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曰君帝
座上黄紫气见千日内有二美除但冷笑无情非忠节
相也徐于一年后拜兵部侍郎升尚书后归款为吏部
侍郎 刘仁本
张启源郑文宝丘楠请占廷玉视 (第 44b 页)
仁本

中之浊视启源浊中之清视文宝视楠九州光泽精神
澄彻曰公等不十年官二品但晚节皆得谴吾且见之 …… (第 44b 页)
其后俱授枢密分院副使改物后启源文宝就戮 仁本
死狱中楠亦责贬启源在分院时廷玉曰公山根赤色
浮见二日内当有火厄次夕启源家燬质明又曰火气
犹未退启源猥 (第 45a 页)
  姑苏竹枝词
吴门二月柳如眉谁家女儿歌柳枝歌声袅袅娇无力
恰如杨柳好腰肢

  刘仁本(二首/)
   仁本字德玄天台人元进士历官江浙省左右
   司郎中佐方谷真谋议朱亮祖克温州被获有
   羽庭 (第 18a 页)
   朱右传
朱右字伯贤临海人元至正末司教萧山遂徙居上虞
之五大夫市问学该洽尤长书礼春秋其文深醇精确

简而有度尝曰学文不本诸经其犹玩培塿者忽嵩华
之高矣乎故其所作一以经为本 刘仁本
驻师馀姚州
作雩咏亭于龙泉左麓集名士四十有二人修禊赋诗
右与焉洪武三年以宋濂荐召修元史史成乞还田里 (第 12b 页)
  跋宋贤四帖
右手帖四首富文忠公弼次李庄简公光次楼宣献公
钥而大慧杲禅师亦以宋人附焉文忠相业盛矣而
刘仁本
已有跋语庄简宣献皆南渡以后人望也大慧 (第 6a 页)
  水云亭记
鄞西湖之柳汀当宋嘉祐中钱集贤公辅始建众乐亭
于中央左右夹以长廊三十閒南渡后莫尚书将又建
逸老堂于亭南未几而魏王恺至又建涵虚馆于亭北
遂为十洲绝胜嘉定以后居人皆呼为湖亭元人取其
地为驿于是逸老堂作南馆涵虚作北馆叛臣王积翁
之徒立祠享祀而湖上之风流尽矣方氏据有庆元幕

刘仁本
邱楠皆儒者始重为点缀复建逸老堂于东
众乐亭于西明初并南馆入北馆移逸老堂与亭俱西
而以其东为花圃虽未能 (第 16a 页)
吏部侍郎 刘仁本
张启源郑文宝邱楠请占廷玉视 (第 33b 页)

清中之浊视启源浊中之清视文宝视楠九州光泽
精神澄彻曰公等不十年官二品但晚节皆得谴吾且
见之其后俱授枢 (第 33b 页)
密分院副使改物后启源文宝就戮 仁本
死狱中楠亦责贬启源在分院时廷玉曰公山根
赤色浮见 (第 33b 页)
久乃得谢去今年七十有
九犹康强善饮啖援笔驰骋如壮岁云
   羽庭诗集序
赤城黄嵓之境有山曰委羽有士曰 刘德玄
隐居自放
不求闻于人独喜为歌诗情有所感辄形于言尝读孙
绰天台山赋至羽人丹丘福庭不死之句欣然慕之若
(第 5b 页)
有所遇焉遂名其藁曰羽庭及领乡荐就辟部使者

