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楚辭類
(自改于刻石之后而实 本真
赝尚未可知况邵氏父/子所录差误非一端不可尽信以理观之竟亦胜意)
为哉竟何为哉
 
 
 
 
  (第 11b 页)
骋为誇诩之资而选古几废矣好大者复讳其短强其
所未至而务收各家之长撮诸体之胜揽撷多而精华
少摹拟勤而 本真
漓是皆不善学唐者也呜呼繇三百
篇以来得失之林较然甚著孟子暨诸君子会萃斯编
其取精多而用物弘矣傥以不佞 (第 19a 页)
内经之秘尤知者之所取法世槩以婴孺医目之何
其知乙之浅哉其遗书散亡出于阎孝忠所集者多孝
忠之意初非乙之 本真
也又下此则上谷张元素河间
刘光素睢水张从正元素之与光素虽设为奇梦异人
以神其授受实闻乙之风而兴起焉者 (第 12b 页)
同若此者众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正其
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 本真
后世依仿
而托之者也孟子既没之后大道遂绌逮至亡秦焚灭
经术坑戮儒生孟子徒党尽矣其书号为诸子故篇籍
(第 3b 页)
  西河散人墓志铭(韩邦奇/)
西河散人郭守道自号也散人者散散之人八极之表
漈落之渊举万物莫得而拘焉乾坤不得覆载我日月
不得照烛我雨露不得沾濡我四时不得寒燠我阴阳
五行不得化育我究其 本真
归诸大源莫容莫破莫得
而名焉又其次爵禄不能维系我货利不能引诱我功
名不能羁绊我宠遇横逆不能感激我若千 (第 8a 页)
  平阳武赋(李承箕/)
搜奸民以诛之兮在昔有言昊天曰嘻兮扬武亦民恶
固稔而改辙兮舍羞恶其非人黄潦涵于日旬兮功清
流分品物于秋露之成兮乐风日之与春佳种视同于
荑稗兮妨膏腴之如云门塾坦道兮羌揖让以佳宾肆
锄斧之后时兮凝冠裳而荆榛飞之以鸾凰兮瑞之以
麒麟奈鸺鹠之夜鸣兮与豺狼之必仁性既染而胶固

兮撋涤靡及于白新澜漫漫而东去兮泡沫随以纷纷
昊天嗟吁兮慈败子其何亲母肆原以烈焰兮矼以收
珉毋耀武以陵忽兮云鸟奚恃于开陈除斗帐之蚊蚋
兮拂几上之埃尘帅孰总而令谁一兮八州都督之云
孙选锋锐以虓将兮曰惟倪君大惧恩怨以昧昧兮讯
远符于闾邻先之以藩省兮继之以献臣汝罪不容于
死兮狱词摅其 本真
缁游对目以游姬兮曾何云云曰
遗情岂珍重于一瞥兮城中绿鬓而红唇奕彼诸美兮 (第 14a 页)

