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川旧物不替永惟圣辉罔识所凭远眺迩企感
物兴哀终怀靡及拊心遐慕臣命违千载之运身生四
百之外恨不得役力圣 明之鉴
寓目风尘之会挥戈前 (第 82a 页)
   题濮元帅别业
海国元戎鬓未班归来拄笏看青山田园暮景烟尘外
台榭春风锦绣间桐影连溪鸥卧稳桂香吹月鹤飞还
碧莼丝鲙黄花酒时向樽前一解颜
 (附考在桐乡濮院镇 元濮鉴
为/宁远将军有八宅此其一也)
   次铁崖送沈道士
会稽山前贺狂宅句曲洞口陶仙家参差楼阁五云里
飞佩 (第 35b 页)
川旧物不替永惟圣辉罔识所凭远眺
迩企感物兴哀终怀靡及俯心遐慕臣命违千载之运
身生四百之外恨不得役力圣 明之鉴
寓目风尘之会
挥戈前队待罪下军抽锋咸阳之关提钺项籍之领痛
心自悼不知所裁行役之臣牵制朝宪虽怀彷徨王事 …… (第 11b 页)
   祖考颂(并序/)

云之世族承黄虞之苗绪裔灵根之遗芳用能枝播千
条颖振万叶繁衍固于三代飨祀存乎百世岂非皇庆
之积祐神 明之
殷祥者哉在周之衰有妫之后将育于
姜而贞龟发鸣凤之兆周史表观国之繇故能光宇营
丘奄有东海支庶蕃庑而胤祚 (第 14a 页)
  拟辅臣以所撰大宝箴注进讲赐银八宝谢表
伏以帷幄敷陈古训阐责难之益琼瑶贲锡恩光昭受
善之勤德业起于相规地天占其交泰荣生签轴色动
簪绅臣某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窃惟帝王之大
宝曰位位实艰难臣子之效忠以言言何容易慨黄虞
下降皆繇蔑德而亡猗李唐初兴特用求言而烈太宗

持箓兢乎若陨深渊蕴古献箴亟矣如罹覆辙俯仰古
今之际览观治忽之源原公明之体合照同仁叹逸乐
之流生哀召祸欲其去桀而去纣即宫室饮食声色货
利之俱防望其为高而为文故庆赏刑威耳目聪明之
备饬词不烦而意自足言有尽而心无穷岂独罄一时
款款之忱亦宜垂万代明 明之鉴
盖君道主于忧勤勤
则劳劳则有功而巩苞桑之固抑国政隳于暇逸逸则
惰惰则不振而贻复隍之虞在古多然于今宜慎 (第 29b 页)

故臣每拜宠命虽戎马倥偬感泣之馀必略识颠末手
录登简渐积成帙名曰鉴劳录夫臣即捐糜顶踵何劳
敢言顾圣 明之鉴
不敢忘也敬付剞劂惟志天恩罔极
云若夫叙录犹稽实所司有意矜慎在诸将士不无颙
望然非臣愚所及矣崇祯戊寅十 (第 2a 页)
  铭
皇元以仁治天下列圣相承视民如伤一夫或饥由巳
饥之有能出粟以赈者辄予之以官其资之崇卑视粟
之多寡著为令故虽有水旱之灾而无捐瘠之民此尧

汤之用心也大德丁未岁大祲 濮君明之
捐米千馀石
以食饥者全活无数府上其事遂以应格登仕版焉君
讳鉴 (第 12a 页)
明之
世居嘉兴崇德之语溪即春秋所谓禦儿
也曾祖考讳敏祖考讳世昌宋承信郎考讳振宋承节
郎两浙东路兵马副都监婺 (第 12a 页)
先务斯易为功公欲兴
废补弊能俟其信而后动宜不扰而事集人见堂庑之
翼翼抑知公之治其事之本乎前兹十年公尝 提举明
舶司公宇之新亦自公始前后成绩左右辉映又知
公之心久而弗渝也是可书已公字某大都人其哈迷 (第 10b 页)
材耶。虽有其人。每患不能尽用。设令知其才之可用。而自有色目以来。知之而不荐。惜之而不用。此惟在于 圣 明之鉴
别而湔拔之。以陶镕一世耳。 上曰。所达甚好。当各别体念。又曰。此书亦如圣学辑要节目为序耶。公曰。辑要 (第 410L 页)
先生文集卷之三
 疏
  
差谢 恩使将赴京。乞觐亲疏。(壬辰)
臣伏以臣之驽资樗质。百无一用。 离 明之鉴。
