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詞曲類
               薛廷圭

敕具官钱珝孟子不云虞舜 闻一
善言见一善行若决
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朕凝神穆清耽味坟史用尔掌
纶诰时推得人观其书词夐绝尘滓褒贬尽春秋 (第 10b 页)
前圣远稽上
德采文质之令猷求损益之折衷何君可以为师范何
代可以取规绳迟尔昌言以沃虚想
   对
对臣 闻一
剖为三始鸿濛于太易九变于七渐茫昧于
无为既分清浊之仪乃列君臣之位则有天皇首出瞰
柱州而宅土地皇革命俯 (第 14a 页)
而忠直常疏莫不
欲勉人于义而廉愧(一作/隅)常不修莫不欲禁人之为非
而抵冒常不息其所谬盭岂无根源者臣 闻一
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王者之谓也故人不从上之令而从
其所行夫上古之君躬率已(集作/以)正轨度其流(集 …… (第 15b 页)
宗井田法非
修也而天下大理夫贞观开元之际不受田而均不名
田而赡者朝廷正法令行一人之术(集作/冤)得以 闻一

之犯得以除由此致也是法之举化之成则田自均人
自赡而天下陶然化矣岂待曲吏(川文粹/作防)而事为(川 (第 23a 页)
   对           苏 颋

王丁果行育德师逸功倍参则不敏伫扬名以立身回
也如愚自 闻一
而知十好问斯在请益无疲拾紫期荣
满金非宝朝游雾市披学序之图书暝出香街听严城
之钟鼓归与不逮行者宜息墨 (第 12a 页)
   黔州刺史谢上表     吕 颂

臣某言伏奉去年某月日恩敕授臣使持节都督黔州
诸军事守黔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一作/大夫)臣某中谢臣以
今年某月日到所部上讫萤爝之光无裨日月蝼蚁之
垤谬厕丘山臣素以凡庸幼乏师训遭逢圣代(一作/多难)
业无闻往昔建中之初尝备对扬之末臣于延英殿献
大礼赋一首特奉恩旨令臣自读天颜咫尺刍鄙必
览繁词三蒙眷奖宣付史馆列在图书此微臣之荣
一也寻属贼臣希烈上表臣奉诏奔驰因兹沦陷臣忍 (第 16b 页)
   和州刺史谢上表
臣某言伏奉制书授臣使持节和州诸军事守和州刺
史臣自理巴賨不闻善政恩私忽降庆抃失容臣某中
谢伏惟皇帝陛下丕承宝祚光阐鸿猷有汉武天人之
姿禀周成睿哲之德发言合古举意通神委用得人动
植咸悦理平之速从古无伦微臣何幸获睹昌运臣业

在词学早岁策名德宗尚文擢为御史出入中外历事
五朝累承恩光三换符竹在分忧之寄禄秩不轻而素
蓄所长效用无日臣 闻一
物失所前王轸怀今逢圣朝
岂患无位臣即以今月二十六日到所任上讫伏以地
在江淮俗参吴楚灾旱之后绥抚诚难谨 (第 12b 页)
但瞻仰天威方违咫
尺徘徊城阙私增悽恋不任知止之情云云
   代人乞致仕表      前 人
臣溯言臣 闻一
叶将陨宁待于风露百川皆到自竭者
潢污臣辄感之以悲以咽臣某中谢臣仲春之末旧患
渐加双足颇蹇四支不利扶步 (第 3a 页)
之风成天下之务可谓有其时矣今相公有其才有其
位有其时则行道由已而由道乎哉某又 闻一
往而不
可追者时也故圣贤甚惜焉方今拭天下之目以观主
上之作为也侧天下之耳以听相公之举措也如此则
相公 (第 8b 页)
冒弟与吾游眷烝(一作/亟)回星纪故人如此宁不矜叹耶
侍言有便云何且为启 闻一
蒙神鉴照其枉直方殖幽
泉无恨灰壤伏觐谒帝承明绪言多次服矜遗老曲赐
湔濯则殿下前时妄泽匪复偏私遂吴良延 (第 17a 页)
(集作/蒙)阁下之厚爱冀于异
时资阁下之知以进尺寸能不为阁下之喜复自喜也
吾君今日披一疏而行之明日 闻一
言而用之贤才忠
良之士森列朝廷是必(集作/以)奋起志虑各尽所怀则文
祖武宗之业穷天尽地日出月入皆可洒 (第 17b 页)
明公量包金铉神表玉璜俪衮钦才平阶
伫德固以留连管乐惆怅风云濡足维时投竿斯在去
岁凶徒不骋言次巴丘鼓声 闻一
柱之台烽火照三休
之殿公则悬麾羽扇犹对投壶戎羯咸奔鲸鲵俱剪楼
船万轴还系昆明胡马千群皆输长乐于是乎夏 (第 8b 页)
   荅萧十书        韦 述
述白忽枉书问词高理博寻玩反覆罔知厌倦述闻登
太山者睹丛薄而迷其方面涉瀛洲者挹波涛而懵其
浅深盖广大则昧然难为究足下贯穿群言靡不该览 闻一
以知十切问而近思词人之渊薮仆诚不敏何以
当斯乎足下无弃刍荛轻投琼玖讲学先训足以起予
(一作/启)(第 17b 页)
   报三原李少府书     崔 融

