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集巴西 邓文肃公文原
皆盛称其才而先生志操之高
人莫之知也先生家贫事母能致其乐母年八十九先
生亦老矣夔夔祗肃进食奉水必躬亲 (第 9b 页)
列传谨第录臣向昧死上护左都水使
者光禄大夫臣向所校列子书录永始三年八月壬寅

  上于陵子
    (邓文原
云此前史艺文及崇文总目所无惟石/廷尉熙明家藏有之 按其书词义蹇浅必出)
   (伪/撰)
护左都水 (第 38a 页)
日官失
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
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言告朔也元典历始曰元
传曰 元善之
长也共养三德为善又曰元礼之长也合
三体而为之原故曰元于春三月每月书王元之三统 (第 20b 页)
 所以唐策刘蕡以体元而上对汉称董子亦正本以为

言考天正则此为之元论主道则莫与之大裁一字以
垂训惟万世之永赖盖阴阳为本故函三之气为初而
制作有因见生物之功皆泰言其体而不叙法其体而
不完此有国所以大奉故后圣存而不刋书明天地之
长从而系事诗为政教之始可以求端大哉凡欲有为
莫不取法元气之始也故生三统以相用 元善之
长也
故养万物而不乏何以太阳发于春乎天者人君之检
(第 2a 页)
  杂古墨迹
前二纸智永一劄似临笔褚河南断简得之陆太宰所

本与右军帖为一卷故黄琳美之家物也眉山兄弟二
劄故当雁行襄阳诸诗尤自秀颖 邓文肃
班彦功饶介
之皆元人名书家翩翩可喜也余所为聚此卷如穷波
斯采宝得成宝船辛苦头白
  范忠宣公诰敕
(第 11b 页)
  鲜于伯机诗记真迹
昔人谓赵文敏每以已书三纸易鲜于困学一纸今困
学三纸往往不敌赵一纸岂古今人顿异嗜耶余所有
困学游高亭华岩记及诗真迹殆数千言见铁网珊瑚
中行笔清圆秀润芒角不露隐然唐人家法即与文敏
鞭櫜中原不知合置谁左跋尾 邓文原
龚璛亦临池老 (第 8b 页)
下中
第七卷为元名人书 邓文原
二札皆有清令之色昔人
评鲜于太常如渔阳健儿姿体充伟而少韵度此札殊
有米颠赳赳风骨必仁亦潇潇可念虞仁寿 (第 20b 页)
  题文与可画竹苏子瞻诗后

东坡先生尝赞石室先生画竹曰诗不能尽溢而为书
变而为画又为作筼筜谷诗曰汉川脩竹贱如蓬斤斧
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后石
室复贻东坡书云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
然则石室真能以书为画者耶若东坡纵横八法中宁
无筼筜谷笔也余所有此一帧乃石室先生竹而东坡
先生题语真足三绝清昼焚香燕坐一展阅觉眉睫间
有浔阳紫极宫色九咽皆作清冷气誓当与此君偕老

殆是前缘
  又
此卷有李衎题衎宋人善画竹者也 邓文肃
赵仲穆柯
丹丘皆元名士也旧在文待诏徵仲所文极爱之时寘
几案间舍弟得与寓目焉余不意购得一贾人肆中殊
自 …… (第 11b 页)
  宋刻丝仙山楼阁卷
宋刻丝仙山楼阁颇精工而不甚得画趣盖宣政间装
经像函物也若唐伯虎文徵仲歌陆子渊顾华玉跋及
君谦民怿辈题稍可重耳卷初藏顾御医世安子渊外
弟亦云间赏鉴家高皇帝初禁人间不得蓄伎巧一时
妙迹永绝诸君以为叹诧嘉靖中有巧工得旧刻丝思
之一夕而悟遂能作此今人间盛行新刻或故令揉涴
成旧以索高价然亦不难辨也

  元高尚书房山卷
高房山尚书作米家山如孟襄阳诗大自简远卷中跋
画胜国名士如赵虞二文敏 邓文肃
鲜于困学皆精八
法者虞公诗是两马中皮囊逮后笔尤可念也
  赵文敏长江叠嶂图
赵文敏公此图冲澹简远意在 (第 17b 页)
元人自赵吴兴外鲜于伯机声价几与之齐人或谓胜
之极圆健而不甚去俗 邓文原
有晋人意而微近粗库
库子山有韵气而结法少疏然是三人者吴兴流亚也
虞伯生差古雅鲜于必仁朗朗有父风揭曼硕 (第 24a 页)
  宋元人墨迹
此率皆尺牍宋人得三纸元人得九纸而中间最知名

