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处士质斋钱翁墓表
去吾州之东北偏即海上而海上宽佚土土人割鱼盐
之擅以自殖其豪长者业以去城 郭远
韦跗注而见其
子钱家不爱诸儒生即儒生至吾且慢骂之而独钱氏
为诗礼族盖其先为广陵王元璙而又有为元提举者 (第 22a 页)
以观察使仍行吾四郡兵事吴之吏士以及父老红女
踵相蹑而出逆迩者 郭远
者境之外至褰车帷而视之
曰果吾父耶是毛且二矣而颜甚壮相率加额欢呼乃
去当公之甫下车而吴大水所至成巨浸 (第 24b 页)
  池口有怀
黄鹤池边鹤金鸡石上鸡乘云千载去落月几回啼不
见仙人迹空传过客题萧条暮江上肠断楚天低
  次芜湖
倚棹鸠兹邑山光杂水氛估樯蟠 郭远
市语隔江闻烟
气凝为雾歌风散入云古来佳丽地无日不纷纷
  夜发静海抵直沽 (第 12b 页)
先卒子
二元甫进士出身工科给事中改南京礼科给事中哲
甫乡贡进士女三适义官方瑛义勇前卫经历王以节
士人 郭远
孙男五有恒有禄有章有教有孚叟晚得痰
疾竟以是卒于成化丁未八月六日享年七十有五明 (第 2a 页)

奉顺天德是总前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
毋泄地气是八家一井不多置井
春夏出就田庐冬间入城郭不比今时去城 郭远
甚小
曰堡其次曰邑又其次曰都自堡邑城郭不过二三里
(第 32a 页)
  与燕平章书
近望旌节之临中心如渴所以不惮烦琐连状奉闻鄙
忱所契当彻神明必有能达之者盐事僣越薄有分毫
之绪然心焦力殚已止此旦夕惟伺贲临冀必少得眠
食而已此念不晚当复得一遂也城内及诸镇逮今帖

然无烦介意无根之言左右恐不能免当一切屏之度
外但所审在初一存大体芒角之嫌悉无所累先使上
下安恬然后次第而举则何事之有近者泉州之盐已
有定议只此亦尽可以作成区区此行矣贵舟一到河
下当星夜出 郭远
迎尽有其说不敢不尽旧日参侍之
好也晤对有期尚冀顺时调摄式副倚任之隆不宣
  与泉州左丞相书
胡员外便 (第 6a 页)
   文帝下诏

朕应运受图君临万宇思欲兴复圣教恢弘令典上顺
天道下授人时搜扬海内广延术士旅骑尉张胄玄理
思沉敏术艺宏深怀道白首来上历法令与太史旧历
并加勘审仰观玄象参验璿机胄玄历数与七曜符合
太史所行乃多疏舛群官博议咸以胄玄为密太史令
刘晖司历郭翟刘宜骁骑尉任悦往经修造致此乖谬
通直散骑常侍领太史令庾季才太史丞邢俊司历
历博士苏粲历助教传俊成瑜等既是职司须审疏 (第 21a 页)
   敬本堂记
万安东溪之上有世家曰郭氏元之盛际有孔祥者博
雅好古轩伟豁达乡人号之曰孔堂而荐绅大夫多喜
与之游翰林滕玉霄尝为大书孔堂二字又为文记之
至今里人老长矜道其盛历历如昨日事而孔祥之曾
孙仲玉今徙居宁塘之侧去东溪之里而近仲玉恒不
忘其祖若父故所居也名其新居之堂曰敬本以系其
孝思亦因以图无忝焉介翰林脩撰曾鹤龄来谒文为

记万安于泰和接壤而东溪尤密迩其民俗好尚同也
其故家世族虽富盛皆赫奕而必务诗书谭礼乐以为
高不以智力为长雄也 郭氏先德
之善其有徵矣迨至
于今二百年其曾玄之世继续其盛而未衰者亦必本
诸其先也仲玉虽不得已而去其故居而慕仰先 (第 20b 页)
德美之万一矣。窃惟朱先生临箦。授门人真诀。即一直字也。文正公以我东方考亭。一生受用。惟此道。而以近守 先德远
宗朱门。遗戒子孙者。亦指此而言耳。府君克承先烈。揭守宗二字于所居之室。而俛焉孜孜。一动静一语默。罔不 …… (第 201L 页)
。公之学问渊源。槩可见矣。至于己酉典礼之辨。乙卯斥邪之疏。亦可谓正邦宪扶世教。而其所终身受用。即近守 先德。
远宗朱门。此是文正公遗戒子孙者。而文正公之学。一直字真诀也。公实服膺而勿失焉。后之欲知公者。其在斯乎 (第 204L 页)
  其五
矫矫云中龙。骧首驱雷雨。落落草间士。崛起佐明主。筹策运帷幄。群雄随指顾。四海无交兵。所向若豹虎。出将十万众。入封三万户。九族生光辉。宾客日驰骛。绛灌起屠贩。日磾拔降虏。叱咤乘风云。俛仰生毛羽。天降一代豪。舍我将谁取。大器当晚成。智者宜自务。
苍头以事向临瀛
送尔临瀛远。单衣背朔风。岭云笼树黑。海日射天红。鸟道悬崖上。人烟绝岛中。不知为客处。氓俗忆坡翁。
和柳参判要往松泉诗(柳诗本叙云。杨州先茔侧有精舍。在三角道峰间。号松泉。畿辅第一胜境。尊如许偕往。讨溪山之胜。岂不幸甚。)
得罪休明世。遂与城 郭远。
微命察若丝。斥逐敢怀懑。端居岁易徂。六龙安可顿。鵩赋为自广。离骚盖生怨。 (第 131H 页)
 拯党之恶闻大义。私相讥毁久矣。其遗孽明徽者。投疏侵斥 皇庙。 上震怒。教曰。呜呼。惟我东土保有衣冠。得至今日者。赖我 孝庙修攘之大义暨宋先正左右协赞之功也。况于国是已定之后。今此凶人。敢陈凶疏。是非徒诬先正也。乃侮 孝庙也。侮天子也。当亲鞫严问。以正王章。于是重施刑讯。发配道毙。中外儒生洪履猷,沈绥镇, 郭远
济,李硕祚,李性重,黄时亨等相继上疏。以为大义之受困久矣。自夫尹宣举之失身江都。讨复之论。视若仇雠。 (第 465H 页)
不及 先德远
甚。如吾懒散。固不足论。而仲兄正斋公。从事名理墙屏。扶得家学一线。伯兄怀窝公性峻洁清。不受尘累。竺伦 (第 613L 页)
  追录
石村距苏堤牛鸣之地。而家仅十馀户。先生家则新搆颇精好。先生座后壁藏门。书中原戎虏易逐。一己私欲难除。不世大功易立。至微本心难保二十四字。其上又揭守宗斋三字。门旁又揭近守 先德远
宗朱门八字。盖上一段。鳌村所尝书揭。故亦如之也。中一段。即鳌村书赐斋号者也。下一段。即守宗二字所以取 (第 31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