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
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
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
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
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
复何辞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
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
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 三山则中

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
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桂林送前 (第 15a 页)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任华/)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
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
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
桂林居亡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
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巳难遇亦

复何辞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钱于野霜天如扫低向
朱崖加以宊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
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 三山则中
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
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送李审秀才 (第 7b 页)
春风鬓发星星舞
彻中原尘飞沧海风雪万里龙庭写清笳幽怨人憔悴
不似丹青酒微醒一轩凉月灯火青荧宁宗庆元间
山郑
中卿随张贵谟出使北地闻有歌之者归而述之
元遗山曰曾见王防禦公玉说此词句句用琵琶故实
引据甚明惜不能记 (第 3b 页)
两有奇经始于雍正七年八月至雍正八年
五月告竣有司请为文以纪其事尝稽周礼地官司徒
令野脩道遂师巡其道脩 郑锷
疏曰道路以通往来之 (第 407b 页)
公彦疏云连山易
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孔颖达
作易正义引郑云夏曰连山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
解周礼则云连山言如山之相连或以为云或以为 …… (第 24a 页)
易云
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贾公彦云以义名易则周非地
号周易以纯乾为首乾为天天能周布于四方故名易
为周也 郑锷
则兼疏二义言如天覆无不周而变易无
穷是周之义与孔贾合而以变易言易脱康成易简不
易之义正义又按世谱等书 (第 24b 页)
善夫赵宗叟盱江李庭玉与有谋焉而厚帑
庾完塈茨以迄于成则虞子建刘实也贤劳皆可书时
提调官总管燕山张仲仪 教授三山
黄文仲助田名氏 (第 23a 页)
师役之事则治其粮食注行道曰粮谓糒也止居曰食
谓米也 郑锷
云远者治其粮庄子适百里者宿舂粮适
千里者三月聚粮盖言远也近者治其食诗朝食于株
左氏传食时而至盖言近也 (第 12b 页)
  永定寺兴造募缘疏
吴城永定寺者经始于顾太守之舍宅得名于韦刺
史之题诗至正重新永昌传九皋之法席永乐鼎建
备著衍少师之刻文法无污隆运有兴替胡天水改
作书院岂非阐提江桃源复此招提又遭坏劫乃者
惟密法师贯花飞锡插草唱缘画氎聚沙假形像而
说法冰床雪被罄衣钵以命工诛锄草茅粪除瓦砾
树宝殿于栋折榱崩之后似涌灵山焕金谷于风饕
雪虐之馀如来兜率辛勤畚筑次第经营行将复五
贤之俎豆炳焕丹青阐海印之法堂牢笼缁素功有

同于累土事必待于布金清信士 三山郑君
等以是
因缘属余唱导余惟此郡旧本吴都三都九逵伽蓝
栉比长街夹巷兰若骈罗道俗接居营建接踵溯其
利益盖可 (第 9a 页)
  史卫王周礼讲义序
予尝言吾乡经学先师陈文介公于诸经俱有论说此

外易则王处士茂刚春秋则高侍郎闶高处士元之诗
则曹通守粹中舒通守璘杨教授铢尚书则袁学士燮
周礼则史丞相浩 郑教授锷
皆鼻祖也卫王之书孝宗
为建王时在讲筵分讲其书自天官起止于地官司关
一十四卷中兴艺文志谓其多所启发孝宗 (第 7b 页)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
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
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