累官省署以安东诸侯则其游历益广造诣益深而羽
庭之积益富往往传诵江海士人之口政誉诗名卓然
并高予间得一二读之已知其志之不凡矣今年冬以
使过姚江则 德玄
适来治兵江上一见握手欢甚始尽
示其所为藁诵数过为之叹曰信乎 (第 6a 页)
德玄
之可与言诗
也夫学诗如学仙仙不遇不能成仙诗不悟不足论诗
蝉蜕污浊之中神游太空之表非超然真悟者能之乎 (第 6a 页)
德玄
不忘乎委羽之山羽人之庭其真有得哉虽然铅 …… (第 6a 页)
耶不明
于徼不入于道何足以语此或曰李白诗之仙贺诗之
鬼然则果有小大浅深矣他日相见于天台流水间尚
当与 德玄
论之
   陈君从诗集序
世之学诗者必曰杜少陵学诗而不学少陵犹为方圆
而不以规矩也予独以为不然少陵诗 (第 6b 页)
也徵词垂休视斯瑑也
   赠承直郎国子监丞郑君墓志铭
至正十九年冬予以总漕闽广使过馀姚江浙行省郎
刘君仁本
张君启原理问邱君楠皆乞铭其先墓余
既辞不获及至四明则员外郎郑君文宝复以福建行
省都事高明状来请其父赠 …… (第 30a 页)
   徐母叶氏墓志铭
平江路儒学正上虞徐昭文丧其父松江府判官讳有
传之五年为至正乙酉月在戊寅日直壬子生母叶氏
卒又明年九月壬寅葬于县之永丰乡河墩之原既葬
十有三年矣以予使过其里泣拜请曰吾母越州人生
于至元丁亥正月朔日事吾父四十年恭慎勤俭将事
而敏处众而和庶其无愧矣先生其幸铭焉予尝与松
江君同掾江浙行中书省又交昭文久知其言行之可

信也故不辞为之铭铭曰
母以子显子以母贤生未酬也死有待焉呜呼其然不
爽不愆将永其传
   赠天台郡君王氏墓志铭
至正十七年春二月七日今江浙行中书省左右司郎
中天台 刘仁本
母夫人王氏以疾卒既卒之明年冬十
一月丙申葬于居里委羽山之原又明年 (第 57a 页)
仁本
请于朝
得封父嗣奉训大夫中书礼部郎中母王氏赠天台郡 (第 57a 页)
君其冬师泰奉诏转漕闽广道过舜江 仁本
伏谒泣请
(第 57b 页)
仁本
不肖幸选于乡吏于部使者累迁行省幕府以
承恤典皆夫人教训之及也先生世掌太史能不少留
为吾母铭乎 (第 57b 页)
仁本
言若此其复何辞夫人讳可道世为
天台人祖某故不仕父操昌国州都目夫人生有淑质
善事父母年二十六嫔于礼部君 …… (第 57b 页)
纺绩至夜分犹不已身衣练素诸子既长犹不得服华
仁本
吏闽时尝积俸钱归遗夫人夫人即以予宗族
邻里之贫者其勤俭好施盖出天性云夫人严而有容
静而有识事上使下咸 …… (第 58b 页)
事平出居新第竟以寿终呜呼天于
夫人亦已厚矣夫人生于至元二十一年六月二十四
日春秋七十有四子男四人长即 仁本
次桀温州路永 (第 58b 页)
库全书     集部五
 提要
  羽庭集六卷     别集类四(元/)
    臣等谨案羽庭集六卷 元刘仁本
撰本字 (第 1a 页)

    元
天台人以进士乙科历官温州路总管江
    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时方国珍据有温台诸
    郡招延士大夫 (第 1a 页)
仁本
入其幕中参预谋议国
    珍岁治海舟输江淮之粟于大 (第 1a 页)
仁本
实司 …… (第 1a 页)
    越实心不忘唐观其赠李员外自集庆回河
    南诗云汉兵早已定中华孙述犹鸣井底蛙
    于明祖显然指斥其志可知厥后国珍兵败
     仁本
就擒抗节不挠至鞭背溃烂而死 (第 1b 页)

    本
终始元人未尝一日入明永乐大典题曰 (第 1b 页)
    国朝 刘仁本
非其实也 (第 2a 页)
仁本
学问淹雅工于
    吟咏多与赵俶谢理朱右等倡和尝治兵馀
    姚作雩咏亭于龙泉左麓仿佛兰亭景物集 …… (第 2a 页)
    多记所不载亦可补史阙原本久佚谨就永

