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道士蓬头
赤足亦不著里衣诘问所从来答曰道人
何去何来问其年曰曾见黄河清矣问若所言似知道
者何不登遐倒影而顾栖迟 (第 7b 页)
   题纸衣道者图(金密公璹/)
   马云卿画纸衣道者像(元元好问/)
   冲虚侍宸王文卿像赞(宋白玉蟾/)
    金蓬头先生
画像赞(元张雨/)
    (第 4a 页)
金蓬头先生
画像赞(元赵奕/)
    (第 4a 页)
金蓬头先生
画像赞(元郑元祐/)
   题白玉蟾像(元虞集/)
   海陵观徐神翁像(明汤显祖二首/) …… (第 4a 页)
  冲虚侍宸王文卿像赞    (宋/)白玉蟾

醉持铁尺叫风雷玉帝纶言召两回到得人间无鬼蜮
依然长啸入西台
   金蓬头先生
画像赞     (元/)张 雨
圣井山高日上迟采云甘露碧淋漓下山拾得一茎草
不见庵中金老师
   (第 21a 页)
金蓬头先生
画像赞     (元/)赵 奕
髽髻 (第 21a 页)
蓬头
坐抱一神自清先生本不灭能枯亦能荣幻
化托此梦蜕解身已轻何时得见之礼拜参长生 (第 21a 页)
   金蓬头先生
画像赞     (元/)郑元祐
巍巍龙虎山融结自太古笃生虚靖君道独继祖武真
人怀岩穴萧然一环堵蓬首目 (第 21b 页)
府而归江东西之间从 蓬头金公
游甚相契许他人莫
之测也于是收敛神异之迹将求名地以归隐是以谒
浮丘君于华盖之上道过黄茅之冈故使予得见 (第 27a 页)

蓬头金先生
者甚高洁接其徒极严峻间尝相闻往来
武夷圣井诸山而不获相见则予贸贸尘土岁云暮矣
能无慨然于中乎昔人云千 (第 29b 页)
  云巢记
羽士叶君学道龙虎山之上清宫而结庐于宫之东五里号滨
洲庵其西偏为屋以款四方真游之侣名之曰云巢清溪横陈
俯见毫发茂松密竹左右蔽亏麈湖圣井琵琶藐姑射象山诸
峰华润峭拔若夸奇而竞秀林霏 霭隐见伏兴于户牖几席
间仙者 金蓬头
多来游其处方外之交咸附集焉滨洲有记虞
公伯生实为之文所谓云巢者则范公德机尝大书其颜而未
有为之记者君 (第 8a 页)
  改危素桂先生碑
信之龙虎山为汉天师张氏之学者恒千馀人其卓荦
瑰奇之士亦间见其间若桂先生者是己先生讳义方
字心渊世为信贵溪人母生先生时梦李淳风寄宿因
名李寄长从上清宫熊尊师学元贞元年从天师张公
朝京授蕲州道官归而散其衣资飘然有远志周览名
山由武至匡庐夜宿太平兴国宫龙出屋后无犯先生

居蜿蜒辟易而后去数飞蹑层崖与豹同行好事者莫
能踪迹之樵人有见之山南同日又有见之山北者山
中人酒熟曰顾安得桂先生饮之俄先生至欣然就饮
所饮者家以为吉徵尊官显人过江上者咸愿见先生
先生见不见人莫测也江州守某乞诗惟书一闲字与
之踰月以事去官先生率意成诗书座右铭类多儆世
绝俗语有 金蓬头
者居圣井山先生致书封题甚谨登
之白纸耳金大叹曰至此果无说说矣道士吴李诚作 (第 7b 页)
归之
  山庵图序(癸未/)
圣井山在信之上清宫东南上为神龙所居岁旱祷辄
雨盖人迹罕至之处延祐中永嘉 金蓬头先生
修其学
于先天观风月良夜乃游圣井山扪萝而上乐其深邃
高远也徘徊久之其门徒颇为构室庐以待先生之来
予家 …… (第 65a 页)
是图方壶子
谓余本山人恋禄于朝去其田里甚久故特以相示使
不忘乎樵牧之事亦反招隐之道也方壶子将结庵于 金先生
故隐之东偏约予为投老之计其古之交谊然
耶欧阳子思颍之诗曰及身强健可为乐莫待衰老须 (第 66a 页)
招之不至其没也仅藏宋高宗书阴
符经及此卷尔张公祭之以文曰伟哉斯人秉是正直
则尊师之为人可知己他日仙者 金蓬头
结草庵观旁
独居廿有六年素屡宿庵中闻松风涧水之音清清冷
冷有高举远引之志顾窃禄于朝侵寻华发读诸公之 (第 25b 页)
   新城县金船峰甘露雷坛记
江右真仙灵迹之胜莫著于旴若南城之麻姑仙坛南
丰之神龟冈新城则金船峰甘露雷坛居其一也峰高
踰百仞蜿蜒支阜数十里许去县十里而近日峰削其
前香山挹其后峰之颠为三济禅师坛元至正甲申有
为白莲师者虞觉海闻闽之杉关戴某延武夷山月闲
汪真人禜禬有奇验遂迎居焉真人姓汪氏讳道一字

