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山园
岁暮山园懒再行兰衰菊悴颇关情青青多少无名草
争向残阳暖处生
李 汾
(字长源平晋人系出雁门旷达不羁好以奇节自/许元光末用荐书得从事史馆长源素高亢不可)
(一世乃今因斗食致人以府史蓄之殊不自聊未/几忤翰长罢寻入关明年驱数马来京师日以马)
(价佐欢道逢怨家则画地大数而去又明年恒山/公先在邓之西山长源往说之署行尚书省讲议)
(官既而恒山与参知政事实勒相异同颇谋自/安惧长源言论欲除之遁之泌阳竟为所害) 州北(三首/) (第 18a 页)
山园
岁暮山园懒再行兰衰菊悴颇关情青青多少无名草
争向残阳暖处生
李 汾
(字 长源 平晋人系出雁门旷达不羁好以奇节自/许元光末用荐书得从事 (第 18a 页)
史馆长源 素高亢不可)
(一世乃今因斗食致人以府史蓄之殊不自聊未/几忤翰长罢寻入关明年驱数马来京师日以马) (第 18a 页)
(价佐欢道逢怨家则画地大数而去又明年恒山/公先在邓之西山 长源 往说之署行尚书省讲议)
(官既而恒山与参知政事实勒相异同颇谋自/安惧 (第 18a 页)
长源 言论欲除之遁之泌阳竟为所害)
州北(三首/) (第 18a 页)
岁暮山园懒再行兰衰菊悴颇关情青青多少无名草
争向残阳暖处生
李 汾
(字长源平晋人系出雁门旷达不羁好以奇节自/许元光末用荐书得从事史馆长源素高亢不可)
(一世乃今因斗食致人以府史蓄之殊不自聊未/几忤翰长罢寻入关明年驱数马来京师日以马)
(价佐欢道逢怨家则画地大数而去又明年恒山/公先在邓之西山长源往说之署行尚书省讲议)
(官既而恒山与参知政事实勒相异同颇谋自/安惧长源言论欲除之遁之泌阳竟为所害) 州北(三首/) (第 18a 页)
山园
岁暮山园懒再行兰衰菊悴颇关情青青多少无名草
争向残阳暖处生
李 汾
(字 长源 平晋人系出雁门旷达不羁好以奇节自/许元光末用荐书得从事 (第 18a 页)
史馆长源 素高亢不可)
(一世乃今因斗食致人以府史蓄之殊不自聊未/几忤翰长罢寻入关明年驱数马来京师日以马) (第 18a 页)
(价佐欢道逢怨家则画地大数而去又明年恒山/公先在邓之西山 长源 往说之署行尚书省讲议)
(官既而恒山与参知政事实勒相异同颇谋自/安惧 (第 18a 页)
长源 言论欲除之遁之泌阳竟为所害)
州北(三首/) (第 18a 页)
哀贤诗(三首/)
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无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
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
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李钦叔/)
冀都事死东州祸李翰林亡陜府兵方为骚人笺楚些
更禁书客堕秦坑石苞本不容孙楚黄祖安能贷祢衡
同甲四人三横霣此身虽在亦堪惊 (李长源/ )
太学声华弱冠驰青云岐路九霄飞上前论事龙颜喜
幕下筹边犬吠稀壮志相如头碎柱赤心嵇绍血沾衣
从来圣牍 (第 11a 页)
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无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
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
