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题赵子昂书招隐卷后
右赵魏公所书招隐士一篇公自大德三年八月改集
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七年十月已阅五

载而公年亦五十矣乡先生 方君寿甫
从其父岩南翁
游杭提举官署时寓于杭府故先生得见公而请书此
卷也卷左有翰林待制柳公长芗山长吴公题识二公 (第 31a 页)
以寡克众又获仙
居县寇千馀先镇岭江继镇澉浦迁镇铅山二十八年
八月疾二十七日卒年六十三明年归葬莱州掖县

北村
元配刘三男长福宣武将军管军千户卒无嗣继
室张二男长答剌忽台处州副万户今镇抚州者也妾
之有男者三呜呼中 (第 7b 页)
者为之序若夫
土风之美云山江水观游之乐厥有篇什兹不复云
  送富州陈教授诗序
浦阳陈彦正教授富州里友 方寿甫
合同志之士为歌诗以饯
之徵予言序其首盖君子之仕也将以行其志焉尔法守之所
拘吏议之所迫位弥下则事弥多静 …… (第 9a 页)
专制郡事千数百年之下
文法滋密民俗寖媮而元凯能以一邑行其志又难矣元凯为
浦江满三岁而去浦江之隐君子曰 方樗寿甫
者予友也善为
诗而不苟出独于元凯之行率士人赋诗以送之且以书俾予
序其首予观元凯固不止百里材矧今 明良 (第 16a 页)
  跋颜乐斋诗
濠梁之鱼庄子不必知其乐庄子不知鱼之乐惠子亦不得而
知也夫颜子之乐唯孔子能知之故曰回也不改其乐七十子
之徒容有未尽知之者矣张君知颜子之乐与否人固莫得而
知又恶能乐其乐而言之耶是以与张君游者往往取昔人之
成说而重陈之盖于此难为言也言筌蹄尔得鱼兔者必忘筌
蹄得意者必忘言君果能如颜子之无听以耳而听以心无听
以心而听以气将有忘言之人与君同其乐而以不言之言为

君言之矣予何人斯敢措一辞哉
  书王申伯诗卷后
始予弱冠时学为诗同郡柳道传王申伯陈茂卿 方子践
子发
皆以能诗称者也柳初效粤谢皋羽后自成一家方受学尊父
存雅先生而杂出于谢陈与谢不相识乃酷似之独申伯 (第 8b 页)
别出
机轴十数年间星离云散凡予所与游与居而以文字相娱乐
者又一时之人物矣延祐庚申秋予忝预校文乡闱会申伯繇
闽阃白事中书行署相与握手道旧故出所为诗如干篇清粹
圆美庶几霜降水涸而涯涘见者于是茂卿死已久道传方入
为国子学官 子践
兄弟亦遁迹仙华山中不复与世接顾予乃
得从申伯相倾倒于邂逅之顷聆其诗岂非所谓跫然之音者
耶申伯之子馀庆 (第 8b 页)
   书王申伯诗卷后
始予弱冠时学为诗同郡柳道传王申伯陈茂卿 方子
子发皆以能诗称者也柳初效粤谢皋羽后自成一
家方受学尊父存雅先生而杂出于谢陈与谢不相识
乃酷似之独申伯 (第 11b 页)
别出机轴十数年间星离云散凡予
所与游与居而以文字相娱乐者又一时之人物矣延
祐庚申秋予忝预校文乡闱会申伯繇闽阃白事中书
行署相与握手道旧故出所为诗如干篇清粹圆美庶

几霜降水涸而涯涘见者于是茂卿死已久道传方入
为国子学官 子践
兄弟亦遁迹仙华山中不复与世接
顾予乃得从申伯相倾倒于邂逅之顷聆其诗岂非所
谓跫然之音者耶申伯之子馀庆 (第 12a 页)
专制郡事千数百年之下文
法滋密民俗浸媮而元凯能以一邑行其志又难矣元
凯为浦江满三岁而去浦江之隐君子曰 方樗寿甫

予友也善为诗而不苟出独于元凯之行率士人赋诗
以送之且以书俾予序其首予观元凯固不止百里材 (第 35b 页)
   浦江县修

学记
浦江之在婺蕞尔县也而制宜有学治门之东南其学
在焉然岁久且坏比数十年虽屡加缮理而仅取苟完
无经久意今县大夫始至乃喟然兴叹谓学之所急惟

田与庐今监县廉侯阿尼雅巴哈既尝归其侵疆矣顾兹
屋庐之圮压吾得辞其责哉遂与主簿刘侯师稷合谋
修治而俾教谕祝君应升宣其劳应升既受命即为礼
致治经之士张天锡吴实饬材徵工率先凡役而他有
籍于学者因皆相励而趋为之自殿庭门庑以逮泮池
论堂斋舍墙垣廪庾庖湢之属悉皆易弊为良有加于
昔始事至正辛卯之秋九月及冬十一月而成于是应
升暨学之耆硕 方先生樗
相与属笔于良以记其役良 (第 1b 页)
舄曾
岁月之几何遽长掩于元室痛幽明之夐隔莫有酬夫
旧德列觞豆以告哀尚愀焉而来格呜呼哀哉尚飨
   祭 方寿父先生

维至正十二年岁次壬辰十月辛丑朔越十九日巳未 (第 23b 页)
近故 北村先生
方公归葬北山里生某等设帏道左薄
陈香币之奠为文以告之曰
人之有生具刚柔之理禀正通之气虽所遇有穷达之 (第 24a 页)
   晨起
着地雾成雨过溪风捲云朝光才晻霭山气亦氛氲坐

