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事类赋序(李濂/)
宋博士渤海吴淑著事类赋百篇奉诏而为之注蒐罗
百家贯穿古今可谓博洽也已余览是书未尝不嘉其
考覈之精叙述之美而三叹其用心之劳也虽然余窃
有论焉载述日多世鲜自得之学以得之之易也七十

子之徒目不见载籍而斐然成章以得之之难也古之
人有老而后见完本论语聘上国而始见诗之风雅颂
适鲁而始见易象春秋其得之之难如此故其潜心覃
思强探力索一旦豁然贯通则为自得之学矣近代雕
印实繁汗牛充栋故学者彻悟寡而剽窃多训愈明而
功愈懈如道德性命之说则有 陈北溪
字义程若庸字
训而真西山读书记为尤精如车冕器服之辨则有朱
晦庵仪礼经传通解杨复三礼图而陈祥道礼书为尤 (第 8a 页)
  赠邢秀才归揭阳序(陈琛/)
东广揭阳秀才邢生照之千里裹粮来予馆中问余诗
余不能诗问余文余不能文问余疑义余不能章句讲

解岁暮告归以远来未有所闻为歉余告之曰吾饥焉
当食即食渴焉当饮即饮困倦焉当睡即抚枕而睡睡
足焉当起即整衣而起徐徐焉而行安安焉而坐不能
诗亦取古人之诗如陶靖节之平淡邵尧夫之闲适而
时歌咏之而不暇及于李杜黄陈之高吟绝唱不能文
亦取古人之文如周濂溪之太极张横渠之西铭而时
读诵之而不暇及于韩柳欧苏之雄文大笔不能章句
讲解亦取程朱之四书五经传疏而时览观之以会圣

贤之大经大意所在而不暇及于 陈北溪
饶双峰诸先
生之叠床架屋至简至易自暇自逸值风则与之俱清
值月则与之俱明值菊花之黄梅花之白则餐英索笑 (第 17b 页)
    答郑子上(十七)
  卷第五十七
   书(闾答)
    答林一之(二)
    答李尧卿(五)
    答 陈安卿(六)
  卷第五十八
   书(问答)
    答张仁叔 (第 74b 页)
切以是
获正直忠厚称年未满七十乞致仕归十有九年而卒
得寿八十六所著有思庵前后续集小学解性理群书
补注 陈北溪
字训晦庵诗文抄吴草庐文粹文章辨体
详刑要览
赞曰吴公树惇乃以文称其所为文匪忝躬行一践端
公再履中丞无 (第 12b 页)
   王益祥     陈 宓
   张 潞     陈 埙
   曾 槃     吴 机
  卷六十三
   黄 干      陈 淳
   
辅 广     蔡元定 (第 72b 页)
府君僦舍以馆食之疠气发
病者相枕府君躬亲粥药而时进之卒赖以生府君既
喜浮屠言读其书豁然若会其意者复阅 北溪陈氏

理字义即解其要曰圣贤之学盖如是因戒二子懋庄
曰我少不学至老而始悔若等其勉之懋与庄服父训
刻志事学 (第 33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诗综卷五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编
  陈 淳(二首/)
   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长洲人国子监
   生有白阳集(张石川云白阳从游衡山称入室/弟子有云 (第 1a 页)
 主管亳州明道宫追谥文肃学者称勉斋先生 陈北溪(淳/)
(第 6a 页)
安卿
龙溪人师朱子以特奏恩授泉州安
 溪簿未上卒学者称北溪先生
傅忠简公(伯成/)字景初济源人徙闽徽猷阁待 (第 6a 页)
  宋(张栻/) (吕祖谦/) (陆九渊/) (陈亮/) (叶适/)
 卷六十三
  宋(蔡沉/)  (陈淳/
) (真德秀/)
 卷六十四
  宋(魏了翁/文天祥) (黄震得王柏/谢枋) (牟子才/) (方逄辰 (第 11b 页)
不致伐以此观之则河东之不足为正统
累也明矣彼陈氏之书夫岂至当之论哉又曰或曰其说
本于朱子余曰朱子之答 陈安卿
也曰如以正统则秦初 (第 17b 页)
捍潮浚塘置塘以备旱溢禁佛斋作义冢立乡约以高
东溪之名节 陈北溪
之道学皆建祠祀之又为文以表
迭监郡之节义顾都司之保障为榜文数十条劝谕防
范靡所不至治行为诸郡首后入闽 (第 6a 页)
盛暑大疫不避也痛父弃养力共母事为给事
尝乞归省为侍郎再乞得赐钞接驿以归乡人荣之尤
景慕先哲尝请立宋儒 陈北溪
祠岁祀于乡为诗文浑 (第 2b 页)
府君僦舍馆而食之疠气发者相枕藉府
君躬亲粥药而时进之卒赖以生府君晚喜浮屠言读
其书豁然若会其意者复阅 北溪陈氏
性理字义即解
其要曰圣贤之学盖如是因戒其二子懋庄曰我少不
学至老而始悔若等其勉之二子服父训刻志事学庄 (第 10b 页)
 传易说一卷主于破其师太极在阴阳中之说于
 道之大本大原差了故有此两般易两般太极之谬
 谈朱门惟勉斋黄直卿识道理本原其次 北溪陈安
 卿
于细碎字义亦不差
来教谓澄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为洛书文然此乃 (第 15a 页)
   古学权舆序
曲礼三千今不可得而见矣小戴记首篇之首所引四