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李钦叔/)
冀都事死东州祸李翰林亡陜府兵方为骚人笺楚些
更禁书客堕秦坑石苞本不容孙楚黄祖安能贷祢衡
同甲四人三横霣此身虽在亦堪惊 (李长源/ )
太学声华弱冠驰青云岐路九霄飞上前论事龙颜喜
幕下筹边犬吠稀壮志相如头碎柱赤心嵇绍血沾衣
从来圣牍 (第 11a 页)
乃出其所藏书画数十轴皆世间罕见者后余
适陈送以二诗甚佳又为余先子集作后序一
时文士如雷希颜元裕之 李长源 王飞伯皆游
其门飞伯尝有诗云宣平坊里榆林巷便是临
淄公子家寂寞画堂豪贵少时容词客听琵琶 (第 18b 页)
适陈送以二诗甚佳又为余先子集作后序一
时文士如雷希颜元裕之 李长源 王飞伯皆游
其门飞伯尝有诗云宣平坊里榆林巷便是临
淄公子家寂寞画堂豪贵少时容词客听琵琶 (第 18b 页)
辽宋馀习而雷希颜宋飞卿诸人作古文故复
往往相法效不作浅弱语赵閒閒晚年诗多法
唐人李杜诸公然未尝语于人巳而麻知几 李
长源 元裕之辈鼎出故后进作诗者争以唐人
为法也
补归潜志李屏山教后学为文欲自成一家每
曰 (第 32a 页)
往往相法效不作浅弱语赵閒閒晚年诗多法
唐人李杜诸公然未尝语于人巳而麻知几 李
长源 元裕之辈鼎出故后进作诗者争以唐人
为法也
补归潜志李屏山教后学为文欲自成一家每
曰 (第 32a 页)
幽并豪侠之风宾客入门则尽家所有者为具
不为明日计人以此爱之贞祐初避兵太原与
李长源 居于广平寺有盗穴墙而入 (第 5a 页)
长源 性恇
怯闻骚窣声噤不敢语盗尽挈信卿所有而去
(第 5a 页)
长源 徐曰绿林之子至矣于是信卿生理大狼
狈南渡居嵩州出入屏山之门其学遂进初名
夔字舜卿又名揆屏 …… (第 5a 页)
补归潜志高永信卿渔阳人倜惝尚气轻财好
交游颇读书喜谈兵文辞豪放长于论事尝从
屏山游与 李长源 元裕之杜仲梁李稚川相善 …… (第 5b 页)
安国字仲祥沁州武乡人少日有赋声四十岁
后即不应科举以诗酒自娱避乱客泌阳十馀
年后北归备极艰苦其见于诗者如此往时 李
长源 传仲祥柳花一诗渠甚爱之今以丹崖集
校之与传者不同当 (第 10a 页)
长源 曾与商略之耶
杨花 (第 10a 页)
不为明日计人以此爱之贞祐初避兵太原与
李长源 居于广平寺有盗穴墙而入 (第 5a 页)
长源 性恇
怯闻骚窣声噤不敢语盗尽挈信卿所有而去
(第 5a 页)
长源 徐曰绿林之子至矣于是信卿生理大狼
狈南渡居嵩州出入屏山之门其学遂进初名
夔字舜卿又名揆屏 …… (第 5a 页)
补归潜志高永信卿渔阳人倜惝尚气轻财好
交游颇读书喜谈兵文辞豪放长于论事尝从
屏山游与 李长源 元裕之杜仲梁李稚川相善 …… (第 5b 页)
安国字仲祥沁州武乡人少日有赋声四十岁
后即不应科举以诗酒自娱避乱客泌阳十馀
年后北归备极艰苦其见于诗者如此往时 李
长源 传仲祥柳花一诗渠甚爱之今以丹崖集
校之与传者不同当 (第 10a 页)
长源 曾与商略之耶
杨花 (第 10a 页)
郁不平者不能掩清壮磊落有幽并豪侠歌谣
慷慨之气此诗兵火中散亡今就其少作予所
能记忆者录之
补归潜志 李汾长源 先名让字敬之太原人少
游秦中喜读史书览古今成败治乱慨然有功
名心工于诗专学唐人其妙处不减 (第 3b 页)
太白崔颢
为人尚气跌宕不羁颇褊躁触之辄怒以是多
为人所恶尝以书谒行台胥相国鼎胥未之礼
也 长源 后投以书尽发胥过恶胥大怒然以其 …… (第 3b 页)
士人容之元光间游梁举进士不中能诗声一
日动京师诸公辟为史院书写时赵閒閒为翰
林雷希颜李钦叔皆在院 长源 少不下之诸公
怒将逐去亦不屑寻以病目免归后入南京上
