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曲類
詩文評類
又有董解元卢疏斋鲜于伯机 冯海粟
赵子昂班彦功
王元鼎董君瑞查德卿姚牧庵高拭史敬先施君美汪
泽民辈凡十五人不著评抑又其次也虞道园张伯雨 (第 9b 页)
故乡者未尝增饰尺寸其孤忠峻节更
历夷险先后一节诗词颇清逸在江西时和祭酒胡颐
庵山居十咏河南周献王索和 冯海粟
梅花百咏诗至
今流传尤长于奏疏每政事旁午章日数十上累千万
言不假搆思云自号节庵配董氏先公十一年卒公年 (第 21a 页)
 怒涛令人见之神思清壮仅贯以柳枝鲜秀倩美徒

 佐朵颐之观耳有皇长姊印王秋涧 冯海粟
二诗
廿八欧公每读子瞻文辄为终日喜赞皇与白傅不恊
 终身不肯见其词翰恐一见便为回心近日司文之
 吏率 (第 9a 页)
  金松赋(唐李德裕/)

  矮松赋(宋王曾/)
  蟠松赋(元任士林/)
  十八公赋 (元冯子振/
)
  双松赋(明王鏊/)
  松柏赋(晋左九嫔/)
  松柏有心赋(唐上官逊/)
  道观内柏树 (第 57a 页)
  蟠松赋          (元/)任士林
渺堪舆之神气孕东海之平蛮纷百昌之甲宅俨孤松
之结蟠根半蚀以秀出枝万折而回环允神物之附灵
时矫首而盘桓瞰然鳞甲之四纵杰出头角而巑岏雾
市暝合云衣昼飞非鞭霆而欲驾则既雨而初归尔则
童竖俛仰恍然刘累之驯扰风雨吟哦又似夫叶公解
衣盘礴雷电至而飙驰也噫嘻龙为物灵不离鳞甲荡
日月撼山渊不崇朝而雨六合何其神也桎梏禹宫之

梁斲削雷泽之梭剑津之吏照水夜惊长房之竹腾波
自驾象罔求而不得云雾集而时化又何其幻也而况
乎青发君之盘蹝秦大夫之舂容妙蜿蜒于气母抱不
化之神踪龙不知其为松松不知其为龙人不承泽蝼
蚁为宫龙乎松乎出冢间之雷车走陇上之雨工松乎
龙乎抚亭曲以一啸山四立而长风
  十八公赋(有序/)        (元/)冯子振
长城之北又数百里驰上京东北百数十里为蹛林环 …… (第 11a 页)
奇绝纵四世而五公难对峙而并列请从此而歃盟要
誓言于生别他日十八公惠然入梦于 海粟道人
曰吾
居龙钟之乡蠖虫之滨其寝獾貁而饭麋麇也不自知
其几绛县老人甲子之旬矣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犹
夫天鸡 …… (第 23b 页)
也虽然有一于此孤棘
抵壁门槐吐茵金貂效颦刍狗厌陈吾安能从四表八
荒之外旅进咸阳之市以自鬻其希世之珍乎 海粟道
久忘形于寤寐犹剧口其嶙峋既见既觌不淄不磷 (第 23b 页)
  题虹月楼诗后

鲁恭王所治诸宫室独灵光殿存王文考异之作赋纪
其胜曾未数百年复鞠为草莽而后之君子仅于残编
遗墨间想见其飞虹却月之胜或有或无而已朱氏在
胜国有虹月楼画壁冠东南杨铁史为之记 冯海粟

之诗为一时胜事今所谓楼与画壁俱漫灭无馀而朱
氏子孙尚能守 (第 4b 页)
海粟
诗迹以比于文考之赋曹子桓云
文章者不朽之盛业信然哉朱君谓卷末有大王父司
马公题托某敬识其后而归之 (第 4b 页)
  题郭熙画树色平远图卷
右郭熙树色平远图一卷按熙河阳温人渠宗若虚称
其施为巧赡位置渊深虽复学慕营丘亦能自放胸臆
巨障高壁多多益壮至宣和帝则盛推李成而谓熙与