想无馀烛。寻常职务。尚病其尸。况专对上国。是何等事。别遣谢 恩。尤不近似。承 命之后。身负丘山。惟冀 …… (第 450L 页)
御以来。昼接经筵。夜对便殿。日是更深。不以为疲。学有缉熙。道积于躬。心存寅畏。德造罔觉。庶可进进于高 明之
域。骎骎乎渊浩之 (第 463H 页)
何如何如。于此可见不肖微诚之不足孚神明。仰恨罔涯。暂备薄具。使弟代往耳。溪东行录。文短辞拙。不合于高 明之鉴。
但意则不溢。且观祭文。专以忠清孝友道德践履命意。则当时朝著间推重之意。不在于一时名宦。益可想见矣。玆 …… (第 65L 页)
可否于其间哉。再昨始得过传之口。一室则完定而时未脱坐次之疑云。信乎佥高 明之
有得于一室之宜矣。若然则坐次高下。虽在如老贱之愚蒙无识。亦可陈一言之是非。而离群索居。闻见寡陋。岂冀 (第 68H 页)
佥高 明之
所可信纳。只道自家之所闻所见而已。横渠之于两程。虽有叔侄之分。明道之德。传于万世。横渠之族。泒在于一 (第 68H 页)
等处。恣行焚掠。无复顾忌。长驱直上。彼亦何惮而不为哉。念及于玆。心胆俱寒。闷迫之忱。已申于前奏。 圣 明之鉴。
想烛于万里。而忧危之状。日急一日。复此冒昧。尘聒不止。臣非独为杨镐也。诚以小邦今日之势有不容自已者也 …… (第 488H 页)
仗。彼长驱直上。何惮而不为哉。念及于此。心胆俱寒。切迫之情。已申于前奏。 圣 明之
鉴。想烛于万里。而忧危之状。日急一日。复此冒昧。尘聒不止。臣岂为一杨镐哉。伏愿 圣明怜察微臣危迫之恳 (第 490H 页)
之未终。令人愦愦不自定。此诚由不谷无禄。天不见佑。以致东征大人连被情外之谤。叩心呼天。更有何言。 圣 明之鉴。
洞烛万里。保无他虞。而私衷介介。实不自禁。即欲奔赴棨下。以陈情悃。而严威之下。不敢遽进。敢凭尺牍。暴 (第 518H 页)
凡流。亦恐不逮于凡流也。孔子曰。乡愿德之贼。为其似是而非也。况俑为异论。深诋正学。误一世之人。惑 圣 明之鉴。
其害不止于乡愿而已。则谓仁弘为斯文之罪人。恐非深文也。许多儒生。激于忧慎。为此削录过中之举。实出于鸣 (第 337L 页)
一动。一政一令。实理乱安危之所系。若此心一忽而不敬。则此德岂能纯而不杂哉。必兢怀畏慎于郊禋之时。俨神 明之鉴
享。发政临民。端庄戒谨。恐拂于人情。至于独处之时。思我之咎何如。改之不吝。思我之德何如。勉而不懈。凡 (第 493H 页)
。或疑臣之欲證奸邪。而以缕缕万言。作一副当罪案。亦以甚矣。况以一家人兄弟恩怨尔汝之说。辄溷我 至尊圣 明之鉴。
殊为不可。臣应之曰。吁。是何言也。仁弘之恶。终必祸人国家者也。其奸回巧诈之甚。若不至于惑 圣主。若不 …… (第 245H 页)
。其后丧毕。臣以见姊之故。先往见仁弘于其家而屏人诘之。则仁弘曰。非我之诬汝。乃李磷之言。而我初疑姜渭 明之
妄传也。盖李磷者。仁弘之妹夫。而彼时死已数年矣。李磷若在。则仁弘岂得更做此新语乎。臣于是默然。熟视其 …… (第 251H 页)
九年长。而在斯文所友。为兄事行之故也。)欺瞒老父。欲以鱼肉我父子兄弟。幸而奸谋自败。乃有吾文丈答姜渭 明之
书。而一自大布于乡党之后。远近士友。晓然知吾姊夫之情状也。但使吾亡父蓄疑含恨而死于万里之外。则真所谓 …… (第 251H 页)
层踪迹者。此又二也。又仁弘因祠堂一事。而贻书臣之二弟。使行周公管叔之事者。则臣在丧中之日。郑逑答姜渭 明之
书。自京中来到南乡。而三尺童子。其于仁弘。莫不如见其肺肝矣。其后臣以父母丧期垂尽而将立祠堂。一日。仁 (第 253H 页)
