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第三表
臣炎等言臣等考古训酌群言建大中之道陈徽号之
请累表上闻皆抑而未许跼天悚迫屏营失图臣固以
此请者方欲协万国之欢系一人之本盖非私于主而
专于已实以荷大赉法上玄遵王之路也伏惟皇帝陛

下以唐尧四德光宅天下以周文直行陟降庭止应乾
立极迨乎踰年又奉今月甲寅诏将有事于郊庙越翼
日乙卯复下有司命元子以主器荐圭置币尊祖配严
属车将迈明号未布瞻望霄极遐哉邈乎至乃陈一王
之仪合百神之礼祝告史载则谓之何臣又闻之守文
缵服继序不忘遵奉遗烈必思其复惟高祖象云雷以
起经纶惟太宗造区夏以创大业惟玄宗倚孤剑以攘
臂惟肃 宗振
一旅而讨逆惟代宗总天兵以佐命皆拯 (第 4a 页)
  贺感楼妻王氏墓志铭(明李东阳/)
按状王氏讳正江阴农家女也贺本吴人感楼之大父
大理评事讳贤尝为江阴训导留居江阴洪武间坐事
死后子 宗振
才八岁贫无家依女兄及舅氏比壮赘青 (第 1a 页)
旸乡之薛氏王薛邻也故感楼聘焉时 宗振
复坐累籍
苏州卫为兵尽粥其田庐家益贫感楼壮不能娶昏于
王氏王氏亦贫甚止馀空屋三四楹两家食常绝殆不
(第 1b 页)
之其字始号耻轩后更号感楼
人称为感楼先生其先自蜀徙苏之吴县大父大理评
事讳贤尝为江阴训导侨居江阴考讳 宗振
娶薛氏及
君壮始还吴遂定业云子四慈恩息应应早世女一适
沈堂孙五牧收放改教孙女及曾孙各一君生于永乐
乙 …… (第 18a 页)
   解元贺君墓志铭     吴宽
始君自吴中来就试京师其状貌羸然望之可惊予扫
一室使治其病数日病转剧则为书报其家其兄慈冀

得一见也不一月疾驰四千里而来则君已死矣且死
神思愈清谓予曰吾不可执笔为吾书所以告吾父者
予诺之抵夜促书已具顾其子放侄收曰其善藏之顷
之翛然而逝乌乎惜哉君讳恩字其荣姓贺氏其先蜀
人也后徙于吴曾祖公宣大理寺评事祖 宗振
父美之
皆儒业不仕毋曰王氏自君为童子时用其父教力学
不少懈既游郡校治易得其义而止未尝曲为之说下
笔平 (第 19a 页)
也都使祔于左尊大宗也处士祔于右重始
迁也未毕工值岁大侵五人者相继物故迨成化戊子
治方之子宗兴天方之子 宗振
宗云英荫之弟绍宗遇
霖之子存刚存绎以先世栖神之所创其始不可不究
其终再倡其族为东西两庑各三间以藏祭器 (第 15b 页)
  大唐升玄刘先生碑铭(并序/)  冯 宿

维皇王能自得师以臻至理维道德克辅于代且非常
名天启圣唐运兴我李于赫肇祖实非玄元高 宗振

风于前明皇张其教于后十有三叶天子曰敬宗文武
大圣广孝皇帝宏清静之旨以浸天下阐无为之宗以
凝海内宝 (第 29b 页)
备执笔者采而书焉成化
九年春正月戊申翰林院修撰承务郎里生吴宽谨状
   贺复庵行述
贺复庵先生讳承字 宗振
复庵其自号也其先世次邑
里谱亡不可考祖季昭始来自蜀居吴城之采莲里遂
为吴人季昭生 (第 12b 页)
   解元贺君墓志铭
始君自吴中来就试京师其状猊羸然望之可惊予扫
一室使治其病数日病转剧则为书报其家其兄慈冀
得一见也不一月疾驰四千里而来则君已死矣且死

神思愈清谓予曰吾不可以执笔为我书所以告吾父
者予诺之抵夜促书已具顾其子放侄收曰其善藏之
顷之翛然而逝呜呼惜哉君讳恩字其荣姓贺氏其先
蜀人也后徙于吴曾祖公宣大理寺评事祖 宗振
父美
之皆业儒不仕母曰王氏自君为童子时用其父教力
学不少懈既游郡校治易得其义而止未尝曲为之说
下笔平 (第 10b 页)
   贺感楼先生墓志铭
弘治已酉贺感楼先生病且剧年七十有六其冬顾谓
其子慈等曰我死汝必买石志吾墓其往即吴原博以
请然能及我之见乎慈等泣而从之则使家僮践冰雪
不远数千里至京师以书来告予读未竟泣曰先生果
不可起耶虽然先生为人非求后世名者今以是托我

必有意也先生讳甫字美之姓贺氏其先自蜀徙吴家
世业儒而贫大父公宣仕国初为大理评事父 宗振

居江阴娶薛氏生先生躬教之学忍贫刻厉志不少
(第 6a 页)
   藜杖行(家君/命作)
荒藜一两青墙隅数茎拗深势扶疏柯叶张磔忽过墙
赤丝绾结绿珊瑚雨馀霜重凋伤后莹节高肥干枯瘦

