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答甘道士

    答陈道士
    与㬊亚夫(三)
    答 郭子从(二)
    答叶仁父(二)
    与王元石
    答孙敬甫(六)
    答孙仁甫(二)
     (第 80a 页)
   郭子墓志铭       蔡羽
郭子讳邵字汉才世为苏之长洲人入国朝族始大号
车坊郭氏六世祖彦珍三传至用行用行生汝文汝文
生谨仪谨仪生郭子邵母张孺人为云南按察使虚庵
公女彦珍号惠宁以善行高于乡乡人德之称曰惠宁
长者汝文号絅庵有操行敦修礼文益开厥家以子贵
封太常寺典簿谨仪由乡进士授南京太常寺典簿加
文林郎声称籍甚方拟大用在任三年遽引退升鸿胪

寺丞致仕人叹其高郭子之生敏而嗜学自幼不为嬉
戏父之官太常也以 郭子从
时始数龄已有识度父知
其不凡令遍从文章钜公用是器日益充归游郡庠郡
弟子咸推之御史院试辄居一等与太原王 (第 16b 页)
乃当日命驾至潮不闻潮中学者孰为周子高弟虽
叔云
郑南升受业朱子之门其学亦不传于世岂惠照
大颠之异说浸淫蟠结于人心而不可猝变抑停骖未
久教泽未深靡有横 (第 16a 页)
不容
避匿他郡赧还故土矣曩时潮士好以禅学为诗文贝
叶梵音倾心高妙昌黎原道而后莫有以道为言者郭
郑二子 (郭叔云
(第 33b 页)
子从/
郑南升字文振)从学紫阳虽著述不传于世已
为岭南绝响他若中离黄冈或从姚江讲学或游白沙
之门其学以良知致 (第 33b 页)
 布总箭笄。○至成服则去麻布。而但有笄总。仍加

绖于髻上。以其无麻布之加。故名曰露髻之髽。
露紒。似因去纚而名。
 父卒则为母。○疏曰。父卒三年之内母卒。则仍服期。先正之论多有异同。而朱子于此。未有异说。见于答 郭子从
书。
朱子说虽若不明白剖破。而其以二十四年而嫁为不晚。则盖已疑疏说矣。
 父在为母。○揆以正礼。当于 (第 518L 页)
 贾疏于此有所未察。而徒以世俗之情度之。意其所后当降于所生。而四种之说。只据其所生而言。故又为其所后而言之。所谓养他子为后者是也。何以知其为所后而言也。贾疏于为长子条。舍其明白之传文而创为别说。必其四世正适而后。许服三年。则其为三年者。盖已寡矣。中间有支庶继承者。亦不许三年。则其直取他子以为后者。其果许三年乎。此其意不难知矣。疏说此等处。直可断之为非。何可曲为之说。以救其失乎。
按此贾疏。勉斋既收录于通解。而又经朱子之勘览。则何敢如是乱说。且经曰为长子。传曰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云云。则上者祖之谓也。为正体于祖然后。乃可服三年。故朱子亦曰凡正体在乎上者。谓下正犹为庶也。正体谓祖之适也。下正谓祢之适也。虽为祢适。而于祖犹为庶。故祢适谓之为庶也。又答 郭子从
父为长子三年。亦不可以适 (第 378L 页)
 父母偕丧。当各设虞卒。不可并行。而祔祭则若一日内各行于所祔者。有数渎之嫌。无宁先行考位祔祭。次日行妣位祔祭邪。尹明斋以为同堂合祔。而神主对设。如祔位之相向。似便于事而亦无所碍。如此则新主考妣一

