马君明初
及公之冢嗣国子上舍生桢閒居倡
和之什也公谢事归相城于其第之西二里得康氏废
园薙灌莽刬椔翳廓然一新既又 …… (第 3a 页)
帙或传至京师伯琦得而尽阅之诗古律五七言二百
一十九乐府六十六总之二百八十有五其中惟乐府
十解 马明初
所作馀皆公与弟若子一家所作也嘻何
其盛哉惟贤人君子有济世之伟业者必有绝世之高
致盖识见预定于胸中行藏 (第 4a 页)
  爽小儿诵东坡先生聚星堂诗甚习殊可乐也因

  忆 马明初
云往岁德常杜左司尝与诸公和之成
  巨轴然皆不及一见仆则不敢言和但对景成兴
  谨用其韵尔僭越之罪观 …… (第 17b 页)
   桢和
朔风捲地飞云叶山川一夕埋深雪泠然台上望眼迷
大地茫茫正愁绝西崦深藏茅屋低高崖寒压松枝折
云间日脚漏光垂沙尾山腰互明灭蓑笠渔翁独钓归
村馆青旗风飐掣一段清奇画不成衰颜得酒红如缬
书匆忍冻拾枯薪庭除泥泞陈木屑树杪饥鸦晚群噪

平田脱兔时一瞥丰年有兆喜欲颠模写成诗费誊说
呼童沽酒当一醉巨笔如椽锋似铁
   圭塘补和(并序/)        马熙
  欸乃既歌之明年熙如京师可行洎桢日侍安阳
  公觞咏圭塘更唱迭和诗辞凡二百四十有九又
  明年桢来 (第 19a 页)
道亡不能不增重才者嘅然嗣志有其人或者润可
施之后焉
  拙隐翁传
翁姓彭字启原世为安福历头人少从诸父 明初先生
受理学业未卒而家多故持赀装客外十五年足履宇
内名都邑过半目历古闻人遗迹所至必周名在江湖
间既远且著乃 (第 4b 页)
  生韵
圣去书岿然道近人远而芜秽亦已辟伥伥曷从之大
原出自天挹彼可注兹兹山昔受度会遇休明时朱张
操大舟涉海示我湄孰云事游宴冈峦肃威仪行行惜
芳草我马不敢驰百泉流玄酒万古供尊彝𠴲然发深
省岂不丰我遗点尔见大意风雩本无为嗟哉二三子

长育骈其椅其椅君勿轻庸立丕丕基
  泊樊田浦与杨廷镇董仲达 马明初
黎仲颙以澄
  江净如练为韵赋诗分得如字
幽讨惬观物遐心陋怀居衡湘佳遨游乃是三月初溯
洄既有舟登陟亦 (第 7b 页)
  哀弃儿
雪霜载途风裂肌有儿鹑结行且啼问儿何事乃尔悲
父母弃之前欲追木皮食尽岁又饥夫妇行乞甘流离
负儿远道力已疲势难俱生灼可推与其疐尾莫我随
不如忍割从所之今夕旷野儿安归明朝道殣非儿谁

父兮母兮岂不慈天伦遽绝天实为十年执政虽咸腓
发廪有议常坚持昔闻而知今见之仓皇援手无所施
皃行不顾寒日西哭声已远犹依稀
  送蔡士安经历次 马明初
(士安扁其读书/斋曰巢云松)
红莲绿水地有馀野逸不受朱衣纡游心远慕有巢氏
云松况复如匡庐少年攻书安 …… (第 7b 页)
  酱台行(并序/)

 僦居乡闾即巽隅为塾以居 明初马先生
塾东地多
 隙积壤其南久与垣埒穹然如台晚凉散步时一登
 陟思有以名之而未得其宜也家人治酱酱利炎暴
  (第 8b 页)
而屋近树密相为蔽亏独此敞豁朝暮得日乃夷其
 颠而置瓮 马明初
笑曰台之名得矣古有将坛坛犹
 台也兹非酱台乎予方病暑无悰喜粪壤之肇锡嘉
 名也为之大笑且为韵语以识之 (第 8b 页)
  次韵可行坐嘉莲亭有感

懒是平生癖归田始克勤灌园时汲井学稼晓耕云窗
取山千叠舟巡沼四濆倦游当税驾勇退免移文谁识
予心乐都忘俗务殷圭塘清见底银海浩无垠潦倒惟
营口迂疏愧致君天开方外境尘见隙中曛酒欲连宵
饮膏须继晷焚读书嗟坐废娱老却宜醺园绮知高祖
巢由负放勋至人先大节馀事及多闻诗少惭工部鞋
多笑领军郊原诹岁计风露逼秋分且曳泥中尾休空
冀北群崇台还一上万物正芸芸

