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文学陈君吉裘病将革余就视之客馆语食顷执余手
曰此归与君诀矣意若属铭其藏而口不言予自许之
悲且喜别去十许日果殁家贫亡子族党门人出钱为
殓葬于敬亭之北麓君为人性畸行介与世多不可独
刻厉为文辞喜与贫贱失志者游籍郡为诸生有司号
知文者皆最其才明亡遂卧不就试徙家漪湖之北隐
居教授及门常数十人讲蓺敦行间为诗歌其徒 李子
常 德等日益有闻贫不能贽者收之来学曰尔力尔业
吾分尔膏火君故不善治生人间有馈不妄受兄子开
生恐其老而病也 (第 13a 页)
曰此归与君诀矣意若属铭其藏而口不言予自许之
悲且喜别去十许日果殁家贫亡子族党门人出钱为
殓葬于敬亭之北麓君为人性畸行介与世多不可独
刻厉为文辞喜与贫贱失志者游籍郡为诸生有司号
知文者皆最其才明亡遂卧不就试徙家漪湖之北隐
居教授及门常数十人讲蓺敦行间为诗歌其徒 李子
常 德等日益有闻贫不能贽者收之来学曰尔力尔业
吾分尔膏火君故不善治生人间有馈不妄受兄子开
生恐其老而病也 (第 13a 页)
之议谳王府。俱在同朝众贤之伸卞。神明可质。故清阴金文正公之铭碑则曰。近世士林之所倚重者。有若李梧里, 李白沙,
申玄轩,吴楸滩,郑守梦数公。而不阿私以废公议也。惟时訾公之口。哆若南箕。公不自白。数公者白之众人所毁 …… (第 40L 页)
。忠信学。所当戒者三。色斗得。手书以自警。又曰。人言某也贤。厥父母常有不贤之戒。父母曰。吾之子孝。厥 子常 有不孝之惧。则家道庶几乎。又为文饬诸子。其目曰思慕曰无隐。皆实学也。以 肃宗戊子月日卒。月日葬于甘文 …… (第 56H 页)
曹判书。妣贞夫人庆州崔氏。万历庚寅生公。三岁而孤。及长。身长八尺。声如巨钟。膂力绝伦。屹然将帅材也。 李文忠公恒福 怜其孤贫。劝武中甲科。除宣传官。猛虎入 禁苑。公射杀之。贼臣胁文武百官。庭请废 大妃。公不参班。人皆 (第 57H 页)
。忠信学。所当戒者三。色斗得。手书以自警。又曰。人言某也贤。厥父母常有不贤之戒。父母曰。吾之子孝。厥 子常 有不孝之惧。则家道庶几乎。又为文饬诸子。其目曰思慕曰无隐。皆实学也。以 肃宗戊子月日卒。月日葬于甘文 …… (第 56H 页)
曹判书。妣贞夫人庆州崔氏。万历庚寅生公。三岁而孤。及长。身长八尺。声如巨钟。膂力绝伦。屹然将帅材也。 李文忠公恒福 怜其孤贫。劝武中甲科。除宣传官。猛虎入 禁苑。公射杀之。贼臣胁文武百官。庭请废 大妃。公不参班。人皆 (第 57H 页)
陶户不先究窑制。而自非大松林。不得设窑。陶非可禁之事。而松是有限之物。则莫如先改窑制。以两利之。鳌城 (李公恒福)
老稼斋皆说甓利。而不详窑制。甚可恨也。或云薥秸三百握。为一窑之薪。得砖八千。薥秸长一丈半。拇指大则一 (第 157H 页)
。无论诗与文。望赐一言之重。金养虚落拓依旧。闻铁桥讣。登山大恸。旋有书致慰。满幅悲恨。令人感叹。
白沙李恒福。 宣庙朝名相也。有宏量伟度。自倭乱时。尽心军国。忠绩著闻。为相数十年。屹然为国之元老。方光海杀永昌时 (第 115H 页)
。群臣多谏而得罪。 白沙 独无一言。僚友多疑之。 (第 115H 页)
白沙 曰。国将有大事。是吾死之日也。若为永昌死则伤勇。后果有废母之议。 (第 115H 页)