朝道世为信之龙虎人父文富真人生有异徵暨长超
悟不羁丙子秋武当山张真人守清来游龙虎尝旅文
富家一见异之谓曰是儿非庸质幸侍我后当为令器
遂挟入武当守清授以金丹雷霆秘诀一语有省复往
武夷礼 蓬头金公野庵
卒其业元季兵兴闽多疾疫光
泽杉关为甚戴某黄某闻其贤首致之皆验一日登高
叹曰旴之新城山水差秀丽吾当往焉 (第 89a 页)
齿虽贫窭接宾客济贫困闻
义乐为其敦厚每若此少通经史大义尤以古贤德性
行为慕或为古诗以自见盖尝从山之有 道者金公野
何公心月游时有闻焉晚则倪君子正周君孟启皆
雅相厚二十二年春予蒙上眷许新上清宫以莅事非
君不可是年冬致 …… (第 2b 页)
家言若丹旨法奥秘篆洞文亦极探讨至正间山之有 道者野庵金公
心月何公尝参叩之故其平素涵泳自
得处得丧未尝改容而学且不辍洪武十七年予擢为
宫住持仅四年请疾居榆原庵 …… (第 4b 页)
   故上清宫提点了庵李公墓志
有学道而文之士曰李公仲冶讳弘范号了庵其先世
居成纪唐为著姓李卫公靖之后也建中兵乱上世南
迁新安有讳某者避黄巢于黄𨑒仲子讳德鸾因迁婺
源之严田南唐散骑常侍之后讳仕言宋嘉祐间复迁
番阳之万源遂𨽻番江书院儒户十一代孙也曾祖讳

梦科咸淳贡元祖讳又新元县教谕父讳雷启隐德不
仕公少颖敏年十三请于亲从外兄金君兰石学道于
上清宫之紫微院受业史公隐居至元乙亥得部牒度
为道士会乡先生祝直清父创陆文安公祠于里之象
山因从之游仲丁与舍菜礼以是遍究儒道家言其秋
偕宫之方壶方君叔祚吴君拜 金公野庵
于圣井山复
从蘧先生西州游于鬼谷山请益朱公觉庵戊寅冬谒
李先生仲公父跋板桥阡表因命万源祖祠曰思堂是 …… (第 15a 页)
师宋元祐间进封高元宸照紫虚至道元君云
    金野庵
(第 36b 页)
金蓬头
永嘉人也名 (第 36b 页)
志阳
(第 36b 页)
野庵
因蓬首中作一髻世
(第 36b 页)
蓬头
云生故姓家乡井德之幼果敢有大志不羁甫
长知慕道弃世虑遂师全真李月溪月溪白紫清徒也
一见器之命游燕赵齐 (第 36b 页)
楚求正焉及参先德李真常益
有省行经袁州遇守城校尉颠军子状猊伟素曰不与
世接夜宿神祠间 蓬头
异而师之既久语益有得时紫 (第 36b 页)
山邹廷佐慕道建长春观礼之未几命其徒刘志玄典
观事乃游武夷龙虎二山时龙虎主先天观者傅师正
馆于蓬菜庵庵据徵君圣井藐姑诸峰之会 蓬头
攀陟
崖壑侣鹿豕藉云霿视以为常间夜坐磐石蛇虎值于
前辄愕而遁去因得夷旷地命其徒李全正赵真纯筑
天瑞庵 …… (第 37a 页)
世云芒芴子曰古之烈夫义士必苦行洁
身以成其志故其视裂肌肤摧筋力若所固然是以其
卓绝特立足以垂示千载若 金蓬头
是也然欲立名于
世且必是而后可况其超脱幻化者哉求能若此而于
道无成焉未有也惜能是者代亦几人哉
    (第 38a 页)
赵原阳传

赵原阳名宜真吉之安福人也其先家浚仪宋燕王德
昭十三世孙某仕元为安福令因家焉原阳幼颖敏知
读书即善习诵博通经史百家言长习进士业未几试
于言以病不果赴久不愈夜梦神人曰汝吾家人向望
世贵父遂命从道已而笃嗜恬淡学益进初师郡之有
道者曰曾尘外嗣诸法要间有缺文必考述尽详复师
吉之泰宇观张天全别号铁玄张师龙虎山 金野庵

