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之子世贞尝按部吴兴谨因搢绅大夫诸生吏民之论
而表之曰有明贤大夫陈公之墓公讳良谟字 中夫

号栋塘有子二人敬则孝则敬则最贤而文其先系配
嗣生卒月日详志中
  广东按察司佥事赠太仆寺少卿东华 (第 5b 页)
   黄诚性     叶 林

   邓 剡      甘 泳
   
林 昉     罗公升
  卷八十
   郑思肖     龚 开
   张逢原     王 镃
   (第 93b 页)
    五
国风之名汉人盛言之而挈著篇首则自毛氏始戴记
迁史凡援说国风或引为自己所见或托以夫子所言
盖皆沿并前传不足多辨载尝䆒求其元则左氏荀况
氏既云尔矣曰风有采蘩采蘋曰风之所以为风者取
是以文之也是时去孔子不远已有若言矣左氏之非
丘明前辈多疑之其最不掩者有曰虞不腊矣世未更
秦未有腊名是不独不与夫子同时亦恐世数相去差

远矣又况其托说于君子曰者乃明出左氏臆见故如
指采蘩采蘋为风援引颂文而冠商鲁其上皆春秋以
后语非如季札所列是其鲁府古藏本真也岂可槩徇
世传疑其授诸夫子也哉荀况之出虽附近夫子其源
流乃出子弓子弓者古云仲弓也雍之所得既非参赐
之比而况之言又不纯师也中庸率性子思亲受之其
家而成性存存克已复礼皆易论语 中夫
子笔舌所出
也况乃槩曰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若以善为非性则 (第 8a 页)
   邓性可删藁序
国风雅颂列于经说者云自三千删之而三百尔曾经
圣人手议论安敢到汉卫以来诸诗入萧选者删非不
严而识者有遗憾焉然则诗固不易而删亦未易也唐
人佳篇世共嗟赏观其全集辄令人弛然虽诗中数大
家犹不无可拣择去取所存至简而至精惟近世简斋
陈去非诗盖其所自删也友人邓性可亦自删其诗曰

删藁吾读之欲再有所去取而不能吾乡诗人如赵成
甘泳之
他处所无也流风馀韵之所沾溉往往能诗
而能如吾性可者寡矣诗既不多得而又删之则其不
轻于示人而欲必于传世 (第 7b 页)
可知己昔人诗至老而益工
性可年方彊而诗巳若是吾及见其老也成叔 泳之

得专诗名于斯郡斯邑哉
   缪舜宾诗序
春秋诸国君谥穆者左传榖梁作穆而公羊传皆作缪 (第 7b 页)
   邬迪诗序
邬孟烈之子迪能诗予尝喜其年少而倜傥俊迈今观
其诗尤信太白古风压卷子美秦蜀纪行如画若悲来
乎若笑矣乎非太白诗伪作也若黄四娘家花满蹊若
南市津头有船卖虽子美诗漫作也李杜远矣姑置试
言吾乡近事毋谓齐人知管晏而已 甘泳中夫
一生无
他学精力萃于诗盛年所作缜密绚丽甚精甚工比其
老也有曰大醉颠倒扶归来有曰醉倒太极虚空颓人 (第 12b 页)
多好之而无复道其盛年精工之语 中夫
不误人人自
误尔迪之倜倘俊迈吾惧其易流于此故举李之古风
杜之秦蜀纪行甘之盛年所作以勉
   玄庵铭后 …… (第 13a 页)
   大酉山白云集序
文章一技耳诗又技之小者也技虽小岂易能哉知其
不易则一字不轻出而世之小有才者率意为之联章
累句在俄顷之间若甚不难虽然可听而不可观也可
观而不可玩也彼安焉习焉而不愧者何欤不知故也