白沙 始上书极谏。光海大怒。窜于极边。 (第 115H 页)
白沙 将行。士友饯于东郊。北堵金瑬时以微官与焉。 (第 115H 页)
白沙 谓瑬曰。见君辈多贵相。宗国虽危。庶不终于灭亡乎。乃以一幅骏马图付之曰。必访画主还之。瑬问其主为谁。 (第 115H 页)
白沙 笑曰。第须访之。今不必问也。瑬严不敢再请。后数年。 (第 115H 页)
白沙 竟死于谪所。时国事日急。瑬素沈毅有识虑。念 (第 115H 页)
白沙 必有深意。乃买室于王京街上。挂其画于壁。日寝处其下。居数月。瑬尝独坐。忽风雨暴至。有人避雨息于檐下。 …… (第 115H 页)
去。觉后。意今日必有贵人至。乃极力备盛馔以待之。俄闻有客至。意其为贵人也。以此馈之。瑬始大惊悟。以为 白沙 之得画也。必受托于 先王。而其曰访其画主者。将使我得真人而安社稷也。乃与李贵等密谋举义。盖知命统之有 …… (第 115L 页)
海之过失已著。知不可以保有其位。特以定储已久而不忍遽废之也。 宪文王生有异质。知其为宗国之主。而托于 恒福 以一幅墨戏。作为他日之顾命。 (第 115L 页)
恒福 又知己之不可以生还而金瑬之可以当大事也。乃举以托于瑬。又不明言其人。故为之䵝昧焉。其付畀之得人。慎秘 (第 115L 页)
白沙李恒福。 宣庙朝名相也。有宏量伟度。自倭乱时。尽心军国。忠绩著闻。为相数十年。屹然为国之元老。方光海杀永昌时 (第 115H 页)
。群臣多谏而得罪。 白沙 独无一言。僚友多疑之。 (第 115H 页)
白沙 曰。国将有大事。是吾死之日也。若为永昌死则伤勇。后果有废母之议。 (第 115H 页)
白沙 始上书极谏。光海大怒。窜于极边。 (第 115H 页)
白沙 将行。士友饯于东郊。北堵金瑬时以微官与焉。 (第 115H 页)
白沙 谓瑬曰。见君辈多贵相。宗国虽危。庶不终于灭亡乎。乃以一幅骏马图付之曰。必访画主还之。瑬问其主为谁。 (第 115H 页)
白沙 笑曰。第须访之。今不必问也。瑬严不敢再请。后数年。 (第 115H 页)
白沙 竟死于谪所。时国事日急。瑬素沈毅有识虑。念 (第 115H 页)
白沙 必有深意。乃买室于王京街上。挂其画于壁。日寝处其下。居数月。瑬尝独坐。忽风雨暴至。有人避雨息于檐下。 …… (第 115H 页)
去。觉后。意今日必有贵人至。乃极力备盛馔以待之。俄闻有客至。意其为贵人也。以此馈之。瑬始大惊悟。以为 白沙 之得画也。必受托于 先王。而其曰访其画主者。将使我得真人而安社稷也。乃与李贵等密谋举义。盖知命统之有 …… (第 115L 页)
海之过失已著。知不可以保有其位。特以定储已久而不忍遽废之也。 宪文王生有异质。知其为宗国之主。而托于 恒福 以一幅墨戏。作为他日之顾命。 (第 115L 页)
恒福 又知己之不可以生还而金瑬之可以当大事也。乃举以托于瑬。又不明言其人。故为之䵝昧焉。其付畀之得人。慎秘 (第 115L 页)
集。李珥叔献。明性理之学。为栗谷集。柳成龙而见。颇著壬辰时事。以为惩毖录。而兼善疏章杂述。为西崖集。 李恒福子常。
好俊伟之辞。为白沙集。申钦敬叔。究理数之学。为象村集。张维持国。颇著古文辞纡馀婉畅。为溪谷集。及如李 (第 304H 页)
