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荅靖江陈生
久不闻问时时在怀仆自昨岁因同事者疾戚频仍意
绪为之恍惚豚儿偶忝先鸣亲友若见聊萧稍出应之
不无酒食之累遂成羸瘵委身药饵差得小挺劲耳足

下所见示及 释先
师与印上人书语皆精切然金丹正
理数卷内也有之仆意亦尔同为下手处无的證耳年
来苦笔砚之役而未能郤此实伤 (第 21a 页)
亲见也今六序两语之下明言有义
亡辞知其为秦火以后见序而不见诗者所为也毛公
于诗第为之传不为之序则其申 释先
序辞义非宏而
孰为之也以郑玄亲见而證先秦故有之序以六序缀
语而例三百五篇序语则古序宏序昭昭然白黑分矣 (第 16b 页)
制惰者为盗悍者为乱桀黠者杂出于徒囚之中驰逐
海内咸有争天下之心至于今而未已人情易于纵肆
而难于检制 释先
王之法服而被发左衽去揖让拜跪 (第 2b 页)
   送王必懋知宜都序
成化壬辰予同内弟王廷光学于抚次其学舍其旁舍
则王君必懋与其弟必充肄其中知海州君必融其兄
也时方家居诵其先侍御君之遗训约二弟非岁时伏
腊不得辄休沐潜归蔗饧茗荈蔬菹脯醢仆迭至焉亦
饱及予二人予益喜其久相磨砺不厌也再明年甲午
廷光必懋必充皆获荐北上独遗予予固喜三君之逸

举也乙未廷光登进士出宰虹入为南台郎丙午予始
至京得举顺天丁未亦忝进士入翰林为庶吉士必懋
必充方俟选天曹天曹授必懋知梧之兴业必充判滇
之广南廷光亦免丧适至违十数年而一旦四人者天
涯相会合欢然如初人事之适然不至若是也予与廷
光各为诗一章道其行壬子冬予 释先
君之丧还翰林
明年夏必懋必充亦免太夫人之丧来谒选三人者别
而复合又七年独廷光佥事浙江计未可骤至耳既而 (第 28b 页)
 九灵山房集卷十四    元 戴良 撰
  吴游稿第七

  墓志铭
   王处士墓志铭
吴门王翥丧其父之三月以凶服诣余之故人而语之
曰吾 释先
人之殡谒子于城之西盖窃有请也吾先人
之生有德蕴于躬而施于家然不获显于世今其死宜 (第 1a 页)
  之序此本皆所作杂文惟末附歌行数十首
    卷首虽载绅序而二十卷之旧已不复存其
    中若太极 释先
天图论河图原辨荀子辨阴
    符经诸篇皆有合于儒者之言问神一篇悉
    本程朱之理未尝以云师风伯 (第 3a 页)
   又示仕祈侄

人来得书知汝作画且通禅甚慰远望禅者蝉也如虫
脱污浊之中自致于千章之未呼吸风露世人迹其高
远可望而不可及也若乃厌清淡而不居则将贻笑于
蝼蚁矣吾亦观自古得道之士于君臣父子大伦大节
未尝有欠其明心见性定觉工夫皆是打透死关亦非
徒嘐嘐然曰古人而行不掩焉者大抵三教虽不同儒
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释曰戒定慧道曰清净皆是著
实工夫方可深造岂泛泛习于陈言乃曰我能此我已

觉悟此到临些子利害便至母取箕帚即生谇语何况
生死岸头灼然劄定眼光无迷无悟使六情不作哉若
欲攻儒先尽人事便可达天理达天理则性命道德吾
分内也若欲攻 释先
去贪嗔则入地光明自然路头不
错若欲攻道则去执著声色有无不能沉迷渐入真道
若以人生于天地间有三纲五常自 (第 31a 页)
 邢曰赐食。谓君以熟食赐己。〇朱子曰席固正矣。至此又正。以为礼也。〇邢曰先品尝之。(膳夫。注云每物皆尝之。)敬君惠也。(孔氏云)孔曰既尝之。乃以颁赐。 (释先
尝之义。)〇邢曰腥者生肉。荐其先祖。荣君赐也。(朱子云荐其祖考。)熟食不荐者。亵也。〇邢曰生者。牲之 (第 250L 页)
二百十
城危大野莫摧锋。品释殉身妻亦从。竹竹顾名能践义。知君不愧岁寒松。(百济攻新罗陷大野城。军主品 释先
杀妻子而自刎。幢下舍知竹竹曰。吾父名我以竹竹者。使我岁寒不凋。岂可畏死而降乎。力战而死。)
[咏东史 (第 146L 页)
 臣浚钦窃惟理气合而为心。故有虚灵不昧之妙。议者或以陈北溪理与气合所以虚灵者。指为语病。然语类曰。气聚成形。理与气合。便能知觉。中庸

