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士兴” 相关资源

總集類
別集類
  安先生祠堂记        欧阳玄
所贵乎处士者能以一已之所守为一国之所慕虽当
世英君谊辟操其总揽豪杰包举宇内之柄一旦遇夫
爵禄庆赏所不可致之人于是怊然企乎先王道德之
懿真有贵于已之所负挟者而后上之趣向定下之习
俗成斯人者功下韩孟哉元有国以来学者言处士必
宗容城刘静修先生方是时闻其风而起者曰真定安

氏敬仲焉敬仲未尝一造刘也顾得其传于濂洛考亭
者知之为甚笃行之为甚坚由是推宗以合于祖一也
刘氏高亢明爽梯级峻绝士亲炙者寡安氏简靓和静
襟韵敞夷士乐附者众异时有祠宜乎抑自先世石峰
恕斋两先生以学淑其乡盖三世百馀年于兹矣此又
祠之所由作欤敬仲既殁门人苏君伯修贻书同舍槁
城西管镇 李君士兴
请祠为乡先生 (第 25a 页)
士兴
议克合乃筑
于镇作三宝而奉之自敬仲上而至于石峰恕斋咸有 …… (第 25a 页)
道也而且如彼而况吾
濂洛考亭乎而况吾容城乎夫瞽宗祠于学乡先生祠
于社古典也瞽宗久无闻乡先生有祭自伯修 士兴

以是知古道无难复人患不为尔继自今西管镇之俗
日益以厚其民敬学而贱利其士乐道而 (第 25b 页)
    策问

   书
    与西管 李士兴

    答达兼善郎中书
  卷二十五
   杂著
    读诗疑问
    三史质疑
  卷二十 (第 23a 页)
陈之以备水衡之所采择
 书
  与西管 李士兴

五月吉日赵郡苏天爵顿首再拜 (第 21b 页)
李君士兴
足下盖尝
闻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余与足下虽无一日之雅然
而同为安氏弟子则朋友也夫忠告而善道之朋友义
(第 21b 页)
恕斋两先生以学淑其乡盖三世百馀年于兹矣此又
祠之所由作欤敬仲既殁门人苏君伯修贻书同舍槁
城西管镇 李君士兴
请祠为乡先生 (第 16a 页)
士兴
议克合乃筑
于镇作三室而奉之自敬仲上而至于石峰恕斋咸有
位焉明世美也落成率里塾子舍节岁时具蠲所事至 …… (第 16a 页)
道也而且如彼而况吾
濂洛考亭乎而况吾容城乎夫瞽宗祠于学乡先生祠
于社古典也瞽宗久无闻乡先生有祭自伯修 士兴

以是知古道无难复人患不为尔继自今西管镇之俗(第 16b 页)
   元春苦寒行
   上元。阴曀无月。闭户涔寂。十六夜。云阴尽捲。月色明甚。李侍郎公会,权承宣东野,崔承宣稚晦, 李检讨士兴。
惠然来访。相与出十字街。步屧逍遥。鸡几鸣乃还。怀黄驴使君士述。
   李公会兄弟率歌妓。卜夜来会。妓
排凝冱。
上元。阴曀无月。闭户涔寂。十六夜。云阴尽捲。月色明甚。李侍郎公会,权承宣东野,崔承宣稚晦, 李检讨士兴。
惠然来访。相与出十字街。步屧逍遥。鸡几鸣乃还。怀黄驴使君士述。
堂堂佳节与春回。月上桥头履舄催。紫陌 (第 367H 页)
 公尝以消渴寝疾。余往视之。公方昏昏然。余与坐客言曰。古人学文主六书。字字究覈其形声意事。各自了了。然后乃属为文。故字无误用。后世学之以全句则文体日降。古人学医主本草。种种尝试其性味气分。各自了了。然后乃剂为药。故药无误用。今人学之以成方则医术日拙。语未卒。公蹶然起正冠而坐。拍案称快曰。吾今日愈矣。今日闻至理之言。胜服清凉散矣。命进食大嚼。欢然谈论。以衍其义。其乐善勇取如此。余尝对 御策大学之问。以孝弟慈。为明德之应。 上欲置第一。樊翁以命官。降置第二。后数日樊翁谓余曰。骊江尝以明德为孝弟慈。 李士兴
亦从是义。君之策对。亦必有取于是。故吾降置第二也。又曰 (第 333L 页)
士兴
尝言骊江之文。如九天玄女。碎玉槌琼。霏屑漫空。非尘土肠胃所能沾受。吾尝哂之。其文亦菽粟。无此气味。余 (第 333L 页)
   答崔獜之书(庚申十二月初九日。先生易箦前四日。绝笔也。)
   答韩稚厚书(乙卯)
   答韩稚厚书(己未)
   答 李士兴
(戊午)
   与吴幼源书(乙卯)
   答吴幼源书(乙卯七月)
   答姜伯贤书(戊午)
  
