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以授徐巡卫宏于是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康成注解
馀若尹敏孙期丁鸿刘祐张楷 孔乔
周磐类从漆书之
学初不本于安国而孔颖达正义谬称孔所 (第 7b 页)
   免司空张敏策(永初六年春行大射礼敏陪位/顿仆乃策免之策文载东观记)
今君所苦未瘳有司奏君年体衰羸郊庙礼仪仍有旷
废鼎足之任不可以缺重以职事留君其上司空印绶
   徵郎宗等策书(谢承后汉书云建光元年公车/赐策书微樊英及同郡 孔乔
李)
    (炳北海郎宗陈留杨伦东平王/辅六人惟宗伦到洛馀并不至)
郎宗李炳 (第 8a 页)
孔乔
等前此徵命未肯降意恐主者玩弄礼 (第 8a 页)
礼仪志中》注补引丁孚《汉仪》,又见《通典》七十一)

策征郎宗等(年月未详)

  郎宗、李 、孔
乔等前此征命,未肯降意。恐主者玩弄,礼意不备,使难进易退之人,龙潜不屈其身。各致嘉礼,遣诣公车,将以
古文邪。果杜林古文邪。是未可辨矣。是后山阳度尚(尚传注云续汉书曰尚党锢中人。通京氏易古文尚书。)南阳 孔乔(樊英传注云谢承书曰孔乔学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
苍梧士燮。(吴志燮传云陈国表。徽与荀或书。交趾士府君。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 (第 239H 页)
未可辨矣。是后山阳度尚(尚传注云续汉书曰尚党锢中人。通京氏易古文尚书。)南阳孔乔(樊英传注云谢承书曰 孔乔
学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苍梧士燮。(吴志燮传云陈国表。徽与荀或书。交趾士府君。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 (第 239H 页)
始。心照神交。人事嬗变。九老或凋。同玆司马。独少序毛。自视桑榆。望 子松乔。
终拟励翼。黄发佐尧。辉辉王涂。凤仪云翘。天不与善。世促道辽。别未移朔。子已呼皋。我来自西。曾莫我邀。 (第 572H 页)
易,尚书,毛诗,尚书大传中候。
又度尚传注续汉书曰。尚党铜中。通京氏易,古文尚书。又樊英传注谢永书曰 。孔
乔学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
吴志士燮传。陈留袁徽与荀彧书。言交阯士府君尚 (第 326H 页)
 朱彝尊曰。东汉之初。扶风杜林。得㓒书。以授徐巡,卫宏。于是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康成注解。徐若尹敏孙期丁鸿刘祐张楷 孔乔
周磐类从㓒书之 …… (第 354L 页)
 又曰。案北齐书。隋志所云孔氏尚书。并非真本。盖晋世以前所谓古文。皆指孔,杜二本。马融,郑玄,王肃,谢沉,范宁,孝(一作李)颙,姜道盛撰注者是也。刘陶有古文尚书。成都张楷,济阴孙期,南阳尹敏,汝南周枋师事。徐州盖豫,汝南周磐,陈留杨伦,山阳度尚,南阳 孔乔
吴,苍梧士变。皆传古文尚书。晋弘农董景道乃刘元海。皆明马氏尚书。盖自晋以前。传古文之学。流传之盛若此 (第 357H 页)
 上问曰。尚书古文。出孔子壁中。孔安国悉得其书。考伏生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于时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班固谓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说。然其所载不出二十九篇。惟汤诰载其文百三十字。泰誓载其文九十七字。良由十六篇未奉诏旨。立博士设弟子。故安国不敢私受(受似授)诸人。而自胶州庸生。以至桑钦所习字。仍二十九篇而已。东汉初。扶风杜林得漆书于西州。以授徐巡,卫宏。于是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康成作注。馀若尹敏,孙期,丁鸿,刘祐,张楷, 孔乔,
周磐类从漆书之学。初不本于孔安国。而唐孔氏正义。谬称孔所传者贾逵,马融。其亦疏矣。后汉书孔僖传。亦称 (第 216H 页)
  

[总论]
尚书古文出孔子壁中。孔安国悉得其书。考伏生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于时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班固谓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说。然其所载不出二十九篇。惟汤诰载其文百三十字。泰誓载其文九十七字。良由十六篇。未奉诏旨立博士设弟子。故安国不敢私授诸人。而自胶东庸生。以至桑钦所习者。仍二十九篇而已。东汉初。扶风杜林得漆书于西州。以授徐巡,卫宏。于是贾逵作训。马融作传。郑康成作注。馀若尹敏,孙期,丁鸿,刘祐,张楷, 孔乔,
周盘。类从漆书之学。初不本于孔安国。而唐孔氏正义。谬称孔所传者贾逵,马融。其亦疏矣。后汉书孔僖传。亦 (第 49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