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书密藏妙轮千童万品置之以宝案盛之以玉箱上
褫祐于君亲下泽润于黔庶善夫上座昙财寺主神庆
都维那智诜入妙 觉海
登大空山大德忠翰(一作/干)智空
昙开如岸玉宝先觉莲花不染高僧清超净法云光庭
观谷荫禅枝岩栖戒叶并鸾 (第 9a 页)
封改
于隋炀岳麓荫于星沙雁峰起乎衡阳楚安垂明月之
下宝胜列香炉之傍白鹿踞武阳之里白鹤栖崇岳之
乡龙横 觉海
鸡鸣上方双峰净居七宝大明道林崇果
高台清凉爰及西明南台福昌福严衡居会善天台祝
先法轮多宝云封湘南化成 (第 14b 页)
何姑未敢论受果登地第能泛澜 觉海
少溉馀润则契
根根尘尘靡不周遍法界不独可以穷神亦可以穷形
色之原矣于是缠盖不能縻阴阳不能控翛兮其翔泊 (第 15a 页)
  袖清源石小记(蒋德璟/)
丁丑孟春二十八日林公为磐邀同杨公康侯及予弟

中陛礼裴洞复前洞后豋绝顶中台而中陛以事先归
予旋豋百丈坪左台再移榻南台雨甚林公复先归仅
予偕康侯宿僧寮明晨大雾凌风豋绝顶为右台三台
巅皆择小石有孔窍玲珑者带苔藓入袖殊有致比林
公游 觉海
(第 20b 页)
觉海
石见饷而布衣黄公季韬亦饷予白
石子三百枚曰佐君盆景余因叹千古花石之富莫如
宋艮岳其得祸最惨它如李卫公 (第 20b 页)
   辽阳山寺愿文
齐兴二十有三载区宇乂安列圣重光百神受职天平
地成礼谐乐畅剑戟亡铸江海无波皇帝体膺上哲运
钟下武以至德字黔首大明临赤县深仁俯漏惠化潜
通荣镜六幽照苏八表唐旌已立刍舆不远而至殷网
既开肖翘咸遂其所坛凝休气渚幕荣光玄扈告符翠

琰启箓阿阁朝諠棘林夜静西琯协律南鬯迎神衣气
操龟之俗怀音请吏反踵修股之渠膜拜空首四海慑
然中外禔福尉候无警书执大同犹以为负扆垂旒人
世微业功成治定域中小道投心 觉海
束意玄门手执
明珠顶文甘露调御天人不徇岩廊之重明行具足宁
屑裘冕之尊十力四心东渐西被日月出矣风雨润之 (第 34a 页)
封改
于隋炀岳麓荫于星沙雁峰起乎衡阳楚安垂明月之
下宝胜列香炉之傍白鹿踞武阳之里白鹤栖崇岳之
乡龙横 觉海
鸡鸣上方双峰净居七宝大明道林崇果 (第 31b 页)
问之则曰汝兄在吾又何言
季冬之三日忽起具衣冠南向拜手默祝已西向跌坐
举偈曰六根元是幻三昩本无声圆融起 觉海
无灭亦
无生复举偈曰痛觉贪生顶法王三生无住即金刚刹
那了却人间事直至威音大道场已而谓多煃为我延
高僧 (第 8a 页)
   泛五湖效谢惠连     李绅

范子蜕冠履扁舟逸霄汉嗟予抱险艰怵惕经瀰漫穷
通汎滥劳趣适殊昏旦浴日荡层空浮天淼无畔依滩
落叶聚立浦惊鸿散浪叠雪峰连山孤翠厓断风帆向
巨壑云矗成高岸宇宙或东西星辰沉粲烂霞生澒洞
远月吐青荧乱岂复问津迷休为吕梁叹漂沈身讵保
覆溺心长判吴越郡异乡婴童及为玩依稀古井邑嘹
唳同鹅鹳举棹未宵分维舟方日旰徵斯济川力若鼓
凌风翰易狎当悔游临深罔知难

   太湖秋夕         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暗 觉海
风度萧萧闻雁飞
   泛太湖书事寄元微之   白居易
烟渚云帆处处通飘然舟似入虚空玉杯浅酌巡初匝
(第 5a 页)
   夜投白莲寺       徐贲

饮别东家叟行投西寺僧无风收阁慢有月罢廊灯竹
夜声偏集池寒色似凝无端值诗景清兴觉逾增
 白莲讲寺在长洲县二十都甫里即陆龟蒙别业祠
 堂在焉宋熙宁六年僧惟吉建
    觉海
庵         徐有贞
游兴殊未尽强君还共行登山身特健看竹眼偏明醉
觉人寰小閒知世事轻芳时莫辜负 (第 16a 页)
难得是升平
   宿 觉海
庵        沈周 …… (第 16a 页)
   早起
茅峰旧到今又宿一夜顿忘行力劳隔桥虎迹林雨过
聒枕鸟声山日高自知狂客兴不浅岂是老禅吾爱逃
悠悠竹阁盥漱际恰有微风吹鬓毛
   下莲峰寻山登 觉海    
皇甫涍
莲峰攀陟罢独下虎溪湄钟动閒云外春浓落日时去 (第 16b 页)
携泉竹净行历石苔滋更践无人境烟霞与兴随
  觉海
庵在贺九岭之东元至元间僧志仁建
   过碛砂寺        吴宽
日斜湖上过野寺倦登临老树风声合颓 (第 17a 页)
  请空老开堂疏