我则不暇。于子路责人。亦曰终无已。夫为学之切问近思者。固不在于此也。今因来示。窃以所闻者奉献焉。
李士兴
(戊午)
行旆将西。惠然来思。上任未几。书问旋至。足叙前日未罄之蕴也。槩审临政起居。莅新增卫。慰贺 (第 158H 页)
   与韩士凝书(庚寅)
   答韩士凝书(乙未)
   与韩士凝书(壬寅)
   答李景祖(祉承)(己丑)
   答 李士兴(基让)
(乙酉)
   答 李士兴
(己丑)
   与 李士兴
(己丑)
   与 李士兴
(庚寅)
   李士兴
(庚子)
   答 李士兴
(乙巳)
   答李莹仲(世瓘)问目(丙申)
   答李莹仲问目(丙申)
   答郑都事(𣲚)
问之语。而愚答以论学论礼外。世间事不必相问云者。恐有此等言句传讹。有事于无事之中也。公其谅之否。
李士兴(基让)
(乙酉)
前后公书。有慥慥勤学之意。而求问不已。此意何敢当也。福也少时。不无向学之心。中岁以后。始 …… (第 499H 页)
观之。果有缓急之别。诚能急于其所当先者而一一体行。则其进岂可量哉。来书以行为重。似得其八九分矣。
李士兴
(己丑)
示谕中庸首章未发之义。此所创闻。不敢仰对。凡章句训诂间小小疑晦处。此亦有一二致疑者。而至 …… (第 499L 页)
信此章之误。而又引朱子改定大学诚意章之事。以不改此章章句为恨。公之意思至此。则愚何敢复有所言耶。
李士兴
(己丑)
比日秋凉。旅次起居万重。名场追逐之际。侪友群聚之中。此心之操舍系焉。随事警省。贤者亦当知 …… (第 503L 页)
能如此。遇事辄发矣。此为真实经历之语。吾辈正当体验。而其要又当泯然无迹。使人不觉为妙。未知如何。
李士兴
(庚寅)
仆平日于性理无的见。故师友往复非不多。而未尝论说此事。岁丙戌。始闻龙湖丈与长川有理气说话 …… (第 504H 页)
徒有讲论之益。其于处心行事。容貌辞气之间。自相劝勉。似有胜于讲究一二句疑辞。未知此意如何。不宣。
李士兴
(庚子)
阅贞山书帖。精粗巨细。无所不至。至于论当世人物。推公为巨擘。有曰高才骏气。世无其人。又曰 …… (第 504L 页)
而惟其正而已。稍涉一毫权谲意思。其弊有不可言矣。公若于此不谓已知已能而回头旋念。则未必无小补矣。
李士兴
(乙巳)
天学一节。出于切紧之间。而其学异于吾儒貌象。故先入为主。恐其为索隐行怪之归。略以迷见。有 (第 505L 页)
余于是尤有感焉。泂有祖风。世其家行。广受文于人。将欲显扬其祖。是亦金氏之良子孙也。余虽不识其人。吾友 李士兴
许与之甚厚。而要我记事。谨书而归之。
题曹南冥先生言行总录李琴轩事后
   李二相长坤晚年。来居昌宁 (第 183L 页)
   秋朝早起。风露凄清。茂林深樾。凉蝉流唱。境与兴会。斐然有作。
   骤雨
   七夕望月
   又次。用云韵叙旧兼自述。并寄蔡之作。
   李士兴
挽词
   铁城七歌
   不见二首(上篇八公酒伴。下篇六公诗伴。)
   宁边后(二十首)
   ……  送曹子实按关东
   庚戌岁。来栖萝庵。今三十八年。重款禅扉。诸友文应,震卿,伯瑞,季徽,寿伯, 士兴,
肃羽十馀人皆化异物。赋诗志感。
   关西金生大振冒寒远来
   博川林生柏茂来。适是癸未相别日。其
。为洒脩门一片云。乱后形骸依薄俗。病馀陶冶赖清文。中郎徙岁今方满。焦尾遗音远莫闻。(伯昌宥还故云) 李士兴
挽词
风尘握手白门前。别后乾坤泪眼边。书疏不逢南去雁。行装永阻北归鞭。交坛日月沈长夜。酒肆山河接暮年 (第 100H 页)
   无为子辱和见寄。再步以答。(安安兄自号无为子)
   酬应中次无为子函字韵见寄
   挽赵善伯(元胤)
   挽南圣辅(尚周)
   挽 李士兴(元禄)
   还山日。次应中示韵。
   次郑清河(岐胤)见寄韵
   骊州清心楼。次牧老韵。
   过金
少日推才业。幽居兴更长。解嗟诗擢胃。排闷酒浇肠。未效鹍鹏击。归成莲桂芳。秪今行乐处。回首但悲凉。
李士兴(元禄)
家声仍奕世。袁额巧传神。柏府乘骢日。天山杖节辰。原隰情何戚。泉台恨莫伸。云胡不少待。昭代失斯人。 (第 387H 页)
   挽从祖叔(镇福)
   春日。敬次退陶先生溪堂偶兴十绝。
   挽洪丈(宗泼)
   洪粹汝(耆)与金大叟(在钥) 李士兴(致祯)
见访。乖逢有叹。
   戏吟
   挽赵有春
   癸卯冬。就温乐西庵。金绘明(星衮)率小同来。余以
不磷。童乌未待三元甲。辽鹤还忙九十春。乡党如今谁复仰。河东先记倍伤神。
洪粹汝(耆)与金大叟(在钥) 李士兴(致祯)
见访。乖逢有叹。
主人采樵去。日暮始言归。儿童传相竞。有客叩荆扉。一翁差短小。二翁差为颀。结袜皆杖竹 (第 32H 页)
   挽表兄葛川金公(<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7528_16.GIF'>)
   挽李君则(二首)
   挽 李大宪士兴(元禄)
   挽柳咨议君晦
   孝令村和安都事(后泰)
   次权游馀韵
   对月
   次赠全上
毁谁料丧不胜。公私深恸涕沾缨。
十年相间后先生。三从情亲等弟兄。衰病末由临穴诀。题辞深愧负幽明。
李大宪士兴(元禄)
龙门托迹日。分义譬苏欧。人事嗟难恃。天星幸复周。弟兄魂定慰。朋友泪还收。雅量吾南重。何凭史笔留。 (第 51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