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元人谓亡所当徇于乎元不得
君臣哉
  补陈友定库库特穆尔列传
元亡其大臣伏节死者亡何福寿大夫矣而余阙 李黼

辈则咸捐身而徇守海内称焉是时高皇帝兵甫下金
陵不衔反刃致旌大夫岂非风励劳来之微哉属天下垂
定而所使使 (第 20a 页)
论尤服其精
允至今人道之不忘也夫自壬辰之乱四方瓦解其能
执节不回者往往于学士大夫见之如余阙之死于舒 李黼
之死于江台哈布哈之死于台尤号杰然者也有如
先生无城郭封疆之守或保身于山泽君子亦未必深 (第 17b 页)
(人自期以古人自期舍巡奚属哉于其别予而去予以/巡事告之至正十四年三月十有一日 李黼
榜老进士)
(会稽杨维桢在钱/唐之抱遗阁写)
   元忠翊校尉十字路万户府镇抚金公(震祖/)
   (第 7b 页)

尤服其精允至今人道之不忘也夫自壬辰之乱四方
瓦解其能执节不回者往往于学士大夫见之如余阙
之死于舒 李黼
之死于江台哈布哈之死于台尤号杰 (第 8b 页)
士论尤服其精允至今
人道之不忘也夫自壬辰之乱四方瓦解其能执节不
回者往往于学士大夫见之如余阙之死于舒 李黼
(第 35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吴文正集卷二十七
             元 吴澄 撰
  序
   国学生 李黼
泗州省亲序
(第 1a 页)
李黼
之父曩者仕于朝蕲便养出守泗州黼偕其
兄藻为国学弟子员留京师违定省越三载泰定甲子
冬谒告往泗州宁其父母 (第 1a 页)
  陈昌箕日记诗集序 陈古公诗集序

  胡致果诗序  李黼
臣甲申诗序
  湖外野吟序
 第十九卷 序六
  咸子诗序 蔡大美集序
  曾青藜诗序 彭达生晦农草 (第 15b 页)
 纲常之重寄穷形尽气之死致命如君者斯不愧明进士斯不
 愧五经进士也宋元之末举进士科者宋末称文天祥榜进士
 元末称 李黼
榜进士士之为制科重如此君岂非本朝之文李
 乎重制科者称曰谭贞良榜进士谁曰不然君典试陛辞二日
 而南都 (第 22a 页)
  高寓公稽古堂诗集序
呜呼士君子不幸而生于天地板荡陆沉沧海之秋
怀忠抱义抑没无闻者可胜数哉嘉兴高水部寓公
以文学世其家为文士出令冲边乘城捍敌为才吏
沥血带索为父讼冤为孝子今读其诗集而叹世之
知君未尽也君自南虞衡请还里遭乙酉之变痛愤

不欲生念太夫人春秋高终鲜兄弟未能即自引决
盖其悲歌慷慨低回结轖以生为可厌而以死为可
乐也决矣祈病而病祈死而死庶几从容就义者之
所为而去夫榻前牖下之徒远矣吾观其吊同年殉
难之诗曰可怜 李黼
榜偃蹇老维祯病中述志曰和
陶书甲子吊屈赋庚寅唯将前进士惨澹表孤坟此
其诗何诗也此其志何志也身异沈湘心 (第 21b 页)
昭陵北征之篇不亦休乎余虽老而耄矣尚能磨厉
以俟之
   李黼
臣甲申诗序
元人张子长叙胡师古之诗曰古之为诗能卓肰自
奋继三百篇之后者其致未尝不厚而其辞未尝不
盛厚 (第 22b 页)
  宋忠臣袁公祠堂碑铭
少时从天一阁范氏得见袁尚宝公所刻先 进士忠义
录其中有蒋教授景高所作传较详于旧志及自京师
归求是书于范氏则无有矣近忽从董氏得之惊喜呜
呼袁公之死盖 …… (第 15b 页)
起祠祀中振张尚书东沙据寺为
宅始迁祠于城西至天启中而有司以河房之税为公
设祭又百年而予始为之碑且附之 忠义
录后其铭曰
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谁为袁粲传沈
约沉吟颜有汗 (第 17a 页)
   母兄也二帝神主依兄弟之次祔庙为宜制可
宗庙之礼左昭右穆易世之后以次而升祔焉其祔庙

