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曲類
   与子昂书
自离金陵后相去隔远问讯浸疏缅惟水晶照彻心迹

双清履候多福庐陵二刘兄白屋好脩笃志文学与刘
须溪诸子游处求鄙文碣其父之墓然吾文岂可传者
当藉羲献之字以传为是有请尚冀怜孝子慈孙之心
特赐挥洒幸甚未期会晤愿安眠食以答昭代特异之
眷不备
   与 李伯瞻
学士书
澄日与深山之木石俱而病魔相寻坐卧之时多行立
之时少遥睇旧知于数百里外欲一见而无由恭惟西 (第 4b 页)
   裴朗然诗跋
里中裴显资可教志肯学才思清俊而劬于诗孙履常
甫奖之勉之矣复以所作示予显也将慕诗人乎谨循
履常甫诱引之意而进进罔已其不委蜕插翰而超物
表哉傥欲为儒则诗之外有当用力者

   跋 李伯瞻

伯曕传儒术精国语又工晋人法书世冑之良也此卷
以赠昭德亦其好尚之同者云
   跋麓泉记后
予昔为医 (第 3b 页)
德将军益都淄莱万户府管军千户刘公既殁葬之
几年其孙源袭爵镇守龙兴将北归其乡树碑公墓著
其功伐表示来世 翰林直学士李君伯瞻
为之请辞于
余盖千户初起民伍署为军校在滕国武悯公麾下号
为材勇善骑射每攻城掠地常先登陷阵最其功籍至 (第 15b 页)
      孙周卿
楚云楚云高盈盈泪眼望衡皋付能盻得春来到玉困香
娇是谁人按六么红牙闹睡未足把人惊觉云偏髻鬟月淡
眉稍○楚云纤玉容清浅自家嫌离情镇把柔肠占情绪厌
厌见莺花懒揭帘心常欠怕笑我湘裙掩愁堆眼底恨压眉
尖○楚云收月波冷浸晚妆楼腰肢到比花枝瘦花瘦无愁
比花枝我自羞花虽瘦花不会把眉儿皱红消翠减心上眉

头○楚云空绿窗闲数唾窗𥿄一春心事和谁共门掩残红
笑残红与我同成何用都做了繁华梦香消脸玉翠减眉峰
       李伯瞻(号熙怡)
省悟去来兮黄花烂慢满东篱田园成趣知闲贵今是前
非失迷途尚可追回头易好整理闲活计团栾灯花稚子山
妻○ (第 17b 页)
  次霞鹜亭壁上韵
   访三宜轩
   龙山。访姨弟吕佐伯。不逢。
   霞鹜亭纪事
   历路访 李伯瞻
   柴门有见
   赠南汝华
   晚秋
   至日忆内弟(南阳有卧龙祠)
   病题
   又题
。应未换绵衣。
霞鹜亭纪事
霞鹜亭边黄叶飞。西风客子揽荷衣。先生见我欣然待。手打林中枣栗归。
历路访 李伯瞻
访子吾犹喜老苍。亲情里社即裘(一作求)羊。菰盘听雨思畴昔。(己卯夏。访 (第 29L 页)
伯瞻。
雨中啖菰论怀。)纸牖谈诗到夕阳。近宅秋声连古木。注江云气结微霜。松边白堞归程远。留约篱花共挹香。
(第 29L 页)
   竹林书院儒生大学讲说答问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三
 序
   送申评事正甫(靖夏)(乙未)
   送俞子成从大爷四宰公赴燕序
   送 李侍郎伯瞻(乔岳)
谪东莱序(癸卯)
   右文斋节目序
   李生思勉改名思九。字子容序。(壬子)
   送黄书状子直
以四段说自勉。而余之大冀望。尤在于第一段。子成其又加勉之。时 崇祯甲申后七十四年丁酉之复月既望。
李侍郎伯瞻(乔岳)
谪东莱序(癸卯)
惟我 先肃宗大王明辨淑慝。审慎去取。以为宋文正公真大贤君子。其背倍文正者。乃小人也 …… (第 357L 页)
大王上宾甫四岁。即癸卯春也。呜呼。此诚世道之一大变也。前后八百章甫上章辨理。而老先生门下。嵬然惟 侍郎李伯瞻
丈一人存。遂具短疏。伏 宫门一讼之。射弹者前。刀钜者后。浅之则窜。深之则诛。而公甘心蹈冒。惟师诬是㬥 (第 358H 页)
   即席次心衡韵
   又拈杜诗韵同赋
   次桂阳兄席上韵
   归赋一律却寄
圃岩集卷之二
 诗
   次 李伯瞻
和申汝仁(处洙)庚申夜诗寄示韵
   次李进士(渘)寄示韵
   又叠游字
   叠关毫两韵。谢李上 ……   上元夜独坐
   历别朴叔(曾锡)汝贯氏。路中口占。
   宿乌山赵锡五(荣福)家。赠锡五。
   和 李伯瞻