章句曰。气以成形。理亦赋焉。则北溪之说。即朱子之意。恐未可轻议也。
灵底是心。实底是性。朱子以为禅家以虚灵不昧做性。无具众理以下事。此是儒释同异之大关棙。然于实践之工。此犹属第二义。心但识得心是吾心。性只识得性是天性。循所赋之性。全固有之心。则可以事亲。可以事君。
 臣启温窃惟明德之指心指性。有若聚讼。而此书章句中 释先
慎乎德一句而谓之明德。则是慎德者在心。犹可以慎言。而言性则不可以此例之。明德之属之心者。或者较长。而 (第 65H 页)
德雨诸人来
朝闻乌鹊噪空枝。老 释先
知客到期。德雨能携莲巷酒。惟明已赋佛岩诗。斋居纵陋山争秀。冬月犹暄菊未衰。此地同游宜汝辈。预愁归骑度 (第 25H 页)
死。芳名大节共流传。
吊 赠佥知义兵将山人灵圭。
清锦交兵挫锐锋。两湖保障是谁功。纷纷食禄能无耻。髡 释先
输死国忠。 (第 54H 页)
。既谓之不可有。则奚择于事之善恶乎。又曰。虽欲行道欲格物之念。其不可有诸胸中。则一而已矣。此二节。即 释先
儒所谓心不可有一物之意也。若以此有字。如吾兄所谓不止留在而杂于方发处看。则退溪必不曰奚择事之善恶矣。 (第 412L 页)
其欲下祀于天子之学。而班诸夫子者。虽视 圣祖所设帝王庙之规。犹未为的当也。(宋濂虞庠以舜之说。与通解 释先
圣以周孔者异。)所谓启圣庙者。其用燕礼于颜路,曾晰者。出于金履祥。(盖以路,晰在庑下为不安者。始于宋 (第 147H 页)
为带方郡公百济王。薨。太子义慈立。
王亲率众伐新罗。取四十馀城。又遣将陷大野。军主品释出降。军乱。品 释先
杀其妻。自刎而死。百济取其尸而归。留兵守之。又攻新罗。连败于买利。
大野道隡大将殷相死。士卒亡者前后 (第 203H 页)
主簿。牛溪先生甚相友。(一本。此下云宜人有妇德通事理。牛溪尝曰贤妇也。凡家事多与询议焉。及老。以谚翻 释先
世行状。时命孙儿辈通读。以诲饬之。)男栎佥正。𣏾别坐。㮨佥知。大司成申敏一,安厚之,尹正得其婿也。 (第 38H 页)
心。以此观之。甲乙所以一往一来。主大主小者。心耶道耶。匪心匪道。只逐事末争辨。则是未知其可也。愚请明 释先
儒一定之言。推广甲乙未发之意可乎。盖心者周流无穷。不滞一隅者也。寂然感通。是心体也。触类伸缩。是心用 (第 293L 页)
 臣对曰。既言圣人之德。所性而有。则重在一诚字。今若曰自夫诚明而言。谓之性云尔。则是诚与明。太无分别矣。朱子于章句之释。但曰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所以说诚则便能明也。诸家都不会得。以为与下面所 释先
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之语。句法有异。乃谓自诚明之自字。释以由字。即与横渠氏所谓由太虚有天之名底由字一般 (第 266L 页)
榼诗筒晚更收。沙弥扶我上城头。十年病后寻孤寺。万仞山中卧一楼。白首登高还异事。寒宵秉烛亦奇游。谈经老 释先
归睡。大醉狂歌河汉流。
夜坐
老衲眉如白雪。寒宵背坐青灯。吾侪全不拘束。醉后题诗是能。
晓起
禅堂才 (第 410H 页)
欤。○传六章。上下两独字。新安分作心所独知。身所独居者。其说自精当。诸解纷纷。不可从。○经一章。或问 释先
正其心曰。至于身之主则心也。一有不得其本然之正。则身无所主。虽欲勉强而修之。亦不可得以修矣。其释意诚 (第 57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