  送 马明初
教授南归诗(并序/)
 后至元戊寅予得请归江夏别业明年冬游长
 沙明年二月安仁 (第 14b 页)
马君明初
来见于琅瓈山其
 人温醇其文粹精倾盖如平生同游南岳更倡
 迭和遂同归江夏甫七日复参知政事命下以
 小 (第 14b 页)
儿累之又同北焉至任城 明初
舟覆几不免
 间关跋涉不忍予弃用中台翰林荐堂除缑山
 书院山长及格擢右卫率府教授始释褐卫官 (第 14b 页)
 若胥卒皆国人 明初
请收书教其子弟为华学
 官属从之鸠俸檄 (第 15a 页)
明初
买书江南因得归省其
 家焉过予相下将别请言吁世俗之交翻覆云
 雨况延之馆塾者其为友不又密乎饔飧之不 (第 15a 页)
 精不时也供侍之不慎不及也脯修之不腆也
 汲引之不酬也为主人者有能不犯于是者乎
 人情久则狎狎则慢慢则隙生焉宾主至是而
 不失欢者鲜矣而 明初
与予十年如一日始终 (第 15a 页)
  涅阳侯传序
涅阳侯传衡阳 马熙明初
之所著也予三复而悲之盖
有感焉夫行不足以范世言不足以垂训功不足以及
人文不足以明理汗牛充栋可胜道哉而 (第 13b 页)
可传不传者
又不知其几人也人且若是况物乎涅阳侯枚氏自燧
人氏而降功莫与京虞初稗官诗人歌咏举不及焉
慨然笔之其祖孙之遐迩族属之内外隐见之始终
名字之同异施用之功徵求之迹详而覈矣予初居湘 (第 13b 页)
汉间但闻其状至燕始识之特□与砞尔其族类未识
也太官若𣙜酤五十四大坊资其用尤多性不厌贫下
乘车过市细人挈箕斗出三二钱即可致大坊抒灶有
心未尽灰者贫子掇拾资其馀力焉京师百万家不有
枚氏则辛苏氏马通氏不能济其三一焉思有以发挥
其功书题于壁若册者馀廿年而竟未有以发之也归
乡里始识其族而 明初
之传出矣湘南栗穆祝崧氏之
族自昔柄用其地江汉则狄氏卢氏罗居水浒枚邈在 …… (第 14a 页)
狄氏卢氏俱为敛迹主狄卢者怨焉其亦不智
哉承平久民生日夥枚氏不至江夏狄卢氏将不赤族
乎予方欲考其从来观 明初
传始知将烹弘羊时枚氏
远遁江南此盖其裔也余投劾归明初不以余不能有
所成而见弃也方且相从教予予时出杰作 (第 14b 页)
以自乐予
愧于 明初
多矣序其传而表之俾世之见者 (第 14b 页)
明初

文才而不试又以见夫人物之遇不遇者幸不幸焉古 …… (第 14b 页)
今不幸而遇者多矣枚有幸而遇明初明初不幸犹未
遇也虽然是传之出识者见之 明初
其亦有遇矣昌黎
先生作毛颖传柳子且以为怪旧史无足责焉是传也
其文之有益于世者乎观者其毋以虚乌有视之 (第 15a 页)
  余孝友政卿名字说
降衷根性匪由外铄明善复初则有待于学焉古之君

子惟是是力它不暇也惟名犹服身之章也君子慎之
而所心不存焉贤而敝缊不害其正不肖而华不絅其
瑕冉耕曰牛匪嘉也而孔门称德操以德字德有何哉
然士之有志者因其名之嘉思有以称则亦有益于学
焉称诸口书诸手惕然自警不愈于几杖盘盂之铭乎
东鲁余君名孝友字政卿居家不愧其名推而从政不
愧其字其亦士之有志者乎他日君之子孙其母以是
为讳也讳之言力之行勿使如退之者出举名仁为人

之说则又善矣
  名马氏三子说
予友 马明初
请名其三子说明初名熙从火其考讳从
木祖从水取五行终始相生之义次当从土故名其孟
曰塈字以世完仲曰塾字以 (第 10a 页)
   许承旨同声诗序
宾兴之二年某充赋春官随两榜之士以门生礼拜安
阳先生于私第因得先生贡院中诸诗读之蔼然栋梁
吾道之心而形为治世之音也又数年先生被旨掌禁

林某承乏属僚备使令之末复得先生同声集读之则
先生家居时与塾客 马明初
氏倡和成集者也其音节
高雅法度森严协乎律吕振乎宫商如钧天广乐奏于
洞庭之野金声玉振秩然而有条风起水涌 …… (第 18a 页)
一堂之上既足以协神
人和上下矣退而家居独能与韦布之士相应荅如响
应声其志之所存诗之所至岂得窥其彷佛而 明初

复循环有倡斯和何材力雄敏如是哉在易乾之卦有
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释者曰上应乎下下从乎上也
夫先生不 (第 18b 页)
以道隆望重为矜故能应乎下 明初
不以疏
远贫贱为慊故能从乎上上下之志既同而彼此之道
合宜其播之声诗形诸歌咏如乐之无不和而得夫性 (第 18b 页)
○圭塘欸乃集
■元许文忠有壬置园池于相州,与弟可行有孚、子元干桢、门客 马明初熙
分题唱和, 有圭塘欸乃集,凡诗二百馀篇,词八十馀首。其填〈摸鱼儿〉调,皆用晁补之〔买陂 塘旋栽杨柳〕 ……轻后进。卒之五善穷于称,九能鲜其誉,仗马楥鳞,安怪议者轻薄也 。若文忠,可谓佣中佼佼矣。
■是作倡于 明初,
明初
词颇劣。其上文忠〈摸鱼儿〉十阕,五阕皆用参知机务字, 如参知绿野机务、参知老圃机务等句。四阕皆用检校公务字,如池塘检校公务、平堤 检校公务等句。时文忠官中书左丞, 明初
盖以参知检校寿之者,然而已落恶趣矣。竹 垞不选,谅哉。其后文忠复有所作,时 明初
在京师乃遥同之,题曰圭塘补和。〈太常 引〉云: 园中风物水中亭。消得两娉婷。浊酒捲荷倾。早洗尽、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