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
里乎人生几何倏闻星散辽夐若此抑知难遇亦何辞
此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抵未向崖
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耸如笔锋复有耿
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于沧海横浸 三山则中
朝群
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
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送祖评事赴 (第 1b 页)
清庠生公以某
年月日生以某年月日卒以某月日偕原配张孺人合
葬墓在武康县之河图村娄东吴伟业述
  保御 郑三山
墓表
余尝读戴元滑婴宁传见其人粹然儒者又好为名僧 (第 3b 页)
耆宿之游盖自疵疠夭札刀兵水火之并作善医者非
原本儒与禅讲求乎天人性命之故俾人闻之者身心
正定烦恼破除则其药石之所奏不足以发膏肓而理
症结求诸今人若保御 三山郑君
斯近之矣郑之先始
于司空公为宋天圣间名臣建炎南渡武显大夫有扈
跸功赐田松陵子孙习外家李氏带下医遂以术 …… (第 4a 页)
力饶为之顾独难乎其人君则其人与术相值而适会
乎其时愿力乃有所成就然则通儒与禅之穷者莫如
医又莫如我 三山
之为医也嗟乎苟不为 (第 7a 页)
三山
士君子
之不振于斯世可胜道哉余与君为中表往来游迹甚
多间尝记其一事登灵岩共谒吾师蘖庵蘖庵乃楚鱼
山熊 …… (第 7a 页)
何先生
寿何先生之过吴也因故人为吴令不得见困甚藉君
金装以归夫以余所偶见如此则其不见者可得而推
矣若 三山
者今复有其人乎君讳钦谕 (第 7b 页)
三山
其字晚自
号初晓道人子二长共亮次之洪亮早世之洪能养志
先君四年以卒余所表其墓曰郑孝子者也孙栉醇谨
有 …… (第 7b 页)
扬波盖所以救世也归洁其身而已矣易曰不事王侯
高尚其事所南有焉诗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三山

焉所南之书埋之绝壑之下君之碑刻之高原之上后
三百年当有知其人而为之忾叹者是为表
  先伯祖玉田公 …… (第 8a 页)
以是邑邑不乐得病死有子而殇一女不知女谁
氏吾家自移娄东彼此不往来四十馀年矣伟业后十
年成进士于吴门遇 三山郑君
曰余姻也询之则 (第 9a 页)
三山
之兄曰某者为伯祖婿余姑尚在也伟业乃具礼币拜
见则年已七十三泫然泣曰犹忆会鸿胪公葬时曾到
鹿城见二叔今 (第 9a 页)
醉几度春风鬓发星星舞破中原尘飞
沧海风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哀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
微醒对一匆凉月灯火青荧后 三山郑
中卿从张贵谟
使北日闻尚有歌之者元遗山曰曾见王防禦公玉说
此词句句用琵琶故实引据甚明今忘之矣(词统 …… (第 2b 页)
  陈元
侯官陈元居县之甘洲以进士第二人登科未食禄而
卒癸志尝载其三梦既殁二年乡士请紫姑仙得两大
字曰陈元复书一诗曰月桂曾攀第二枝绿袍得意拂
丹墀不沾雨露空归去折断连环多少悲盖陈巍捷之
后方娶妻才为夫妇月馀而永诀故卒章不能忘亦可
哀也(夷坚/志)

  曾陟 三山
曾先生陟尝寓馆于陈氏七载音信不通夏月青
衿俱歇独处一室有道人自吴山来谓之曰子思乡之
切何不少归陟曰水 …… (第 13b 页)
  萧德藻
萧德藻字东夫闽清人所居屏山千岩竞秀自号千岩
老人杨诚斋称云近世诗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溪
之平淡陆放翁之敷腴萧千岩之工致皆余所畏也(闽/书)
萧德藻字东夫 三山
人初与杨诚斋湖湘同官诚斋盛
称其诗为尤萧范陆止于福建帅参使不早死虽诚斋 …… (第 15a 页)
  陈知柔
孙褒字惟庵邃于经学词藻丰赡尤精书法尝与人诵

说内外典四方瞻敬值岁晚吏索逋税褒方讲韩诗笑
谓吏曰且候讲毕因诵赠卢玉川诗曰玉川先生洛城
里破屋数间而己矣殊不经意陈知柔题其涵清阁诗
曰追忆惟庵真可人诗成咳唾笔如神使登此阁一快
写定有银钩铁画新(永春/州志)
  郑域
宋郑域字中卿 三山
人号松匆使北回有燕谷剽闻二
卷纪北事甚详昭君怨咏梅一词云道是春来花未道 …… (第 25a 页)
  黄岩老
尧章自号白石道人潘德久赠诗云世间官职似摴蒱
采到枯松亦大夫白石道人新拜号断无缴駮任称呼
时黄岩老亦号白石亦学诗于千岩诗亦工时人号双
白石云(鹤林/玉露)