三罪。常怀愧惧于天日之下。而身在草土。无路自列。每以 诛谴之不加为幸。况可复有百里之重命耶。夫以 圣 明之鉴。
岂不知臣有此罪咎而谬加收用哉。盖天地覆载之量。虽知其有罪。犹不欲遽弃也。虽 圣明含容。不记其罪。而不 …… (第 313H 页)
知永庆为一世之高士。而顾床于群少之凶焰。缄口啧舌。无一人敢陈于 冕旒之下。使孝友节操之人。枉死于 圣 明之

世。臣等之所以不得伸救永庆者。岂但负永庆哉。所以负 殿下者亦大矣。盖芝兰与荆棘。同是草也。而荆棘侵害 …… (第 314L 页)
人心疑惑。邦本可虞。则虚无之罪。宜有常刑。而奸人诡秘。肆为欺罔。附托幽阴。求逞其术。天日之下。岂有欺 明之
贼乎。臣等请举诬枉之甚明。奸术之特甚者言之。伏愿 殿下留听焉。大抵义杀义刑。王者除恶之法也。不杀无辜 …… (第 316H 页)
与之相绝而已。其怀毒而欲其死如此。况削名之际。论议之人。皆一州良善。而中伤之计。宜无所不至。此亦 圣 明之
不可不垂察者也。呜呼。区区一奸细而求逞其术。轻侮 朝廷。诬良善而割民国。其罪与逆臣。大小虽异。而其情 …… (第 317L 页)
求致此之由。一反前日之为。然后庶乎其可也。臣闻先儒真德秀之言曰。内有衣冠之盗。然后外有干戈之寇。 圣 明之
朝。跻跻跄跄。衣冠之盗。非所虑也。然内自庶官。外达四方。或有以戕国脉而贼邦本。败元气而失人心者。则此 …… (第 319L 页)
身病。如右所言。缩伏田庐。朝夕而死。诚恐终负不忠之罪。虽或无显戮于 明时。将不免鬼神之阴诛也。惟 圣 明之
裁察焉。臣既不能赴命。岂合终无一言。以负 圣明收用之意也。臣窃见凶贼未灭。尚据边浦。利伸否蟠。诡计叵 …… (第 324L 页)
德秀告其君曰。内有衣冠之盗。然后外有干戈之寇。臣请继之曰。先有士类之战。然后方有邻敌之兵也。窃念 圣 明之
世。衣冠之盗。士类之战。非所当论也。然缙绅之间。如有害元气 …… (第 325L 页)
一道幸甚。 国家幸甚。臣亦尝从事义兵。而其言如此。固知涉于挟私之嫌也。然欲避区区小嫌。而有隐情于 圣 明之
下。则自负平日阐幽之心。而终反为不忠之归也。诚使臣言。得备刍荛之择。则虽不能赴本州之 命。任一州牧残 (第 327L 页)
。故衰病昏耗。不堪从宦之情。则未可尘渎。今所授本职。责任之重。俱非前职之比。不得不先敷腷臆。仰尘 圣 明之鉴
也。不独此也。臣伏见顷日献纳任兖避嫌启辞。郑经世疏中。有曰某也。以调护自任。而其身为某官。 都下喧然 …… (第 358H 页)
护于万分之一也。臣之一疏。适以危动 圣躬。几至不可忍言者。今而思之。犹觉心神殒越。爵命之来。实是 圣 明之
谬加。而兖之论臣失实。又有非臣所堪当者。兖之心虽与经世不同。使臣心自愧耻不自安。则殆有甚焉。此臣决不 …… (第 358H 页)
私党。不复有 君父威如之义。而 殿下之教。略示拿见之不可。而终不以奏本之得失为意。臣之一言。既失 圣 明之
旨。又忤 …… (第 360H 页)
有罪矣。今之异论者。何不抗章申逆魁之冤。而囚舌隐情。闇然以今日之公义。欲同之于乙巳奸凶之胸臆乎。臣请 明之。
讨逆者。臣子之公义也。伸恩者。人主之私情。情之所重。义或相掩。义之所在。情固不行。故讨逆者。天下古今 …… (第 362H 页)
所能堪者。不能闷默终无一言。玆敢冒万死开喙。以冀 圣 明之
怜察焉。臣衰朽矣。癃病矣。气息之短促矣。精神之耄聩矣。非践历也。无事功也。才不足以应务也。德不足以逾 (第 364H 页)
