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二世用之秦国以覆斯亦灭族是以史迁议其不正諌
而为世诫
  论刺史不宜领兵疏(杜恕/)
帝王之道莫尚乎 安民安民
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 (第 11b 页)
   (山房随笔僧本正赋吴门上元微闻于郡守吴/退庵遂命住虎丘寺)

  宝 印
   宝印字坦叔龙游李氏子世居峨眉之麓从中
   峰 密印禅师
得悟淳熙中敕住径山绍熙元年
   示寂谥曰慈辩塔曰智光庵曰别峰
  梅林分韵得泽字
江路岁峥嵘酸风更 (第 12a 页)
曰惟昔皋陶陈谟在知人在 安民安民
则惠黎民怀之
二公惠在苏民民怀之深也故于祠堂之建其悦之也
亦深一诚相孚思之人而不忘者乎是举也参政公实 (第 17a 页)
而崇大体若夫庚癸之虑亦所当未雨而绸缪
也意必有不伤民不绌用可以生财之大道试条其可

问致治之本首在 安民安民
之要莫先择吏盖以守令 …… (第 15a 页)
格尤见鼓舞人才登进无方之至意顾何道而使举皆
得人人皆称职与夫 安民
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
计有馀而矫虔者则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一切取办而
民生重困得毋牧民之道诚在此而不在 (第 16a 页)

教泽深矣岂徒志于温饱沾沾以决策发科自囿哉其
勿夸勿饰各抒所蕴毋隐
问从来图治必首 安民安民
必先择吏周官使民兴贤
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凯以强教弟以悦安如
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子产忧尹何之伤圣 (第 4b 页)
敌兵快告捕更遭其荼毒剪除复肆其陆梁以故被害
乡民含忍不告所属官司畏罪不言履霜岂渐蹈虎可
忧夫息盗在 安民安民
在轻赋而月支欠米岁办欠财
委无区画矧欲起愚民感动之几尤当昭圣明宽恤之
典查得岁运淮安米一十七万石每石 (第 43a 页)
    (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俄而镇北将军吕昭又领冀州恕乃上疏也)

帝王之道莫尚乎 安民安民
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
本而节用也方今二贼未灭戎车亟驾此自熊虎之士
展力之秋也然搢绅之儒横加荣慕扼腕抗 (第 2a 页)
清明忠言易入天下事可理矣
天生民而立之君人君之职在于 安民安民
之道在于
择相故曰劳于求贤而逸于得人此总其大纲以御天
下者万世人君之道也
封建与井田相表里井田不可复 (第 24a 页)
尉淮阴治剧有声元生澈秘书校勘澈生绂绩绩字伯
庸尝续修其世谱黄义刚善之绂生执中执中生慧老
慧老生 安民安民
生霆霆生梦洙梦洙生天祐天祐生
继殊继殊生琏琦琰璿玑自洵以下虽粗见历官而事
功多无所稽通其旁支可知大归 (第 40b 页)
   上皇太后尊号册立皇后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仁政之务亲亲为先礼典所崇尊
尊为大朕缵承鸿业君临兆庶肆用敦于孝理爰肇正
于化原恭惟圣母辅翼先朝昭明内政弘六宫之壸范

表四海之母仪深仁厚德施及眇躬隆鞠育之恩广训
迪之道劬劳备至以底成立兹方奉天下之至养则必
极天下之尊称谨上尊号曰皇太后乃若宗庙之祀礼
重相成德化之行始于夫妇用稽国典册妃胡氏为皇
后夫国之本在家允属彝伦之重上以厚率下庶臻至
理之隆布告中外咸使闻知洪熙元年七月十五日
   敕谕吏部申明荐举
敕谕吏部至理之务必先 安民安民
之方必择守令自 (第 43a 页)
自他之分十七(望敌迎抵。仆于虚触。根由使酒。实因折项。)
 延 安民朱
贵接。杀李东赞。〇查官报状曰。痕损狼藉。明是蹴伤之迹。词證具备。皆传死者之言(分叱不喻)。贵接亦不能 (第 12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