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见文文士见政实不病华名不损质斯所以
为难能乎诗有之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嗟乎安能以百
吴人赎一陈公也
   曹子贞

曹君贽其所著玉芝楼集者而介沈嘉则书以请曰不
谷老矣请及子身以不朽唯嘉则亦云余获一二寓目
焉而后叹 (第 13a 页)
曰不知其人者知其友而今乃幸知其文也

则何所介嘉则为虽然非嘉则不可以详乃为 曹子贞
(第 13b 页)
子贞
者其字大同其名先世为武惠王彬其第三子
武穆王玮凡七传而至建炎避狄自汴徙常熟转徙于
通州家焉世世受儒起 …… (第 13b 页)
其诗则往往为世采择入明雅书法亦遒婉可爱君壮
无子踰五十而有丈夫子三咸彬彬成立人以为长者
报云
赞曰以 子贞
之才八试而八见屈者业 (第 15b 页)
子贞
罪也及 …… (第 15b 页)
其季也佹得官而弃之若敝屣夫以 子贞
之弃其官若
敝屣然而八见屈而犹试者何也此其意诚不欲以微
见庸今夫浅蓄者易昭也小就者易名也 (第 16a 页)
子贞
弗屑
之矣元亮高蹈自适犹一试为令玄晏病废长往屡来
朝辟其壮气雄志不能自释于咏史释劝而天下卒推
之为逸 (第 16a 页)
民之冠即 子贞
不获庸而言为脍炙动见楷模
语有之鸿飞冥冥弋者何慕及其渐陆仪可用羽于戏
休哉乃长淮以南有嗣元亮玄晏而称 (第 16a 页)
者必 子贞
也夫 (第 16a 页)
勤吐握以见贤菁英悉钟于川泽
春华秋实括六合以无遗行举言扬统四门而咸辟岂
不以堂廉非远惟德是崇克知三宅 三俊
端赖四目四
聪占一善者无不录名一艺者无不庸东箭南金萃美
于苍龙阙下西琛北赆献珍于金马门中培九万以齐 (第 13a 页)
   回王仪伯学士书
澄自别后病体甚不安帖以此阙于问讯蒙索斋记亦
不果作去腊抵家始得验方合药略加调摄自谦春季
来至山间袖出翰教得之喜怿斋记就便附纳谅惟侍
养优游尚友圣贤于千载之上此至乐也但未易与人
言尔末由合并惟冀以久大德业自任幸甚不具

   回 曹子贞
尚书书
澄于别后尝一附书巳达未达不可知也自谦来辱惠
教字把玩喜如面觌澄老病无用于时尸位窃禄内省
巳剧 (第 12a 页)
羞愧退后又荷朝廷厚恩此虽圣君贤相之大德
然揆之分义非所敢当是以拜表阙庭具呈政府致恳
辞之诚 子贞
相知之深望于当路一语傥得勉从区区
所请则此心安矣表藁及呈省公文抄录见至幸一过
目为澄审处之自谦行急奉 (第 12a 页)
   李母庆九十
李翁八十寿考终李母九十犹女工耳聪目明四体健
礼宾奉祭馈必躬大儿七十小半百李门诸婿皆如龙
孙男有六曾孙五才贤衮衮方兴隆谁能一家五福备
信知积厚报必丰 子贞学士
为予说作诗聊续十五风
   题张郡侯庆寿 (第 18b 页)
   和郭安道治书韵      周 驰
   辽阳高节妇        王 结
   秋怀            曹元用
   
赠李袐监         张养浩
   青山白云图        虞 集
   水芙蓉        …… (第 20b 页)
   至治改元诏        元明善
   命拜珠为右丞相诏     袁 桷
   谕安南国诏         曹元用
   
即位改元诏        虞 集
   即位诏          虞 集
   亲祀南郊赦      …… (第 23a 页)
   万竹亭记         元明善   济南龙洞山记       张养浩
   邵庵记          袁 桷
   董子祠堂记         曹元用
   
考亭书院记        熊 禾
  卷三十
   记
   克复堂记         虞 集 …… (第 6a 页)
   送冷敬先序        虞 集

  卷三十六
   序
   农桑辑要序        蔡文渊
   送王编修代祀秦蜀山川序   曹元用
   
风宪宏纲序        马祖常   卧雪斋文集 …… (第 11b 页)
   私试策问         吴 澄   廷试策问         元明善

   拟会试策问         曹元用
   
廷试策问         袁 桷
   会试策问         袁 桷
   廷试策问       (第 17b 页)
  命拜珠为右丞相诏(至治二年/十二月)  袁 桷
帝王之职在论一相于以表正百司纲领庶绩朕缵承
丕绪厉精图治然而泽有所未洽政有所未举岂委任

