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信于假托钟吕之剿说何也夫薛紫贤者二氏之罪人
也故白真人醉言曰我是雷霆辛判官弟子干紫贤何事
其又再传而 李莹蟾
诸君则尽取而弁髦之矣足下但决
之此心觅之此身其于二宗之说不必问也足下三十年坚
固仙也仆初地发心人也今 (第 10a 页)
  题杨将军往复书简后
临安故宋行都山川风物之美四方未能或之过也天

下既一朔方奇俊之士以风致自必乐居之而文献之
绪馀时有可见者焉承平既久交游文翰之彬彬尤他
郡莫及矣杨将军好事有闻于时一时诸君子莫不与
之过从此卷书尺可考也然未四十年卷中人无一存
者亦可慨乎高尚书赋诗写山水有古人之趣当代论
书法者北尚鲜于南推吴兴是皆见太平之盛者善观
者不特于(阙/) 论也将军之子瑀持来京师予阅之柯
氏玉文堂中闽陈众仲陈赵子期太原王君实吴陆友

仁同观至顺元年十月(阙/)日蜀人虞某伯生甫敬书
  题心远卷后
新吴兴校官 清庵李君
求予书心远堂扁因为辨心远
之说以遗之曹侯克明为之持去久矣君复欲题诸此
君方拜吴兴之命某因又为之言曰昔 (第 6b 页)
  南湖高士传
昔人云泽中之蜥蝪不用则委蛇草莽间用则神变化

为霖雨士或然哉高士才气英迈有大志傲睨一世若
无难事而乃涪湛于时焉年四十就宪府辟三年入补
尚书曹道莫有合者笑曰发种种矣安能以一资一秩
仆仆岐径为哉去之南湖之畔菟裘葛巾据梧曳索与
鱼鸟为伍欿然若忘情者及其论经世大务即捭阖弛
张洞视千古之上识者奇之间尝语人曰士当用人勿
为人所用又曰蒙庄巧愚奇而奇也大雅明哲正而奇
也盖抗高志遏浮埃者晚尤好黄白之术及阅 李道纯

中和集即飘飘然遁形智以往所谓道不偶乃自用以
康其身者欤高士平生极踽踽少合然与为冥契者又
皆世令人如灵 (第 5a 页)
   还真集序
仙道自古尚矣由黄帝问道广成子世称黄老盖广成

即老子也仙之说始焉若唐之篯铿夏之啸父商之宛
丘周之王乔三代则固有之而周穆建草楼以延士其
说始著殆秦皇汉武惑方士药石之术虽有王次仲东
方朔之徒而不知师而其邪说滋蔓淆杂卒以殒身则
世之鸿生硕士并起而訾斥之亦宜矣若汉魏伯阳仿
易撰参同契本古文龙虎经而充越之于是丹道倡明
不溺于金石草木云霞补导之术一明乎身心神气自
然之理假卦爻晷刻以则之靡不合乎奇耦象数也厥

后由钟离云房授唐吕岩则祖述其说而歌辞论辨庶
得乎指归之正代亦不乏其人焉若宋之张紫阳石杏
林陈泥丸白紫清李玉溪 李清庵
皆一时杰出凡其辞
旨亦不下伯阳而互有深造默会者焉夫相去千百岁
之间何言之若合符节者不期然而然哉此无他 …… (第 39b 页)
吴还持其所述还真集请
一言予味之再信达乎金液返还之旨其显微敷畅可
以明体会用矣使由是而修之虽上溯紫阳 清庵
亦未
知孰后先也矧予尝悯夫世之肤陋狂僻之习驳溃滋 (第 40a 页)
  兰谷先生赞         曹 安

猗嗟先生挺身前代肥遁林泉才华超迈富有文辞名
曰天籁深谷之兰芬芳犹在遗像子孙载瞻载拜
  水调歌头(拟白兰谷/)      李道纯
三元秘秋水微密实难量未分清浊天地人物一包藏
一乃太玄真水二气由兹运化三极理全彰上下降升
妙根本在中黄 (第 2b 页)
然乎。灵之沧岩。先生晚年之所寓也。所谓忘忧亭尚在岩上。江流汹涌其下。其左崖壁立万仞。先生临终。以亭属 李公道纯
曰。唐虞以天下与人。大小虽异。其心一也。亭屡易 …… (第 323H 页)
十二岁而先生卒。又从先生弟再祺后。出入朴处士纯世之门。及二公丧。俱行师服。伯兄东望才高有孝友行。姊婿 李公道纯
尝受业郑寒冈先生。公事兄如严父。李公如严师。薰陶刮磨。期以成就。未几二公卒。母夫人愈悲伤不已。公抑哀 (第 334L 页)
归隐云云。吁。子诚不凡人也。可谓地上仙也。若非崔学士之后身。定是述郎徒也。无乃着工于 李道纯
中和篇。而得其验耶。不然。千周万遍伯阳书。自悟其作料孔穴耳。追忆三十年前。见君赠我一绝。有曰。自爱幽 (第 221L 页)
愚谓神者阳也。鬼者阴也。人至中年。阳长而神气胜。中年以后则阴长而鬼气胜。此阴阳消长往来自然之理也。 李道纯
曰。三易者。一天易。二圣易。三心易。天易者。易 (第 284H 页)
   救永昌大君疏(举朝庭请杀大君。人莫敢言。先生首起救之。)
 论
   张浚论
 书
   赠女婿成以道书
   以江舍与 李道纯

 诗
   归江亭
   咏怀
   在伽倻次石川韵
   初构沧岩江舍
   江舍偶吟
   ……   挽词[成汝信]
   挽词[郭扬馨]
   挽词[河 悏]
   挽词[文弘运]
   挽词 李道纯
   建祠时呈书
   都事金鉴移关
忘忧先生文集龙蛇别录
 [龙蛇别录]
   [壬辰]
  
  
赠女婿成以道书
世之人。见新郎形容之美。歌舞之善。例以奴婢田地别给。而余则乱离之后。奴婢尽死于饥饿。虽有一二口馀存。而尽分于子女。无一口可别给也。田地则好田好地。处处陈荒。欲耕则无禁。不须别给也。欲以一言为平生所用之物。虽非世俗之所给。实亦古人之攸宝。勤以读书。慎以持身。孝以事亲。忠以事君。其于行世也。万倍于有奴婢千百口者。余之所赠。不亦大乎。请服膺而勿失之。人无与争者。
以江舍与 李道纯

唐虞以天下与贤。吾以江舍与贤。所与之大小不侔。虽若天渊。其所以与之之意。尧舜与我同也。吾观作亭于 …… (第 529H 页)
日更精神。
挽词[文弘运]
唐之郭也汉之张。别有危言耸四方。光岳千年收正气。旧江无主日凄凉。
挽词 李道纯
台岩知几仞。清洛自洋洋。噫我先生节。山高而水长。
建祠时呈书
伏以弊乡。有故监司忘忧郭先生讳某。 (第 53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