宣庙之洪褒。亦受 神皇之峻擢。不惟功冠海东。实是泽被天下。则都督陈璘参将戚季金之称服。故相臣文忠公 李恒福
先正臣文正公宋时烈之推重。其见于朝野传志与夫祠墓记碑之类者。将不暇一二论列。而第举其梗槩则舜臣性赋忠 …… (第 293H 页)
生世。用则效死。不用则耕野足矣。若媚要人窃浮荣。吾所耻也。其立心如此。古之真士大夫何加焉。故于故相臣 文忠公 柳成龙之在京第也。虽以同闬受知。而于先正臣文成公李珥之判吏曹也。不以同宗赴邀。此而犹肰。他可知矣。及 …… (第 293H 页)
祠。以慰忠魂。以副舆望。则世道幸甚。 国家幸甚。臣等无任瞻 天望 圣激切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
请 文忠公 臣朴淳月井书院。故参判臣金继辉,参判臣沈义谦,文清公臣郑澈,故宣谕使臣洪千璟等。并 赐牲币疏。
全罗 …… (第 294L 页)
于天地之大而犹有憾。日月之明而犹遗烛者。又安敢不庶几仰赞万一。而默而息而已乎。今本道罗州牧有故领议政 文忠公 臣朴淳所享月井书院者。即淳桑梓之邑。而 孝宗大王十年己亥。因请额所 宣也。间者太学诸生。又佥同发论。 …… (第 295H 页)
操。水月精神者。 上而受乎 宣庙之所褒也。其曰宋人物唐诗调者。远而得乎 天使之所称也。自是又有故相臣 文忠公 (第 295L 页)
李恒福, 先正臣文正公金尚宪,宋时烈长弟而公诵。则千秋万世。斗如山如。卓卓乎文成文简两先正之主人者。非淳而谁。 …… (第 295L 页)
是斥则沈贞元衡许晔金诚一之类熄焉。即 国系辨诬。厥功尤伟。而文成所诩。初不独以是。则故相臣文贞公申钦 文忠公 李廷龟以至故府尹崔岦所述。今可覆也。义谦袭乃祖名谦之训。有自号巽庵之旨。虽居戚畹而扶士类 …… (第 295L 页)
文元之颂冤。则天人定胜之理。不殆殄乎。一鹗猛虎。元有 圣奖。壹惠华扁。可见公评。斯于宋文正与夫故相臣 文忠公 金寿恒传信之文。重可稽者。至若千璟一小官耳。其初一寒畯耳。文辞夙就。能续高丽舍人侃之家声。名行自厉。 (第 296H 页)
生世。用则效死。不用则耕野足矣。若媚要人窃浮荣。吾所耻也。其立心如此。古之真士大夫何加焉。故于故相臣 文忠公 柳成龙之在京第也。虽以同闬受知。而于先正臣文成公李珥之判吏曹也。不以同宗赴邀。此而犹肰。他可知矣。及 …… (第 293H 页)
祠。以慰忠魂。以副舆望。则世道幸甚。 国家幸甚。臣等无任瞻 天望 圣激切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
请 文忠公 臣朴淳月井书院。故参判臣金继辉,参判臣沈义谦,文清公臣郑澈,故宣谕使臣洪千璟等。并 赐牲币疏。
全罗 …… (第 294L 页)
于天地之大而犹有憾。日月之明而犹遗烛者。又安敢不庶几仰赞万一。而默而息而已乎。今本道罗州牧有故领议政 文忠公 臣朴淳所享月井书院者。即淳桑梓之邑。而 孝宗大王十年己亥。因请额所 宣也。间者太学诸生。又佥同发论。 …… (第 295H 页)
操。水月精神者。 上而受乎 宣庙之所褒也。其曰宋人物唐诗调者。远而得乎 天使之所称也。自是又有故相臣 文忠公 (第 295L 页)
