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死军事名灭爵绝国土不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
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
墓怨隙并 兴宗
亲怖慄死者不能自列生者莫为之讼
臣窃伤之夫明主醲于用赏约于用刑高祖尝与陈平
金四万斤以间楚军不问出入 (第 3a 页)
  临川吴子善墓志铭(王安石/)

临川吴氏有子 兴宗
字子善年二十丧母而其父以生
事付之则先日出以作后日入以息日午矣家一人未
饭其夫妇必尚空腹天寒矣其一人 (第 2b 页)
焉他见崔子铭无容表
  翰林院修撰沧洲张先生行状(陆容/)
张先生讳泰字亨父先世苏州太仓人曾祖原瑞祖
父显忠母徐氏亨父少以聪敏闻于里闬有司选为
卫学生书过目辄成诵为举子业下笔往往多惊人语
然性豪迈不能受 (第 12b 页)
   禅隋册文
咨尔相国隋王粤若上古之初爰启清浊降符授圣为
天下君事上帝而理兆人和百灵而利万物非以区宇
之富未以宸极为尊大庭轩辕以前骊连赫胥之日咸
以无为无欲不将不迎遐哉其详不可闻已厥有载籍
遗文可观圣莫逾于尧美未过于舜尧得太尉已作运
衡之篇舜遇司空便叙精华之碣彼褰裳脱屣贰官设
飨百辟归禹若帝之初斯盖上则天时不敢不授下祗

天命不可不受汤代于夏武革于殷干戈揖让虽复异
揆应天顺人其道靡异自汉迄晋有魏至周天历逐狱
讼之归神鼎随讴歌之去道高者称帝禄尽者不王与
夫文祖神宗无以别也周德将尽祸难频 兴宗
戚奸回
咸将窃发顾瞻宫阙将图宗社藩维连率逆乱相寻摇
荡三方不合如砺蛇行鸟攫投足无所王受天明命睿
德在 (第 19b 页)
眷涵碧之兰林兮揽
三丘之云松飞岑连嶂翠碧成丛慨仲文之才藻兮顾
沈身于惭德犹栖栖于末路兮临青冥而铩翼仰 兴宗
之遗烈兮嘉幼公之殊绩想昭谏之隐居兮思玄英之 (第 23b 页)
陶男
慕容契倾唐左散骑常侍房式恺周康国公柳带韦□
周大右弼代王宇文达方周姑臧公令狐瑾道辽道宗
洪基兴 辽兴宗宗真
熙金熙宗亶我明熙祖淳我明淳
祖哲宋哲宗徽宋徽宗宁宋宁宗又秦宁公明中山武
宁王达制汉高远侯丙猜剻成侯周 (第 22a 页)
  郢君子孙赠公墓

孙赠公讳赳字志文别号琴山其先有 兴宗
者自江西
徙而为楚之京山人代治儒业四传而始显为万安令
衡五传而为蒙城令良弼有丈夫子六皆贤伯越以子
(第 18b 页)
   (文志荧惑踰岁星居其东北半寸所如连李又/即事云雨不成游布路归出左传自朝布路而)
   (罢今集皆注云恐误盖不考也/)
  谢孙 兴宗
惠草虫扇
吴僧画团扇点缀成微虫秋毫宛皆具独窃天地功细
者及蛛螫大者才阜螽枯枝拥寒蜩黄蕊黏飞蜂翾然
(第 14b 页)
  孙又生儿乃有移山之志老而无子难忘隮壑之忧辄

生一念之诚仰扣九闶之邃某四世而下一子相传积
累之泽不流嗣续之微如缕顾惟仄陋实忝继承虽凭
祖考之休尚寡子孙之聚奉先思孝敬鬼尊神达旦炷
香望高禖而致祷迎春剪䌽诣圣母以投诚久倾葵藿
之心未感熊罴之梦方炎帝执衡之候乃孀亲设帨之
辰按大藏之古仪建圆通之胜会庶凭佛力上达宸聪
伏惟帝释天主道济洪纤德包罔极生殖长养曲成而
不遗主张维纲善救而无弃特回昭鉴俯纳虔诚一毫

之片善可书三载之馀殃如埽策登九寸遇老妪之授
符环列四枚感黄衣之献玉庶几多子得以 兴宗
誓勤阴
德之脩用答大钧之赐

  设罗汉供祈安疏      韩子苍

  菩萨应缘之号有长寿王声闻利 (第 17a 页)
   淇上别赵仙舟(王维)送沈秀才下第东归(贾岛)

