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中和节陪何大夫会宴序
中和王节也万国承之乐洪庆也夫天地之大德曰生
发生之盛气曰春春之于孟也萌动而方微于季也发
泄而过强唯仲春木德乃茂沃生人之恺乐洗万物之
枯槁当三阳之正中凝四气之太和以正星鸟以推律
度五年春皇帝负黼扆临前殿酌天心之旻美顺人情

之煦妪启襟宸(疑作/宸襟) 高琼
建嘉名于振古遂下明诏
诏天下以每年春二月朔旦为中和之节焉凡八纮九
州舟车所至之域莫不向风蹈跃承顺帝则 (第 8b 页)
呼哲人第五肥遁馀轨尚遵司空开学其风不泯传兹
孝敬曰悌且仁气 高琼
岳心虚谷神括羽儒囿舟舆席
珍既游慧水兼引法轮谈扇犹在鸣琴尚陈如何不慭
德素长沦寂寥岩穴荒凉渭滨桥曰只 (第 3b 页)
而帝至陈桥则幸澶之先声亦闻之久矣承矩之迎实
成寇准之意尔其为力当不在 高琼
上也岂得与寇准
班欲分寇准功而与之同祀哉至若晁以道乃嵩山隐
士其申戒弟子一节为朱子所取收入小学宜若可 (第 12a 页)
范高世玄晏绝伦复有令德远之与均谁与均此呜
呼哲人第五肥遁馀轨尚遵司空开学其风不泯传兹
孝敬曰悌且仁气 高琼
岳心虚谷神括羽儒囿舟舆席
珍既游慧水兼引法轮谈扇犹在鸣琴尚陈如何不整 (第 137b 页)
载米贷人已而投杖于江变成赤龙骑而升天宋景德
初契丹同其母萧氏南侵丞相寇准殿前指挥使 高琼
奉真宗亲征车驾过河幸北城天际见力士数万旌旗
上髣髴有平水王字虏惧请盟而退大中祥符初诏营
玉清昭应宫取 (第 23a 页)
 (仁宗葬/永昭陵)
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定
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先王(东都事略 高琼
燕人父乾徙亳州之蒙城事太/宗于潜邸景德初契丹入寇真宗亲征有劝帝)
 (南迁者琼言契丹师众已老宜亲临观 (第 4b 页)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辞二首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巳还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公/自)
(注尝于经筵论奏仁宗皇帝谥曰明孝若明而不仁则/民畏而不爱仁而不明则民爱而不畏今大行太皇太)
(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几于仁宗也)有作犹非圣无私乃是天侍臣
谈要道家法信家传(公自注宰相以下尝于经筵论奏/祖宗以来家法十馀事书于记注)
(三后真宗后章宪明肃刘氏仁宗后慈圣光宪/曹氏英宗后宣仁圣烈高氏皆尝垂帘听政)
郤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定
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社稷臣谓楚王 高琼
景德契丹之役群臣皆欲避狄独/莱公寇准不可武臣中惟琼与莱公意同公既争之力) …… (第 6a 页)
(上曰卿文臣岂独尽用兵之利害公曰请召 高琼
既至/乃言避狄为便公大惊以琼为悔也既而徐言避狄固)
(为安全但恐扈驾之士中路逃亡无与俱西南者耳上/大 (第 6b 页)
   (犹可制也顺帝不从贻祸奕世饼中之毒罪何/如耶致堂胡氏谓李固身为三公伏尸号哭盖)
   (责其不能讨贼忠而无补当矣黄琼之议难哉/然同时尚书张陵见冀带剑入省呵叱令出又)
    (高琼/
一等)
   黄琼(汉书时桓帝欲褒赏大将军冀胡广等咸/称勋德以赏赍宜比周公奏记入朝不趋) (第 15a 页)
始定至贵
朝启运刬平诸僭有沛然混一之势乃置燕云而不取
一再传后遂肆凭陵真宗不免亲屈万乘以幸澶渊寇
高琼
相与勠力以却大敌而圣虑深远不为从绥之
计遂与定盟慑之以天威临之以大信馈之以重币示
之以明约而南北之交 (第 23a 页)
发卖每引纳银七分其在广州雷廉 高琼
等府县往钦
州灵山领运广西发卖者馀盐一引纳银五分有引官
盐俱免纳银但有夹带多馀盐斤尽罚入官不准自首 (第 39a 页)
  李献忠苍梧人嘉靖间丞茶陵州以清谨著甫冠时父
令文昌卒于官献忠扶榇还哀毁几不能起酒荤不入
口既葬庐墓继居祖母丧居母丧一如也永康程文德
主岭表书院从之游甚见礼焉