李恒福, 先正臣文正公金尚宪,宋时烈长弟而公诵。则千秋万世。斗如山如。卓卓乎文成文简两先正之主人者。非淳而谁。 …… (第 295L 页)
是斥则沈贞元衡许晔金诚一之类熄焉。即 国系辨诬。厥功尤伟。而文成所诩。初不独以是。则故相臣文贞公申钦 文忠公 李廷龟以至故府尹崔岦所述。今可覆也。义谦袭乃祖名谦之训。有自号巽庵之旨。虽居戚畹而扶士类 …… (第 295L 页)
文元之颂冤。则天人定胜之理。不殆殄乎。一鹗猛虎。元有 圣奖。壹惠华扁。可见公评。斯于宋文正与夫故相臣 文忠公 金寿恒传信之文。重可稽者。至若千璟一小官耳。其初一寒畯耳。文辞夙就。能续高丽舍人侃之家声。名行自厉。 (第 296H 页)
庶官选将相。斥姻娅择守令。奖清白严赃法。遣御史息民力。缓军籍宥横罹。任贤能定君志。得人才诸说。而请用 李公恒福,
李公元翼。因荐本道潭阳府使金柅,高敞县监李义传,前全州判官金瑬,前扶安县监尹铣,前金沟县令金滋及茂长 …… (第 502L 页)
革弊政得民心为纲。以海溢水旱。徭役烦重。量田不均。军民侵渔。节义不褒五者为目。而请用李公元翼尹公根寿 李公恒福 三人。上嘉之。 特除沙斤道察访。是时录扈 圣宣武二勋。 上教录勋厅曰吴希吉,洪汝栗则保 太祖御容。李 (第 508H 页)
革弊政得民心为纲。以海溢水旱。徭役烦重。量田不均。军民侵渔。节义不褒五者为目。而请用李公元翼尹公根寿 李公恒福 三人。上嘉之。 特除沙斤道察访。是时录扈 圣宣武二勋。 上教录勋厅曰吴希吉,洪汝栗则保 太祖御容。李 (第 508H 页)
。臣死职耳。即昼夜行。迎 上于平坏(一作壤)。陪 驾至义州。 天兵之出也。游击将军张奇公等搬刍粮至。 李文忠公恒福
言于 上曰。郑思温才可以主饷。遂以 特旨。除公户曹佐郎。公出屯良策驿。督运刍粮二十万石。手握筹。分给 (第 567L 页)
是。前哲岂我诳。国岛耸瑰形。七宝罗珍藏。甲山挺翠蔘。端川出美玚。盘古蜕灵壳。富媪留秘帑。北青瞻孤祠。 (白沙李公恒福。
谪没于北青。邦人图像祀之。)宗臣垂遗像。伦纲尺纸扶。大名云霄亢。磨天插乾络。斗衡倚孤桁。鬼门拆坤窦。 (第 68H 页)
近易知之事。初非阔远难行之法。车制则故相臣金堉。尝陈使臣乘轿之弊。请令乘车以宽驲骑之力。甓法则故相臣 李恒福。
盛称城郭之制。亦言烧造之易。并载遗集。先辈有识之论。槩可见矣。其馀一二通变之政。亦非有拂于人情。而实 (第 352L 页)
党指郑松江。大贤指崔永庆也。公门人为师讼冤。郑畸翁。亦为父陈疏洞卞之。及甲寅狱起。国舅延兴公遘惨祸。 李公恒福,
徐公渻,黄公慎。俱窜北边。台臣柳活,李志完。启请顾命七臣削职。贤公卿一时被逮。公亦坐系狱。寻放还。遂 (第 491L 页)
忍草间苟活保妻子乎。遂与典籍徐希信还渡江。向杨州大滩。时贼锋已逼京城。道路梗。晨夜间关。追及于平壤。 李公恒福
请奖之。 上召见。特授礼曹正郎。已而。 车驾向义州。公病甚追蹑。复授校检。时将乞援于皇朝。大提学尹公 (第 70L 页)
。当讲学资善。不当悠泛度日。以贻无穷之悔。戊申。 宣祖薨。废王嗣位。公与梧里李公元翼,汉阴李公德馨, 白沙李公恒福
迭入相。同心辅政。时贼臣尔瞻等用事。煽凶党。欲惎间 母后。公上疏曰。孝奉 慈殿。必务养志。宫庭之内。 …… (第 54H 页)