    乐大典所载以类编次釐为诗四卷文二卷
    仍改题曰 元刘仁本
以存真焉乾隆四十六
    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 …… (第 2b 页)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原序
天台之山下尽东海者曰黄岩其别峰走旷原而秀者
曰委羽委羽山之人有曰 刘德玄
者颀然而清黝然而
玄飘然有遗世之念自壮时爱读扬子书所为文往往
有类而或过之后涉艰棘履险阨而作又益进其 …… (第 3a 页)
玄之理在其身有非他人之测识者或
谓扬子云行有所不逮然其文又非后进所能拟是则
所著太玄经果玄乎果非玄乎 德玄
果知之乎余岂得
而议之今辑所为文号曰亦玄孰曰不可不然后世有 (第 3b 页)
刘德玄
者必好之矣轩辕弥明自衡山来爱其文也故 …… (第 3b 页)
岂余
亦尝信之深思之至焄蒿悽怆若或见之邪故不得遗
置辄录诸编左以备观览幸毋讶其迂诞焉是年月既
望天台 刘仁本
(第 6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羽庭集卷一       元 刘仁本 

  四言诗
   五云为括苍王叔雨赋也叔雨拟托于云避地
   上虞之五郛作云溪云堵云居云松云路以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羽庭集卷二       元 刘仁本 

  五言律诗
   王生军功得官监税
大帅开戎幕王生试六韬檄书连夜发剑气倚秋高谭
笑收群丑才名压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羽庭集卷三       元 刘仁本 

  七言律诗
   杭州
殄寇西湖十里头庙堂成算克神州六桥杨柳旌旗晚
两岸菱荷烟雨秋壮士椎牛呼白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羽庭集卷四       元 刘仁本 

  七言律诗
   送四明录事陈子上归乡
青灯夜雨几论文别后江湖每忆君捷奏南宫新进士
喜趋东郡作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羽庭集卷五       元 刘仁本 

  序
   乐节妇诗序
定海邑浃港里乐氏女静年二十归为乡人后海士族
戴德润妇既六年生二女而德润 (第 1a 页)
蚤世乐恸绝者几既
治丧尽礼及葬之日欲身与柩俱窆其姻戚强持之不
得遂而止乃庐墓侧日抱二孤女以号指天以誓治丝

枲以自给人不敢以非礼语及之者霜露晏如寡居二
十有五载今齿五旬矣且能教其庶子从明师向学读
书不坠先绪有司上其事旌之乡之为士者咸歌诗以
美之徵言于天台 刘仁本
曰鸣呼夫妇人之于夫也一
与之醮终身不改者以礼与义行乎其间也即不幸而
夫死又有圣人为之法制存焉妇能守制 …… (第 1b 页)
阁之召
而为史官也不亦宜乎至正二十有三祀昭阳单阏之
岁蕤宾节日奉直大夫温州路总管管内劝农防禦事
天台 刘仁本

   送吴仲明赴广东帅阃经历序 …… (第 10b 页)
刘仁本

   送浙西宪府译史徐子信序
世皇既握符启运尚文华之治乃命国师帕克斯巴创为
国字以著一代之令典所 …… (第 14b 页)
然相与剧饮取前人诗为韵各出情思分赋得
二十篇篇十二句裒为宴别之什仍引鄙言以冠诸篇
端为叙是月望日天台 刘仁本

   樵吟藁序
鄮之佳山水萃于东湖人物多秀拔俊伟在唐宋时达
宦显仕冠盖相望尤盛于宋季更化以来率隐 …… (第 17b 页)
   说叟叙
说叟者括人王宗海氏也乐易和平为乡善士见而无
不说之者谓其长老故称之为说叟云浙省左辖番昜
周君伯温篆其扁来徵辞天台 刘仁本
曰说喜意也凡
乐皆由说而后得说在心乐在外自非得真乐者不足 …… (第 21a 页)
者至正二十二年春三月上浣天台 刘仁本

   饯定海县尹汪以敬诗序
定海邑当鄞海口东接三韩倭夷岛屿南通闽广番舶
商贾之往来编氓灶丁衣食杂 …… (第 27a 页)
柔不茹则视前令尹马尹之政
为何有君行矣鄞士率为诗歌以张之来徵叙不得辞
故为之言然至正二十二年夏五天台 刘仁本