稳头慵栉愁深酒未醺乌啼向人急吾耳不图闻
   岁晏风雪中 方寿父
连翩惠诗次韵酬答
诗坛刘五字坚壁似长城未必形吾怯深凭寄此情 (第 18a 页)
   至治四御史诗成宪甫廉使徵赋
至治之元英主当御时崇梵教大启宫宇都城嗟咨民
劳役巨蹇蹇执法四臣列疏臣直伊何由圣明故维时
权奸实激霆怒诛窜亟加诬以谤愬粤若古先诽木谏
鼓我元造邦责在宪府列圣虚心忠谔继武伟兹弗褒
名节奚树皇化更新直气斯吐生荣殁赉宠以异数嗟
嗟在位有目斯睹恪恭尔职正直是与明明国是赫赫

王度毋利而回毋祸而惧明于一时千载弥著小儒作
诗用赞言路
   山中人二章赠 方寿甫
并寄尊翁存雅
山中人兮幽栖渺仙华兮翠微水冥冥兮谷凄凄秋莽
苍兮烟霏绿熊兮玄猿吟啸兮林间枫刁刁兮欲落桂 (第 6a 页)
城半掩归路暝争道击毂如飞梭九衢冥濛涨尘雾
渐见灯火稀星罗作诗写实不可缓马上已复成微哦
   北山行为 方寿父

峨峨仙华峰下有仙人宅右招括苍之贞士左挽延平
之羁客一时山水乡聚此文章伯君方壮岁清且閒日
操几杖随 (第 20a 页)
追攀至今倡和犹在耳隐隐涧水松风间衣
冠云散迹如扫白发垂肩君亦老高门长铗不可弹邑

西结屋茨生草飞鸿印雪元无据 北村
之名不忘故时
时矫首家山路朝吟暮讽句清新甑无炊米妻孥嗔祗
有青山不厌人
   忆去年
去年出神京南向 (第 20b 页)
亡德泽之报观于贱者而知其国览是录者或因予言
而有考云
   送 方寿父
之道州序
士生志四方盖游宦所必至古之人皆行之独悲夫今
之不幸也科目未兴而无以为官从师道息好士礼废
(第 2b 页)
  喻东泉学道止酒自书止酒诗座右戏寄
何故欲止酒自吟止酒词酒何负于人杯杓遽不持我
虽不解饮见饮辄喜之何疑酒乱性屏去无醇醨乃言
执道要危坐息奔驰行思驾羽轮久矣梦肉芝凤鸾守
炉鼎龙虎擅崛奇狂酲不我毒痛饮非吾师终然彼先
酒昔者祀狄仪笑挥金叵罗倒著白接䍦常人溺妄境
世虑动棼丝争如醉酩酊得以混希夷神仙矧多幻狡

狯无不为遨游市舍长调谑酒家姬唱歌便烂漫冠佩
任倾欹吾知麻姑过解与阳都期惕哉学仙侣身若槁
木枝云胡千瓢量政类断乳儿欢伯却恨诉曲生亦嗟
咨丹室尚恍惚醉乡终弃遗万一君上天酒星恐君疑
抑且君得封酒泉并须移竹溪清风处栗里落照时二
子岂不饮千秋长若斯
  柳博士寄诗张如心朱仲山 方寿父
盖悯乡枌之
  凋瘁而叹友道之寂寥也借韵和呈 (第 15a 页)
假卜商之辨。决二负之惑。讵劳刘向之言。鸿都于是推高。
曲台所以(阙二字)或陪黄屋。或侍青宫。 方樗
里之智囊。(阙一
字)
镇南之武库。故能保元吉于当世。垂嘉声于后昆。世子
国子主簿宏式(阙五字)追悲罔 (第 10a 页)
洪武
己巳九月二十三日享年四十陈氏之先居温州平阳
元初有仕于吉者留家庐陵再世徙泰和至彦和甫四
世矣祖 元寿父
观定母刘其配曾氏有孝睦慈惠之行
继胡氏子男三德逊德逵循德逵早卒女二萧玄安高 (第 3b 页)
  题子昂书招隐卷后
右赵魏公所书招隐士一篇公自大德三年八月改集贤直
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七年十月巳阅五载而公年
亦五十矣乡先生 方君寿甫
从其父岩南翁游杭提举官署
时寓于杭府故先生得见公而请书此卷也卷左有翰林待
制柳公长芗山长吴公题识二公 (第 2b 页)
是不可以不
记余虽老碧山未谢客尚当扶杖从之游是年当延祐
乙卯冬十一月甲子邑人景山方凤记
  (附/) 方樗
重脩浦阳江桥记 …… (第 9b 页)
方樗

  (附/) (第 11b 页)
方樗
重修圣昌寺记
佛氏为道盖未尝以宫室之美丹青之丽为已奉故其
徒或处穷岩绝壑诛茆结构离人世屏尘迹劬身苦志 …… (第 11b 页)
绍隆之功为大山之主善云实纲维之作始于至正四
年十一月落成于八年九月其施财之姓氏镌诸碑阴
云进士邑人 方樗
撰并书
 行状
  谢君皋羽行状
君讳翱字皋羽姓谢氏福之长溪人后徙建之浦城曾
祖景晖祖嘉至其父钥以春 …… (第 12b 页)
  答行可吴姻家
舍馆别来方袖示介眉之句室庐至止已伻传馈饩之
文叠加琼玖之贻一洗泥涂之辱某私怜萍梗重感蒿
莪闰岁黄杨适类初生之旦阳春白雪端为永好之期
  (附/) 方樗
饷吴良贵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