。诬告国舅金悌男谋不轨。而指永昌大君为祸本。必欲置之辟。设埳阱以待异议者。虐焰熛天。汉阴欲以死争。而 白沙 谓是将及 母后。吾辈当死 母后。为大君死伤勇。遂请出置永昌于外。时公在原任。争之曰。此大事愿与诸大臣 …… (第 54H 页)
典颁布时。不当复以此为庆。其党因争螫公命削黜。亡何。 大妣锢西宫。人纪绝。时汉阴先已卒。梧里 白沙 坐抗疏力争。相继窜。公久之叙拜判中枢府事。而连上疏乞骸。不复入国门以卒。盖公与三公。至诚恻怛。自尽靖 …… (第 54L 页)
以自结人主之知者如此。光海初年。拜右议政。三司受尔瞻旨。告临海谋叛请诛之。公累上疏请全恩。又与梧里, 白沙 联劄救。文则公所制也。又疏陈勤学问纳谏诤。慎用舍明好恶。严宫禁戒戚属。正士习修军政。恤鳏寡崇节俭。凡 (第 56H 页)
十条。深中当时之弊。公见群奸用事。朝廷日乱。遂引疾。经年连乞解。不许而遣左议政 李恒福。 谕起之。公不得已出视事。因筵讲尚书。启曰。稽于众。舍己从人。予违汝弼。汝无面从。舜之所以为舜也。好问 (第 56H 页)
。诬告国舅金悌男谋不轨。而指永昌大君为祸本。必欲置之辟。设埳阱以待异议者。虐焰熛天。汉阴欲以死争。而 白沙 谓是将及 母后。吾辈当死 母后。为大君死伤勇。遂请出置永昌于外。时公在原任。争之曰。此大事愿与诸大臣 …… (第 54H 页)
典颁布时。不当复以此为庆。其党因争螫公命削黜。亡何。 大妣锢西宫。人纪绝。时汉阴先已卒。梧里 白沙 坐抗疏力争。相继窜。公久之叙拜判中枢府事。而连上疏乞骸。不复入国门以卒。盖公与三公。至诚恻怛。自尽靖 …… (第 54L 页)
以自结人主之知者如此。光海初年。拜右议政。三司受尔瞻旨。告临海谋叛请诛之。公累上疏请全恩。又与梧里, 白沙 联劄救。文则公所制也。又疏陈勤学问纳谏诤。慎用舍明好恶。严宫禁戒戚属。正士习修军政。恤鳏寡崇节俭。凡 (第 56H 页)
十条。深中当时之弊。公见群奸用事。朝廷日乱。遂引疾。经年连乞解。不许而遣左议政 李恒福。 谕起之。公不得已出视事。因筵讲尚书。启曰。稽于众。舍己从人。予违汝弼。汝无面从。舜之所以为舜也。好问 (第 56H 页)
国家粮饷器械悉取办焉。其为中兴基业。讵不大欤。贼之再来也。使公而在。岂使其屠杀一城。而莫之御哉。盖 李公恒福
曰。李廷馣之守延安。固可奖。然若金某之守晋州。则较其事势难易。过廷馣远甚。金公时让曰。壬辰之乱。李统 (第 112L 页)
次未省。乃至于指瓦而为之喻。甚矣。习俗之不易晓也。国人以百钱得百瓦。中国之人百砖仅直银一钱许。事具载 李文忠公
白沙集。为作窑有法。烧造甚易。而用之无穷也。汉师行见之。自入境至于燕京。沿路数千里。城隍市廛室庐墙壁 (第 305L 页)
雄城牧御堂宴饮。书赠防帅许令应明。
临溟驿
城津
磨天岭
磨云岭
鹤溪山仰亭 (白沙李先生 谪居时所住处也。)
洪原道中
咸关岭
乐民楼
双城馆。敬次从祖父希庵先生板上
临溟驿
城津
磨天岭
磨云岭
鹤溪山仰亭 (白沙李先生 谪居时所住处也。)
洪原道中
咸关岭
乐民楼
双城馆。敬次从祖父希庵先生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