金液内外丹诀后复师南昌李玄一玄一荐之师蒲衣 (第 38b 页)
冯先生冯亦师 野庵
云尝游白鹤山永兴观乃西晋匡
仙故迹遂居焉间以所授致雷雨度精爽皆有异感闻
者越千里走从之会壬辰兵兴挟弟 (第 39a 页)
其说以九经为渊源百氏为支派
缕析毫分而极其根柢之所会阅六年始著道士服事周君
贵德为弟子时桂心渊隐匡庐 金志阳
居武夷二人者世号
为真仙翁脩丹之士依之者成市公皆蹑屩担簦往拜其坐
下传其三皇内文九鼎丹法所谓延龄度世 (第 5b 页)
异年十二入山之紫微院师留君敬斌十八服道士
服尝出游见道人于仙岩石上授以纵闭阴阳麾斥鬼物之
法又从隐者 野庵金志阳
传性命之说龙虎大丹之秘世之
硕师皆礼重之累赞其教于山中尝提点温州玄妙观主杭
之龙翔宫四方人愿传其道者 …… (第 8a 页)
者既倡后辄随百千弟子杰者谁邓君挺然熊豹姿弱龄恍
遇生安期㖟以宝诀行如飞 野庵
之叟发垂颐穷崖屹坐辟
两扉稽首长跽叩幽微语以一气凝丹基心得其意忘其辞
虚极静䔍中赫熹赤光射牗如渴蜺小 (第 8b 页)
心降之语也。图画为屏。而写真于其中。以寓萧洒物外之趣。乐与朋友哦诗命酒。如南湖李公焕,瓢隐金公是榅, 野庵金公
㶵,拙庵柳公㮨。最为忘形之交。临终命书遗戒。备言男女正终葬祭仪节。因言时祭不可不行。哀敬为本。于礼末 (第 229L 页)
形态名。或有故实。(试剑石。旧传控鹤仙人。试剑石。分为二云。)
复古庵。在铁板嶂。前有白玉蟾坛基。后 金野庵。
隐于此。灵岩庵在一线。(昔有妖据洞穴。吐气袭人。葛道人以法驱之。即洞建庵。妖遂绝云。)
南山书堂。在 (第 297H 页)
之至。有人所不能形言者。先生既见忤于时。足迹不出山外。日与诗人韵士。吟咏自遣。同县。有瓢隐金公是榅, 野庵金公
㶵。皆高士。与之为莫逆交。以道义德业相推。一时称为河上三老云。晚年。德益尊名益重。远近向慕。邻邑守宰 (第 129H 页)
 碣铭
   赠监察李君碣铭(己亥)
   湖忧李公墓志(甲辰)
   石门郑公墓志(甲辰)
   野庵金公
墓碣铭(丁未)
   敬堂张公墓志(戊申)
   长水察访柳公墓志铭
   存斋李公墓志铭(并序○壬
。耽经畏义功莫辍。仕吾未信致师说。栖迟一壑硕人宽。我琴我书至乐存。浑然反璞不辱己。有孙钻石埋我诔。 野庵金公
墓碣铭(丁未) (第 460H 页)
野庵居士
金君。名㶵。字咏而。义城人。系出新罗。蝉联舄奕。载在国乘与家牒者。可考也。高祖讳琎。成均生员 赠吏曹 …… (第 460H 页)
为大戚。盖自是不复应举。人或劝之。赴辄蹙然。称罪人罪人云。所居山水绝胜。就其川畔两谷间。筑一室。扁以 野庵。
日处其中。谢绝人事。课子弟读书。远近学子负笈而至者数十馀。严立课程。昼夜不懈。时值佳辰胜日。风和景媚 (第 460L 页)
世纷。乡人荐功曹亦不出。所与为道义交者。如南参议某,柳乖厓榰,柳骊州挺辉。皆一时名硕。而 金野庵
㶵,金芝村邦杰尤相倾倒。往复唱酬。殆笋束焉。乙卯丧仲子有才学者。深痛惜之。因不乐旧居。移卜锦水之阳。 …… (第 503H 页)
相役也乌得辞。谨按公生天启乙丑。幼端重有器度。八岁丧母夫人。奉继妣康夫人无间。聪明英达。开发无滞。先 野庵公
以诗礼期勉。既志学。从学于再从祖瓢隐先生。讲服云川先生所授穷义达道之诀。知立身行己之方。袖然为老成。 …… (第 508L 页)
是楗有才行蚤世。后 赠左承宣。寔公祖。讳㶵以伯房兵员外讳是柱子。嗣承宣公。克肖诗礼。生员 赠大宪。即 野庵先生。
寔公考。贞夫人郑氏。主簿允伟女。左议政贞简公讳琢孙。寔公八岁所丧先妣也。五世文献。当世鲜比。公其克世 (第 509L 页)
 哀辞
   存斋李翼文哀辞
锦翁先生文集卷之五
 言行录
   高祖云岩先生言行录
   成均生员 野庵金公
言行录
   崇祯处士瓢隐 金先生
言行录
 墓碣
   自碣铭(观化前一日)
锦翁先生文集卷之六
 附录
   行状[李玄逸]
  
金玮。一女幼。默生一男二女。男学增蚤夭。二女适权瑞,赵廷献。邦赞有一子幼。内外曾玄若干人。
成均生员 野庵金公
言行录
公讳㶵字受而姓金氏。自号野庵。金之系出义城。高丽时有讳龙庇公。位太子詹事。是鼻祖也。生讳宜尚 …… (第 273L 页)
言其劳苦。则答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又或劝之应举。则蹙然称罪人。晚年筑室于所居川前里雨谷之畔。颜之曰 野庵。
凿池种树。为临老藏修之所。而自作名说。其说若曰吾平生所为。务去浮华。惟鄙野是尚。庵是野人之居。而人是 (第 27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