仆去夏遄征徂秋戾止于舍弟圆处辱吾子赠书彻函
敷纸恬神静讽龙文阳发居然异气射人凤律雄鸣自
有奇音震物是何词裁清雅兴旨奥深(一作/玄奥)黄缣白锻
吐其文玉篆银钩艳其彩超超美论上陵于八十五篇
婉婉成章不(疑作/下)该于五十六字心灵密会许予以烟
霄鸾凤之交景气潜通博我以风雨鱼龙之感虽曰不
敏窃所庶几下走材不逮于中人名谬参于下士颇亦
希达者之陈迹慕君子之遗风何不勤勤于接贤汲汲

于结善见一才庶褰裳千里 闻一
德期负笈七州而心
迹相妨竟未之致也且仆之于君早钦风素子未知仆
载劳翰墨同声相应可谓知言庸讵知哉是何言 (第 2b 页)
   与契苾将军书      王 勃
昊天不忱哲人终否毕公逝矣伤如之何敬想情则懿
亲义惟良执非夫人之为恸其谁为恸乎仆与此公早
投交公夷险之际终始如一常思并建忠孝之迹共申
家国之雠而负(一作/有)壮志不就古人所悲何图一旦长
诀呜呼哀哉管仲不存叔牙空在子皮巳丧子产何依

兴言追昔良增痛悼适得韦四郎书其承大郎雅意知
欲以此公碑志托夫(一作/之)下走夫抚今怀昔理寄斯文
旌德叙功事属知已是以子期幽思感叔夜之形言伯
喈雄藻(一本作伯/雄藻才非)待林宗而无愧下走虽不敏幸托深
期此而不为谁当为者但恐位卑先达才非拔萃虚承
厚眷不副高闻 (闻一
作/意耳)谨遣舍弟勋往面取进止临书
啜泣惨惶不次
   与程将军书       骆宾王 (第 2b 页)
   创守论         杨 夔

贞观中文皇帝听政之暇问房魏以创业守文之难易
房对以创业魏对以守文盖房以经纶之始备极勤劬
所以见创业之难矣魏以升平之后率多懈怠所以见
守文之难也然则创业之初雄豪未宾生民嗷嗷唯德
是归所以开基之主皆乘衅而起睹覆车之辙焉肯更
修其轨哉当其云雷未亨天地犹蒙龙虎交驰烟尘昼
昏故得一士则前席以待问 闻一
言则倾耳而耸听用
人若不及从谏若转圆勇于得而疏于失冒履锋镝涉 (第 15b 页)
览早朝晏罢废寝忘餐忧百姓之未安惧一物之失所
行先王之道夜思待旦革百王之弊朝不及夕见一善
事喜彰于容止 闻一
愆犯叹深于在予薄赋轻徭务农
重榖仓廪有红腐之积黎萌无阻饥之虑天性和恕(一/作) (第 11a 页)
   释迦牟尼如来像赞
赞曰法王崩于竺乾露寝(集作/浸)二千岁矣有像设糟粕
留示后世上士得之超诣实际其次奉之为祐为道为
津为梁(集作/筏)应之迟速视感之浅深观其所感圣人之
情可见矣杜陵吏鲍君游信道之士也建中兴元际君
游丁先大夫(集作/夫人)忧孝纯诚至哀感亦至谓至道杳冥
在拟议之外圣人形容居瞻仰之内(集作/间)有慈力可以
追孝有弘愿可以祐神我仪图之或赞休福于是合用

䌽绣焕焉发辉天光照临睟容肃穆有二元圣为翼(谓/左)
(右二/菩萨)以夫人(集有/氏字)母德昭闻君游孝思不怠虽欲无利
功德能仁其肯舍诸戏夫孝子之志 闻一
毫之福可以
及亲者则竭力而奉之矧夫教行于夷夏理贯于幽明
而无良之徒坐生异论以蕞尔愚管之所不及龊然世 (第 19a 页)
二矣朝夕待(集作/迨)尽恐社与斋
来者不能继其志乞为记诫俾无废坠予即十万人中
一人也宜乎志而赞之噫吾 闻一
毛之施一饭之供终
不坏灭况田千亩斋四时用不竭之征备无穷之供乎
噫吾 (第 13b 页)
闻一
愿之力一偈之功终不坏灭况十二部经常
出于百千人口乎况十万部经常入于百千人耳乎吾
知操徒必果是愿若经之 (第 13b 页)
平建五正而人事理斯乃帝
辛氏之所以为人政也明如日晦如阴人无识其名帝
何力于我斯乃帝尧氏之所以昭君德也 闻一
善举八
才帝唱动而烂星云天歌发而跄鸟兽斯乃帝舜氏之
所以章后功也夫三统者道之大五行者生之宗三皇
法之 (第 4b 页)
   豫州刺史魏叔瑜神道碑  前 人

公讳叔瑜字思瑾曰魏氏钜鹿曲阳人也考太师郑文
贞公致君皇极配神清庙故祖德胄系叙于太宗之先
碑矣公生育庆绪天然炳胎教之姿少长德门日用成
躬率之化性盘于孝友习狃于礼乐俛仰中则从容蹈
道加以专精好古旁通多艺圣人之所志 闻一
而反三
君子之所能举十而知九与同生璘琬知名当代始以
门资补左千牛转洛州司兵司议郎职方郎中太子洗
马出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