之道有遗阙欤今特命中书左丞相拜珠为开府仪同
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一新
机务使邪正异途海宇乂宁以复中统至元之治于戏
朝廷既正著端本澄源之功风俗斯醇广摩义渐仁之
  谕安南国诏          曹元用
谕安南国世子陈日爌我国家诞膺景命抚绥万邦德
泽普加靡间夷夏乃者先朝奄弃臣民朕以裕皇嫡孙 (第 15b 页)
款款维德之本美哉庐乎足以为永居乎
  董子祠堂记          曹元用
汉中大夫董仲舒邃于春秋其学醇正有原武帝时对
策三篇切中时弊致武帝表章六经罢黜百家先儒以
为其功不在孟 (第 16a 页)
私饶给礼让兴行还风俗于唐虞三代
之隆则圣元配天其泽维亿万年宁有既哉
  送王编修代祀秦蜀山川序    曹元用
古者圣天子五岁一巡诸侯所守之国协时定制考礼
齐政望 …… (第 2b 页)
庙制制可如是枢密副使完颜纳丹侍御史曹伯启判
宗正府布延集贤学士奇彻翰林直学士 曹元用
以二
月朔奉旨会集中书平章政事张圭暨议政元老率其
属众共审定时上幸柳林之地辛 (第 8a 页)
  书经筵奏议藁后        虞 集泰定元年春皇帝始御经筵皆以国语所说书而进读
左丞相专领之凡再进讲而驾幸上都次北口以讲臣
多高年召王结及集执经从行至察罕行宫又以讲事

亟召中书平章张公圭遂皆给传与李家努等俱行是
秋将还皆拜金纹对衣之赐独遣人就赐赵公简于浙
省加白金焉赏言功也四年之间以宰执与者张公圭
之后则中书右丞许公思敬与今赵公世延也御史台
则中丞萨题勒密实任润译讲读之事者翰林则承旨
额森特穆尔呼噜古图噜默色学士吴澄幼清阿噜威叔重 曹元用子贞
色彻肯伯瞻扬济克信臣马祖常伯庸
及集待制彭寅亮允道吴律伯仪应奉许维则孝思也 (第 15b 页)
以对朕将亲览焉
  拟会试策问          曹元用
洪范八政三曰祀祀者国之大事也其礼之尤重者曰
郊曰庙按周礼于冬至之日郊圜丘而春秋所书鲁事
或郊于春正月 (第 11a 页)
  次韵国子监同官

坐隐乌皮髀肉消诸生应笑懒边韶阶前老马随秋草
袖里遗编俟早朝乞米西邻晨有粥留家南国暑无绡
经明亦是归耕好清梦无时万里桥
学宫南直禁垣阴假寓唯愁两壁沈一曲镜湖遗老事
三年经幄小臣心银河回夜天逾近草径迎秋露转深
珍重乡人居巷北时能来往和鸣琴
  次韵马伯庸宝鉴学士见贻诗并简 曹子贞学士
   
燕信臣待制彭允蹈待制 (第 6b 页)
  题故国子司业李公挽诗后
故国子司业赠某官保定李公挽诗一卷故翰林承旨

张公幼度为之序赋诗者凡二十四人故翰林承旨东
平阎公柳城姚公广平程公吴兴赵公集贤大学士洺
水刘公及其侄承旨公平章政事秦国李公蔡国张公
集贤翰林两院学士陈公公望李公伯宗薛公公谅王
公国华元公复初邓公善之 曹公子贞
贡公仲章而耆
旧之在则枢密副使王公彦博翰林承旨郭公 (第 11a 页)
安道中
书平章赵公子敬翰林学士吴公幼清侍御史张公伯
高及江西提举柳贯道传与玄教吴大宗师也诗不出

于一时要皆大人君子怀贤思德之作也三四十年之
间朝廷 文献
略备见于此盖先生之子端受而藏之亦
不敢不慎也世祖皇帝建国纪元制礼作乐几四十载
而功成治定以遗子孙于乎 (第 11b 页)
  书赵学士简经筵奏议后
泰定元年春皇帝始御经筵皆以国语译所说书两进
读左丞相独领之凡再进讲而驾幸上都次北口以讲
臣多高年召王结及集执经从行至察罕行宫又以讲
事亟召中书平章张公圭遂皆给传与李嘉努雅奇等
俱行是秋将还皆拜金纹对衣之赐独遣人就赐赵公
简于浙省加白金焉赏言功也四年之间以宰执与者