断截为杖劲且坚黄玉压手光欲透更将月渍晞朝暾
润滑隐隐分细纹家君垂老添数仆冯藉看月复穿云
倚床半夜风雨怒只恐飞腾作龙去乃为作诗重相告
从臾少陵桃杖句天生此杖向吾家再起衰 宗振
国华
会当拄到太行顶指点千年墓上花刬除芜秽重洒扫
横膝琅琅过庭教支倾拄坏植孔孟永使子孙扶圣道
    (第 3b 页)
   姚文公谥议        柳 贯
天地真元之气一会则圣神代作扬熙秉耀承华协瑞
以开太平而必有不世出之臣挺生其间揽结粹精敷
为制述于以增焕盛德大业而耸之五三载籍之上盖
数百年而得一二人焉其有关于气运者如是岂徒文
乎哉乃若先正许魏文正公之在吾元实当世祖皇帝
豗拓基图之始倡道明 宗振
起来学一时及门之士独 (第 36b 页)
  字则诚永嘉平阳人至正五年张士坚榜中第授

  处州录事长才硕学为时名流往来予草堂具鸡黍
  谈笑贞素相与澹如也
  题孟 宗振
惠麓小隐 (第 18a 页)
(宗振
孟/后之裔)
汴水东边杨柳花春风散入五侯家繁华一去江南远
閒汲山泉自煮茶
  题支离叟
钱唐门里支离 (第 18a 页)
   姚燧谥文
天地贞元之气一会则圣神代作扬熙秉耀承华恊瑞
以开太平而必有不世出之臣挺生其间揽结粹精敷

为制述于以增焕盛德大业而耸之三五载籍之上盖
数百年而得一二人焉其有关于气运者如是岂徒文
乎哉乃若先正许魏文正公之在吾元实当世祖皇帝
恢拓基图之始倡道明 宗振
起来学一时及门之士独
称集贤大学士姚公燧为能式纂厥绪以大其承然观
公之言而考乎文正公之学则其机籥之相 (第 21a 页)

扶柩行涉涛江归卜茔域反壤而树既虞而祭人谓其
知所慎重如是则可以承其 宗振
其家矣已而江南内
附官府新立州境屡骚故家巨室困于征求之促数而 (第 20a 页)
公之祖考及公皆不仕然其脩于身者必无愧
于天是以子伾受民社之寄将又大显其门则公之德
可见矣铭曰
霅川之 宗振
于瑞安袭庆绵绵遂有显官至公三世恬
不喜仕而公之德式克用继婉婉令人平阳之孙宜室
宜家妇道是敦干将莫邪终 (第 13b 页)
   香严寺复田记
福州西门外香严寺有围田七十五亩奇在福清州万

安乡万安里之上洋积水溉田者又四十五亩奇宋大
中祥符间开山了 宗振禅师
及其弟子广利的禅师之
所营利之入于寺者四百馀年矣间以道远失于防护
堤食于水久废不治州之灵石寺塔庵僧遂 (第 60b 页)
   回镏申斋先生书
玄顿首再拜复书提举聘君申斋先生丈席玄即辰清
和承体候佳胜济南耆年有相之道不胜愿见之祷吾 宗振
先来辱书且知侄孙宗任客腊参谒座下第缄寄
雄文迨今未至不审何故亟称督索端便复命陇阡樵
采之禁事出当然流 (第 12a 页)
   层山郭氏族谱序

事其所当事不事其所不当事人道之常也正伦理笃
恩义敬所尊爱所亲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事其所当事
也惑异端黩淫祀不为善以去恶冀徼福以免祸事其
所不当事也修祠以尊祖修谱以叙宗非当事之先务乎
事其所当事修之至于无所坏事其所不当事不修之
而至于坏不修之久而至于大坏天下皆是也事其所
当事不事其所不当事修之至于无所坏者若层山郭
氏是已郭之先讳伯宜仕南唐监军恩江镇子二安功

侍父从后主入汴定功赘吴氏其后徙层山蕃衍硕大
超诸姓之上郭得姓自周虢叔林 宗振
汉子仪鸣唐太
原汾阳著望天下上下数千年由二人而郭氏大焉塞
天地而明日月何事于修而后无所坏哉孙叔豹谓保 (第 23a 页)
之祖孙昆弟异宅而居骨月休戚之谊当有间耶愚愿
后之子孙第求卓然自立无忝尔列祖异时任便附于
何山即自能亢 宗振
家种德遇仙另获种玉眠牛地其
一脉由来天伦情意何故蒸蒸出藩篱阡陌外哉夫习
俗移人贤者不免兹弗有说以破其 (第 2a 页)
于为义曰人道当
然也其先居光之固始唐季从王审知入闽家福唐之
玉融数世徙长乐宋福清令世荣思孝高祖也曾祖
祖嗣朋父仲进洪武中历宜阳韩城两县丞升江山 (第 5b 页)
启。
十二日。朝阴晚晴。早起。行下陆祭。烧五神位版。夕宿甑山县。见方伯书。知一家无事避乱。大同察访金 宗振。
以差使员来见。
十三日。晴。夕阴风。昏下雨。到江西县。五男来谒言。家中奴仆皆被掳云。黄监察胤先来见。 (第 28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