者。必君子也。造言生事。罗织清流。欲以害人为发身之路者。必小人也。伏望 殿下扩乾坤至公之量。昭日月至 明之鉴。
听其所言。观其所行。必使是非邪正。无所逃于 圣明洞照之下。而知其为君子。则必引而亲之。使之必行其道。 …… (第 54L 页)
母者。亦 圣 明之
所先恤也。何惜于一微臣。而使之不得终孝耶。若使小臣学足以致用。才足以经世。有无系治乱。进退关盛衰。则 …… (第 60L 页)
之私。有所不遂也。今臣之碌碌无取。如前所陈。臣于国家。则若九牛一毛。于祖母。则若千金一瓠。在朝无益清 明之
治。在乡足补孝理之化。其得失。不待辨而自明矣。假使国家鸠材聚工。细大不捐。如臣樲棘之流。或不见弃于场 …… (第 60L 页)
支撑牵补。苟度朝夕。若不奋然振作。鸠群材会众工。易而新之。则栋桡屋坏。指日可待。恭惟 主上殿下。以圣 明之
资。当覆隍之运。励精求治。存心万机者三载于玆。而天心未豫。民力方竭。水旱不时。稼穑卒痒。日月薄蚀。星 (第 61H 页)
批。不当怒而怒。使不得安其位。此无他。皆因系着之病。有此倒施之举也。 殿下静以思之。真是非固难逃于虚 明之鉴
矣。臣所以不避烦猥之嫌。枚举前后得失。以溷 宸严者。不但有怀必达。若因此而使 日月之明。无微不烛。则 …… (第 370H 页)
。何足以对扬万一。然萤爝末光。或裨照临之明。蹄涔浅流。或成河海之大。条陈瞽说。亦或有补于弭灾。唯 圣 明之
留意焉。国有灾害。策免宰相。厥有故事。 …… (第 371L 页)
中对群臣之言。甚非平日所望于 圣明者也。二臣道德浅深。固非如臣肤浅所可轻议。然其人之为先贤大儒。 圣 明之
所许。其学之得真正路脉。学者之所宗。诵诗读书。宁可不知其人哉。虽从祀事大。论议多岐。 殿下谦让未遑。 …… (第 375H 页)
自得。而以正人心。亦在此矣。噫。今之世。与宋之世相远。而诬贤之俗则同。二臣之贤。与关洛之贤有间。而倡 明之
功则大。所望于今日。岂在孝宗下哉。 先朝既为 赐谥赠官。极其褒崇。而 殿下嗣服之 …… (第 375H 页)
圣朝济济之美乎。诗云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言其诱掖而鼓舞之也。惟 圣 明之
澄省焉。劄辞既具之后。伏见下政院之教。以 圣庙旷守。贻恼 宸衷。至于此极。臣奉读震惕。若无所容。百尔 …… (第 376H 页)
训。亦可非欤。程子之言。举天下而论之。岂必梗化之域。独行此道欤。况蜀在武帝时。已入职方之舆图。久沐文 明之
风化。相如檄谕蜀民。以天子之意。讽告其父兄。何尝以梗化谕蜀民。而使从化也。大槩臣当初不量愚浅。妄意少 …… (第 376L 页)
必有任其责者。亦宜警敕有司。无使如砺山罪人之从容自裁。竟为失刑之归宜当。臣适有所怀。敢此并及。惟 圣 明之
留意焉。将退之臣。妄进瞽说。难逃僭越。取 进止。(答曰。省卿劄辞。卿方移告之中。不敢忘国事。如是献议 (第 382H 页)
心协力。王事靡盬。而南寇北敌。有不足忧也。臣之愚计。窃自以三策为败局之胜手。而言之可用与否。惟在于圣 明之鉴。
如蒙殿下好察。择言及于刍荛。采而纳之。试而用之。有所裨补于万一。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答曰。省 (第 52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