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答韩尚书

   与龚参政(二)
   答陈丞相(三)
   答吕伯恭
   与 郑自明
 卷第二十六
  书(时事出处)劄子
    与史丞相
    与王枢密
    与袁寺丞
     …… (第 58b 页)
    又祭刘恭父枢密文

    又祭刘恭父枢密文
    祭张敬夫殿撰文
    又祭张敬夫殿撰文
    祭 郑自明

    祭陆子寿教授文
    祭黄尚书文
    又祭黄尚书文
    祭詹淑人文
    祭 (第 113b 页)
   李 石     钱 竽
   林 宪     王 从
   王 素     滕 㢗
   梁 竑     单 夔
    郑 鉴     
詹 骙
   陈孔硕     林梦英
   孙应时     吕 定
   项安世     罗 点 (第 62a 页)
 奏事

 上顾两参道周公前语
 俾举其人李公首以著
 作 佐郎郑鉴
为对
 上默然顾王公曰如何
 淮对以臣愚见非秘书
 郎吕祖谦不可 (第 5b 页)
之而王/圭冯京愿传其本于是甚行于时花蕊者伪蜀孟昶佳)
(人事在国史/臣安国题)龟陵志(杨兴/序)新志 (郑鉴/
序)
   重庆府碑记
汉故益州刺史碑(在本/邑)巴郡太守张汭颂德碑(汉灵帝/中平五)
(年立事见合 (第 26b 页)
   悼济阳夫人 挽张春卿尚书
   悼翁仲立达州 挽刘端木司户
   挽林致贤禔举 挽刘茂实和州
    郑自明
哀词并序
 第十卷 …… (第 14b 页)
   祭诸葛 学官同祭王司业

    祭张简之 祭 郑自明
    祭刘端木 祭郑龙图
    祭吕大著 祭朱处士
    祭章端叟 祭张忠甫母夫人
    祭 (第 38a 页)
  贺陈丞相书
蕴忠荩之意发为直谅之言固应勉励备至

  答韩尚书书
此书可以励士节砥廉隅不徒文字之工
  答 郑自明

讲明学术扶进人才两意无不该畅
  与台端书
激切痛快之言一根于忠爱洵可垂世而不刋
  上宰相书 (第 4b 页)
传汉天子我丈人行
之语又云泰山有丈人峰故亦称曰泰山唐开元十三
年封泰山三公以下例还阶张说为封坛使说婿 郑鉴
以说故自九品骤迁至五品兼赐绯因酺明皇讶而问
之鉴无以对伶人黄翻绰奏曰此泰山之力也疑妻父
称为泰山或本 (第 11b 页)
 (官吕某右可特授依前朝奉郎行秘书省著作佐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敕承事郎试秘书省著作佐郎兼)
 (国史院编修官兼权太子侍讲 郑鉴
等中秘图书之/府承明著作之廷为郎其间厥选惟重以尔鉴有志)
 (于世持论不阿尔某积学于身信道甚笃静重而 (第 12a 页)
见老子退而赞之曰犹龙然以德报怨实
道德经为无为章语而孔子不取其说则庄生之诬可
知矣
张南轩与朱子书曰 郑自明
直言亦不易容受其直固
是可喜事但未见用其言而 (第 11b 页)
自明
两迁矣在言者亦须
更审顾也又答吕东莱曰所谓辞气务令平和然实处 (第 11b 页)
,则朝去暮来,扰害可胜言哉? 郑鉴
不远,何异自坏藩篱,以资寇巢?是智者所不为也!犄角三城,扼隘各港,坚守鹿耳,外此无良图矣!然守台湾, (第 32 页)
   各坊敕富户卖谷救饥榜(甲辰)
   朴东蕃施赏榜(甲辰)
   各坊敕诸灾修报事榜(甲辰)
   各坊禁 郑鉴
录榜(癸卯)
   两书院戒分党帖(癸卯)
   海州牧申告院儒帖
   禁浮民榜(癸卯)
   报
凡三十五坊之内。过此风处伤谷之浅深。遇此虫地损穗之多少。其各一一报来。以为转报之地预讲之道。
各坊禁 郑鉴
录榜(癸卯)
夫谶纬者。其说妖谎妄诞。君子之所不言。治世之所必禁也。 (第 463L 页)
郑鉴
录不知其始于何时。出于何人。而仁邦藉是书而推尊德。相谋举兵犯 阙。遂为剧贼。书之不经。语之罔测可知也 (第 463L 页)
欲定民志而正世教。曷不以禁左道为先务也哉。然而谶纬之书遁甲之法。未知我东亦有自中国流出来者否。抑所谓 郑鉴
录者。即相地家之书。而推步山脉。论及世运。其说甚诞。其理无稽。我东所谓谶纬之书。不过指此之谓耶。遁甲 (第 416H 页)
。主奸臣挟主势以谋国。曰彼天狼犯紫微。明年必有兵。曰彼岁星在箕分。此吾邦域之所赖也。忽欷歔诵道诜秘记 郑鉴
谶说曰。某年兵必起。曰某年狱必兴。将血流成川。人种以绝。劝其婚友鬻田宅弃坟墓。入深山虎豹之窟。以俟其 (第 243H 页)
合内外之道也。前言往行。无往而不契。岂特方今为州政之功务。抑亦将来发挥诸事业者。未必无所补矣。朱子答 郑自明
书曰。向来一番前辈。少日粗有时望。晚来往往不满人意。正坐讲学不精。不见圣门广大规模。小有所立。即自为 …… (第 158L 页)
当时之人。后之论者。亦不以此少贬其道。尊兄何为以自逊于一昌黎氏也。今日之事。乃所以明吾道也。其孰曰为 自明
也。言可信则可质于鬼神。而况于人乎。尊兄之虑。 (第 159L 页)
 