书言时事不报出客唐邓会北兵入境恒山公 (第 4a 页)
武仙署为掌书记在军中金国亡 长源 劝仙归
宋未几为仙麾下所杀年未四十哀哉平生诗
甚多不自收集故往往散落其再过长安有云 …… (第 4a 页)
衣有事或数谒见在位者在位者相报复甚希
甚者高居台阁旧交不得见故 李长源 愤其如
此尝曰以区区一第傲天下士耶已第者闻之
多怒至逐 (第 5a 页)
长源 出史院又交讼于官士风如此
可叹
陜州
黄河城下水澄澄送别秋风似洞庭李白形骸虽放浪
并州豪杰 …… (第 5a 页)
篇大扺皆圣贤感愤之所为作也余以愚忠谬信获
讥于斯世久矣非敢示诸作者庶几后世有扬子云
者出或能亮予之宿心是岁秋七月既望并州人 李
汾 引
苏客卿秦
游说诸侯获上卿贾人唇舌事纵横可怜一世痴儿女 …… (第 9a 页)
附鄠县志柳塘在鄠县终南山下紫阳杨先生
奂隐居讲学于此门人百人植柳千株号曰柳
塘中有清风阁紫阳泉 李汾 尝赋诗于此
附咸宁志胭脂坡即翡翠坡或云与翡翠相接
李长源诗所谓薄游却忆开元日常逐春风醉 …… (第 12a 页)
蘧然子平生交不苟合人与之言一不相入挟
杖径去不返顾其所以爱我者乃如此予愚谬
不足比数何以得蘧然子如此哉天下爱予者
三人 李汾长源 辛愿敬之李献甫钦用是三人
者皆有天下重名然 (第 20a 页)
长源 获死西山狱中敬之
则被掠而北为非类所困折死于山阳钦用从
死淮西时年未四十也予常以三人者之 …… (第 20a 页)
孝弟传家守旧规雷内翰希颜云诗句妙九州
孝友化一川王右司仲泽云读书枫树林曳杖
白石湾至今文彩馀虎子仍斑斑 李长源 云衣
冠巢许自高雅岩壑夔龙非弃捐馀人不能悉
记家集乱离已来凡三失之今所存者特吾益
(第 23a 页)
慷慨之气此诗兵火中散亡今就其少作予所
能记忆者录之
补归潜志 李汾长源 先名让字敬之太原人少
游秦中喜读史书览古今成败治乱慨然有功
名心工于诗专学唐人其妙处不减 (第 3b 页)
太白崔颢
为人尚气跌宕不羁颇褊躁触之辄怒以是多
为人所恶尝以书谒行台胥相国鼎胥未之礼
也 长源 后投以书尽发胥过恶胥大怒然以其 …… (第 3b 页)
士人容之元光间游梁举进士不中能诗声一
日动京师诸公辟为史院书写时赵閒閒为翰
林雷希颜李钦叔皆在院 长源 少不下之诸公
怒将逐去亦不屑寻以病目免归后入南京上
书言时事不报出客唐邓会北兵入境恒山公 (第 4a 页)
武仙署为掌书记在军中金国亡 长源 劝仙归
宋未几为仙麾下所杀年未四十哀哉平生诗
甚多不自收集故往往散落其再过长安有云 …… (第 4a 页)
衣有事或数谒见在位者在位者相报复甚希
甚者高居台阁旧交不得见故 李长源 愤其如
此尝曰以区区一第傲天下士耶已第者闻之
多怒至逐 (第 5a 页)
长源 出史院又交讼于官士风如此
可叹
陜州
黄河城下水澄澄送别秋风似洞庭李白形骸虽放浪
并州豪杰 …… (第 5a 页)
篇大扺皆圣贤感愤之所为作也余以愚忠谬信获
讥于斯世久矣非敢示诸作者庶几后世有扬子云
者出或能亮予之宿心是岁秋七月既望并州人 李
汾 引
苏客卿秦
游说诸侯获上卿贾人唇舌事纵横可怜一世痴儿女 …… (第 9a 页)
附鄠县志柳塘在鄠县终南山下紫阳杨先生
奂隐居讲学于此门人百人植柳千株号曰柳
塘中有清风阁紫阳泉 李汾 尝赋诗于此
附咸宁志胭脂坡即翡翠坡或云与翡翠相接
李长源诗所谓薄游却忆开元日常逐春风醉 …… (第 12a 页)
蘧然子平生交不苟合人与之言一不相入挟
杖径去不返顾其所以爱我者乃如此予愚谬
不足比数何以得蘧然子如此哉天下爱予者
三人 李汾长源 辛愿敬之李献甫钦用是三人
者皆有天下重名然 (第 20a 页)
长源 获死西山狱中敬之
则被掠而北为非类所困折死于山阳钦用从
