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从军乐恤将士也
上军行每至险道加意拊循与士卒同甘苦
御膳日止一进时彻膳令将士会食以是士益感奋
从军乐莫问寒与饥上下山阪侧临洄溪十步九诘曲
雨雪沾人衣伐薪不得然何用斧冰持作糜忽闻
天语降拊循多苦辞
尚食一御当食 思彻
我盘中餐与尔共哺之三军同挟 (第 12a 页)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序
正教本宗文惟三藏梵音所阐谅无异说法相深微名
实繁旷若非圆明独朗孰能通达自日隐頞多之山月

翳罗睺之手时移解昧部执竞兴或以文释义或以义
判文虽复得失参差皆以三藏为本可谓殊途同归一
致百虑者也寻十八部师友弟子并各造论解其所执
于一部中多有诸论此土先译萨婆多部止有毗婆沙
及杂心四卷毗婆沙明义虽广而文句本不具足杂心
说乃处中止述自部宗致四卷过存省略旨趣难可寻
求此土先译经部止有成实一论成实乃以经部駮斥
馀师其间所用或同馀部又于破立之中亦未皆尽其

妙且传译参差难可具述佛灭度后千一百馀年有出
家菩萨名婆薮槃豆器度宏旷神才壮逸学穷文字
渊源德隆终古名盖当世造大小乘论凡数十部并
盛宣行靡不宗学法师德业具如别传先于萨婆多部
出家仍学彼部所 (第 34a 页)
时之盛焉国朝中统初滕民方脱于兵戈涂炭之苦喘
息未定 思彻
惠于神以求休戚之福守巨伊埒托里奉
行诏书率其人以兴废乃以市民董琇为能而任之经
营十馀年始能成建大殿五 (第 21b 页)
  共把同心罗带结刬的早诗题红叶绣帏中春暖那
  骄奢么他与我说私情将凤枕偎叙幽欢将鸳帐设
  则他那嘲风咏月志豪杰谁似他达律知音才 思彻
  
不枉了担着风月他比那斗筲之器更悬绝么他也 (第 52a 页)
   大名刘节妇吟

孤鹤不累巢离鸾不饮溪溪明难为影巢成谁与栖飘
飘无根云流丽如虹蜺下有贞松台白日昼且凄我
霄汉冥邈不可梯青青东园柳子规当树啼来者何
用欢去者日以迷击石端出火捣辛能作齑妾心尚未
明请看井中泥 (第 12a 页)
三曰人心妙不测出入乘气机凝冰亦
焦火渊沦复天飞至人秉元化动静体无违珠藏泽自
媚玉韫山含辉神光烛九垓玄 思彻
万微尘编今寥落 (第 34b 页)
 契妙

欲书之时。当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
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书则颠仆。其道同鲁庙之器。
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然字虽有质。迹
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

主。故知书道元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
以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字形者。如目之视也。为目有止限。
由执字体也。既有质滞。为目所视。远近不同。如水在方圆。
岂由乎水。且笔妙喻水。方圆喻字。所视则同。远近则异。故
明执字体也。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借
如铸铜为镜。非匠者之明。假笔传心。非毫端之妙。必在澄
心运思。至微至妙之閒。神应 思彻。
又同鼓琴。轮指妙响。随
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妙。书契
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 (第 14a 页)
无。菩
萨真人。阗夜橑落。怼金颜于麓野。幽玉面于摧龛。圣德深
明。举淹留于金(阙一字)大帝乘时出震。 思彻
九围。远眺昏窅。
亲观隐殁。扑炬燎于邪烽。楫偫迷于苦海。频奉明诏。重令
修缉。复崇前号。度尼五等。并 (第 03b 页)
妙,且传译参差,难可具述。佛灭度后千一百馀年,有出家菩萨,名婆薮盘豆,器度宏旷,神才壮逸,学穷文字, 思彻
渊源,德隆终古,名盖当世,造大小乘论,凡数十部,并盛宣行,靡不宗学。法师德业,具如别传,先于萨婆多部
岂非关于时运者耶。公配贞夫人南阳洪氏。处约之女。生五女不举男子子。取族弟桡之子周弁为嗣。五婿金致,朴 思彻,
申近仁,张胤赫,李龟祥。外孙男女皆不录。周弁自岭外入京师。以公状授济恭。见属以墓隧显刻之文。诚意达色 (第 452L 页)
公亦日邀与语。生以其 思彻
斋和余诗。袖诸作入谒巡相公。巡相公曰。何不令我与闻。诸君以监司我也。于是。命生把笔。一呼滔滔如也。生 (第 274L 页)
一字。虽施于公卿以上。尚不可。而谓一山丈之微。而有是举乎。中有主者。学必坚固。学坚固。则知有定。定则 思彻
理得。而其于辨难之际。自守其所见。或有所不屈于人。非其学之果窒也。以其见之实得自信也。而况窒之为患。 …… (第 235H 页)
向晦入宴。心神暂佚。肃容惕若。悦而又绎。天心夜半。灵台月白。点检朝昼。每有新得。时时处处。念念存存。 思彻
万微。功收一原。顾此菑畬。千圣田地。始焉艰辛。经与我▦。终焉快活。无彼与此。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何思 (第 236H 页)
祊晏有倚。民心凛旒缀。端冕朝委裘。万方咸宁谧。谆承 太母训。宵旰惟精一。 椒闱躬视膳。养志得愉悦。孝 思彻
九京。绥陵改占吉。移奠万年地。龙峰天所设。宪章文与武。图旧善继述。续纂 国朝史。 睿裁炳衮钺。落笔灿 (第 572H 页)
 
