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无推而尽之则知有无回谢于一法相待而非原生灭
两行于一化映空而无主于是乃即之以成观反鉴以
宗鉴
明则尘累不止而仪像可睹观深则悟彻入微
而名实俱玄将寻其要必先于此然后非有非无之谈
方可得而言尝试论之 (第 9b 页)
   唐论
高祖举晋阳精兵承亡隋之弊席卷长驱奄有关中命
将出师扫除乱略遂降李密系建德禽世充芟武周剪
黑闼夷萧铣六年之中海内咸服何成功之速哉盖以
太宗为之子也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驱策英雄网
罗俊乂好用善谋乐闻直谏拯民于汤火之中而措之

于衽席之上使盗贼化为君子呻吟转为讴歌衣食有
馀刑措不用突厥之渠系颈阙庭北海之滨悉为郡县
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惜其好尚功名而不
及礼乐父子兄弟之间惭德多矣高宗沉溺宴安仁而
不武使天后斲丧唐室屠害宗支流毒搢绅迹其本原
有自来矣中宗久罹幽辱备尝险阻一旦得志荒淫不
悛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睿 宗鉴
前之祸立嗣以功所谓
可与权矣明皇能断有谋再清内难开元之初忧勤庶 (第 21a 页)
王使牧九州以待皇
嗣之生广选宣祖太宗之裔材武可称之人升为南班
以备环列庶几上慰在天之灵下系人心之望高 宗鉴
之大寤遂诏大宗正安定郡王令畤访求宗室伯字号
七岁以下者十人入宫备选于是阜陵实在选中自后
光宁理度皆太 (第 17a 页)
之初心而有馀者以完吾视天下由己饥之责任此虽
仅仅服食宫室间而天地祖 宗鉴
之子孙臣庶则之千
万世之指视萃之迄于今而克勤克俭诵明德者如一
日也禹乎吾真无间然矣后之君人者乃以朝祭 (第 36a 页)
所以法者则道也如以道则必首体上天生物之心以敬
天而不徒倚用风雷则必重念祖 宗鉴
古之统以率祖而
不至轻言改作则必法尧舜之恭已无为以简要出政令
法尧舜之舍巳从人以宽大养人才法尧舜之从 (第 15a 页)
  其四
齧迁由怵惕。 神御为瞻依。情礼元无憾。天人共不

违。至诚推祀典。庸敬饬朝衣。济济鸣銮士。咸言咫尺威。
  其五
去年颁四庆。 两殿 两先王。遐祝瑶觞举。洪休玉牒扬。神人交有协。 慈孝并为光。又上 三 宗鉴。
千秋宝帕香。
  其六
治乱唐金镜。论评汉石渠。阶前无宦妾。丌上有图书。奎藻万几外。 宸聪一览馀。寻 (第 90L 页)
煎溢。如何尽喻。先祖遗集序文。一依下送本誊写。而素节弥亮。原本脱此四字。未知门下传写时。或见漏否。祖 宗鉴
佑四字。写时不察连书。而校勘之失。咎在箕洪。惶悚惶悚。书于公遗稿之下方八字。谨依下教删去伏计。
上尤 (第 361H 页)
。公虽迁谪流离。而九死不悔。素节弥亮云。而今只作公虽迁谪流离。九死不悔。则似是传写时脱误也。其下 祖 宗鉴
佑。连书不上。似失照勘也。岂本草如此而致然耶。悚悚又其下云。书于下方。则是乃跋体。而今反弁之于首而又 (第 179L 页)
危。即国家之安危也。岂不伟欤。公之胤蓬莱君昆仲行修而有文。孙司谏子重。掌令子三。并以直节见于世。岂祖 宗鉴
佑。有此锡类之盛欤。其视刘向之有子骏。不可同年而语矣。余与子重诸人游好甚笃。今子重已矣。何处得来。遂 (第 536L 页)
即国家之安危也。岂不伟欤。公之胤蓬莱君昆仲。行修而有文。孙司谏子重,掌令子三。并以直节见于世。岂 祖 宗鉴
佑。有此锡类之庆欤。其视刘向之有子骏。不可同年而语矣。余与子重诸人。游好甚笃。今子重已矣。何处得来。 (第 154L 页)
  又
北黉初接袂。莲榜共题名。聚散中年恨。悲欢晚岁惊。自期兰臭合。何意泰山倾。最是伤心处。虚堂独竖旌。
挽词[天安郡守孙汝性]

三朝出入老。启沃尽精微。明并唐 宗鉴。
恩深汉帝衣。拥轩才北去。奉柩永南归。不肖曾蒙奖。奠杯哭落晖。
挽词[弘文校理尹晛]
悃愊因天资。聪明 (第 52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