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评文喻学者(崔铣/)
崔子曰金元之际中州之文气雄而词倔健欲陈义而
不精其人可与集事而不可持久故国易摧譬则秋壑
霜厓孤峭涌决非托生之区也南宋之文气浮而词细
靡故国益弱甚者叶水心之谲周平园之漫 陈止斋 之
杂秋阳之华秪章其索然也已
国朝文评(王世贞/)
宋景濂如酒池肉林直是丰饶而寡勺药之和王子充 (第 10a 页)
崔子曰金元之际中州之文气雄而词倔健欲陈义而
不精其人可与集事而不可持久故国易摧譬则秋壑
霜厓孤峭涌决非托生之区也南宋之文气浮而词细
靡故国益弱甚者叶水心之谲周平园之漫 陈止斋 之
杂秋阳之华秪章其索然也已
国朝文评(王世贞/)
宋景濂如酒池肉林直是丰饶而寡勺药之和王子充 (第 10a 页)
(九思/)
自予先大人与考功东先生同举于乡其后两世三人
又辄同举又以姻娅之欢予故与主事东君通家相爱
称兄弟焉 君举进士 及为知县考绩又超拜为主事予
皆在京师贺焉其卒也哀哭之焉当是时君之仲兄希
曾请予表君之墓会罹变故有淮上 (第 4a 页)
自予先大人与考功东先生同举于乡其后两世三人
又辄同举又以姻娅之欢予故与主事东君通家相爱
称兄弟焉 君举进士 及为知县考绩又超拜为主事予
皆在京师贺焉其卒也哀哭之焉当是时君之仲兄希
曾请予表君之墓会罹变故有淮上 (第 4a 页)
又
尚主之制非古釐降二女陶唐之典归妹元吉帝乙之
训王姬归齐宗周之礼以阴乘阳违天以妇陵夫违人
违天不祥违人不义
又
古者天子诸侯有事必告于庙朝有二史左史记言右
史书事事为春秋言为 尚书君举 必记善恶成败无不
存焉下及士庶苟有茂异咸在载籍或欲显而不得或
欲隐而名章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善人劝焉淫 (第 49b 页)
尚主之制非古釐降二女陶唐之典归妹元吉帝乙之
训王姬归齐宗周之礼以阴乘阳违天以妇陵夫违人
违天不祥违人不义
又
古者天子诸侯有事必告于庙朝有二史左史记言右
史书事事为春秋言为 尚书君举 必记善恶成败无不
存焉下及士庶苟有茂异咸在载籍或欲显而不得或
欲隐而名章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善人劝焉淫 (第 49b 页)
彭正建
卷五十四
胡朝颖 王孝岩
陈傅良 刘 爚
李大异 姚宋佐
丁 逢 蔡幼学
廖德明 石孝友
(第 61b 页)
卷五十四
胡朝颖 王孝岩
陈傅良 刘 爚
李大异 姚宋佐
丁 逢 蔡幼学
廖德明 石孝友
(第 61b 页)
诸缘出世本缘说法利生众生钝根不能见性成佛所
以托胎卵湿化为正命认地水火风为自身将育引育
从苦入苦大可厌患况无出期故如来警之以雷震法
音示之以天然觉路设有七宝布施满恒河沙不如四
句受持等虚空量而此小邑其中万家虽建梵宫犹虚
龙藏醍醐上味至死不尝摩尼宝珠旷劫常弃岂不共
生惭愧同作因缘今闻上国伽蓝适有古教缃帙题缄
万卷价直千缗欲置六师殿堂不妨八部卫守普愿闻
见咸发慈悲大事圆成诸方庆赞若僧若俗得诵得持
十地一乘性陆运而不染三涂八难罪汤雪以无馀或
素或缁曰男曰女不以多寡便为轻重惟能运喜舍则
必获法施福
置道藏经典疏 陈君举
自广成子脩身千二百岁始为神仙家肘后之传至柱
下史著书八十一章遂与儒墨教鼎足而立吾道非感
于天堂地 (第 12a 页)
以托胎卵湿化为正命认地水火风为自身将育引育
从苦入苦大可厌患况无出期故如来警之以雷震法
音示之以天然觉路设有七宝布施满恒河沙不如四
句受持等虚空量而此小邑其中万家虽建梵宫犹虚
龙藏醍醐上味至死不尝摩尼宝珠旷劫常弃岂不共
生惭愧同作因缘今闻上国伽蓝适有古教缃帙题缄
万卷价直千缗欲置六师殿堂不妨八部卫守普愿闻
见咸发慈悲大事圆成诸方庆赞若僧若俗得诵得持
十地一乘性陆运而不染三涂八难罪汤雪以无馀或
素或缁曰男曰女不以多寡便为轻重惟能运喜舍则
必获法施福
置道藏经典疏 陈君举
自广成子脩身千二百岁始为神仙家肘后之传至柱
下史著书八十一章遂与儒墨教鼎足而立吾道非感
于天堂地 (第 12a 页)
故工科右给事中临安王君墓表
万历已酉御史郑继芳疏纠工科右给事中王