昔之能诗者远矣近年庐陵刘会孟于诸家诗融液贯
彻评论造极吾乡 甘中夫
少而专攻老乃奇绝自成一
家若二君之于诗庶乎其可也永丰曾可则每言会孟
称其师王太初诗为庐陵八邑之冠予固 (第 17a 页)
   白山许君墓志铭
进士科试艺非古也唐人采誉望先期投所业又繇所
知荐引虽不免于私然士以此故閒居不敢自毁其名
行宋氏糊名考校于立法至公利孤寒不复计平素其
选始杂真才实能反或厄于命而终身沉沦若吾白山
许君季文甫之艺缜栗卓荦同辈所推后辈所师岁乙
卯丁卯购其文者咸贡于乡岁癸酉二俊士共为文沾

丐膏馥亦得预贡而君竟不偶后校官见君策论惊叹
失士稽之乃誊录院逸去赋卷时代更贡举废君负长
伎自好不厌乡里竞延致教子弟馀力哦古近体诗寘
陆务观刘潜夫集中莫辨同县甘君泳不习举子业遍
游东南交当代名人有诗数百篇清绝自成一家仙佛
儒悟解俱涉其藩人称为 东溪先生
不娶无后君讳文
荐诗工而奇不谈仙佛而谈考亭朱氏青田陆氏学欣
然意会人莫能知也间独与余上下其议论卒之年 (第 13a 页)
   故诗人吴伯秀墓志铭
伯秀讳廷兰抚金溪之吉原少工进士业与从兄廷龙
素齐名其从兄入太学登进士科调赣石城尉而伯秀
不仕进士科既废乃肆其力于诗甄意洽辞不甘伈伣
出鲁直履常下迹不涉城府朝夕一室吟啸自若中有
亡聊不平一皆发于声汪洋无涯涘众口遽相传诵其

佳句家素贫抚弟如子私箧无一钱藏言直行方见不
善辄面折有急则力救之慱记览善诱诲后进宗党惠
其德而化者比比生宋淳祐三年四月得年八十元至
治二年闰五月卒闻者靡不伤悼泰定元年十二月葬
里之何家原前期其族孙举及裴在京为之请铭既而
其从子庆益来速铭噫宋三百年间抚之诗人前有谢
逸谢薖后有赵崇怿而崇仁 甘泳
金溪曾子良亦以诗
自好伯秀与曾同邑而为曾所敬余尝观其诗是可铭 (第 10b 页)
广而族人子弟婚嫁丧葬竭力以助之宋亡时有故淳
安令平山曾子良退居其乡先生从之游其要以为求
圣贤乐处崇仁 甘泳中夫
者以隽迈而能隐以其卓识
高志悉寓于诗自以为人莫之及 (第 6a 页)

不逐声而反听心绝物诱而忘智口忘言诠而守嘿自
外来感者我无驰也其可以大生广生矣乎喜怒哀乐
未发谓之 中夫
子遗之子思
人之生也无姓无字无序无位无室无货无器无用蒙
蒙然未尝歉也而真我存长而字之又长而行辈之进 (第 33a 页)
外道
窃之以离类远俗驻世延年其用特浅儒者矫之至于
逐物是又居其下也夫逐物者易与物化不随化者非
道而何 东溪子
曰善予与 (第 68a 页)
东溪
自幼交其仲子仲子举
于有司不及官所谓能文不甚显者然延陵达生无所
沾滞此盖管括之徵不独地气能移人也审矣 (第 68a 页)
于是因 东溪
之问著于篇俾有意于丈人之寿者得考法云
   外母王夫人六十序 (第 68a 页)
   揭曼硕诗引

