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北归议者论徽宗皇帝北迁公与孙传方欲徼一人之
利再徙韶州公既就道妻淑人刘氏诣阙讼冤仍引少
保 高世则 户部侍郎王侯等十数公为證朝廷下其问
验实如章其年八月得旨改正自便脱然无事矣而言
者终不置也呜乎噫嘻命 (第 18b 页)
利再徙韶州公既就道妻淑人刘氏诣阙讼冤仍引少
保 高世则 户部侍郎王侯等十数公为證朝廷下其问
验实如章其年八月得旨改正自便脱然无事矣而言
者终不置也呜乎噫嘻命 (第 18b 页)
光于故国之乔木者不已重哉
圣祖仁皇帝诏修明史已为公立附传于阁部卷中顾
犹称其故官予以应氏所言参之嘉禾 高氏忠节 录乃
知其已为监司也公之大节岂在阶列之崇卑而榷史
则不可以荒朝之命而没之公一女适董户部德称子 (第 2a 页)
圣祖仁皇帝诏修明史已为公立附传于阁部卷中顾
犹称其故官予以应氏所言参之嘉禾 高氏忠节 录乃
知其已为监司也公之大节岂在阶列之崇卑而榷史
则不可以荒朝之命而没之公一女适董户部德称子 (第 2a 页)
有光于故国之乔木者不巳重哉
圣祖仁皇帝脩明史巳为公立附传于阁部卷中顾犹
称其故官予以应氏所言参之嘉禾 高氏忠节 录乃知
其巳为监司也公之大节岂在阶列之崇卑而确史则
不可以荒朝之命而没之公一女适董户部德称子允
珂贤 (第 24b 页)
圣祖仁皇帝脩明史巳为公立附传于阁部卷中顾犹
称其故官予以应氏所言参之嘉禾 高氏忠节 录乃知
其巳为监司也公之大节岂在阶列之崇卑而确史则
不可以荒朝之命而没之公一女适董户部德称子允
珂贤 (第 24b 页)
措足矣君子之于小人常存恕心小人
之于君子不少恕也自古及今君子常屏弃小人常得
志以此故也上又以为然进呈 高世则 乞不收使元帅
府结局转两官恩例得旨依奏执政奏曰莫却别与些 …… (第 20a 页)
他宣仁族属比之诸后家所得恩数
如何可取会也次日降指挥令吏部检会宣仁后族属
未推恩数申上意以宣仁之族惟 世则 近族宣仁升遐
时恩数甚薄其家并无作使相者欲以此宠 (第 20b 页)
世则 是日
余留身奏曰 (第 20b 页)
世则 恩数已降指挥令吏部检会此乃他
日题目庶使人晓然知其本末不骇听闻然今年一年
之间三除使相韦渊士袅钱忱也 (第 20b 页)
方今天下事殊未济
而戚里相继作使相公议谓何臣欲将 世则 除命少待 …… (第 20b 页)
来春上曰卿所虑极是非晚令 世则 辞去直待来夏未
晚也 二十九日进呈已余因奏曰臣比自外郡被召
迫于威命不敢固辞然区区之诚已尝缕缕陈奏今 (第 21a 页)
之于君子不少恕也自古及今君子常屏弃小人常得
志以此故也上又以为然进呈 高世则 乞不收使元帅
府结局转两官恩例得旨依奏执政奏曰莫却别与些 …… (第 20a 页)
他宣仁族属比之诸后家所得恩数
如何可取会也次日降指挥令吏部检会宣仁后族属
未推恩数申上意以宣仁之族惟 世则 近族宣仁升遐
时恩数甚薄其家并无作使相者欲以此宠 (第 20b 页)
世则 是日
余留身奏曰 (第 20b 页)
世则 恩数已降指挥令吏部检会此乃他
日题目庶使人晓然知其本末不骇听闻然今年一年
之间三除使相韦渊士袅钱忱也 (第 20b 页)
方今天下事殊未济
而戚里相继作使相公议谓何臣欲将 世则 除命少待 …… (第 20b 页)
来春上曰卿所虑极是非晚令 世则 辞去直待来夏未
晚也 二十九日进呈已余因奏曰臣比自外郡被召