元翰巡视厂库奸臧以钜万计王君具疏恸哭
于朝尽出其箧衍囊橐舁置国门纵吏士简括
罄身辞去以擅离职守降刑部简较天启初赵
忠毅公起君谪籍稍迁至工部营缮司主事旋
以奄祸削夺 今上登极议起用为王永光所
抳不果于是君漂泊东南不得还滇中者十年
所矣崇祯癸酉七月死于南都之客舍年六十
有九死之日其友范少宝凤翼数辈为买棺以
殓伤哉贫也向所谓金钱钜万其将化为飞尘
荡为冷风耶巳而屡变其说以为寄顿藏窖者
其将寄之天上埋之地下耶故书盈箧敝衣周
身生无以为家死无以为殓然后君之冤状始
大白于海内闻者为之徬徨叹泣而君巳不可
作矣 君举进士 为万历辛丑四明沈公奇其才
选入翰林为庶吉士四明自喜谓王生遂出我
门下君心弗与也久之出为给事中四明当国 (第 1b 页)
万历已酉御史郑继芳疏纠工科右给事中王
元翰巡视厂库奸臧以钜万计王君具疏恸哭
于朝尽出其箧衍囊橐舁置国门纵吏士简括
罄身辞去以擅离职守降刑部简较天启初赵
忠毅公起君谪籍稍迁至工部营缮司主事旋
以奄祸削夺 今上登极议起用为王永光所
抳不果于是君漂泊东南不得还滇中者十年
所矣崇祯癸酉七月死于南都之客舍年六十
有九死之日其友范少宝凤翼数辈为买棺以
殓伤哉贫也向所谓金钱钜万其将化为飞尘
荡为冷风耶巳而屡变其说以为寄顿藏窖者
其将寄之天上埋之地下耶故书盈箧敝衣周
身生无以为家死无以为殓然后君之冤状始
大白于海内闻者为之徬徨叹泣而君巳不可
作矣 君举进士 为万历辛丑四明沈公奇其才
选入翰林为庶吉士四明自喜谓王生遂出我
门下君心弗与也久之出为给事中四明当国 (第 1b 页)
故叔父山东按察司副使春池府君行状
(代先/大夫)
钱氏之先始于篯铿其后吴越武肃王始有土
地家世蕃衍有宋之季有通州太守讳迈者其
子曰千一公讳元孙渡江家尝熟之奚浦遂世
居尝熟自千一以下至府君凡十二代府君之
先曰我王父赠奉政大夫刑部河南清吏司郎
中府君讳体仁郎中之先曰授承事郎府君讳
元祯又其先曰授承事郎府君讳泰自郎中以
上皆以节侠好施称于四方公讳顺德字道充
别号春池我王父生子五人我先君实维元兄
公于伦次为中子王父少遭闵凶家业中落公
与先君掉鞅文囿思一大振起之易衣并食焚
膏宿火蚊虻噆肤则纳其足两瓮中专勤不懈
积数十年先 君举进士 高第浃岁而殒嘉靖乙
丑公遂成进士趣驾归省不应制策又三(年/乃)释
褐授刑部广东清吏司主事御史路楷阿分 (第 1b 页)
(代先/大夫)
钱氏之先始于篯铿其后吴越武肃王始有土
地家世蕃衍有宋之季有通州太守讳迈者其
子曰千一公讳元孙渡江家尝熟之奚浦遂世
居尝熟自千一以下至府君凡十二代府君之
先曰我王父赠奉政大夫刑部河南清吏司郎
中府君讳体仁郎中之先曰授承事郎府君讳
元祯又其先曰授承事郎府君讳泰自郎中以
上皆以节侠好施称于四方公讳顺德字道充
别号春池我王父生子五人我先君实维元兄
公于伦次为中子王父少遭闵凶家业中落公
与先君掉鞅文囿思一大振起之易衣并食焚
膏宿火蚊虻噆肤则纳其足两瓮中专勤不懈
积数十年先 君举进士 高第浃岁而殒嘉靖乙
丑公遂成进士趣驾归省不应制策又三(年/乃)释
褐授刑部广东清吏司主事御史路楷阿分 (第 1b 页)
古风四首
读西山先生大学衍义
冬夜偶作三首
催耕鸟
相马吟
灌麦
读范文正公神道碑用 宋陈傅良 原咏韵
古风七首 …… (第 46a 页)
灌麦
大麦五寸长小麦三寸半地乾苗欲枯离披垄亩畔犹
幸灌溉便近傍河之岸清晨课僮仆辘轳转双腕初看
土湿湿渐觉流漫漫颁臾苗尽起生意良可玩尔仆听
我言莫怨体流汗不见万顷田农夫遍浇灌
读范文正公神道碑用 宋陈傅良 原咏韵
入夏南风薰花木围我庐我庐何所有插架古人书希 (第 692b 页)
读西山先生大学衍义
冬夜偶作三首
催耕鸟
相马吟
灌麦
读范文正公神道碑用 宋陈傅良 原咏韵
古风七首 …… (第 46a 页)
灌麦
大麦五寸长小麦三寸半地乾苗欲枯离披垄亩畔犹
幸灌溉便近傍河之岸清晨课僮仆辘轳转双腕初看
土湿湿渐觉流漫漫颁臾苗尽起生意良可玩尔仆听
我言莫怨体流汗不见万顷田农夫遍浇灌
读范文正公神道碑用 宋陈傅良 原咏韵
入夏南风薰花木围我庐我庐何所有插架古人书希 (第 69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