本真
者已越人赵君撝谦深以为病取许叔重而下诸
家论著之书考其得失推子母之相生俾各归其类正
五方之言语律以四 …… (第 26a 页)
以七书考之
三略尉缭子已有可疑汉志杂家尉缭子二十九篇兵
形势家乂有三十一篇今书有二十三篇则不知果其 本真
否三略三卷经籍志云下邳神人所撰其亦信然
乎若太公六韬与李卫公问对则灼然依托者也其为
古书而可信者司马 (第 31a 页)
语一默亦无非至教盖可触类而长
焉由是观之先生虽以无言示教而卒未尝无言是以
言焉而言无不中有纯而无驳其 本真
故也是可以佐
圣经而补贤传矣
  论孟或问序(张诩/) (第 12a 页)
失传非世无理世无穷理之儒耳穷理之儒
所以明明德于天下也天下方昏昏墨墨而一二大儒
复以若存若亡之学散失 本真
饤饾末议所称孔孟冢
嫡固如是耶故其成已成物莫如诚之为贵至诚之学
亦如大冶精金千锤百鍊虽火候不同精金总 (第 35a 页)
者驰骋为誇诩之资而选古几废矣好大
者复讳其短强其所至而务收各家之长撮诸体之胜
揽撷多而精华少模拟似而 本真
漓是皆不善学唐者
也呜呼繇三百篇以来得失之林较然甚著公临继三君
子会萃斯编如善相马者虽千乘万骑良驽可 (第 7a 页)
  夕惕斋诗集后序(陈献章/)
受朴于天弗凿以人禀和于生弗淫以习故七情之发
发而为诗虽匹夫匹妇胸中自有全经此风雅之渊源
也而诗家者流矜奇炫能迷失 本真
乃至旬锻月炼以
求知于世尚可谓之诗乎晋魏以降古诗变为近体作
者莫盛于唐然已恨其拘声律工对偶穷年卒岁为 (第 11b 页)
有离逖 本真
舛驰末伪安其所巳知毁其所未见于是
辩说閧于斗讼攻难急于操戈启异说之涂而立之帜
阋同气于墙而不顾其外侮 (第 11a 页)
值录酒者举以灌夕阳满
川映为红流踪谈所及情感各异田烛具举举酒相属
过述无俗念以诵之于是充然自适各得其 本真
夫士
先志官先事由来尚矣然资深逢源者亦多术焉游习
以时劳逸以节所以广譬而喻志者讵岂异哉古语曰 (第 17b 页)
遂归初世卿读书山中作亭瞰水扁曰
洗耳固已超然有混浊寰宇之意及归自白沙日端坐
一室洗涤身心不涉阶级径造 本真
或劝之著述曰近
世笺注繁芜郢书燕说鼎沸丝棼方欲一刬去之而更
推波助澜耶顾犹喜吟咏客至相与剧饮赋诗醉起 (第 9a 页)
  王梅溪履历(丁自申/)

王梅溪公以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及第时年四十有一
二亲俱早世驰书与弟而示其子闻诗闻礼以荣恩感
慕之意其辞简切而有馀思罗大经尝采而载于鹤林
玉露可考也公历官最后以乾道三年知泉州次年贾
夫人卒于郡舍年五十有五公长夫人二岁耳携丧归
葬乐清故里祭文圹志叙有三十年夫妇之好出公手
笔后三年而公亦卒汪玉山志公墓南轩晦翁为之书
丹题额皆一代伟人其言凿凿可信而无根之诬横为

世俗所指点所谓无影而造形变白以为黑者公何不
幸之甚哉今优人作剧每陈于缙绅大会间恬不为怪
余谓公学 本真
儒仕为名宦而在吾邦尤沐此公循良
牧守之化于今为烈有风教之责者宜为先贤痛辟邪
说使不浸淫于世以愚人耳目 (第 19a 页)
许行所道神农之言耳周官外史所掌三皇五帝之书
恐不但若此而已也今苏子乃独指其与老子相出入
者为黄帝之 本真
而其前所叙载制作征诛开物成务
之大法下至医方炙刺 (第 80a 页)
   序事中带感慨悲吊以发议论其机轴本史迁来
自六经焚于秦而复出于汉其师传之道中绝而简编
脱乱讹缺学者莫得其 本真
于是诸儒章句之学兴焉
其后传注笺解义疏之流转相讲述而圣道粗明然其
为说固已不胜其繁矣至于上古三皇五帝 (第 7b 页)
  建炎三年七月寓长洲白马涧张氏舍题壁
昔年随牒作边侯愁望长安向戌楼今日衰颓来泽国
又看烽火照长洲(鸡肋编/)
  和吴正仲观李廷圭墨
赖召陈元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竟誇削 本真
馀事 (第 3a 页)
  枕块寝苫方深念母披肝沥胆敢不吁天愿凭不宰之

功少度无边之苦伏念臣母自从无始爰及有生于身
三口四之中造人百已千之业奄归长夜恐滞幽津重
惟后嗣之积愆大惧往年之元路倘非道荫孰洗罪根
乃修灵宝无上之斋庸冀昊天罔极之德伏愿三清上
圣曲垂赦过之恩十极高真同赐度生之力速招滞魄
使济法桥此界地方解百生之冤结人门天上还一念
本真
皆与含灵同归道岸

  荐母设醮散坛青词 (第 26a 页)
生忍销客气于方炽之红炉誓愿刹尘穷劫
报恩于无量圆融净秽它生受敕以重来
  为卓去病募饭疏
农山先生学 本真
儒仕为廉吏有包函宇宙之
大志而盖头仅存其一茅有饥寒沟壑之深心
而量腹不充其数口三旬自笑一饱无时原宪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