   饯将作院使曲有诚公序
至正十有四年淮海漕粟不继进于京庾庙堂有忧之 …… (第 28a 页)
于公者有素而攀恋之情辙辕之下不能自己故特
推鄙信以进于公惟公其谅纳之敢请至正二十二年
春三月上浣天台 刘仁本

   西溪湖题咏序
西溪湖当虞邑之西南鄙环堤以里计之盖四十有五
焉水利之夺于豪者既复田赋之轻重遍 …… (第 30a 页)
誉已彰而或怠于宦成者非吾所敢
知也大夫士为歌诗且饯者若干人推余综辞辄书诸
卷右云至正二十有二年夏天台 刘仁本

   送户部尚书彻公通理趣漕回京序
经国之制莫漕运为重自汉唐以来暨于我朝虽损益 …… (第 33b 页)
天台 刘仁本

   送户部侍郎韩君汝舟督漕还京序
飞挽之法起于秦转负海郡县以输河北厥惟艰矣汉
都关中用娄敬议定 …… (第 36a 页)
文字散落他处居多此编特其一二耳宁有不传也哉
至正二十三年春王正月同邑 刘仁本

   送台州儒学教授陈子章之任序
始余读书郡庠主外家王氏郡之录事判官陈君谨之
时来谒见外大父公温 …… (第 39a 页)

三者余无以为言矣将见赞中兴成礼乐独不有赖于
斯者欤子慎勖之毋废余言至正二十有二年夏六月
初吉同郡 刘仁本

   送物元阜上人序
至正二十有二年春江浙省大丞相领宣政院事檄旧
住钱塘西林物元阜上人主越之圆通 …… (第 41a 页)
必有假于外护物
元其审诸世法矣然在我者既虚明寂定则夫尘埃渣
滓亦将随化而迁抑又何尤是年夏四月初吉天台

仁本

   送大璞玘上人序
佛宗有三曰禅曰教曰律禅尚虚寂律严戒行而教则
通经释典作其筌蹄者也自入中国历 …… (第 42b 页)
别圆之义漫为演说
者非大璞所知也骑牛野人赵德纯来求余序固识大
璞尝为作明白阁诗知其人矣故书以饯之天台 刘仁


   送陆德阳摄东湖书院序
由鄞城东行四十里为东钱湖湖之山水清妍人物秀
朗有精舍一区始陆氏建以祀 (第 44b 页)
考亭朱夫子者也未得
请额于朝姑因其地望表为东湖书院自旧为诗书礼
乐之乡文献衣冠之萃人有士君子之行故陆氏之先
慕道乐义割田置庙奉祀设教以其未得命而祠官之
位虚率以他职来摄故其间有贤有愚或久或暂不能

以称厥事焉至正壬寅南阳马君易之以翰林国史院
编修官需次于家起摄书院事既逾年而北上于是院
之主领者又阙矣时则郡侯丘君彦村谂于郡庠曰今
摄东湖者宜得慎修敬事老成之士莫钱唐陆君德阳
若也德阳才华富茂践履敦笃使其居摄庶其有成众
论韪之遂屈以往德阳行矣天台 刘仁本
相之曰昔易
之在摄余闻其能为书院振励如创光进思始二祠招
诸生择训迪严释菜礼皆忠厚于其事者也盖人能弘 (第 45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羽庭集卷六       元 刘仁本 

  记
   梅南书隐记
俞氏之居有大梅树不审其岁年樛曲偃蹇苍藓鳞皴
殆石湖先生所谓古梅者乎当梅 (第 1a 页)
之南偏用中者筑室
四楹为读书地题之曰梅南书隐以图来谒记于天台 刘仁本
为之记曰梅擅植物之最大江以南在在有之 …… (第 1a 页)
才之罪
也余既闻而韪之于是丹丘赤城石桥流水日往来于
胸臆间而凡所不敏者不敢以告人姑为书此而记之
天台 刘仁本

