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元故广州路儒学教授傅君墓志铭
至顺三年新喻傅君与砺挟其所作歌诗来游京师不
数月公卿大夫皆知其名交口荐誉之蜀郡虞公广阳
宋公方以斯文为任以异材荐之会今天子即位诏遣
使者颁正朔于安南以君才学为之参佐受命即行至
真定驿启制书观之上有王号君曰安南自 陈日烜 已
绝王封累朝赐书皆称世子今无故自王之何也使者
疑未决君独请行至都堂白其事宰相大喜立奏改之
安南之人 (第 21a 页)
至顺三年新喻傅君与砺挟其所作歌诗来游京师不
数月公卿大夫皆知其名交口荐誉之蜀郡虞公广阳
宋公方以斯文为任以异材荐之会今天子即位诏遣
使者颁正朔于安南以君才学为之参佐受命即行至
真定驿启制书观之上有王号君曰安南自 陈日烜 已
绝王封累朝赐书皆称世子今无故自王之何也使者
疑未决君独请行至都堂白其事宰相大喜立奏改之
安南之人 (第 21a 页)
元统三年秋七月诏假群玉内司丞铁柱吏部尚书丞
相掾智熙善礼部郎中使安南以临江傅若金为辅行
若金字与砺为学有本末为文章有规矩至于歌诗盖
无入而不自得焉其高出魏晋下犹不失于唐又能知
为国体要自秦汉而下逮于我朝凡使安南贤否姓名
若出使岁月皆历数不遗故凡使事悉以咨之动静相
维举措必戒先事而虑物至而应举小包大万变不穷
国中赂遗毫发无所取而皆本之至诚得尊中域抚四
夷之道虽傔从趋走皆畏惮过于使往返万数千里所
至大府交荐其贤及安南入贡使及国门首问傅先生
安在初安南数侵占城占城遣使入告是行也有别旨
切责安南而所降制书上有安南王字行至真定默省
曰安南自 陈日烜 绝王封朝廷有诏安南上表皆止称
世子今制书有安南王字是无故自王之也安南遂自 (第 14a 页)
相掾智熙善礼部郎中使安南以临江傅若金为辅行
若金字与砺为学有本末为文章有规矩至于歌诗盖
无入而不自得焉其高出魏晋下犹不失于唐又能知
为国体要自秦汉而下逮于我朝凡使安南贤否姓名
若出使岁月皆历数不遗故凡使事悉以咨之动静相
维举措必戒先事而虑物至而应举小包大万变不穷
国中赂遗毫发无所取而皆本之至诚得尊中域抚四
夷之道虽傔从趋走皆畏惮过于使往返万数千里所
至大府交荐其贤及安南入贡使及国门首问傅先生
安在初安南数侵占城占城遣使入告是行也有别旨
切责安南而所降制书上有安南王字行至真定默省
曰安南自 陈日烜 绝王封朝廷有诏安南上表皆止称
世子今制书有安南王字是无故自王之也安南遂自 (第 14a 页)
心。为王而乍耳乍目。将恐芳尘风埽。美迹
云消。黄绢将烂。翠炎弗植。师恩雀报。自立龟碑。和尚王父
蔼。 元圣王 之表来孙。宪康王之外庶舅。清廉谣聒于街路。
忠孝誉酣于尊卑。内知执事侍郎。外任浿江都护。父访礼。
才 (第 13b 页)
云消。黄绢将烂。翠炎弗植。师恩雀报。自立龟碑。和尚王父
蔼。 元圣王 之表来孙。宪康王之外庶舅。清廉谣聒于街路。
忠孝誉酣于尊卑。内知执事侍郎。外任浿江都护。父访礼。
才 (第 13b 页)
郡。(自波朝以下。疑以邑有白岩山古城故名三国史云未详。而胜览因附于蔚珍县古迹。肰今以方言考正如此。) 元圣王
封太宗七世孙金周元为溟州郡王食溟州(今江陵府)翼岭(今襄阳府)三陟斤乙于蔚珍等五邑。高丽初改平海县。 (第 528H 页)
卷五十六(刑考)
一号。 新罗婆娑王元年。令罪囚入赎。 三年盗贼并斩之。 案见下。(此二条下五条。)
二号。 味邹王五年。有姑鞭妇。 智證王七年。颁示律令。 元圣王 五年。令强盗捕捉并加职。 高句丽大武神王十一年。令十恶中准律用刑。小兽林王二年。暑气太盛。 案已上七 …… (第 503L 页)
祖朝乱前乱后。 仁祖朝乱后至 英宗朝。增损不等。 案此宜考补。
卷六十四(田赋考)
三十五号。 新罗 元圣王 六年。增筑碧骨堤。 案新罗讫解王二十一年。始筑碧骨堤。长一千八百步。本朝 太宗十五年。复筑碧骨堤。( (第 504H 页)
新罗史云。文武王十年。(唐高宗咸亨元年。)句丽水临城人。年岑大兄。收合残民。自穷牟城。至浿江南。杀唐官人。〇宣德王二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发使安抚浿江南州县三年。巡幸汉山州。移民户于浿江镇。〇 元圣王