   崔九第欲往南山(王维)同前(裴迪)
   赠别沈四逸人(高适)留别王维(翟 兴宗)
   送豆卢策归别墅(孟郊)送柳淳入关
第十五卷之下 诗辛(揔六十七首)
 古调歌篇四
  行役二 (第 17a 页)
曰夫市无虎明矣然三人言诚市有虎今邯郸)
(去魏远于市谤臣者/过三人愿王熟察之)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 兴宗
亲怖慄死者不能自列生者莫为之讼臣窃伤之夫明
主醲于用赏约于用刑高祖尝与陈平金四万斤以间
楚军不问出入 (第 9b 页)
   送程左史(骧)以右撰知夔州分韵得重字
   题谢耕道(耘)一犁春雨图
   送陈大著(晦)知蕲州分韵得辉字
   题石 兴宗(振)
读书岩
   送赵编修(大全)知眉州分韵得登字
   送范吏部(子长)知崇庆分韵得兮字
   送苏大 (第 9a 页)
家学者私谥贞节先生十二月壬申
葬县南乘骢乡御史里马坞之原娶葛氏宋参知政事
端献公洪之玄孙子男四人大同 兴宗
嘉亨允升女四
人适葛实李观及东阳儒学教谕李思文其一蚤卒孙
男十人昭晖旭晔升昱炳昂景杲孙女二人适许益亨 (第 39b 页)
 题平阴僧寺
三吴家近水晶宫行坐红香绿影中今日异乡僧寺里
一盆荷叶战西风
 杨兴宗(一首/)
    兴宗
高陵人宋既渡江 (第 18b 页)
兴宗
有龙南集予同
   舍郎杨君羡尝见之 (第 18b 页)
金至明
追尊之典有加于古立庙称宗与诸帝无异则不得不
别而异之如辽之义宗顺宗元之睿宗裕宗显宗顺宗
明之 兴宗
睿宗史皆列于宗室传之前今宜取以为式
若金史于徽宗睿宗显宗别称世纪补列于帝纪之后 (第 3a 页)
   与徐仲圃书
仆于舆地之学留心廿馀年尝恨东晋南北朝侨立州
郡岁增月易名目丛复虽以杜佑李吉甫乐史之淹博
犹且十阙其六七不揣椎鲁思欲理而董之而疑义纷
挐无从质正近年始交阳湖洪孝廉稚存今又得交足
下皆研精地理卓然成家而足下撰次年表经纬分明
于南北交争畺易陷复之迹瞭如视掌洵足补前人之

阙而为后学之指南矣其中尚有一二疑不能释请疏
其大略以备采择晋志元帝渡江之后徐州所失过半
乃侨置淮阳阳平济阴北济阴四郡初不言置于何地
而足下以历阳实之遍检晋宋齐志历阳并无置四郡
之事未知足下何所据也且晋志述渡江州郡多不可
信即以此条论之上文云永嘉之乱临淮淮陵沦没石
氏则是淮北既失之后所置其地当在淮南而安帝纪
义熙五年慕容超将慕容 兴宗
寇宿预阳平太守刘千
载为贼所执是阳平在淮北不在淮南其难信者一宋
志淮阳阳平济阴北济阴并在徐州部内宋之 (第 1b 页)
   刘璐

洋州于中丞顷牧左绵题诗越王楼上朝贤继和辄
四韵诗云隔政代君侯多惭迹令猷山光来户牖江鸟
满汀洲雅韵徵朝客清词写郡楼至今谣未已注意在
洋州
璐为绵州刺史隔政代 兴宗
璐曾刺蜀州
   卢栯
和于中丞见寄诗云图画越王楼开缄慰别愁山光涵
雪冷水色带江秋云岛孤征雁烟帆一叶 (第 7a 页)
  南康路都昌县重修儒学记

皇朝自国都郡县皆建学学必有庙以祠先圣先师而
学所以学其学也有司奉明诏严祀典而属教于校官
薄海内外莫敢不虔敬苟有事焉则必记其事事无不
同也记事者因其地而各有所述以示讽劝此南康都
昌之修学所以不可无记也昔者孟子没而道学失其
传周子起于千载之下而传之程子而斯道大明以行
圣经贤传之旨论说传受之备至朱子而蔑有加矣而
南康之为郡也蕞尔湖山之间甫及百年周子朱子为

之守其化民之速入人之深岂他郡之所可及哉且都
昌之为邑俗尤淳厚黄灏彭凤冯椅曹 兴宗
四君子者
实从朱子游讲学之懿脩行之笃传诸其家以及其乡
之人者尽宋之季年衣冠相望犹有可考者沐我皇元
(第 15b 页)
国土不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
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 兴宗

怖慄死者不能自列生者莫为之讼臣窃伤之夫明主
醲于用赏约于用刑高祖尝与陈平金四万斤以间楚
军不问出 (第 3b 页)
葬不归墓怨隙并 兴宗
亲怖慄死者不能自列生者莫
为之讼臣窃伤之夫明主醲于用赏约于用刑高祖尝
与陈平金四万斤以间楚军不问出入 (第 3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