张公圭之后则中书右丞许公师敬与今赵公世延也
御史台则中丞萨勒迪默色而任润译讲读之事者翰林
则承旨额森特穆尔呼喇勒默色学士吴澄幼清阿尔
威叔重 曹元用子贞
齐齐克伯瞻雅奇信臣马祖常伯
庸及其待制彭寅亮允道吴律伯仪应奉许维则孝思
也集贤 …… (第 18a 页)
  题诸公与曹士弘文
春秋时天子诸侯之国大夫世官贤人君子无所于事
以夫子之圣犹抱关击柝至冉仲诸子虽季氏家臣屑
为之盖势然也国家因辽金之旧寄政事于文法之史
于是用世之士胥此乎出焉故宋以儒学用士既已士
亦无所于仕材彦如士弘氏蚤有誉于故朝而尤不免
从事于簿书游徼之末以没其身而已不亦悲乎然博

学君子如故宋礼部尚书王公伯厚及四明戴帅初隆
山牟成甫徽州方回总管与今翰林侍讲学士邓善之
袁伯长 曹子贞
诸公皆名显于儒林言信于当世而人
人言皆哀士弘氏之位不称材远甚噫此固足以暴白
于后世也夫
  跋叶振卿 (第 21a 页)
师集尝得与清河元公复初汶上 曹公子贞
诸人有往
来之好焉未尝不叹其意气之宏达议论之慷慨而文
物之雍容也当文宗起故老于休致之馀托文儒以风
(第 19a 页)
   十一月十四日驾至京师杨仲礼有诗次韵
金舆清跸发龙城乾雪坡陀甬道晴师起晋阳戈尽倒

令传代邸辔徐行鸾皇合奏云光遏龙虎交章曙色明
欲认鸡翘新法从驼车深处听铃声
   题马氏先茔记后 (曹子贞
求作自/崇宁传至今)
衣冠异代劫灰平眼见佳城历变更曲水护田成委佩
纤峰当户似疑兵玉蚕零落威王冢石马纵 (第 18b 页)
绝蔓探疑明以近民而盗迹不敢入境至治二年见其
神益清貌益癯举酒屡酌却隽永犹喜议当世事桷与
翰林直学士 曹君元用子贞
共署荐为湖广提举儒学
思以佚其老集贤直学士邓君文原善之亦曰是举诚
不忝吾为江东分部使者尝举其政事文学 (第 5a 页)
  宣徽使太保定国忠亮公神道碑
故荣禄大夫宣徽使荅失蛮以延祐四年九月五日薨于位享
年六十越三日葬于京城东杜树辛庄其明年制赠推诚定力
守正功臣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追封定国公谥忠亮又

六年史臣 礼部尚书曹元用
始奉 敕撰次公行业以为神
道之碑又二十四年是为今
天子至正八年夏四月九日 上御兴圣殿西便殿翰林学
(第 12b 页)
承旨臣岳柱为奏请命臣溍继 元用
为之铭以赐其家俾刻
焉谨按公讳荅失蛮其先西域人系出哈刺鲁氏曾祖马马赠
集贤学士正奉大夫护军追封中山郡 (第 12b 页)
君皆为之执弟子礼由是学益进
声誉益进用察举署宁国路儒学录逮 朝廷著取士令延
祐元年曲阜首以君充赋东平 曹公子贞
得君所为古文叹赏
不巳是岁以乡荐上春官所对伤太直且微讥切主司竟不合
用特恩补溧阳州儒学教授君既新其庙 (第 18b 页)
   顾辛峰羚江草诗序
荆土堪依王粲作登楼之赋梁园未倦马卿多授简之
辞仆本恨人不堪多读君真名士定自可传则幕启莲
花有鳄溪之 三俊
香浮蕙草在羚江之一编矣顾子高
出虞山奇同拂水长才未遇聊自隐于读骚壮志难名
每独抒于觅句是以俯时伤往感 (第 47a 页)

曹元用
以二月朔奉旨会集中书平章政事张圭暨议
政元老率其属众共审定时上幸柳林之辛巳丞相以
其事奏仍以延祐二年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