元年。(唐德宗贞元元年。)浿江镇进赤乌。〇宪德王十八年。(唐敬宗末年。)命牛岑(即牛峰今合于金川。) (第 381H 页)
弓裔武泰, 圣册, 水德万岁, 政开。
高丽
太祖天授。 光宗光德。
安南
陈日尊宝象, 神武。 陈日炳绍隆。 陈日烜 绍宝。 黎季犁天圣。 陈皓天应。 莫登庸明德。 莫方瀛大正。
日本
孝德天皇大化, 白雉。 天 (第 319L 页)
高丽
太祖天授。 光宗光德。
安南
陈日尊宝象, 神武。 陈日炳绍隆。 陈日烜 绍宝。 黎季犁天圣。 陈皓天应。 莫登庸明德。 莫方瀛大正。
日本
孝德天皇大化, 白雉。 天 (第 319L 页)
且如有慢于礼。辄非笑之。士大夫反不愧哉。
东国兵书
东国兵书甚鲜。通计十数种。武乌兵法花铃图,(新罗 元圣王 时。大舍武乌献兵法十五卷,花铃图二卷。乃除屈岬县令。)金海兵书,(高丽靖宗时。西北路兵马使奏金海兵书 (第 60H 页)
东国兵书
东国兵书甚鲜。通计十数种。武乌兵法花铃图,(新罗 元圣王 时。大舍武乌献兵法十五卷,花铃图二卷。乃除屈岬县令。)金海兵书,(高丽靖宗时。西北路兵马使奏金海兵书 (第 60H 页)
。采文词涉于规诫者。勒成五十卷赐之。自神文历孝昭王。至圣德王。始造漏刻。历孝成,景德,惠恭,宣德。至 元圣王。
定读书出身法。自元圣历昭圣,哀庄,宪德,兴德,僖康,闵哀,神武,文圣,宪安,景文,宪康,定康,真圣, (第 289L 页)
真是笔中豪。
[咏东史]其三百十八
良相初头敬信俱。志贞讨后迹差殊。烧柩纵缘家法继。诱衷无乃被天诛。 (元圣王 敬信遗命烧柩。)
[咏东史]其三百十九
昭圣王妃恶姓同。父名强拆冒他宗。罗朝自古行禽兽。吴孟子为缌小 (第 146L 页)
[咏东史]其三百十八
良相初头敬信俱。志贞讨后迹差殊。烧柩纵缘家法继。诱衷无乃被天诛。 (元圣王 敬信遗命烧柩。)
[咏东史]其三百十九
昭圣王妃恶姓同。父名强拆冒他宗。罗朝自古行禽兽。吴孟子为缌小 (第 146L 页)
德宗建中元年庚申弑惠恭自立。贞元元年乙丑薨。在位六年。火葬。○四年癸亥。始立社稷。唐德贞元元年乙丑) 元圣王。(讳敬信。奈勿十一世孙。一吉餐孝让之子。唐德宗贞元元年乙丑立。十四年戊寅薨。在位十四年。火葬。○四年戊辰。立读书出身科。唐德贞元十五年己卯)
昭 (第 438H 页)
圣王。(讳俊邕。元圣太子仁谦之子。立为太子。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己卯立。十六年庚辰薨。在位二年。唐德贞元十六年庚辰) 哀庄王。(讳清明。改讳重熙。昭圣太子。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庚辰立。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为宪德所弑。在位十 …… (第 438H 页)
元圣曾孙。上大等均贞之子。唐文宗开成四年己未。金阳奉以即位。同年薨。在位未踰年。唐文开成四年己未)文 圣王。(讳庆膺。神武太子。唐文宗开成四年己未立。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丁丑薨。在位十九年。唐宣大中十一年丁丑) 宪安王。(讳谊靖。神武弟。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丁丑立。唐懿宗咸通二年辛巳薨。在位五年。无嗣。) …… (第 438H 页)
一年。○五年辛亥。弓裔据原州。○六年壬子。甄萱据全州。唐昭乾宁四年丁巳)孝恭王。(讳峣。宪康庶子。真 圣王 立为太子。唐昭宗乾宁四年丁巳立。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薨。在位十六年。无嗣。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神德 …… (第 438L 页)