言先儒以为古经之遗也句止三字意欲童幼之便于
口诵也欤然礼篇中亦犹有三字为句者庐陵士刘我
缀辑之附益戴记篇首之四言视 陈淳安卿
五字句礼
诗尤驯雅并取朱子所释弟子职及一二蒙训通作一
编其文易诵其事易行真古学之权舆矣夫
   毁曹 (第 8a 页)
甚详汪吕书在壬辰癸巳距庚寅仅二三年家礼既有
成书何为绝不之及也 陈安卿
录云向作祭仪祭说甚
简而易晓今已亡之矣则是所亡者乃祭仪祭说而非
家礼明矣文集语录自家礼序外无一语及家 (第 31a 页)
 信然后可以取善改过此力行必本于存诚也圣人
 开示学者无如此章之约而备
朱子言学敬知行三事五峰胡氏则前有立志 北溪陈
 氏又加以虚心今观虚心在立志居敬之内虽不别
 为条可也故曰立志所以植其本也居敬所以持其 (第 6a 页)
道益光而西山蔡氏勉斋黄氏九峰蔡氏 北溪陈氏

继而兴闽之道学遂与邹鲁同风其波及四方者皆本
于闽呜呼盛哉揆厥所自先生之功大矣而祠事弗举
者三百馀 (第 3a 页)
   漳州重建道原堂碑
漳州治城之西北有台屹然曰临漳实据溪山之胜宋
绍熙庚戌紫阳朱夫子守是邦登兹台而爱之欲筑读
书之室不果宝庆乙酉郡守危桢始仿白鹿洞规筑龙
江书院于台之下成夫子之志也淳佑丙午郡守方来
复于书院之东偏构堂三楹肖夫子之像于其中配以

高弟 北溪陈安卿
每岁春秋率庶僚暨邦之群彦祀焉
而颜其堂曰道原盖取夫子与 (第 8b 页)
北溪
授受之语也其后
邦人复以勉斋黄直卿侑食于堂盖勉斋亦闽人且尝
讲道夫子之门者也迨宋社既屋书院燬于兵遗址 (第 8b 页)
  送柯德阳如新城序(戊戌以后/)
杭故多四方士而予久寓于是祖道赠言常有之曰如

某县为教谕也曰如某书院为山长也曰如某州某府
某路为学录为学正为教授也今送柯君德阳独不然
德阳之行新城何氏以家塾聘之也天下郡国设学乃
公家之师家塾乃私家之师师一也而所以为师不同
公家之师有司所选势夺贿予未必皆实学之士故公
家之师或出私意私家之师岂有父兄不爱其子弟而
不选实学之士为之师者故私家之师必合公论况公
家之师志在仕进私家之师志在藏修德阳以藏修为

务而不以仕进为心过人远矣抑士之所学果何事耶
八圣四贤暨濂洛关西学之祖也张宣公吕成公早世
而书传朱文公独后死而书大备学之宗也黄直卿通
陈安卿
字义之外各有文集羽翼文公真希元之读
书记义理之本根魏华父之九经要义典故之渊薮又
各有集百卷皆学者所由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