(陈氏曰知性即穷理格物之学。尽心即知至境界。存心即诚意正心之谓。养性在其中。非存心外别有养性工夫。○胡氏曰欲造其理者。用工全在知性上。知性有工夫。尽心无工夫。尽是大段见功。知是积累用功。欲履其事者。用功全在存心上。存心有工夫。养性无工夫。存者操之而不舍。养不过顺而不害。)
○求放心斋铭曰天地变化。其心孔仁。成之在我。则主于身。其主伊何。神明不测。发挥万变。立此人极。晷刻放之。千里其奔。非诚曷有。非敬曷存。孰放孰求。孰亡孰有。屈伸在臂。反覆惟手。防微谨独。玆守之常。切问谨思。曰惟以相。
○诗曰人心妙不测。出入乘气机。凝冰亦焦火。渊沦复天飞。至人秉元化。动静体无违。珠藏泽自媚。玉蕴山含辉。(心之静)神光烛九垓。玄 思彻
万微。(心之动)尘编今寥落。叹息将安归。(妙者非是至好。言其不可测。气体之充也。主发谓之机。)
静观 (第 61H 页)
题韵二首甚勤。率尔赋寄。
寰居从古少堂堂。心有蹊茅面有墙。可是寒流秋后净。却怜清意夜来长。天光尽处神 思彻。
人欲消时起止强。管取无边千载兴。凭栏独酌月盈觞。缶溪溪水活源存。栗里徵君早闭门。只看渊鱼空际跃。也无 (第 216L 页)
文哭其死累数百馀言。其略曰。唯君之生。气厚才明。早习文艺。即判重轻。屏居求志。惟古人是希。身蹈绳约。 思彻
玄微。稽经观书。默契心会。虽遇肯綮。迎刃而解。一箪一瓢。其守愈确。和而实介。物莫之夺。犯而不较。人孰 (第 245H 页)
公宇颙讲劘。南冥谓公曰吾尝见欺于人。然今的然不疑者唯子耳。玉溪诔曰惟公屏居求志。古人是希。力蹈绳约。 思彻
幽微。一箪一瓢。其守愈确。和而实 (第 482L 页)
  
陶谷幽居四时词。效回文体(儿时作。)
是处何人访。迷烟野草青。绮霞摇月烛。绅瀑拥山屏。水满红花洞。风鸣翠柏亭。始终期乐此。春暮咏前庭。路细妨来客。林园限洛京。暮云孤岫远。微雨暑风轻。鹭立遥怜白。莺啼独爱清。树深欹石枕。长日任闲情。晓月秋峰远。门开独夜中。鸟啼闻堕叶。霜晚带残枫。小屋茅檐短。闲扉竹坞空。绕溪清雾薄。随处动光风。绝妙诗中画。山河隔世尘。雪边岩树老。桥畔洞庵新。日落仍归鸟。梅香已近春。阅年长户闭。深壑一闲人。
次赤谷用药名体排律韵。变作回文体。
役物悲身老。萧萧已发黄。陌尘吟苦久。簪绂结愁长。禄厚仍崇秩。衢平或险冈。鹤鸣 思彻
响。萤耀愧迷方。竹槁生新叶。芝残保晚香。旭新惊睡稳。流急付年芳。酌废仍缠疾。轮闲几卧床。萼腮繁悦目。 (第 216H 页)
方宅里逢。小子叨陪席。磊落健风流。定非尘俗客。
满庭列五常。先亡伯旁杰。仲也继儒素。叔季知循辙。
思彻
泉壤。求福则衔恤。新竁移旧封。佳城万世室。
诸郎契义深。辜负未趋役。可怜流离子。人事都抛掷。 (第 280H 页)
而次其韵。以迭试其退进。余有客元生。彻斋之侯芭也。余因彻斋及公纪侍郎致之馆。巡相公亦日邀与语。生以其 思彻
斋和余诗。携诸作入谒巡相公。巡相公曰何不令我与闻。诸君以监司我也。于是命生把笔。一呼滔滔如也。生疾写 (第 44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