高句丽合七百五年。(二十八王。)
百济(始祖都慰礼城。今稷山。十四年丙辰。移都南汉山。今广州治。○近肖古王二十六年辛未。移都北汉山。一名南平壤。今汉阳。○文周王元年乙卯。移都熊津。今公州。○ 圣王 十六年戊午。移都泗泚河。今扶馀。○国号。初以乌干,马黎等十臣为辅。号十济。后以百姓乐从。改号百济。 (第 440L 页)
圣王 戊午。移都泗泚河。改号南扶馀。汉成鸿嘉三年癸卯)始祖。(姓扶馀氏。讳温祚。高句丽始祖高朱蒙之次子。汉 …… (第 440L 页)
薨。在位二十三年。谥武宁。○十二年壬辰。遣使朝梁。罗 智證,法兴。句 文咨,安藏。梁武普通四年癸卯) 圣王。(讳明禯。武宁太子。梁武帝普通四年癸卯立。梁元帝承圣三年甲戌。为新罗所杀。在位三十二年。谥圣。○元年癸卯。始制谥法。○十六年戊午。移都泗泚河。改国号曰南扶馀。罗 法兴,真兴。句 安藏,安原,阳原。梁元承圣三年甲戌) 威德王。(讳昌。 (第 441L 页)
圣王 太子。梁元帝承圣三年甲戌立。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戊午薨。在位四十五年。○十七年庚寅。北齐册王。○二十四年 …… (第 441L 页)
于山国。(在东海岛中。或云与郁陵本一岛。地方百里。今蔚珍。○新罗智證王十三年壬辰。击降之。)
溟洲国。(今江陵。○新罗元 圣王 二年丙寅。封太宗王之孙周元于溟洲。割襄阳,三陟,平海,蔚珍等官。为食邑。宪德王十四年壬寅。其子宪昌。 …… (第 443L 页)
高丽(太祖始都开城府。高宗十九年壬辰。迁都江华。元宗十一年庚午。还都开城府。忠烈王十六年
庚寅。复都江华。十八年壬辰。还都开城府。○辛祦八年壬戌。还都汉阳。翌年。还旧都。○恭让王二年庚午。复都汉阳。翌年。还旧都。○国号取山高水丽之义。后梁末贞明四年戊寅) 太祖神 圣王。(姓王氏。讳建。字若天。松岳郡人。金城太守隆之子。新罗宪康王丁酉生。仕弓裔。位至将相。后梁末帝贞明四年戊寅。洪儒,裴玄庆等。推戴为王。建元天授。后晋出帝天福元年癸卯薨。在位二十六年。寿六十七。开城府显陵。○十三年庚寅。初寘学校。○十六年癸巳。始行后唐年号。○十八年乙未。新罗亡。○十九年丙申。讨平后百济。○二十一年戊戌。始行后晋年号。后晋出天福二年甲辰)
惠宗义恭王。(讳武。字承乾。太祖太子。新罗新德王壬申生。后晋出帝天福元年癸卯立。开运二年乙巳薨。在位 (第 444H 页)
圣王。(讳俊邕。元圣太子仁谦之子。立为太子。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己卯立。十六年庚辰薨。在位二年。唐德贞元十六年庚辰) 哀庄王。(讳清明。改讳重熙。昭圣太子。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庚辰立。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为宪德所弑。在位十 …… (第 438H 页)
元圣曾孙。上大等均贞之子。唐文宗开成四年己未。金阳奉以即位。同年薨。在位未踰年。唐文开成四年己未)文 圣王。(讳庆膺。神武太子。唐文宗开成四年己未立。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丁丑薨。在位十九年。唐宣大中十一年丁丑) 宪安王。(讳谊靖。神武弟。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丁丑立。唐懿宗咸通二年辛巳薨。在位五年。无嗣。) …… (第 438H 页)
一年。○五年辛亥。弓裔据原州。○六年壬子。甄萱据全州。唐昭乾宁四年丁巳)孝恭王。(讳峣。宪康庶子。真 圣王 立为太子。唐昭宗乾宁四年丁巳立。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薨。在位十六年。无嗣。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神德 …… (第 438L 页)