   次瑞膺寄赠韵
   和李进士(渘)寄别诗
   复次瑞膺成字韵
   挈家归湖舍。次前韵志
圃岩集卷之二
 诗
  
李伯瞻
和申汝仁(处洙)庚申夜诗寄示韵
纸閤芦帘不碍风。鸦鸣残睡起冥濛。羲农日月愁边尽。王谢悲欢醉后空。枵腹 ……和 李伯瞻

意气平生蹈海狂。穷愁晚岁瘦诗郎。春生埭北湖千顷。门掩屏南雪一冈。旧顶朝冠羞箬笠。新篘山酿美茶汤。 (第 121H 页)
   和顺县。颁柳文靖(根),柳荣僖(䪷)祖孙两公谥。奉呈主倅柳丈(搏)。兼示席上诸公。
   乌城席上。次谢 李伯瞻
赠示韵。
   又次 伯瞻
兄韵
   席上。又次 李伯瞻(乔岳)
戚兄韵。
   回到光山。赠南使君季良。(光山。有月小轩。)
   赠尹秀才说
   赠光山妓五花。
。晋川勋业早攀鳞。荣光定改泉涂照。喜气陶成邑里春。寄语乌城贤太守。勉将忠孝答 君亲。
乌城席上。次谢 李伯瞻
赠示韵。
有酒休辞醉。穷曛且莫归。绮罗香冉冉。帘幕月依依。客兴如山涌。寒威度岭微。那堪萍水会。明发各 (第 62H 页)
征騑。
又次 伯瞻
兄韵
惆怅鳌山别去骖。此来聊复罄清谈。他乡益觉朋情洽。到处谁非 圣泽涵。遥岫夕晖林外敛。小梅春意雪中 (第 62H 页)
含。当筵更劝乌城酒。鸿燕明朝杳北南。
席上。又次 李伯瞻(乔岳)
戚兄韵。
乌城馆里雪晴夜。颖水使君留我行。交盖此时宽客抱。百壶随处滞王程。新梅煖阁春先动。豪竹华筵月 (第 62H 页)
  
题蓬山诗帖后
余谪蓬山。求一语可以为警于寒竹翁。翁时亦窜大静。书此而寄之。是时翁年八十五。其笔势之壮健。意象之阔远。又如何也。
壬寅夏。余得罪于朝。栫棘于岭之莱州。翌岁。 李承旨伯瞻
丈上章讼宋文正受诬。又谪是土。所居隔数箭地。各拘累畏约。不敢相往来。唯时时以赫蹄相闻问而已。李丈见惠 (第 579H 页)
覆之馀。晦而复显者。或者天意使吾东民。得复睹 皇明日月之重明欤。公姑深藏而有待也。
题石潭酬唱录后 李承宣伯瞻。
出牧吾州。下车未几。送一册子。视余于楼岩江上曰。此吾丁酉冬。出按海西时。与数百多士。奉文元公金先生位 …… (第 553L 页)
。以为能下此者。又但以流连游嬉。思快其意而已。其能崇儒化振文教。揖让酬酢于俎豆之间者。有几人哉。然则 伯瞻
此举。可谓能举其职。而不负所学矣。且观卷中。诸生所和篇什。无虑六七十首。其工拙虽异。至于歌咏道 (第 553L 页)
   答李渐于(十一月)
   答李渐于(十二月)
   答李渐于(庚子八月)
   答闵士正(镇纲) 李伯瞻(乔岳○庚寅正月)
   答闵士正(甲午三月)
   答闵士正
   答李景和(湛○甲子六月)
   与李景和(甲子八
 