也稽诸典礼告诸先王亲者不敢抗也疏者不敢抑也
岂臣子所得而私哉元之诸臣议祔庙之次一何渎礼
紊经之甚耶夫顺宗固成宗之兄也然成宗为帝之时
顺宗北面而臣之矣兄弟之伦私恩也君臣之分公谊
也谓弟不可以先兄抑岂知臣不可以先君乎昔鲁用
夏父弗忌之言跻僖公于闵公之上春秋讥之以为逆
祀顺宗成宗祔庙之次正与鲁僖闵之事相类夫僖公
继闵公而为君跻之且不可况顺宗未尝为帝徒以子

居天位而追帝之再祔之太庙也不可况可逆其班乎
然元之失岂独祔庙之次哉
   徐寿辉破江州 总管李黼
死之
元有中国垂百及其乱也儒臣秉节而死者甚多若 (第 16a 页)

李齐余阙台哈布哈其 (第 16a 页)
忠义
尤表表然论者谓崔杼之
乱左右为庄公死者七人而不得与孔父荀息并书于
春秋以为死非所当死也余阙台哈布哈世 …… (第 16a 页)
   诏罢科举丞相巴延用萨里特穆尔之议也
先王取士官人之法见于周官礼记者详矣自汉以来
有孝弟孝廉之选有明经进士之科有贤良方正之举
然惟进士一科得人为最盛名臣硕辅声光照映竹帛
者大扺皆由科目进也蒙古有国不立取士之法其所
用者皆取于省台郡县之掾吏与所谓宣差知印通事

之流耳其间固有豪杰由之而进者然士之有志节者
终怀惭而不肯就盖耻其名也仁宗在位始诏以科举
取士历科所得如黄溍欧阳玄之文章张起岩马祖常
之器识 李黼
余阙之忠节进士如此亦何负于国家也
哉设科未二十年遽以巴延萨哩之议而罢之彼巴延
萨里特穆尔无识者也知有 (第 27b 页)
行一乡耆望张给事选以直谏废贫王进
士问病免家居喜文学君敬事运使公与给事进士游
加亲贡士施子羽能诗老儒 李黼
工注诂皆优与为礼
君与人无忤其温而有辨又不苟然也巡抚中丞部使
者莅毗陵廉无锡治行为畿内最交荐之君性恬 (第 37b 页)
如生时邑人感慕丞恩思念不已立祠于
本邑之东祀之遇水旱灾伤则祷咸有徵应景泰初有
司援例定入祀典扁其祠曰 李迪功忠义
祠春秋奠享
焉史官曰周礼有事功民功之纪又曰以死勤事则祀
之能禦灾捍患则祀之若李迪功以边邑丞不肯鄙夷 …… (第 26b 页)
  镇守广西太监王公至之明年丁亥大旱民心焦劳公
忧之同钦差总兵官欧公暨巡按三司官遍谒神宇祷
之不雨军民相率合词请曰癸水门之东有山屼然枕
江上山之下有还珠洞渊深不可测相传有神物潜伏
于中能致雷雨愿祷焉可以苏民困公等俯顺民情斋
沐亲祷其处果得雨田畴沾足民又请曰盍建龙王祠
于山之巅以答灵贶佥议从之乃各捐己俸命工集材
濒江作堂三间设主其中经始于是年九月落成于明

年之戊子五月庙垂成天又旱公等促工就绪复往祷
祠下是日天乃大雨越五日乃止幽明感通如响斯应
呜呼公等切于爱民忧国之心而神之昭格如此祭法
曰有功于民则祀之能捍大灾禦大患则祀之若神则
庙食此土宜矣谨用书之于石

  诏赠 忠义
叶公祠碑     冯 俊

  天顺改元之二年秋同知庆远事高要叶侯下车之始
忿峒蛮为寇流毒生民志欲殄 (第 34b 页)
灭之遂集众誓不与之

俱生先以擒获首贼二人置诸法明年春正月二十有
二日民被寇掳者脱缚归至旗山寇尾至围之侯得报
督兵往拯寇迎战公子荣死之寇复入围鸡辣寨民告
急主将暨守长若罔闻知侯又集义勇士与寇殊死战
偕侄官庆并死之是月二十有八日也其夜雷电交作
雨雪深尺许寇惊骇即解围遁去庆之民赖复生全者
千馀人巡抚佥都御史叶公盛为上其事诏赠朝列大
夫广西布政司右佥议锡之诰命以示褒崇命下之日

郡人为之立祠谨取诰中之语榜其楣曰 忠义
祠又设
祝其中以司香火所以昭报也然而公家祀事未举咸
谓缺典成化十有一年夏太守孙侯涖政之初谒拜祠
下询 …… (第 35b 页)

