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阳以东使吴汉率朱祐及廷尉岑彭执金吾贾复扬化
将军坚镡等十一将军围朱鲔于洛阳八月壬子祭社
稷癸丑祠高祖 太宗世宗
于怀宫进幸河阳更始廪丘 (第 13a 页)
玿前辽兴军节度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次子
璟摄宜州观察推官文称大圣皇帝者辽太祖之尊号
也太宗称嗣圣 皇帝世宗
称天授皇帝穆宗称天顺皇
帝景宗称天赞皇帝皆与史合其云燕京留守南面行
营都统燕王者耶律牒蜡也本传不言为 (第 11a 页)
  谥法
谥之作也人心之不知其然而然者也邃古帝者之号
多不知其义所取烈山氏始为农师而民神之故因而
号焉尧舜之圣民无能名禹平洪水相与震而惊之故

称大焉至于汤则或嘉其功而称成或象其德而称武
此周公所以因之而作谥也有祖而又有宗亦人心之
不知其然而然者也商之世尝衰矣至帝戊而中兴故
尊之而因以号焉其后屡衰武丁振而兴之功最高故
尊之而因以号焉汉之 太宗世宗
用此义也至东汉而
祖宗谥号之义皆失矣祖者始也故宗无定数祖一而已以
光武之复有天下而称祖是二始也谥以易 …… (第 17b 页)
不知殷人宗汤周宗武王乃二代始受命
之君不闻汤武之贤以不称祖而贬于稷契其庙别为
号盖缘文帝称太宗武帝称 世宗
而然不知曰太曰世
非谥也非显与明肃与章之比也至于唐而历世并称
宗至于明而继世并称祖伤名愆义实自东汉始 (第 18a 页)
  请复靖江王恩恤原例疏
题为恳乞天恩循旧赐恤以广圣惠事该靖江王长子

履焘奏请前事卷查嘉靖四年七月内准礼部咨开靖
江王庶长子邦宁奏父靖江王经扶病故已经本部覆
奉钦依行移该布政司照郡王减半事例给银一百七
十五两造葬去后嘉靖五年七月内伊子邦宁奏复全
价本部议得洪武年间靖江王府系与秦晋同日受封
比之亲王虽若有间比之亲王府下郡王亦颇不同若
照郡王坟价减半给与似非所堪合无照依先年郡王
造坟全价事例给与不必减半该布政司委府佐官一

员督理等因覆奉 世宗皇帝
圣旨是准照郡王造坟全
价事例给与银三百五十两钦此钦遵在卷及查万历
十年五月内准礼部咨开靖江王长子履焘 (第 48b 页)
  谥法
谥之作也人心之不知其然而然者也遂古帝者之号
多不知其义所取烈山氏始为农师而民神之故因而
号焉尧舜之圣民无能名禹平洪水相与震而惊之故
称大焉至于汤则或嘉其功而称成或象其德而称武
此周公所以因之而作谥也有祖而又有宗亦人心之
不知其然而然者也商之世尝衰矣至帝戊而中兴故
尊之而因以号焉其后屡衰武丁振而兴之功最高故
尊之而因以号焉汉之 太宗世宗
用此义也至东汉而 …… (第 12a 页)
知殷人宗汤周宗武王乃二代始
受命之君不闻汤武之贤以不称祖而贬于稷契也其
庙别为号盖缘文帝称太宗武帝称 世宗
而然不知日
太曰世非谥也非显与明肃与章之比也至于唐而历
世并称宗至于明而继世并称祖伤名愆义实自东汉 (第 12b 页)
以文臣为之。其曰检校政丞者。盖在  太宗世宗
世。然不详其创革之始末云。当国初。军国大事。六官庶务。皆出于政府。每三公合坐。六曹之属官。各秉其事。 (第 303H 页)
备焉。而公之言。实与有助。则隆褒之典。持笔之传。与夫舆地人物之纪。其谁曰不信。自是累百岁。当 本朝  太宗 世宗
之交。有侍卫司大护军讳该德全孝友。才兼文武。己亥五月对马岛倭寇江浙掠我境也。 国家奉 皇敕东捣。欲绝 …… (第 249L 页)
九节制分道焚捕。捷 闻褒下。而公不幸先殉。奴虽请生路而竟甘于复矢。则 国家之隐卒。金毕斋之遗集以至  世宗
之实录。将日月不刊矣。自是又七世当光海废 母。有处士讳䃫以姜睡隐高弟。并二子不染于三昌。而甲子丙子二 (第 249L 页)
岛才一岁。倭人求去 国书所纪永乐年号。而据大义斥绝。将被拘。犹毅肰不屈。倭王大感悟。修礼物护归。 太 宗 世宗
尤重之。 召见便殿。命具行中日录及诗律以进。行于世。既再佚再传。而苏世让,曹弘立先后序之。性又至孝。 (第 422L 页)
上命史局诸臣。采摭其政教之关于大体者。编为宝鉴。已又 教曰。予惟国朝宝鉴始成于 世祖朝。寔载 太祖  太宗 世宗 
文宗四朝事。其后 宣庙宝鉴成于 肃宗朝。又其后 肃庙宝鉴成于 英宗朝。上下几百年中。 列圣之有宝鉴六 (第 549H 页)
卒未几。高丽革命。本朝光御。我 定宗大王追封公以江城君。礼葬公于丹城葛芦山向酉之原。置户守冢锡祭田。 太宗 世宗 
世祖 成宗四朝。加赠公参知议政府事艺文馆提学富民侯。谥曰忠宣。录其子孙。多至清显。为丽史者立公传。列 …… (第 282L 页)
命膺之所撰也。太常之所采也。 圣主之所许也。使命膺复为文于墓道。则岂有以易乎此哉。谨按。公字圣方。以 世宗
别子宁海君瑭为祖。宁海之孙江宁副正祺。与赵文正公光祖。为道义交。事载宝鉴名臣录。即公之九世祖也。曾祖 (第 285H 页)
。进曰卫武公方年九十五。而戒饬其躬犹不衰。天方艰难以下。尤今日所当体念者也。又因讲云汉章进曰。我 太 宗 世宗
时遇旱而雨。适讲此章。仍 教曰幸赖 祖宗之佑。得此喜雨。古先哲王固所当法。而祖宗之事亦可则也。 上曰 (第 462H 页)
。曷克于一家焉特盛如是哉。于是乎就考其世。则平斋事恭悯王。官至密直副使。而以经济器称。容轩事我 太祖 太宗世宗。
位至上相。而以清白称。又其功名事业。俱大著于时。而忘轩于燕山朝。以谏官直言被祸。风节尚凛如也。想其平 (第 452H 页)
 