高句丽合七百五年。(二十八王。)
百济(始祖都慰礼城。今稷山。十四年丙辰。移都南汉山。今广州治。○近肖古王二十六年辛未。移都北汉山。一名南平壤。今汉阳。○文周王元年乙卯。移都熊津。今公州。○ 圣王 十六年戊午。移都泗泚河。今扶馀。○国号。初以乌干,马黎等十臣为辅。号十济。后以百姓乐从。改号百济。 (第 440L 页)
圣王 戊午。移都泗泚河。改号南扶馀。汉成鸿嘉三年癸卯)始祖。(姓扶馀氏。讳温祚。高句丽始祖高朱蒙之次子。汉 …… (第 440L 页)
薨。在位二十三年。谥武宁。○十二年壬辰。遣使朝梁。罗 智證,法兴。句 文咨,安藏。梁武普通四年癸卯) 圣王。(讳明禯。武宁太子。梁武帝普通四年癸卯立。梁元帝承圣三年甲戌。为新罗所杀。在位三十二年。谥圣。○元年癸卯。始制谥法。○十六年戊午。移都泗泚河。改国号曰南扶馀。罗 法兴,真兴。句 安藏,安原,阳原。梁元承圣三年甲戌) 威德王。(讳昌。 (第 441L 页)
圣王 太子。梁元帝承圣三年甲戌立。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戊午薨。在位四十五年。○十七年庚寅。北齐册王。○二十四年 …… (第 441L 页)
于山国。(在东海岛中。或云与郁陵本一岛。地方百里。今蔚珍。○新罗智證王十三年壬辰。击降之。)
溟洲国。(今江陵。○新罗元 圣王 二年丙寅。封太宗王之孙周元于溟洲。割襄阳,三陟,平海,蔚珍等官。为食邑。宪德王十四年壬寅。其子宪昌。 …… (第 443L 页)
高丽(太祖始都开城府。高宗十九年壬辰。迁都江华。元宗十一年庚午。还都开城府。忠烈王十六年
庚寅。复都江华。十八年壬辰。还都开城府。○辛祦八年壬戌。还都汉阳。翌年。还旧都。○恭让王二年庚午。复都汉阳。翌年。还旧都。○国号取山高水丽之义。后梁末贞明四年戊寅)
定也。军主即都督也。三国史职官志。都督九人。智證王六年。以异斯夫为悉直州军主。文武王元年。改为总管。 元圣王
元年。称都督。位自级餐。至伊餐为之。则外官之重者也。沙是所居部名之上段。或人名之上段也。第九行大柰囗 (第 16L 页)
遂使寥寥无徵。惜哉。新罗于三国最称为文献之邦。然风气简朴。久而渐开。其初以射选人。或取于花郎之徒。至 元圣王
时。始定读书出身科。以博通五经三史为隽。而尤用力于文选。盖六朝以来交邻事大之文。专尚骈俪故也。于是任 (第 394L 页)
疾恙之馀。荣卫未尽康复。纵未能日开经席。躬亲诵读。亦宜数接儒臣。时时召对。或朝以访问。或夜以论说。备 陈圣王
治心养性之道。历代兴亡治乱之迹。优游不迫。从容渐磨。消融其查滓。怡悦其心志。则非但大为清源正本开发聪 (第 407H 页)
露寺诗云。日暖庭花藏浅绿。夜凉山月送微明。忧民未得湔涂炭。欲向蒲团寄半生。 意味甚佳。故记之。
新罗 元圣王 四年春。始定读书出身科。读春秋左传若礼记文选兼明孝经论语者为上。读曲礼孝经论语者为中。读曲礼孝经者为 (第 423H 页)
新罗 元圣王 四年春。始定读书出身科。读春秋左传若礼记文选兼明孝经论语者为上。读曲礼孝经论语者为中。读曲礼孝经者为 (第 423H 页)
(讳协理。○以大都督。哀庄王遇杀时。侍侧被害。公性本忠直。力学善写。文圣王时追封唐恩伯谥文忠公。○墓在吉昌郡明玉洞。○配庆州金氏。父昭圣王。祖忠惠王世子仁谦。曾祖 元圣王。 ○有一子讳慎济。)
(七世)
(讳慎济。○僖康王时金明弑王自立。公慨然责角干金阳曰何不讨逆 (第 494L 页)
名。仆虽不自损。举国皆知其痴拙。又何今日矜损于相国之前而后露也。仆姓贯江陵。三韩时新罗王金阏智之裔。 元圣王
弟周元之孙。三国本史。载之详矣。母贯蔚珍仙槎张氏。相传以为汉博望侯张骞之裔。未详其实。远祖金渊,金台 (第 40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