时并享。恐非礼意。且祖考妣并告一祝。则于礼无。初各告则繁缛。无乃未安邪。朱子答 郭子从
父母之丧。同葬同奠何害焉。其所先后者如何之问曰。此虽未详其意。然其法具在。不可以己意辄增损也。此是守 (第 89L 页)
 杖期条。不言父在为母一段可疑。
宋制不论父在父没。皆服齐衰三年。家礼依时王之制。无父在为母杖期一节。而先生平日所论。则本主杖期之礼。大全答 郭子从
问可考。杖期下附注祖父在。嫡孙为祖母云者。亦父在。为母杖期之义。商之。
 祖母丧中遭父丧者。常时当持 (第 442L 页)
 丧服齐衰三年章。父卒则为母。公彦曰直云父卒为母足矣。而云则者。欲见父卒三年之内母卒。仍服期。要父服除而母死。乃得申三年。故云则以差其义也。其则字果为三年后方可服之案耶。引有故二十三年而嫁之文。执以为證。然则古之人为母。过期丧之后。即无嫌于嫁娶耶。窃恐人情天理。不若是恬然。未知如何。
二十三年而嫁。疏家之说极错。朱子答 郭子从
书云内则之说。大槩言之。少迟不过一年。二十三年而嫁。亦未为晚也。此已经先儒勘破矣。杜元凯曰父已葬而母 …… (第 330H 页)
 尝见序中仁义礼智小注云峰胡氏。取朱子之意释智字曰云云。此是训致知之知字。而此乃训智。似有心性之分体用之别。未尝不致疑。而亦不得究其说矣。近来偶见金农岩集则亦有以此说。与人辨难。而适有契于愚见。未知其所论说何如。
原有知之理。故君 子从
而致其知焉。能致而知者心也。而其理谓之性。云峰之释。未见其非。金集未曾见。
 心经子绝四章附注。程子 (第 338H 页)
。故父尚为子三年然后娶。女安得不终三年而嫁乎。内则之说。未知何指。而若谓因心丧而嫁则恐大不然。朱子答 郭子从
书云内则之说。大槩言之耳。少迟不过一年。二十三年之嫁。亦未为晚也。此已经朱子勘破。不容更有议论。其佗 (第 254L 页)
后重。其虞也。先重而后轻礼也。谨按疏。崇精问其虞。父与母同日异日乎。焦氏曰。当异日也。谨按朱子语类。 郭子从
问。同葬同虞亦何害焉。其所先后者。其意为如何也。朱子答曰。虽未详其义。然其法具在。不可以己意辄增损。 (第 69L 页)
  