者宋人如吕龙图嘉问钱参政端礼然皆不成字元人
邓学士文原
张方外天雨外其间不知名人翰墨颇
有绝佳者以此知赵魏公之所倡率于胜国八法功不
浅浅也
  张即之老柏行 (第 23b 页)
美不可言正与余藏高亭岩记诗同一结搆 邓文原
(第 10b 页)
善之
锦州人徙家钱唐累官翰林侍讲学士出为湖南
廉访使赠浙江行省参政谥 (第 10b 页)
文肃公
书名雁行吴兴而
不及也此一札乃报人志墓者独遒逸可爱胡长孺字
汲仲婺人博学而贫耿介自命赵文敏极重之仕不 (第 10b 页)
  李龙眠理帛图
此图精工古雅之极据冯海粟倪云林定以为理帛图
然缝纫亦有之又定以为李龙眠即周昉不是过也海
粟歌爽朗有奇致结法疏野正是真迹云林与 邓文肃

皆负墨池声孔炎其善宝之
  李伯时姑射仙图
列子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
子然不言其乘 (第 14a 页)
   尊经阁记         杨载
宋康定间吴学始造六经阁请浙东帅张公伯玉为之
记以属其佐曾公巩文成置弗用伯玉自为之曾巩叹
服其文传天下至今淳熙间郡守赵彦操即其地改造

御书阁有元大德五年东海有飓风之灾阁碎为齑粉
延祐五年 邓公文原
持部使者节来勉励学校诵伯玉
之文叹是阁之不复见也则语教官陈君伯曰吾闻吴
郡学租颇多苟毕入无负以之赡士 (第 12b 页)
 乡村共建七百三十七所岁久渐废正统十二年朱
 守胜乃总建一所于清嘉坊东雍熙寺桥西选长吴
 二县民间俊秀子弟教之
   东阳义塾记        邓文原
嘉定𨽻吴为州俗以居积尚赢富幸岁丰收惟有司繇
征是急故每不暇以诗书弦诵为事沈氏居是州之依 (第 41b 页)
草间碑碑凡三其一为大师塔铭 邓文原
撰午还朱氏
壬午复经彭山堰行八九里舣舟又二里至秦馀杭山
夹道松如步障上六百步息足僧舍复二百三十步至 (第 6a 页)
   庐山陈天倪墓志铭
天倪讳徵字明善姓陈氏蕴怀瑰奇不屑屑求世用尝

读庄周氏书至曰和之以天倪用之以曼衍故以天倪
为自号其先本蜀人远祖篆尝登宋宣和进士第历官
至左朝散大夫以蜀险远遂徙家庐山之下其曾大父
霦大父洽皆宋乡贡进士父仝隐居不仕娶黄氏生处
士始予在杭计筹山中得从黄松瀑先生游先生长不
踰四尺自六艺百家之书无不读而尤清介孤峭然以
侏儒竟自为道士当时名流如吴兴赵文敏公巴西
文肃公
皆敛衽畏敬其甥陈诚善亦励志苦学已而先 (第 40b 页)
政事恭承
恩命获侍
讲筵窃见
皇子动容出辞温肃之气具备偶聆议论则穷本探原
有经有纬未尝不私庆
皇子秉 元善之
德而诚心体道不独文学迥出乎寻常 …… (第 7b 页)
皇子乐 善之
诚充积于中而英华外发有不知其然而
然者昌黎韩愈所谓原于仁义而其言蔼如者于是集
见之矣窃考六籍所载言善 …… (第 8b 页)
诚身本之心而验之事
则精一危微之训上接列圣之心传者莫不于此会其
极而世际升平太和翔洽皞皞焉各相感于至 善之

而可以被之赓歌垂之简册者其善为何如其乐又何 (第 8b 页)
  河洛理固然也钦惟我
皇上四德根心五气顺布孝以事
亲本爱敬之心以推暨乎百姓诚以事

天体 元善之
长以涵濡乎群生澄叙官方扬清激浊而
  百官以治心周蔀屋恺泽旁敷而万民以察乃雍
  正四年十二月自陜州 (第 7b 页)
 之说吴草庐序之
汪璜隐(蕴玉/)字孚尹柳塘先生族孙

汪称隐(阙/) 柳塘先生族孙仕终建康府判号退密老
 人
汪子相(阙/) 祁门人尝著祁阊志
程二敷(荣秀阙/)斋先生五世孙师许山屋延祐中用学
 士 邓文原
荐授明道书院山长历官江浙儒学提举
 所著有诸经子史记录(见墓/志)
郑仲贤(阙/)歙长(阙/) 人仕 (第 35a 页)
 子司业翰林学士卒年八十五赠江西行省左丞追

 封临川郡公谥文正学者称草庐先生从祀先圣庙
 庭 邓文肃公(文原/)
字善之绵州人徙钱唐宋乡贡进士以
 行省辟入仕历官翰林侍讲学士谥文肃
姚文公(燧/)字端甫柳城人翰林承 (第 9a 页)
 子司业翰林学士卒年八十五赠江西行省左丞追

 封临川郡公谥文正学者称草庐先生从祀先圣庙
 庭
邓文肃公 (文原/
)字 (第 9a 页)
善之
绵州人徙钱唐宋乡贡进士以
 行省辟入仕历官翰林侍讲学士谥文肃
姚文公(燧/)字端甫柳城人翰林承旨枢之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