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为舍人绛郡公上李相公启
某闻量力省躬典刑之深旨度材任事圣哲之良规某
虽甚愚颇向斯义属者谬图(集作/从)仕进因藉时来伏值
相公顾以外藩夙通衿契悯羊昙之未立早托谢家怜 康伯
之无归常依王氏拔于幽滞处以周行遂俾(集作/得) (第 7b 页)
三年春二月某日甲子葬于某所悲夫吾见其进由来
孔李之家吾谓之甥实曰何刘之族阳元既殁瞻旧宅
而无成 康伯
不存对玄言而谁与其铭曰
山河带砺金木精灵磊磊(集作/郁郁)千丈森森五兵騑骖面
掖出入东明人寿无几皇天 (第 10a 页)
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
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汲 王孙牟
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
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 (第 11b 页)
  来氏易注图说略序(郑之惠/)
毛肖寰先生偶寓湖南与不佞谈易因出梁山来徵君

图说一册授不佞为吾师青螺先生叙刻而毛公重录
者大都以错综变互推圣人立象之意因明后儒扫象
与臆度牵合之非真谈易家一种奇书也不佞十齿学
易不知易妄意易道之大不可思议而举目之间往往
遇之举目之间又不容思议处也圣人正以不容思议
者象其不可思议者则岐理与象不可扫象尤不可微
独不可抑且不能天始地成时行物生耳聪目明手持
足行尽象也则尽易也羲皇以六画摹写宇宙之变文

周易词就六画下一注脚指点出宇宙内名象示人使
人即其举目可见者由之而不知耳必果扫象则宇宙
事物可尽扫耶象固无恙反病理矣徵君绝鲜臆说吾
家康成肇明象𢾗错综著倪于 康伯
变互考占于尧夫
各推本孔子十翼之意徵君表章而全收之非有神悟
何以笃信乃尔因节取图序十六篇付剞劂公海内 (第 6a 页)
家敢以准自名乎
吃魄不能对有客出而难予曰子谓易不可谈则今之
学古之学也按隋经籍志自汉抵魏费直古文之训
系辞之作郑玄之易王弼之卦合四家之注已二十
二卷岂其皆糟粕欤诸授业师探微抉隐邃者称圣雄
者折人角河内女 (第 26b 页)
也孝不违忠
○二陈之相器相材略相似也 康伯
宏俊卿亮
○虞允文之材逾于浚其气则不如也
○察罕之忠庶乎岳飞矣武则同而功过之库库之
中沮也失在太子其 (第 20b 页)
同之
此大不可解者也
有以人而名器物者阮咸制阮遂名为阮咸今名阮王
右军好鹅遂名鹅为右军(见释/常谈) 康伯
传外国豉遂名康 (第 10a 页)
   西小湖寺记       曾棨
姑苏太湖有山焉磅礴峭拔屹然特立湖中山顶有小
湖泓渟澄澈烱若宝镜每太湖风生浪涌则小湖必相
应梁大同间达法师始以其地创为寺唐乾符中有沉

香观音像汎湖而来诸山具舟争迎莫能动独西小湖
寺僧诚祷像忽随波低昂一举而上遂至寺像旁杨枝
水下滴皆生千叶莲花由是四方水旱疾疫祷莫不验
寺遂大兴宋元之际弛于火栋宇无遗泰定中昌法师
始创观音殿国朝平张氏中山武宁王驻兵于此号令
严肃寺得不废永乐初僧惟寅主寺事十馀年出其先
康伯
宁遗赀兴造闻者争以施始建三圣殿暨廊
庑方丈众室像设靡不备高甍钜栋金碧焕发湖波岭 (第 36b 页)
   楚子革对灵王(昭公十二年/)
楚子狩于州来(地/名)次于颍尾(颍水之尾/在下蔡西)使荡侯潘子司
马督嚣尹午陵尹喜(五子楚/大夫)帅师围徐以惧吴(徐嬴姓/伯翳之)
(后/)楚子次于乾溪(在谯国城/父县南)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
复陶(秦所遗/羽衣也)翠被(以翠羽/饰被)豹舄(以豹皮/为履)执鞭以出仆析
父从(楚大/夫)右尹子革夕(子革郑丹/夕莫见)王见之去冠被舍鞭

(敬大/臣)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楚始/封君)与吕伋(齐太公之/子丁公) 王孙牟(卫康叔/子康伯)
燮父(晋康叔/之子)禽父(周公子/伯禽)并事康王(康/王)
(成王/子)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四国齐晋 (第 16a 页)
   楚子革对灵王(昭公十二年/)
楚子狩于州来(地/名)次于颍尾(颍水之尾/在下蔡西)使荡侯潘子司
马督嚣尹午陵尹喜(五子楚/大夫)帅师围徐以惧吴(徐嬴姓/伯翳之)
(后/)楚子次于乾溪(在谯国城/父县南)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
复陶(秦所遗/羽衣也)翠被(以翠羽/饰被)豹舄(以豹皮/为履)执鞭以出仆析
父从(楚大/夫)右尹子革夕(子革郑丹/夕莫见)王见之去冠被舍鞭

(敬大/臣)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楚始/封君)与吕伋(齐太公之/子丁公)
王孙牟(卫康叔/子 康伯)
燮父(晋康叔/之子)禽父(周公子/伯禽)并事康王(康/王)
(成王/子)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四国齐晋 (第 16a 页)
   酬徐姊郑夫人