  黄朴
近时都下有士人许其姓者能迎致大仙所言多奇中
嘉定壬午之春 三山
黄公朴同一二朋友访许扣功名
大略即书沙门光远降先作自赞云伸脚自由屈脚自
在不知十二部尊经不识三千条大 (第 77a 页)
云玉天无滓月光寒霁色分明在露盘一夜九重全不
寐时教中使捲帘看隽永有味不似宋格(笔精/)
  徐范 宋三山
徐范字彝甫庆元中与杨宏中劾韩侂胄编管
远方禁锢志乘及纲鉴称为六君子然未传能诗也尝
登太行山云茫茫远树 (第 13b 页)
   潘孺人墓志铭 孙母金孺人墓志铭
   亡女权厝志铭
  卷弟五十 文集二十八(墓表)
   卓海幢墓表 保御 郑三山
墓表
   先伯祖玉田公墓表 吴母孟恭人墓表
  卷弟五十一 文集二十九(塔铭/生塔颂)
   香山 (第 25a 页)
  陛氏子一查氏出天(本宛平王敬哉崇简青箱堂集吴母/张太孺人墓志铭详后顺治丙申年)
   先生玉田公墓表于吴门遇 三山郑君
曰余姻也询之则 (第 3b 页)
三山

   兄曰某者为伯祖婿余姑尚在也伟业乃具礼币拜见则年已七
   十三泫然泣曰犹忆会鸿胪公葬时曾到 (第 3b 页)
庠生公以某年月日生以某年月日卒以某年月日借元配张孺
人合葬墓在武康县之河图村娄东吴伟业述
   保御 郑三山
墓表
余尝读戴元滑婴宁传见其人粹然儒者又好为名僧耆宿之游盖自疵
疠天札刀兵水火之并作善医者非原本儒与 (第 2a 页)
禅讲求乎天人性命之故
俾人闻之者心正定烦恼破除则其药石之所奏不足以发膏肓而理症
结求诸今人若保御 三山郑君
斯近之矣郑之先始于司空公为宋天圣
间名臣建炎南渡武显大夫有扈跸功赐田松陵子孙习外家李氏带下
医遂以术 (第 2a 页)
  与钦遵一书(名式)
李灌翁先生至谊有加休戚同体真古人所无弟之
所铭心次骨衔感无地者也若为友贷粟云云则鄙
意窃有所不欲特以父执尊行之命不敢不屈意勉
领一次然夏初拜惠而至今胸中阨阨未安殊怀惭
恧尔时即托 郑三山先生
及家表伯张德仲先生婉 (第 5a 页)
语时又绝
食气息如丝而五十日不如厕余因自念此必后不
能下故尔中饱必得滂然一行然后胸鬲必宽饮食
可进也 郑三山先生
闻之曰噫是何言也以四十日
绝食之人尚可以行药排荡之乎此万万不宜者余
谓当服行药时先制大剂参苓待其一去 (第 7a 页)
两有奇经始于雍正七年八月至雍正八年
五月告竣有司请为文以纪其事尝稽周礼地官司徒
令野修道遂师巡其道修 郑锷
疏曰道路以通往来之
途使宾至如归亦修文德以来远人之意礼月令季春
之月命司空循行国邑周视原野开通道路毋 (第 8b 页)
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舞彻中
原尘飞沧海风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
丹青酒微醒一轩凉月灯火青荧 三山郑
中卿从张贵
谟使北闻尚有歌之者
婺州刘鼎臣就试行都其妻制彩花一枝赠之并侑以
鹧鸪天词云金屋无人夜剪缯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