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拜集贤
萧贞敏公贞敏隐终南为学精勤夜以继昼公寓其旁
僧舍攻苦食淡人不能堪公裕如也归复游汉上从翰
林姚 文公学古
文公奇之以书抵真隐曰子翚谈论锋
出其践履一以仁义为准文章不待师传而能后进无
是伦比于是真隐以女妻公公 (第 19a 页)
    空明山人歌
     乌夜啼引
     玉笙引
    律诗五言
     兴福院会秦文仲 文学古
二首
     送谢参军
     次韵荅高元善 …… (第 6b 页)
     娄江杂诗二首

    与 文学古
秦文仲游至正观
    次韵荅文仲郭羲仲联句见寄
    次韵钱都事诚夫海上书事
    送诚夫使吴 (第 9a 页)
   其二
百雉坚城镇海头霜风中夜肃𧴀貅乾坤浩荡鲸波息
井邑苍茫蜃气浮民瘼东来皆可念妖氛西望未全收
将军莫负黄金印一鼓归封万户侯

   同 文学古
秦文仲游至正观
西郭维舟水满津从容郑圃得寻真蓬莱路隔人间世
桃李花开劫后春风雨或闻蛟抒响弦歌曾与竹堂 (第 4b 页)
    郑东季明一首
    陈基敬初二首
    杨基孟载一首
    吾衍子行一首
    刘致时中一首
     文质学古
一首 (第 8a 页)
逮唐
宋文人韩李欧苏曾王之俦虽有淳駮而就其所学皆
各有以施之天下非是者其文不至则不足以传今子
为古之 文学古
之道立身事亲既至矣独位卑任之者
浅道不得于下古之人不能必其道之果行也而无一
日忘道之行故十室之邑未尝 (第 9b 页)
敕。前剑南三川榷盐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萧睦前知
盐铁转运山南东道院事殿中侍御史周载等。由 文学古。
施于有政。三验所至。莫非良能。河池近藩。南平东险。绥戎
阜俗。必藉长才。副我虚求。(一作怀)牧兹凋 (第 10a 页)
月之高高。足以雪
曩岁之烟沉。恢张祢刺。壮平生之意气。弃掷终繻。如此若
不激切擎邱。凄凉誓剑。岂谓修 文学古。
何名励节砥躬。伏
自虔侍清尘。仰叨殊遇。未尝一夕。不将心祷于神明。纵极
千言。难以笔书于丹赤。攀谢感 (第 16b 页)
民立极为万世开太平之基斯道之明
其本于学乎贾谊谓人君不可以不学故虽圣人亦资
于教五帝三王皆有师而求多 文学古
训逊志时敏念
终始典于学不独殷高宗为然古今帝王之至训也汉
之贤君祖德师经承师问道致治之盛其有以哉若天 (第 10b 页)
罔闻于行。按孔传云。我无闻于所行之事。此胜似今传。
说命[下]
第三节○人求(止)建事。按此恐正与下 文学古
有获事不师古二段相应。传之分人已可疑。
第五节○惟敩学半。按小注朱子第一说推以教人。下据语类有与之讲 (第 604H 页)
门之琴曰。精神形于内。而外谕哀于人心。此不传之道。使俗人。不得其君形者。而效其容。必为人笑。后之为诗 文学古
者。唯不达乎此也。 主术训。非澹薄。(一作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 (第 306L 页)
辈所宜谅察者也。岂可以不欲于己者。施于大卿乎。是故。弟未尝向人称大卿文。而人有问之者。则谩应之曰。其 文学古
人。而方进而不已者也。近闻李君廷燮氏。见其文。归而语人曰。三百年无此作。人皆纷然诵传。于是大卿之名。 (第 232H 页)
。使向之数君子当之。犹将改其虑易其算。而叹古今之殊异。汶园公之所以属意于君者。其以是欤。然窃覸君生于 文学古
家。飘飘有词翰才。虽其口说经济。而旧日之嗜好。尚隐然在眉宇间。如鱼鸟之于江湖山林。所安所习。猝难弃之 (第 282H 页)
,灿东,寿东出系,尚东。弘远二男禹东,锡东参奉出系。德远一男遇东。佐东系子殷默。以下不录。于乎。公生 文学古
家。尝服膺于久庵先生居敬有力则所穷益精穷理明则所居益有地之语而从事焉。则门路固已正矣。又得定斋柳公志 (第 324L 页)
律。身心收饬。行检敦实。终身守静。不以世利役心。忠信内积。闻望外驰。道伯公荐于 朝。乡洛士大夫无不以 文学古
遗器待。而识者以不为世用。展布所存恨之。盖其平生谨守累世之典型。慕效彝庵之学规。以有所立。而优为子孙 (第 251H 页)
止处。有所谓莘谷者。无旱乾水溢之患。有饭稻羹鱼之饶。有意于乘桴蹈海者。皆泊于斯。是以居人皆古家遗裔。 文学古
俗。结斋庤粮。子弟肄业。盖尝因黄都事正显。闻其讲规而置言于后。年閒又因都事君之从侄宗远,承远。详其重 (第 477H 页)
至春秋享尝亲疏庆吊。诚礼恳恳。体用该备。是以。邑倅倾盖而存起止。道伯驰驿而上行义。自卿宰以下。无不以 文学古
遗期待之也。门族浩繁。自有亲杀而风俗敦睦。情谊款洽。则政与一家之人不甚相远。每朝会于厅堂而讲究从容。 (第 528H 页)
亦缘于是。果知此事之不可无也。堂额老腕曷任挥洒。后勿复尔。为我藏拙至可。
答李器汝(种杞)
得吾人于 文学古
家。声誉灌耳。每恨不能源源过从。自京归。心画留案。非直庆吊相问。别有意寄勤缛。尤恨其不接眄睐。未及叩 (第 20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