与洪宪文
前见宋祭酒。每笑宋文吾之笃信陶庵说。而壬寅年间。家兄将冠第四子。请宋祭酒为宾。三加毕。与秉德酬酌之际。以宋文吾之所后内艰。只称哀子。为大不可。秉德云。愚见亦如文吾同。因引朱子答 郭子从
书及家礼题主祝式。母丧称哀子两条。以明疏状式。俱亡二字之不可不属于并有丧。则宋祭酒。沈吟少顷曰。吾则 …… (第 149H 页)
。皆是丧中之称。则俱亡称孤哀。亦指并有丧之称。可知也。且非并有丧而称孤哀。则何以别新旧之丧乎。朱子答 郭子从
书曰。孤哀子。温公所称。盖因今俗以别父母。不欲混并之也。且从之。亦无害。老洲吴文元公答任忠州丈书。孤 (第 150H 页)
   答文诚信(甲寅)
   与文诚信(丁巳)
   答郭士震(元根○辛卯)
   答郭士震(辛丑)
   答 郭子从(大根○己亥)
   答 郭子从
   答 郭子从(壬寅)
   答 郭子从(甲辰)
   郭子从(乙巳)
   答 郭子从
   答李景章(章奎)
   答河广叔(宇○己亥)
   答河广叔(壬寅)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八十五 ……   李性纯字说
   金霔汝字说
   朴膺发字说(辛丑)
   权见伯字说
   郭克善字说
   郭子从
字说
   崔圣雨字说
   余伯升字说
   韩希宽字说(壬寅)
   张允车字说
   金敬材字
不可形喻。来头愈峻。未知将何术以济也。孩子姑善行走。然性钝尚不肯就学可闷也。酬应繁剧。不暇详悉。
郭子从(大根○己亥)
恋恋中获惠疏。稍解远悰。日间哀节依支。庑集俱保无他否。忧戚患难。有生之所不免。动忍增益。正在此处。 …… (第 246H 页)
埋帛。撤去倚庐床卓。别奉帛于他室。以届禫期。恐或得宜。未知如何。
郭子从
日昨因无何得转惠讯函。披审省棣节又经一番惊端。远为之闷虑无已。宗门争閧。系是可耻而既自侤服。便当依期 …… (第 246L 页)
延侄妇。且并邀侄婿。两稚之已成。而先兄之不在矣。触事感怆。无以为怀也。岁色且垂暮。只冀以时贞吉。
郭子从(壬寅)
深秋穷壑。政不禁花树之想。谓外得书。审友乐珍谧。门内一安。欣慰不可言。读书所以讲道理资躬行者也。岂 …… (第 246L 页)
能推明心传。以自治而及之人也。反躬惭惧。无暇尤人。设使转到焚坑。亦将谈笑而就之耳。馀匆匆不具谢。
郭子从(甲辰)
承书审举缅于先墓。仰惟孝思。当摧恸如新。日来已克襄于吉阡。情事得申。启居无他损否。荒忧日棘。朝晡何 …… (第 246L 页)
郭子从(乙巳)
病里得珍函两幅。甚慰悬想。且认友节加护。差可聊赖。但搬寓山西。未审出于何计。亦可念也。钟颠倒无状。 …… (第 247H 页)
事。以俟符到而已。惟愿门内诸君各自勉励。士农俱尽实力以维持于倾倒之世。保不绝苞山一脉。千万之幸。
郭子从
恋恋何时可既。得书稍以纾解。第谂慈癠沉淹。翔矧焦煎。仰为溯念。人之道事亲为大。于此不能尽分。后虽欲追 (第 247H 页)
其克于为善哉。艰危四逼。寸心难保。小善不能庇生。而善心从以日懈。于乎其克之哉。于乎其信夫理而已乎。 郭子从
字说
族子大根貌端而志雅。方从事于文学。而恒苦其贫不能济也。尝请余以字其名者。余曰其 (第 448L 页)
子从
乎。曰何谓也。曰从其大者为大人。人有百体而惟心为大。是天理之全体而主宰乎万化者也。耳目鼻口之于声色臭 …… (第 448L 页)
禄之千钟。不顾也。是则为从其大焉尔。既饱于德矣。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也。贫何病于其大者也。 子从
乎勉之哉。 (第 449H 页)
子从
蹙然曰敢不敬从。
崔圣雨字说
洪范之敬用五事。一曰貌。貌曰恭。恭作肃。其庶徵之休者曰肃。时雨若。朱子 (第 449H 页)
。而必破礼家父殡母殡之文耶。至于虞之先后。尤不可以进馔奠爵之先后当之。如此则自是常事。圣人必不言也。 郭子从
有偕丧。引曾子问此章而问于朱子曰。同葬同奠亦有何害。而其所先后者何意耶。答曰。此虽未详其义。然其法具 …… (第 202H 页)
此。虽有所疑。只得遵守而已。何尝以一毫己意参错于其间耶。此最今日之所当法也。(虞之先后。若如兄见。则 子从
何故致疑。朱子亦何以云未详其义耶。礼注。虞祭偶同。则异日而祭。先父后母之文。虽其所言之意有未可知。而 …… (第 202H 页)
也。圣人既言其葬先轻后重。则殡之必异可知。既言其虞先重后轻。则几筵之必异可知。人之疑讶。又何暇计。观 子从
之问。则非独今人疑之。古人亦疑之矣。非徒 (第 202H 页)
子从
疑之。朱夫子亦疑之。然而终不敢异辞。况吾辈耶。惟前日妄论中齐衰服常无用未安云者。诚为错误。亦未及精思 (第 202H 页)
残阙多矣。岂可以偶失此文。遽谓无此礼乎。答叶味道玄服之说。答王晋辅祫祭之说。答胡伯丰又似可疑之说。答 郭子从
等说。广引论辨如此。似不可不从。若从此则家礼曰。大祥前一日。以酒果告如朔仪云。改朔仪为时祭仪而退行而 (第 194H 页)
。)余国秀。 亦足以见其说之未深矣。(说。玩字。)林一之。 凡有文字。(退溪先生曰。有。疑作看字。) 郭子从。
 既除服而父之主(止)自当先迁也。(疑并丧而父丧先除。)郑景绍。 大湖保伍。乃为强豪所挠败。官府不足 (第 550H 页)
 王氏曰。女子非二十而后可嫁。以为二十而不嫁则非礼也。○按凡女子年二十而遭父母之丧者。俟其服阕则当二十二年而嫁。今曰二十三年何欤。士秀曰岂以其遭故也。或在于二十年之末。则其终。制也不得不在于二十三年之初故如是为言耶○ 郭叔云子从
曰。内则云女子十有五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言二十三年而嫁。不止一丧而已。故郑云父母丧也。 (第 308H 页)
准之以太师立庙之时而不悖。然后可取以为證。何可摘取古书中寂寥单语。以为以东为上之證也。就考朱子大全答 郭子从
问影堂序位。略曰。古者一世自为一庙。而有门有堂有寝。凡屋三重。而墙四周焉。自后汉以来。乃为同堂异室之 (第 35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