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报燕惠王书(乐毅/)
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
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今足下数之以罪臣恐侍
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蓄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
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亲
其功多者赏之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

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窃观先王之举
也见有高世主之心故假节于魏以身得察于燕先王
过举厕之宾客之中立之群臣之上不谋父兄以为亚
卿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令承教可幸无罪故受命而
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
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国之馀业而最胜之遗事也练
于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必与天下图之与天下
图之莫若结于赵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 赵若

许而约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以为然具节南使
臣于赵顾反命发兵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
地随先王而举 (第 11b 页)
   邓 牧     汤仲友
   赵 棠     李坦之
   吕徽之     刘彦章
   胡贯斋     洪平斋
    赵涧边     
翁 森 (第 94b 页)
  挽叠山
千古精忠日月光恨无麟笔写堂堂还家耻作梁江总
辟谷谁知张子房后死十年应有待轻生万里故非狂
有儿可拾江边骨须信人亡道不亡(叠山集附/)
   赵涧边

  挽叠山
西山东海莫容身芒屦萧萧万里尘去住更无宽岁月
死生惟有一君亲丹心故国红云冷白骨他乡塞草春 (第 9a 页)
之下慈溪之上有式车下马而过者非府君墓猗我铭
其碑
   处士黄公(孝则/)行状     赵若

公黄氏讳孝则字诚夫号德庵歙之衮绣乡人十六世
祖璋自祁门左田徙歙西九里号黄屯曾孙芮唐孝子
名见史传 …… (第 12b 页)
屡谢不置叙其梗槩以慰称扬光美之盛心而实
不足以尽之立言君子更询里中耆旧则庶几矣延祐
五年十月吉日里生 赵若
惺状
    鲍仲安(元康/)墓表     郑 玉
仲安讳元康予友鲍景曾之子也予与景曾交时仲安
方读 (第 15a 页)
天下图之莫若结于赵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 赵若
许而约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以为然具符
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发兵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
河北之地随先王而 (第 2a 页)
痍之家十室而九抚摩其疾苦而喔咻之岁暮念穷
民无告呼入出已镪置坐隅寒者衣饥者食病者疗不
资公帑寸钱民德 赵先生若
怙恃以入觐便过省太夫
人冀偕往太夫人苦瘴雾惮行赵先生泣曰母不行而
吾行温生绝裾哉亟移文乞终老当道报可 (第 9b 页)
   赵奢
自山东遭秦祸诸侯之得志者三而苏氏之合从弗与

焉孟尝之临函谷也信陵之存大梁也赵奢之救阏与
也孟尝信陵俱贵公子率列国以攻秦独奢起小吏提
孤军大破秦师其事甚伟功甚奇而读史者忽焉第知
奢之胜而已而所以胜弗知也当秦之围阏与也惠文
以问廉颇以为难救何哉阏与之地秦韩赵三国之交
秦攻韩而移兵阏与盖出赵之不意也而赵始发兵救
之令秦也㨿险以拒 赵若
魏太祖之屯柴壁则赵师阻
令秦也扼险以 (第 6b 页)
赵若
唐太宗之袭美良则赵师歼二 (第 6b 页)
弩祛苴之军(诏王千并/亲军三陷)
(安/南)若烘炉焰炽膏涂草莽骸积丘山士卒睹之而称心
夷獠观之而快意 赵若
(扶耶等在界上道/都统三十馀年也)而就戮相
思缙(善门节度供军/兼平官充使)亦自裁董铎龙(咸通七年 (第 21a 页)
攻王若欲攻之必与天下图之图之莫若径结赵且淮
北宋地楚魏之愿也 赵若
许约楚魏尽力四国攻之齐
可大破也王曰善臣乃受命具符节南使赵顾反起兵
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 …… (第 4b 页)
也闲于
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攻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
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
愿也 赵若
许约楚魏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 …… (第 7a 页)
  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
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今足下使人数之以罪臣
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
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
私亲其功多者赏之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
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窃观先王
之举也见有高世主之心故假节于魏以身得察于燕
先王过举厕之宾客之中立之群臣之上不谋父兄以

为亚卿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令承教可幸无罪故受
令而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
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国之馀业而最胜之遗事
也练于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必与天下图之与
天下图之莫若结于赵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 赵若
许而约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以为然具符
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
河北之地随先王而 (第 9b 页)
 先生以五月二十一日。分檄于湖,岭。召募义旅。应者云集。而巡察使及列邑守令。以为不利于官军。多方沮挠。先生乃往见巡察于公州。力言君臣大义。巡察不得已勉从。数日之内。应募者近千人。安宗道之子世献。素悖戾无行。乱初多杀我国人。剪去头发。作倭形以要功。先生倡言其罪。世献怨之。乃说巡察曰。公拥一道兵马。而曾无尺寸功。赵宪则奋起于放逐之中。先公着鞭。 赵若
得志。则必治公逗遛之罪。窃为公危之。巡察然其言。乃文移列邑。囚系应募人父母妻子。又以青阳县监任纯。以 (第 477L 页)
林川郡。有士人 赵若
伦。性本至孝。容貌端凝绝人。辞气愿款。如精金美玉。与其弟睦伦,郁伦,直伦。同居一室。友爱笃至。生事葬 (第 237L 页)
遗者。然韩信击魏豹。问郦食其曰。魏得无以周叔为大将乎。是周叔乃韩信之所惮。其才必有过人者。其后击赵。 赵若
用李左车策。则信亦不能胜赵。信惟其心服。故以千金募得。至于东向而师事之。盖自以为不如也。及信取齐。楚 (第 288L 页)
   答宋建叔(文相○庚子四月)
   答洪君实(胄华○丁酉二月)
   答丁起余(载兴○甲午十二月)
   答 赵顺之(鸿猷○丙申三月)
   答 赵顺之(六月)
   赵顺之(十一月)
   答郑大猷(彦焕)
   答郑大猷
   答赵君美(攸○丙申六月)
   答申泰甫(大来○辛丑
 嫡孙父卒。祖在为其母服丧。既无古礼之可据。未知何以则可耶。
先师言祖不压孙。祖虽在。为其母当服三年。愚之所闻如此。
赵顺之(鸿猷○丙申三月)
 杂记昆弟死。既殡而祭。如同宫则虽臣妾。葬而后祭云。宗家当先祖忌祀之时。或子妇孙妇虽死于邻家。犹以 (第 341L 页)
同宫为嫌。而必待葬后耶。
同宫则虽臣妾葬前不祭云者。为犯染行祀未安也。栗谷先生曰期大功未葬前。时祭可废。忌祭墓祭略行。今子妇孙妇之丧。不在宗家。先祖忌祀。恐不可废。
赵顺之(六月)
示谕祧主奉安于最长房例也。长房若贫不能奉祀。则别立祠宇于墓下。子孙轮回奉祭。亦出不得已也。左右于先 (第 341L 页)
高祖位亲未尽。则移安于城中新寓。实合礼意。宁有未安之事。
赵顺之(十一月)
父子天属也。人君代天理物。故能继绝世。此外虽亲 (第 341L 页)
检阅顺之。当书领相尹殷辅卒于史册。难其议。欲问于兄。兄何以处之。余曰。人各有分有任。岂假人而议人耶。 顺之若
非史官。泛然论难。则余何以不直答耶。
八月初二日。往访太辉。同宿讨论。辉云。去六月念间。侍徐先生于花 (第 4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