于佐郡攘乱禦暴本非其责然而奋不顾身携子侄以
徇民命至蹈白刃而不悔者诚以为君牧民不忍坐视
入于涂炭 忠义
之心有以激于内故不暇计其他也则
其膺朝廷褒崇享一方血食宜矣今孙侯拳拳尽心而
为之肇举祀礼者虽所以劝励 (第 36a 页)
  李复原雩都人洪武中平南主簿时兵荒之后民多流
亡复原劳来还集数百户度荒田教之垦迁县丞寇至
率民兵禦之于大境塘跃马直前斩首数十级而还明
日复战中毒矢以死邑人哀之立祠祀焉景泰初入祀
典扁其祠曰 李迪功忠义


  孔性善洪武间马平主簿上言溪峒蛮虽常乱扰亦有 (第 11a 页)
    集贤直学士贡文靖公神道碑铭
天历二年十月朔旦集贤直学士贡公殁于家越五年
为元统甲戌其子师谦来官京师以公之行治泣请于
朝天子赠公翰林直学士太中大夫轻车都尉追封广
陵郡侯谥曰文靖集贤臣颢又奉诏令臣考公族世里
居官次迹业之实赐师谦以刻于石以宠赉贡氏之家
以劝朝著师谦知臣于其父宿有好也乃录翰林修撰

李黼
编辑之状授臣曰先臣之生其有所自立其流
声美于人其可以传世而善后者孤不敢赞巳维墓有
碑实后嗣所以记先人 (第 17a 页)
   定西侯蒋骥谢恩表
伏以乾元正乎五位时逢圣治之新离照烛于万方恩
锡戎阶之旧敢谓建功之有自遂叨传爵于无穷仰戴
宠休俯增战慄钦惟皇帝陛下圣智日懋睿德天成恭
默迈高宗思道之诚继述缵武王尊亲之孝顾草木庶
品方均沾赉予之施而蝼蚁微生亦首荷嗣袭之命盖

惟靖难之日粗效树勋爰及定西之封始名采邑越祖
孙之两世总师旅于三朝已幸先臣大启泾国之号岂
期后叶载蒙梁国之褒重自揣于庸材乃荐膺乎异数
珥貂蝉之贵誓摅葵藿之忠竭犬马之劳期致涓埃之
报伏愿乾坤并永九重衍万寿之洪图夷夏同归四海
乐重熙之景运臣无任
   襄城伯 李黼
袭封谢表
伏以圣神御极广推遍覆之仁天地垂慈首锡继承之 (第 3b 页)
  书泰定廷试策题稿后
右策题草稿四首泰定丁卯三月廷试进士监试官治
书侍御史王士熙读卷官翰林直学士马祖常所拟撰
也既缮写进呈御笔点用其二盖自延祐设科以来规
制如此洪惟国家承平百年治化当兴然生财有道制
用未得其要正俗多方防范未尽其宜将校骄堕而武
备日弛官士苟简而廉隅弗修是皆当世急务宜所延

问而详陈者也夫朝廷取士求贤惟期有裨于政务非
徒观美而已是举得人凡八十有五国子员阿恰齐
名冠第一今二十馀年同榜之士扬历台省蔚有令
闻则贡举得贤之效成均养士之隆益可徵焉时天爵
待罪史馆承命收 (第 15a 页)
否而少辍异时高文大册尚有光吾铁史氏者余老未朽尚)
(及汝海之玉如吕佐璜八百之诚不足当价也铁史者/有 元李黼
榜赐第二甲进士出身会稽杨维祯在云间草玄阁)
(著并/书)
卷二十九
(一叶前/八行)(钞本/作事) (第 25b 页)
   元故江西参政刘公挽诗序
公讳鹗字楚奇吉之永礼人公自幼笃学学既成遂遨
游四方览名山大川以增其气发为文词沛然也教河
南秩满归建浮云道院以居之学者称为浮云先生累

迁秘书监郎与虞文靖公揭文安公欧阳文忠公诸名
士日相唱和其学益大进迁海门县尹不赴改南雄路
经历升翰林修撰阶奉训大夫以内艰去官及红巾盗
起东南诸郡望风瓦解而江州自 李黼
之死民益困乃
擢江州路总管改瑞州路未赴寻升广东廉访副使至
广缮城池修甲兵聚粮饷励将士调度百出而上下翕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