已知彤管寄情赊金缕珊珊改绛纱隐几尚传 康伯

下帷犹似谢公家桃笙乍转湘波动灌树初殷海燕斜
翡翠笔床空作赋输君相赠有琼华
   上已分韵
解禊回 (第 11b 页)
(常曰 康伯
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华郭璞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兰苕兰秀也 木 海赋鱼则横海)
(之鲸拾遗记鲲 (第 10b 页)
默字)以渔樵之乐(音/洛)自遣而已顷者卖
药都市寄食友朋(从吴本韩天宝中公旅食于京华口/神仙传 康伯
体卖药洛阳市中)
(不贰价敏孔丛子臣/学行不 寄食于赵)窃慕尧翁击壤之讴适遇国家郊
庙之礼不觉手足 (第 2a 页)
  昭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
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五子楚大夫徐吴与国故围之以偪
吴)
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秦所遗羽
衣也)
翠被豹舄执鞭以出(执鞭以教令)仆析父从(楚大夫)右尹子
革夕(子革郑丹夕莫见)王见之去冠被舍鞭(敬大臣)与之语曰昔
我先王熊绎(楚始封君)与吕伋(齐太公之子丁公) 王孙牟(卫康叔子康伯)

(晋唐叔之子)禽父(周公子伯禽)并事康王(康王成王子)四国皆有分
我独无有(四国齐晋鲁卫分珍宝 (第 50a 页)
  昭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
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五子楚大夫徐吴与国故围之以偪
吴)
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秦所遗羽
衣也)
翠被豹舄执鞭以出(执鞭以教令)仆析父从(楚大夫)右尹子
革夕(子革郑丹夕莫见)王见之去冠被舍鞭(敬大臣)与之语曰昔
我先王熊绎(楚始封君)与吕伋(齐太公之子丁公)王孙牟(卫康叔子 康伯)

(晋唐叔之子)禽父(周公子伯禽)并事康王(康王成王子)四国皆有分
我独无有(四国齐晋鲁卫分珍宝 (第 50a 页)
犹有鸟衔泥
古有逃名士洗耳东海东韬精事肥遁浮云藐王公被
发或佯狂垢形灭其踪季世事标榜纷纷竞罹凶所以 康伯
徒邈焉不知终
幼安家北海流徙来东溟一帽常挂头破席屡见经六
籍躬探微众说纷聚萤老非诸侯客肯至三公庭华生 (第 28a 页)
  卦爻辞论
易之书为卜筮而作也而其精极于阴阳性命其赜包
于品物群形其繁周于日用感应盖自卦画既成而斯
三者傋矣后之圣人因其所蕴而系之以辞然易之辞
独与他经异者言出于象有象而后有言义以备占一
占自为一义言则不必其相属义则不必其相应非若

诸经之文从字顺而义类贯通也神而明之则其言有
典常举而措之则其道有典礼又未尝不文从字顺而
义类贯通此易之为书所以至精至变至神而不可以
浅迹胶而私见滞也学易之至者无如孔子孔子之言
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率辞揆方则有典常又曰原始
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惟其时物也又曰初辞拟之
卒成之终智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呜呼圣人之学易
盖如此京房焦赣数之贼也辅嗣 康伯
义之翳也邵氏 (第 13a 页)
旷得亦安可诬吾
意非无知此者要在钩发赜隐置略章句擢玄缊而遗
粗迹得意忘象如负苓笑王通之鱼兔即康成辅嗣
仲达辈其遐迈颛确如是乃不知乎盖亦姑从简便
以为无损易之大致云尔且昔人之讲重卦命名之说
亦多矣憼此本固 (第 2a 页)
知世有崇高权贵炎冷荣悴之一去一来者其相越岂
不霄壤哉用宣之师为张安国氏友为 康伯
龄氏以其
独到之资加之以师友之学用宣之光其先而载德乎
其后者不可量已外物之一利一钝又乌足以计吾短
(第 6a 页)
   (之意太白此词虽拟之然其辞意/则出于骚肆为诞辞以寄兴而已)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
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𥬇亿千场吾欲

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
所愿与人驻颜光(齐贤曰劫世也儒谓之世道谓之尘/佛谓之劫神异传曰东王公与玉女)
(投壶设有不接天为之笑开口流光今电是也士/赟曰 康伯
曰太极者无朕之称不可得而名也)
   空城雀(士赟曰乐府内鸟兽二十一曲有空城/雀却不言所始太白此词则 (第 23a 页)
   母
制曰记有之母没而杯棬不能饮焉泽存焉尔推而言
之亦可曰母没而蒯麻不能御焉教存焉尔尔赠宜人
刘氏乃具官某之母操绩致勤敬姜复出尔子之彊立
不怠自其成童则已然矣今贵五马而釜庾不逮 康伯
拥绵以泣寇莱扪足而号陟彼屺兮是可痛也朕用加
赠尔恭人旌而有子呜呼夫既有子云何不喜 (第 3a 页)
   梅里华氏九里泾新阡之碑
华氏自南齐孝子宝居钖之慧山族属衍大散处邑中
无虑百数宋有原泉处士者始居梅里之隆亭原泉四
传为将仕郎无锡簿将仕生处州录判录判生元屯田

打捕提举屯田生太尉府知印知印生开二处士始不
仕自开二以上十世并葬隆亭开二传平一再传 康伯
别葬报亲院 (第 12a 页)
康伯
而下曰荃曰本盛凡二世葬鸭城巢
髦墩二墓去隆亭不一舍而近今九里泾则坦庵府君
良用所葬始去隆亭而别为兆域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