死淮西时年未四十也予常以三人者之 …… (第 20a 页)
孝弟传家守旧规雷内翰希颜云诗句妙九州
孝友化一川王右司仲泽云读书枫树林曳杖
白石湾至今文彩馀虎子仍斑斑 李长源 云衣
冠巢许自高雅岩壑夔龙非弃捐馀人不能悉
记家集乱离已来凡三失之今所存者特吾益
(第 23a 页)
送元遗山
三馆才名天下闻乱来俗议漫纷纭两朝文笔谁争长
一代诗人独数君南浦春深愁送别西山晚翠约平分
何时并坐龙潭上野水添杯看白云
附元好问陶然集序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洛
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 李长源 龙坊雷伯 (第 17a 页)
三馆才名天下闻乱来俗议漫纷纭两朝文笔谁争长
一代诗人独数君南浦春深愁送别西山晚翠约平分
何时并坐龙潭上野水添杯看白云
附元好问陶然集序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洛
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 李长源 龙坊雷伯 (第 17a 页)
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
去年春早百日强小麦半熟雨作霜青山无情不留客
单衣北风官路长遗山山人伎俩拙食贫口众留他乡
五车载书不堪煮两都觅官自取忙无端学术与时背
如瞽失相徒伥伥今年得田昆水阳积年劳苦似欲偿
邻墙有竹山更好下田宜秫稻亦良已开长□掩乌芋
稍学老圃分红姜宋公能诗雅好客劝我移家来水傍
一閒入手岂易得梦中我马犹玄黄君不见并州少年
作轩昂鸡鸣起舞望八荒夜如何其夜未央卖刀买犊
未厌早腰金骑鹤非所望河南冬来已三白土膏坟起
如蜂房崧山东头玉旆出父老知是丰年祥南溪酒熟
梅花香高声为唤墙东王便当过我取一醉听歌长安
金凤凰(邻舍宋可字予之隐君子也并州少年谓 李/汾长源 长安金凤凰者齐梁间田舍儿所歌) (第 33a 页)
去年春早百日强小麦半熟雨作霜青山无情不留客
单衣北风官路长遗山山人伎俩拙食贫口众留他乡
五车载书不堪煮两都觅官自取忙无端学术与时背
如瞽失相徒伥伥今年得田昆水阳积年劳苦似欲偿
邻墙有竹山更好下田宜秫稻亦良已开长□掩乌芋
稍学老圃分红姜宋公能诗雅好客劝我移家来水傍
一閒入手岂易得梦中我马犹玄黄君不见并州少年
作轩昂鸡鸣起舞望八荒夜如何其夜未央卖刀买犊
未厌早腰金骑鹤非所望河南冬来已三白土膏坟起
如蜂房崧山东头玉旆出父老知是丰年祥南溪酒熟
梅花香高声为唤墙东王便当过我取一醉听歌长安
金凤凰(邻舍宋可字予之隐君子也并州少年谓 李/汾长源 长安金凤凰者齐梁间田舍儿所歌) (第 33a 页)
赠史子桓寻亲之行
七十老亲头雪白满意晨昏慰颜色兵尘澒洞君不忧
万里天心不相隔八月秋霖九月霜破帽北风官路长
瓜田故侯贫且病爱莫助之徒自伤后日书来闻吉语
通家犹得似南阳
送希颜赴召西台兼简 李汾长源
昨日游崧丘今日西台行劳生好梦亦太少枕中马嘶
车铎鸣山林之乐无亏成胡为解兰缚尘缨苍生望君
须一起我知无 …… (第 12a 页)
醉中送陈季渊
寒食不数日天气殊未佳翩翩金门客行行指龙沙朝
发忻城暮陇头陇头地寒无草芽拂云堆边春更晚雪
花茫茫扬白沙纥干山高冻杀雀榆叶离离小丛薄爱
君只欲苦死留不道南飞何所乐书生弓马能几何乃
今宝铰金盘陁孔璋文笔妙天下敕勒不数阴山歌向
年赋奇雨拥海驱云笔头注快如怀素书布障狂笑刘
叉写冰柱 李汾 王郁俱灰尘天意乃在溵阳陈舌吐万
里唾一世眼高四海空无人残民假息仍疮痏谁作东