先师所训。有虞卒祥祔禫等祭。无官当行云。而不言略设之节。忌祭既云略设则略设云者。不读祝只一献也。虞卒以下之祭。与忌无异。而一则略设。一则备礼。果无未安之事耶。或云忌则常行之祭。虞卒以下。变行之礼。固有同异之论。此言何如。此未及讲禀于先师者。故玆敢禀问。
大小祥祔卒哭。若略设则不成祭。卒哭待国葬卒哭后卜日备礼行之。乃先师之论也。若虞祭。葬后不可不安神。退行未安矣。
答闵士正(镇纲) 李伯瞻(乔岳○庚寅正月)

(第 184L 页)
。德美迈古。衰世谁肩。闺门事閟。善不外宣。我发潜光。昭示千年。
贞夫人黄氏墓志铭(并序)
余与观察使 李公伯瞻
有同门之好。尝闻其内子之贤。一日 (第 64L 页)
伯瞻
以状文授余曰。亡妻墓草再宿。而闺阃事隐。将湮没而无传。子其志之。以贲泉涂。余闻而悲之。不忍以不文辞。 …… (第 64L 页)
五十七。初葬杨州杏村。己亥四月十九日。改窆于甲坐之原。去曾祖 赠执义公墓仅数十武地也。观察公名乔岳。 伯瞻
字也。龙仁大族。世系详载执义公墓碣。夫人生平无疾言 …… (第 65H 页)
贵而不变贫贱之心。士君子之所难能。而夫人能之。呜呼其贤矣哉。然古语曰不见其山。见其木。夫人之行如此则 伯瞻
之刑家。从可知矣。休哉休哉。铭曰。
贤哉孟光。贫且乐只。之子有大。不变塞只。谁载彤史。警末俗只。我发 (第 65L 页)
  闻许沧海格丧逝。哀而题之。
   访皇帝墓有感
   寄两弟
   寄崔美伯(邦彦)
   次寄 李伯瞻(乔岳)
   奉呈壶谷南尚书(龙翼)明原谪所
   壶谷南尚书挽(二首○壬申)
   豆满江
   又寄两
起上高楼。
寄崔美伯(邦彦)
不见故人恋想深。每凭书札慰离衿。莫言千里山河隔。片月分明照两心。
次寄 李伯瞻(乔岳)
蛮雨蜒烟极目边。谪中聊试铁心坚。卜居己自从詹尹。去国何曾咏仲宣。吾道即今皆坠地。达观从古亦听天。他 (第 298L 页)
   李高敞(尚观)
   赠别李宗甫(泰镇)赴牙山(丁酉)
   金陵郑可叔到洛即归。走草赠别。
   赠别 李伯瞻(乔岳)
令公出按海西
   城西借寓
   漫吟
   申参判华仲(銋)司马回榜之会。余病未往赴。寄一律。 ……   耆老诸臣 亲临锡宴。恩遇之盛。旷绝古今。相与感泣而退。不可无歌咏之作。首辅梦窝相公命埅唱始诗律。以资酬和。辞不获已。敢呈二篇。
   郑判尹仲淳以病陈章径归。到龙湖舟次。寄诗以别。次韵相报。
   送 李伯瞻
赴忠州
   访赵定而(正万)。坐上盆菊盛开。定而请赋一绝。立书以赠。
   送金学士(东弼)赴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