范宽王诜虽自成名仅得一体然熙之传世者多号平
远与若虚所记颇不同余尝得戴文进仿熙卷绝爱之
时置几案间以当卧游之乐今览熙此图乃觉文进尚
有蹊径也孤亭木末平楚苍然遥艇小桥时自映带若
深若浅或晦或明几欲置身此间文进三舍矣卷尾赵
松雪虞道园 冯海粟
柯丹丘辈皆胜国名士恨语不甚
称耳
  题文与可画竹苏子瞻诗后 (第 10b 页)
雁阵
惊寒赵天锡如秋水芙蕖尚仲贤如山花献笑王伯成
如红鸳戏波已上七十人次之又有董解元卢疏斋鲜
于伯机 冯海粟
赵子昂班彦功王元鼎董君瑞查德卿
姚牧庵高拭(即作琵/琶记者)史敬先施君美汪泽民辈凡百五
人不著题评抑 (第 19a 页)
  米元章跋奕棋图
围棋坐隐出神仙手本是雅事而为米老作聚头磕脑
语使人憎畏然再玩之亦自有颠趣书笔极遒劲有意

作纵逸而少姿态不使人爱若 冯海粟
待制毕力作此
歌与此书皆可到也跋尾亦类元人乃不知所以(后有/善鉴)
(别者亦云是元人但不/能辨其为 (第 22a 页)
冯海粟
耳)
  米元章尺牍
坡老题米元章所藏右军思言三帖云君家两行十二
字气压邺侯三万签元章笔不尽如右军然 (第 22a 页)
独少执杯持耳翁亦大缺典余故补二公
相谑语记之以为壶史一段佳话也
  李龙眠理帛图
此图精工古雅之极据 冯海粟
倪云林定以为理帛图
然缝纫亦有之又定以为李龙眠即周昉不是过也 (第 14a 页)

歌爽朗有奇致结法疏野正是真迹云林与邓文肃 (第 14a 页)
  答南阳孔炎王孙
数千里走使以诗及书存我高枕间读之令人跃然起
色也承见示有好古癖此是洞天清禄宋时诸王孙蓄
法书名画有千种者今木天中秘亦不能尔可叹也理

帛图古雅之甚且妆饰器用似唐人惜为水所渍小失
神耳 冯海粟
诗颇豪其误字潦草拙手本色不足疑也
马河中画清绝可爱乘兴作一短歌并题数行破我绮
语戒矣舍弟适自朝天回以 (第 19b 页)
 至吴喜其地名与雁荡山合遂结草庵于此赵孟頫
 为名之曰栖云其后别创精舍改今名本自为记国
 朝洪武中重建宋濂记相传结草庵时赵松雪 冯海
 粟
为治役云
   雍熙寺访友不遇      良琦
暇日远相问古寺幽且深青苔馀花落双树一莺吟炉
存散微篆 (第 5b 页)
   又序          赵孟頫
吴古为都会山水富甲东南长材秀民间出层见以济
时需独唐皮日休陆鲁望隐松陵为诗文相倡酬故吴
之山川自西子馆娃宫鹿游胥台残花遗草烟霾日噎
悒郁千载间皆能发而化之为诗余先子昔处是邦尝
往来吴中皮陆之风尚可想见辛卯秋客燕子虚与予
游甚稔每话具区山水之胜出所为诗风流蕴籍脍炙

可喜皆不经人道语子虚年未艾有能声诗且通史西
溪王中丞以茂才举之辞不就余观子虚多子负虽时
以卷舒岂若唐之皮陆真能隐于诗邪使子虚仕与诗
并进大篇长什当有写御屏者子虚姓宋旧以晞颜字
行世居晋陵家值兵难迁吴冒朱姓云元贞乙未中秋
吴兴赵孟頫子昂又序
   又序           冯子振
天诎西北曰无旷古未有有姓而以无为之名者吴人 …… (第 45a 页)
识子虚者其未能如醉吟翁方孩提识之无者勿以语
之翠寒诗集之雅号云延祐庚申冬孟一日海一粟
子振