山谢安起恨我不比长桑君一 (第 24b 页)
七十老亲头雪白满意晨昏慰颜色兵尘澒洞君不忧
万里天心不相隔八月秋霖九月霜破帽北风官路长
瓜田故侯贫且病爱莫助之徒自伤后日书来闻吉语
通家犹得似南阳
送希颜赴召西台兼简 李汾长源
昨日游崧丘今日西台行劳生好梦亦太少枕中马嘶
车铎鸣山林之乐无亏成胡为解兰缚尘缨苍生望君
须一起我知无 …… (第 12a 页)
醉中送陈季渊
寒食不数日天气殊未佳翩翩金门客行行指龙沙朝
发忻城暮陇头陇头地寒无草芽拂云堆边春更晚雪
花茫茫扬白沙纥干山高冻杀雀榆叶离离小丛薄爱
君只欲苦死留不道南飞何所乐书生弓马能几何乃
今宝铰金盘陁孔璋文笔妙天下敕勒不数阴山歌向
年赋奇雨拥海驱云笔头注快如怀素书布障狂笑刘
叉写冰柱 李汾 王郁俱灰尘天意乃在溵阳陈舌吐万
里唾一世眼高四海空无人残民假息仍疮痏谁作东
山谢安起恨我不比长桑君一 (第 24b 页)
题燕市酒人篇
甲午春遇孝威于吴门孝威出燕中行卷皆七言今
体诗余赏其骨气深稳情深而文明他日当掉鞅诗
苑今年复遇之吴门见燕市酒人篇学益富气益厚
骨格益老苍未及三年孝威之诗成矣或曰孝威诗
于古人何如案头有中州集余曰以是集拟之当在
元𥙿之 李长源 之间或怫肰而起曰今之论诗者非 (第 3b 页)
盛唐弗述也非李杜弗宗也拟孝威于元季何为是
諓諓者乎余曰不肰诗言志志足而情生焉情萌而
气动焉如土膏之发如候虫之鸣欢欣噍杀纡缓促
数穷于时迫于境旁薄曲折而不知其使肰者古今
之真诗也吾读𥙿之 长源 诗皇极永明之什牛车孝
孙之篇朔风萧肰寒灯无燄如闻叹噫如洒毛血斯
亦骚雅之末流哀怨之极致也孝威以席帽书 (第 4a 页)
生负
河山陵谷之感金甲御沟铜驼故里与裕之 长源 共
欷歔涕泣于五百年内盈于志荡于情若声气之入
于铜角无往而不生也安得而不同子之云盛唐李 …… (第 4a 页)
杜者偶人之衣冠也断菑之文绣也我之云裕之 长
源 者旅人之越吟也怨女之商歌也安得以子之梦
梦而易我之諓諓者乎孝威自命其诗曰燕市酒人
篇嗟夫白虹贯天苍鹰 …… (第 4b 页)
字度乎知孝威命篇之指意今之以元季拟孝威也
虽諓諓庸何伤孝威悦是言也以告芝麓先生先生
曰善哉能为裕之 长源 者望盛唐李杜犹北涂而适
燕也人言长安乐出门向西笑孝威自此远矣 (第 4b 页)
甲午春遇孝威于吴门孝威出燕中行卷皆七言今
体诗余赏其骨气深稳情深而文明他日当掉鞅诗
苑今年复遇之吴门见燕市酒人篇学益富气益厚
骨格益老苍未及三年孝威之诗成矣或曰孝威诗
于古人何如案头有中州集余曰以是集拟之当在
元𥙿之 李长源 之间或怫肰而起曰今之论诗者非 (第 3b 页)
盛唐弗述也非李杜弗宗也拟孝威于元季何为是
諓諓者乎余曰不肰诗言志志足而情生焉情萌而
气动焉如土膏之发如候虫之鸣欢欣噍杀纡缓促
数穷于时迫于境旁薄曲折而不知其使肰者古今
之真诗也吾读𥙿之 长源 诗皇极永明之什牛车孝
孙之篇朔风萧肰寒灯无燄如闻叹噫如洒毛血斯
亦骚雅之末流哀怨之极致也孝威以席帽书 (第 4a 页)
生负
河山陵谷之感金甲御沟铜驼故里与裕之 长源 共
欷歔涕泣于五百年内盈于志荡于情若声气之入
于铜角无往而不生也安得而不同子之云盛唐李 …… (第 4a 页)
杜者偶人之衣冠也断菑之文绣也我之云裕之 长
源 者旅人之越吟也怨女之商歌也安得以子之梦
梦而易我之諓諓者乎孝威自命其诗曰燕市酒人
篇嗟夫白虹贯天苍鹰 …… (第 4b 页)
字度乎知孝威命篇之指意今之以元季拟孝威也
虽諓諓庸何伤孝威悦是言也以告芝麓先生先生
曰善哉能为裕之 长源 者望盛唐李杜犹北涂而适
燕也人言长安乐出门向西笑孝威自此远矣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