降及夏商。其礼始变。鲧殛死于尧舜之世。而夏人郊之。冥勤其官而水死。圣德未著。而殷人郊之。虽谓之不由时势。吾不信也。然此时去古未远。有功有德。乃能配天。配天而后乃跻宗祀。(宗祀如今之预定不祧)殷有三宗。太甲曰太宗。太戊曰中宗。武丁曰高宗。此所谓有殷多先哲王。礼陟配天也。(周召之所言)周唯文武成康。列于世祀。至汉犹有摹拟。 太宗世宗
世祖肃宗谓之世室。乃可称宗。唐宋以降。无帝不宗。无祀不世。其视五帝之世。邈乎其天渊矣。
 郊禘祖宗之 (第 41L 页)
。故商书七世之庙。蔡传以为七世亲尽。必有德之主不祧。此据王制三昭三穆之文而立训也。
汉代庙制坏乱。然 太宗世宗
中宗高宗之外。不得称宗。东汉显宗肃宗而已。后代即阼为君者。并皆称宗。宗而祧之。宗何有焉。 皇明嘉靖大 (第 506H 页)
而不设井田。何以异是。臣故曰井田宜复也。
宜与一二大臣。钦定厥议。三日斋戒。乃入 太庙。昭告我 太祖 太宗世宗
世祖。列圣先王曰。将理经界。上遵王道。下安民生。为万世立经陈纪。乃御敦化门。集文武百官六部八道之民。 (第 137L 页)
佥议政丞星山府院君。曾祖讳台宝星山君。祖讳得芳。入 本朝。礼曹判书。考讳棐。吏曹判书。仍两世显于 太 宗 世宗
时。配柳氏。父曰府院君元俭。葬祔公墓。生四男二女。男曰文贤县监。文粹文科郡守。文美正郎。文通正郎。女 …… (第 395L 页)
  
秀谷祠碑
维广州府西光秀之山。有祠岿然。并享峒隐,沧江,迂斋三先生。是为秀谷祠也。谨按峒隐先生讳义健。字宜仲。  世宗
别子广平大君玙五世孙。力学自修。风仪玉立。有高世之情。举进士。暂就荫仕。母没不复出。 (第 398L 页)
宗璘初名延钧。又玄锡。
辽太祖耶律亿字阿保机。小字啜里只。 太宗德光改名耀屈之。字德谨。小字尧骨。  世宗阮
小字兀欲。 穆宗璟初名明。小字述律。 景宗贤字贤宁。小字明扆。 圣宗隆绪小字文殊奴。 兴宗宗真初名本 (第 282L 页)
  天祐三。 唐昭宗, 伪周张士诚, 南诏段正明。
  天福二。 后晋高祖, 日本四条院。
  天会二。 北汉刘匀, 金太宗。
  天禄二。  辽世宗,
 日本圆融院。
  天圣三。 宋仁宗, 南诏段素贞, 安南黎季犁。
  天禧二。 宋真宗, 辽直鲁古 …… (第 324H 页)
 宋
僖祖钦陵。 顺祖康陵。 翼祖定陵。(后改靖陵。) 宣祖安

陵。 太祖永昌陵。 太宗永熙陵。 真宗永定陵。(初名镇陵。) 潘皇后保泰陵。 仁宗永昭陵。 英宗永厚陵。 神宗永裕陵。 哲宗永泰陵。 徽宗永祐陵。 钦宗永献陵。 高宗永思陵。 孝宗永阜陵。 光宗永崇陵。 宁宗永茂陵。 理宗永穆陵。 度宗永绍陵。 端宗永福陵。
  辽
 太祖耶律亿祖陵。 义宗耶律倍显陵。 太祖耶律德光怀陵。  世宗耶律阮
显陵。 穆宗耶律璟怀陵。 景帝耶律贤乾陵。 圣宗耶律隆绪庆陵。 兴宗耶律宗真庆陵。 道宗耶律洪基庆陵 (第 331L 页)
此编历代要录之意也。谨取先儒要论。粗加详节。起上古迄于元。)国朝宝鉴。(世祖朝。命申叔舟等撰。 太祖 太宗世宗
文宗宝鉴。名目国朝宝鉴。 肃宗朝李端夏撰。 宣庙宝鉴。 英宗朝命李德寿等撰。 肃庙宝鉴。 今上五年。 (第 491L 页)
  

命编国朝宝鉴纶音(附编藏事实○辛丑)
我朝宝鉴凡有三。国朝宝鉴。所以纪载我太祖 太宗世宗
文宗四朝事实。而又有宣庙宝鉴,肃庙宝鉴焉。惟其编书之体。不但有详略之不同。乃若端宗世祖睿宗成宗中宗仁 (第 42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