  水月万象居中是名 觉海
风幡一句在后谁见道心某
公禅师庭柏传家座猊增价莫问呵祖骂佛且观举拂
拈锤应而不藏喜灵山之有托言而当法 (第 28a 页)
  去麟阁之仪容既勤绘事演鹫峰之古义用集殊因恭
惟某人道贯天人学超今古开物成务效已克彰尊主

庇民功无与二当泳游于 觉海
力卫护于正乘惟大悲
之道场实成都之福地向缘眷奏遂得赐名某久以焚
脩亲被恩泽丝纶降宠香火增辉是用严金碧 (第 4b 页)
   书送郑尚书序后
韩柳文多同时相顾而作如送郑权序飨军堂记之类
是也笔势翩翩若相陵跨者柳之记间架曲折宏深雅
丽出奇无穷然不过崇治闬闳飨燕军容之盛而已序

之为文才五百馀字虽云后出词气绝胜令人读之抵
一部岭南方志 觉海
气拂拂来逼人矣其终篇致意最
妙专以贵而能贫仁而不富为主委曲谋猷之壮从容
箴戒之深诚有关于岭徼之治乱为 (第 8b 页)
   题兰府君望海寺二诗后
昔张燕公南迁归诗笔益壮人谓得江山之助今观兰

广宁望海寺二诗清雄奇逸令人 觉海
上风涛之气拂
拂袭人所谓明昌雅制风斯在下矣
   题石曼卿手书古桧行后
中允姿豪放有高山气故其笔不得 (第 15a 页)
 天边飘渺来凤笙玉壶吴酒颠倒倾酒阑兴酣拔敛舞

 忽 觉海
日东方生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五 (第 33b 页)
后或先又皆以音声为佛事较之国师其迹固殊所以
昭前人之业使之贻永久而弗坠者则一而已夫岂偶
然哉虽然大圆 觉海
本无异同孰能分别后先形相若
区区致泥于名迹之间亦惑矣必也自声而生悟自悟
以入道庶几无负于斯钟之建也与 (第 50a 页)
之法苑区以类别凡为十卷岂足简夫渊识盖布之
眷属而已
  弘明集目录序(见出三藏记集/弘明集不载)
觉海
无涯慧镜圆照化妙域中实陶铸于尧舜理擅
系表乃埏埴乎周孔矣然道大信难声高和寡须弥峻
而蓝风起宝藏积而怨 …… (第 14a 页)
  弘明集后序

余所集弘明为法禦侮通人雅论胜士妙说摧邪破惑
之冲弘道护法之堑亦巳备矣然智者不迷迷者乖智
若𨗳以深法终于莫领故复撮举世典指事取徵言非
荣华理归质实庶迷涂之人不远而复总释众疑故曰
弘明论云夫二谛差别道俗斯分道法空寂包三界以
等观俗教封滞执一国以限心心限一国则耳目之外
皆疑等观三界则神化之理常照执疑以迷照群生所
以永沦者也详检俗教并宪章五经所尊惟天所法惟

圣然莫测天形莫窥圣心虽敬而信之犹矇矇弗了况
乃佛尊于天法妙于圣化出域中理绝系表肩吾犹惊
怖于河汉俗士安得不疑骇于 觉海
哉既骇 (第 16a 页)
觉海
则惊
同河汉一疑经说迂诞大而无徵二疑人死神灭无有
三世三疑莫见真佛无益国治四疑古无法教近出汉
世五疑 (第 16a 页)
  辽阳山寺愿文
齐兴二十有三载区宇乂安列圣重光百神受职天平
地成礼谐乐畅剑戟亡铸江海无波皇帝体膺上哲运
钟下武以至德字黔首大明临赤县深仁俯漏惠化潜
通荣镜六幽照苏八表唐旌巳立刍舆不远而至殷网
既开肖翘咸遂其所坛凝休气渚幕荣光玄扈告符翠
琰启箓阿阁朝諠棘林夜静西琯协律南鬯迎神衣气

操龟之俗怀音请吏反踵脩股之渠膜拜空首四海慑
然中外禔福尉候无警书轨大同犹以为负扆垂旒人
世微业功成治定域中小道投心 觉海
束意玄门手执
明珠顶受甘露调御天人不徇岩廊之重明行具足宁
屑衮冕之尊十力四心东渐西被日月出矣风雨润之 (第 19a 页)
    其第四首也惟临春风以下六句未详作者
    姓名要非东坡先生诗也今据此驳正
  白鹤吟留钟山 觉海
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白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长
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北山道人曰美者自美吾何为 (第 28b 页)
而喜恶者自恶吾何为而怒去自去耳吾何驶(半山集/作阙)
而追来自来耳吾何妨而拒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
丹而非素汝谓松死吾无依焉(半山集/作耶)吾方舍阴而坐

    慎按右一首见王半山集第二卷中题云白
    鹤吟示钟山 觉海
元老首二句下尚有白鹤
    静无匹红鹤喧无数二句不知何以脱落又
    复讹入先生集今驳正 (第 29a 页)
   梦黄吉甫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
   白鹤吟示 觉海
元公
   示安大师
   示宝觉
   定林示道原 …… (第 10b 页)
   景灵宫修盖 英宗皇帝神御殿上梁文
  铭
   蒋山钟铭
   明州新刻漏铭
   伍子胥庙铭
   璨公信心铭
  赞
   蒋山 觉海
元公真赞
   梵天画赞
   维摩像赞 (第 71a 页)
  老人行       襄阳乐府三萹
   (野鹰来/襄阳乐)      (上堵吟/)
  仙都山鹿      白鹤吟留钟山 觉海
  次韵张甥棠美述志
  补和陶诗二首
   (和东方有一士/和刘柴桑)
 卷下 今体诗二百九十三首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