   高琼
宜山人由岁贡授江西饶州经历淮府夺民湖利
争讼不息琼奉委处之帖然屡擒湖滨恶少盗贼屏息
见狱宇倾圮囚露宿 (第 13b 页)
倡迎降之议合孙
吴之势而却之者亮之所以为人龙也契丹之寇澶渊
也边书一告而中外震骇钦若辈已建出幸之策得

之助而退之者准之所以为锁钥也桓温既入关中
王景略留心江左扪虱而谈当世之务可谓三秦豪杰
之才矣惜温之不 (第 9a 页)
   寇准论上
澶渊之役三路部署王超屯四十万兵于定李继隆东

面排陈使石保吉西面排陈使周莹部署贝冀葛霸部
署邢洺王继英冯拯陈尧叟在枢密而 高琼
辈扈从是
皆足与办契丹乎夫超之逗挠也前一岁尝败于望都
者也继隆之不任大将也尝败于君子馆遁于灵环者
(第 15a 页)
范高世玄晏绝伦复有令德远
之与均谁与均此呜呼哲人第五肥遁馀轨尚遵司空
开学其风不泯传兹孝敬曰悌且仁气 高琼
岳心虚谷
神括羽儒囿舟舆席珍既游慧水兼引法轮谈扇犹在
鸣琴尚陈如何不慭德素长沦寂寥岩穴荒凉渭滨桥
(第 21a 页)
胜岂应庸琐可副驰驱如某
者累举无成寸长奚取念至危者军旅之事可轻付于
章句之儒尝慕叔子之风相从缓带恐为 高琼
所诮何
不吟诗顾羽檄之交驰叹毛锥之焉用某官道高而立 (第 18a 页)
列之俾慕为仁孝者得自镜而审所
处焉
碑碣
  礼部尚书陈公神道碑
公讳诜字叔大号实斋系出渤海为宋大尉 高琼
裔明
永乐初上祖东园公自临安出赘海宁陈氏遂著籍蒙 (第 24a 页)
皇帝负黼扆。临前殿。酌天心之旻美。顺人情之煦妪。启襟
宸于 高琼。
建嘉名于振古。遂下明诏诏天下。以每年春二
月朔旦为中和之节焉。凡八纮九州。舟车所至之域。莫不
向风蹈 (第 06a 页)

之人何如耳守杨守郧亡国之际岂繄无人君子所以痛
恨于庙堂之倒置也公讳斗枢字象先别号玄若韩国武
烈正 高琼
之后王之五世孙修职郎世殖南渡始为鄞人
修职生元之字端叔宋之名儒又七世而为公之高祖文 (第 6b 页)
大小创见皆惊惑。臣愚死罪亦窃议。过计私忧耿未释。今来始觉错料事。椰子心窍实偏窄。多惭张猛就桥言。甘受 高琼
赋诗谑。元知制作侔神明。直与造化同燀赫。仙家百花本妄诞。五湖垂虹非所敌。班赏归功大司空。犀玉冕芾何辉 (第 202H 页)
  
题稗官杂史卷后
余自幼时。从先辈长者。每论国朝野乘。必以鱼叔权所著稗官杂记。为史料之囷廪焉。然只见其引出于他书者。而其全编则不得尽阅。心以为恨。今于李友稚粹许。借得其完帙。暇日幡考。果珍品也。后之掌兰台之笔者。欲撰述表志。则其有取于斯书也必多矣。然其言宋壶隐御眼精之鄙俚。固得矣。而自家此书中。亦有亵猥冗悖。无理无脊之说十数条。虽以古人已成之编。不加删抹。然恐不免责人明恕己暗之讥欤。

题李氏西征录卷后
我国之有野人。如赵宋之有西夏。当真仁二宗之世。谋臣则有王旦,寇准,韩琦,范仲淹。猛将则有 高琼,
狄青,种世衡。皆习于边事。计无遗策。而竟未得殄灭丑种。国势与之并衰。岂不痛哉。我国则崔润德,金宗瑞, (第 54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