答周益公书曰。为士而自言其学道。犹为农而自言其服田。为贾而自言其通货。臣浚钦窃惟士之不可不学。犹目之不可不视。耳之不可不听。为士而不肯学。犹有耳目而不肯视听也。世人之于君子。公排其向学曰彼欲取名云者。是犹见人视听而讥其欲聪明也。其或怠于向学者。亦曰我欲避名云者。是犹废视听而避聪明之名也。然则为学而骛外徇名者固不可。而畏人指目。不敢为学者。尤为不可也。伏未知如何。
名非不好。好之则不可。才著一好字。便是私意。此正孟子所谓箪食豆羹。见于面者也。若此者。虽名高河汉。实之则无。如之何。尔须探赜于鲁论中闻与达之圣训。可也。
 与 郑自明
书曰。向来一番前辈。少日粗有时望。晚年出来。往往不满人意。正坐讲学不精。不见圣门广大规模。臣浚钦谨按 (第 112H 页)
执事之责。顾不重欤。言及于此。其亦戚矣。曾于乙巳春。猥以朱子与梁丞相书为献。似未蒙照察矣。更愿并取答 郑自明
书而朝夕检省焉。临书不觉吐露至此。伏乞下察。
上丹岩
利川去就。其轻重得失。非止渠一身。方今世道维持 (第 194L 页)
与建宁傅守劄子糜谷之害。程子亦云村酒肆。要之蠹米麦。聚閒人。妨农工。致词讼。藏贼盗。州县极有害。答 郑自明
只此一病。即指上文人主之未能端本清源修德立政者。
答詹帅二衡论。老苏文有权书衡论。既与权互举则恐只是 (第 85L 页)
也。
答安舜仲
冬聿向穷。堂上体力万康。癃患虽深。而孝养靡懈。想神劳之馀。得力为多。读书亦益力否。昔 郑自明
抗疏论事。朱夫子许以太平万岁。而犹欲其讲学穷理。盖忠诚孝友。人品虽甚高。而其或学不讲而理未明。则于应 (第 104L 页)
气上自字。亦与理为主本之义。初不相妨。(易晋之自昭明德。谦之卑以自牧。书微子自靖自献。中庸自道自用。 大学自明
自慊。孟子自㬥自弃。孟子集注心自然不动。语类阴阳五行。自是用生一气。自生自长。自形自色。二气自然能如 …… (第 207L 页)
功。此两句。仿朱先生答孙敬甫书所举江西一后生语而为之。亦切中洪,柳,俞,鱼之病。然不须向外人道。姑务 自明
焉。可也。
与金骏荣
科规果有所改。而制述则表,策,论,议,铭,颂,记,律。诵读则五书,五经,纲目, (第 22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