临川以二谢故为诗乡往或为余言 东溪甘君
者善鸣
丰城壤与抚接多师甘君予识其言久今年坐暑黄鹄
山有示予诗一编曰丰城揭曼硕作也予闻为丰城人
因忆 (第 9b 页)
乘雪造其庐时君足迹久不入公府余
置自外员居由别馆君亦不惜造余乍奉半面驩若平
生接以杯酒申以赠章辞载集 中夫
王氏业绍青箱官
联朱绂为楚世家君又令其子暨弟若侄从余游嗟乎
君胡白首于众而倾盖于余余亦胡为在众欲杀而 (第 9a 页)
此其田庐童仆未知与往时顾
仲瑛何如也而余从舅恭简公讲明河洛之学海内之
士往往来聚星溪之上吾舅光禄典簿 东溪先生
能将
顺其兄之志以慈孝恺悌称于乡里故真义虽村落小
聚而名闻四方嘉靖甲辰舅氏分析诸子而仲子浚甫 (第 5a 页)
戍辽东太孺人随往戍所凡数年艰厄备尝
而太孺人所以克相给事教饬诸子治生业处患难莫
不有法故虽在流离穷困 中夫
妇父子亦相与泰然安
于义分不失其正既而给事例以年至偕太孺人携诸 (第 10b 页)
  黄河清 胡古愚 刘明叟
〇卷之五
  高若凤 张叔旸 许献臣
  赵蒙斋 倪中岂 倪若水
  范德机 孙存吾 张息堂
   甘东溪 
萨天锡 林彦𣓨
  李源道 夏果斋 胡斗南 (第 2a 页)
  答汪先生 东溪先生
门下陈甫窃一第多难萃乘婴以疾病遂致
荒厥旧闻丧其师说然犹缀绪拾馀保其残陋每事搆
制意匠愧手翰以思迟什 (第 2b 页)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
圣人之道先天下而有者也道之于天下也无所不覆
被焉而其所以覆被者不在于显行之日而常在于默
具之时充然无不足而渺乎其未形也黎然其各有所
当而浑然内藏也高明极天博厚际地大包六合富有
四海而泊然无所成所以然者何也先之也先之者非
悬象而待之亦非设形以取之也物备而知至意融而
理得无所将而无所不之焉无所迎而无所不通焉不

必其时至而后动事感而后生豫之至也子思曰喜怒
哀乐之未发谓之 中夫
未发之时寂焉漠焉则何喜怒
哀乐之云哉无喜怒哀乐之云则何中之谓哉此足以
知圣人之心不息而天下之道不远也 (第 10b 页)
   晚望
悠悠天影下平芜村落依微竹树疏断雁不知秋意老
西风独在晚晴初一篷烟火渔歌起万里云帆客影孤
隔世有情归暗合不逃摩诘画成图
   自述            甘 泳
总角希闻道残生乃付诗未曾前辈识敢辱近人知飘 …… (第 7a 页)
   秋风词
昨夜西风来人间雨如海山摇摇秋洒洒早起(阙/) 轮
老红竟何在惟有残云漠漠弄凉态千林万叶淅沥作
声岂无绿色奈何凋零四时更变化宋玉胡为愁直须
痛饮千斛酒亦不知有春亦不知有秋鸿濛适我汗漫
游绝怜九辨大萧索争与虫声起篱落 东溪子
今夕呼 (第 8b 页)
  与纪中夫书
纪子中夫汝在此小儿辈有所倚吾无虑矣言官得祸
如此所关非止一身士之涉世处常而不能处变处荣
而不能处辱皆非丈夫也易曰困亨贞大人吉无咎子

以为何如当有言以复我教小儿勿得忧虑但用心读
书以待之偲吾以致身报主之故至于不能保汝曹岂
非命耶彼此顺受即学问之道其在此矣勉之勉之
  又 中夫
贤契在此我心甚好偲尚在教下读书否乎可告
我知道吾人处世安乐则心存于安乐患难则心存于
患难有何不自得而 (第 1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知非堂稿卷四     元 何中 撰
  七言古诗
   与 甘东溪
风吹岳倒黄河倾汉家老死飞将军洛阳宫门铜驼哭
哭声遏尽南征云忽忽五马归何处吴山楚水相吞吐
英雄豪杰笑杀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