   钝庵记
乡故戴石屏先生有诗名以儒业传家系有颖仲氏妙
龄英发爱读书由从征勋擢鄮郡通守甚惧弗胜 …… (第 10b 页)
袭以为他日隆平鉴诫或按图而索骏非所敢知也姑
志之至正癸卯春二月天台 刘仁本

   朋屿旧隐记
朋屿旧隐者乡人秦思齐氏名所居室也在乡邑西二
十五里圣奥之阳地有山水之幽林塘之美 …… (第 27b 页)
胸臆间停云之思犹幸故旧不遗如前日
者仍扁曰朋屿旧隐庶几两阜之半致神交志在吾无
憾乎介其子贵初书来徵记 刘仁本
曰朋之名义至矣
先王设教朋友居五常之一易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 …… (第 28b 页)
   题刘彦质所藏圣贤图像
右伊尹而下圣贤肖像一十人钱唐蔡泽笔也三肃拜
观恨不得身亲见其道德光华而徒仰慕于千百载之
下噫然而舜重瞳羽亦重瞳孔子乃貌似阳虎则又非

余所敢论也后学天台 刘仁本
敬题
   题兰棘竹石画
猗欤幽人媲彼君子我心匪棘其直如砥
   题郑谷叟小像
幽幽兮青山白云飘飘兮 …… (第 35b 页)
诗十五首各附题下并卷归之异时当为马氏青毡矣
天台 刘仁本

   跋喀喇子山平章公瑞果卷
喀喇公旧第在京师有来禽生一蒂中岐而二之分结
二子复联合为一体永嘉周 (第 37b 页)
朗图为瑞果经筵检讨金
华王叔善甫跋之辞翰兼美客携以徵余语余闻晋右
军有求来禽帖谓其为佳果可致子当种之此帖今不
可见而叔善之书大似晋人丰度殊可爱也斯为瑞矣

宝之时癸卯正月天台 刘仁本

   跋童氏族谱
自宗法既废世系不明氏族不辨人有家乘可考者其
族谱之谓乎苏子曰一人之身分为至于涂 …… (第 38a 页)
   跋浙东佥宪刘彦常航海传
余尝一再拜命皆为海道防禦漕运官既涉舟楫出没
风涛于灵妃神火之事屡亲见之而凡漕舟之值险将
覆溺者祷叩如响卒获免因观张光弼氏传宗人彦常
君航海之事毋足为怪者昔跛男子娄师德未贵时尝
渡江袁客师相其能济合舟人垂死之命后位至宰相

今彦常涉海遇难获神鬼之助得援者十有二人岂亦
或类于师德乎彦常操履笃实宽裕有容厚德君子也
为省郎为江东佥宪为御史台幕职皆有令闻兹来按
治浙东出示此卷余固以师德之位期之于他日矣至
正癸卯闰月天台 刘仁本

   跋省斋记
翰林承旨河东张公为天台董君作省斋记辞严义正
绰有箴规吾观子舆在孔门以三者日省忠于 (第 41a 页)
人谋信

于交友与传受习熟故卒悟一贯之旨今董君以希曾
命名而因以省命斋其知所自治矣传曰颜何人哉希
之则是吾于曾亦云然同郡 刘仁本

   跋富郑公与韩魏公手帖
窃观此帖叹古人不可及而人有希古人之意者则亦
古人焉耳已富韩二公为宋治 (第 41b 页)
世名臣若韩公之盛业
不居求出外郡富公犹拳拳以天下苍生再起期之二
公之审出处为不可及矣数百年后墨迹在人间者孰

不珍爱而秘藏之今大参危公既得而复畀其子孙以
著二公相与之懿其忠厚乎曾谓古今人不同调也耶
至正癸卯初夏天台 刘仁本

   跋家刋定武兰亭帖后
茧纸玉石久已化去后来墨本摹刻者殆数百家展转
相尚徒事矜衒且复诡秘黄山谷 (第 42a 页)
云书家晚得定武本
盖髣髴存古人笔意斯言甚当余尝以戎事过山阴兵
燹之馀古迹不可复得遂于馀姚州秘图湖上作续兰