   翠寒集跋        钱良右
子虚先余廿年虽知嗜吟其亦未始置齿牙间自其壮
年游江东首见知 (第 48a 页)
初以学士告归诏修宋辽
金三史起为总裁官拜翰林学士承旨屡乞休不允卒
赠大司徒柱国楚国公谥曰文有圭斋集 冯子振
(第 10a 页)
海粟
攸州人仕至承事郎集贤院待制自号
瀛州客
虞集字伯生号邵庵崇仁人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以荐
为大都路儒学教授 (第 10a 页)
语语为太真纪恨按之为大石调风流子也
再过之石已磨为别刻矣(词品/)
天目中峰禅师与赵文敏为方外交同院 冯海粟
学士
甚轻之一日松雪强中峰同访 (第 30a 页)
海粟
(第 30a 页)
海粟
出所赋梅花
百绝句示之中峰一览毕走笔成七言律诗如冯之数 (第 30a 页)
海粟
神气顿慑尝赋行香子词云短短横墙矮矮疏窗
一方儿小小池塘高低叠嶂曲水边旁也有些风有些
月有些香日用家常 …… (第 30a 页)
妙也(笔记/) 冯海粟
每临文必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酒酣伸纸
疾书随数多寡顷刻而尽尝赋踏莎行词以赠妓女珠
帘绣(尧山堂/外纪 …… (第 31a 页)
 主泉扄也能得有情鸡黍之句遂与梦云同归(词统/)

 元士大夫以乐府名者奇巧莫如关汉卿庾吉甫杨淡
 斋卢疏斋豪爽则有 冯海粟
滕玉霄蕴藉则有贯酸斋
 马昂夫(太平/清话)
 词忌堆砌亦不仅以纤艳为工元人之妙在于冷中带
 谑所以 (第 35b 页)
   书溪山风雨图后
右溪山风雨图一卷无题识有私印曰容斋清玩官印
曰绍兴省试总辖诸司印按宋洪迈号容斋在理宗初

以奎章阁学士知绍兴府此卷有绍兴人王某题称知
府相公所藏意者为洪氏物又有皇姊图书印 冯子振
诗奉大长公主命题 (第 15a 页)
子振
吾长沙人号 (第 15a 页)
海粟
又号 (第 15a 页)
怪怪
道人
今私印所篆者仕元为集贤待制所称皇姊为元
公主则此卷又为元外戚家物又有李氏珍藏印不审
为何人今为庶子吴 (第 15a 页)
   题朱彦修遗墨后
右丹溪先生书五纸与门人戴仲积及其子原礼者也
夫医之为道本于内经其失传盖已久矣金之诸儒刘

守真辈独能远绍绝学至先生始三传则授受之正不
言可知矣先生之弟子虽众得其真切者惟仲积父子
为优仲积不幸蚤世原礼以其学行于浙河之西从之
者日益多由是先生之道沾被滋广而三尺之童亦知
先生之贤此非原礼之所致耶韩子有云莫为之后虽
盛而不传其此之谓欤原礼尤拳拳不忘而以遗墨求
题谓见手泽有如见先生焉予尝从先生游而交原礼
诸父间甚久故不辞为之而书呜呼师道立而善人多

今于原礼见之
   题 冯子振
居庸赋后 (第 36b 页)
海粟冯公
以博学英词名于时当其酒酣气豪横厉奋
发一挥万馀言少亦不下数千真一世之雄哉遗墨之
出争以重货购之或刻之 (第 36b 页)

   致存亭记
故同知东川路总管府事孙侯笃行而能文家富而身
贵年七十一而终翰林承旨姚端夫既铭其墓 集贤待
制冯子振
又表其墓而予为撰墓隧之碑其子大府监
左藏库提点毅臣奉柩葬于陂阳乡君封里奎塘之原
立屋于墓近以诸人所撰 (第 12b 页)
   题秋江百雁图
右秋江百雁卷无题款卷末诗一卷皆浮屠题画语当
是南渡胜国间某生手笔俞策公临以为北宋梦英恐
未然也元名士张宪 冯海粟
亦有诗所图群雁飞鸣宿
食之态备极天工而枯蘖横江葭芦夹岸长洲远渚残
霞落日恍忽潇湘彭蠡置吾斋头或以赵大 (第 6b 页)
  涯财胆天来大少把心牵挂不是耍
  志气昂昂逞豪家其实的怕他怕他休道刚强敢矜
  誇气胆天来大理法难容纳不是耍
   鹦鹉曲  冯海粟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一个不识字渔父阆苑中一叶
  扁舟睡杀江南烟雨○觉来满眼青山暮抖擞着绿
  蓑归 (第 5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