迫于威命不敢固辞然区区之诚已尝缕缕陈奏今 (第 21a 页)
云曰康王行则和议可成
和议成必无留康王之理臣以百口保之上用云计于
是王被旨出使以中书舍人耿延禧观察使 高世则 为
参议官延 (第 9a 页)
世则 见王即召云共语王曰国步艰难臣 …… (第 9a 页)
亦保无他今果何如云乘马在后语之曰大王
谒庙即归非北去也民不以云言为信曰已有万人守
北门虽欲行不可延禧 世则 谕云勿与辨云曰人言何
足恤乎竟进至庙民心益忿激厉声指云曰此清野之
人为敌计真细作也谒神毕民如山拥公语 (第 11a 页)
云曰外颇
喧乱约与偕行云易之与延禧 世则 先出小吏附耳语
延禧曰外已失王尚书马延禧 (第 11a 页)
世则 速行百姓皆露 …… (第 11a 页)
骑再犯
西京公遣统御官李景良阎中立统领郭俊民等领兵
万馀趋郑遇敌大战为敌所乘中立死之俊民降敌景
良以 无功 南遁公捕得之谓曰一胜一负兵家之常不
胜而归罪亦可恕私自逃遁是无我也命斩之管军闾
勍统制官蓝整等咸为景 …… (第 47b 页)
念父顷
司留钥而主上驻跸淮甸颇获奠枕及父弃世之后敌
骑长驱遽自江淮直至二浙以此较之当日为国屏翰
不为 无功 又念父忝预大元帅府僚属遭遇推戴之功
非特生前为权臣所沮不得尽其所长至于身后亦无 (第 59b 页)
和议成必无留康王之理臣以百口保之上用云计于
是王被旨出使以中书舍人耿延禧观察使 高世则 为
参议官延 (第 9a 页)
世则 见王即召云共语王曰国步艰难臣 …… (第 9a 页)
亦保无他今果何如云乘马在后语之曰大王
谒庙即归非北去也民不以云言为信曰已有万人守
北门虽欲行不可延禧 世则 谕云勿与辨云曰人言何
足恤乎竟进至庙民心益忿激厉声指云曰此清野之
人为敌计真细作也谒神毕民如山拥公语 (第 11a 页)
云曰外颇
喧乱约与偕行云易之与延禧 世则 先出小吏附耳语
延禧曰外已失王尚书马延禧 (第 11a 页)
世则 速行百姓皆露 …… (第 11a 页)
骑再犯
西京公遣统御官李景良阎中立统领郭俊民等领兵
万馀趋郑遇敌大战为敌所乘中立死之俊民降敌景
良以 无功 南遁公捕得之谓曰一胜一负兵家之常不
胜而归罪亦可恕私自逃遁是无我也命斩之管军闾
勍统制官蓝整等咸为景 …… (第 47b 页)
念父顷
司留钥而主上驻跸淮甸颇获奠枕及父弃世之后敌
骑长驱遽自江淮直至二浙以此较之当日为国屏翰
不为 无功 又念父忝预大元帅府僚属遭遇推戴之功
非特生前为权臣所沮不得尽其所长至于身后亦无 (第 59b 页)
呜呼!公志在死,即留都亦何尝不可死。海岸之从容足为孝陵弓剑之光,正不必谓定偕马、阮偷生也。而公所以不肯者,不欲负阁部耳。不负阁部,岂肯负国?斯其不愧为庄简之孙而有光于故国之乔木者,不已重哉!圣祖仁皇帝诏修明史,已为公立附传于阁部卷中,顾犹称其故官。予以应氏所言,参之嘉禾 高氏忠节
录,乃知其已为监司也。公之大节岂在阶列之崇卑,而榷史则不可以荒朝之命而没之。
公一女,适董户部德 (第 128 页)
公一女,适董户部德 (第 128 页)
言平吴。咸以大树称之。公麾下士有功者亦漏。皆负戟而奋。欲上言自讼。公曰。鞍岘之捷。繄 王灵是赖。我与 元帅无功
等耳。力止之。公辞勋。且辞西阃。不得请。 赐号振武。邑启鸡林。仍赴铁瓮。西民再瞻戟纛。如去虎归母。秋 (第 48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