亭会补晋人所缺诗篇访得此本刻之则又存定武之
髣髴而差胜于他者尔匪求其异也学者谂诸至正壬
寅夏天台 刘仁本

   跋黄氏夫人贞节传
至正丙戌岁余吏闽海尝梦弟德载为前母姨夫人夏
氏题门榜余诮其书不谨弟掷笔曰 …… (第 42b 页)
   夏永庆传
东汉会稽上虞孝女曹娥自沈于江抱父尸以出后邑
令度尚为文诔而庙祠之照映简册至今闻者兴起四
明去曹江仅五六舍至大四年夏夏氏子永庆涉千仞
渊行万里外为国家转漕粟值父溺能奋身入水载父
以浮得免而已力不支遂委死波涛中贤乎哉事颇与
曹娥类前太史危公称其一死而忠孝备者得矣独不
知能上而著之国典否当时有司不能为度尚者迨今

阙然悲夫永庆未有子且无兄弟父后生弟怡今为海
道漕运万夫长佩虎符以子禋嗣永庆庸非天报之欤
后五十一年为至正二十二年冬十月天台 刘仁本
(第 48a 页)
董班扬之疆场以垂美于后观也危太史序得其旨
矣予不能释然忘情故又为之引说焉是岁庚子冬十
有一月望日同郡 刘仁本

刘协论文有云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 (第 10a 页)
 过予歌之呜呜感慨不能禁而辞则止乎义命者也
 因志末简俾来者有考焉汾阳郭公葵识
  读广琴操      天台 刘仁本
羽庭 (第 4b 页)
   羽庭稿序
古诗三百篇以风雅颂为三经赋比兴为三纬其音节

体制概可考也后之作者固蔑以复加而后之作者舍
是亦无以为法自夫王泽下衰雅颂不继王官失职巡
狩不陈而诗乐之教不行于天下尚矣东周以还郢骚
之怨慕杨马之浸衍晋宋之荡靡古意弥失而音节体
制亦与时下乌在其能复古乎唐兴以诗文鸣者千馀
家其间足以名后世而表见者惟李白杜甫韩愈而已
诗其可易言哉何则李近于风杜近于雅韩虽以文显
而其诗正大从容亦彷佛古颂之遗意以故传诵后世

而人宗师之予为是说久矣顾材气不足充其见闻学
问不足阐其微蕴不敢以闻诸世人今年来获观 刘君
德玄
所著羽庭稿若干卷读之而有感焉其性情所发
指意所归皆有唐人法律长诗宗韩短律师杜乐府歌
曲有李风度而四言 (第 3b 页)
   上巳燕集补兰亭诗序
事有旷古今而相符者其趋同也故君子视其所遭而
适其所趋焉尔晋王右军当永和中以暮春修稧事于
会稽山阴之兰亭仪观风度千载而下尚可想见独未
有能继其躅而补其遗者何哉人物之殊科风习之异
尚不可必其同也至正二十年春江浙行省郎中 刘君
德玄
督戍馀姚暇日常以文事从容尊俎慨流光之易
迈思往古之不可复乃三月初吉会文武士四十二人 (第 21b 页)
 (亭/集)
陈雷(字公声秀民/子有窳庵集)
张经(字德常监子仕张氏历吴县/尹知嘉定州调松江府判官)
苏大年(名昌龄以字行自号西涧老樵真/定人至正间授翰林编修不拜)

方行(字明敏黄岩人谷/真子有东轩集) 刘仁本(字德玄天台人进士乙科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有羽庭诗槁)
杨维桢(字廉夫会稽人登泰定丁卯进士仕至江西儒/学提举明初召修礼乐书安车赴阙以白衣乞)
 (还自称铁 (第 74a 页)
 (亭/集)
陈雷(字公声秀民/子有窳庵集)
张经(字德常监子仕张氏历吴县/尹知嘉定州调松江府判官)
苏大年(名昌龄以字行自号西涧老樵真/定人至正间授翰林编修不拜)

方行(字明敏黄岩人谷/真子有东轩集)
刘仁本(字 德玄
天台人进士乙科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有羽庭诗槁)
杨维桢(字廉夫会稽人登泰定丁卯进士仕至江西儒/学 (第 7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