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周紫芝     关耆孙
   刘 僩     陈鹏飞
   唐仲友     折彦质
   何 耕     李 汇
    郑昌龄     
吴 冈
   顿 起     范 浚 (第 50b 页)
   郑氏双节传       唐文凤
郑国英妇王氏以节见举于乡人将申请间仇家诬以

不实于御史台御史陜右韩公重其事即日帅郡守八
闽黄公教授天台江公躬诣其乡拘集乡里高年知识
历言其节如出一口因诣其家但见中有元史忠义传
悬于壁末有其妻闻之君苟死吾其相从地下矣之句
愕然叹曰节孝世家并以郑玉妇何氏守节之情上闻
双旌其门按王氏名禅歙人也何氏名萱浙人也王于
国英何于子美皆侧室国英子美堂兄弟友爱惇睦先
后继卒值时荒歉干戈日寻征科日倍负孤农圃计日

纺绩三十馀年贞操无瑕回视其世母 郑昌龄
妻孀居
六十一年寿享九十有六始终一节者大有光也君子
谓王何年相若同门同苦于始同荣其终妇道之冠姆
仪之 (第 7a 页)
尊因小人之诬引君子之敬不特联美柏舟之诗
又将得乎拔茅连茹之易邪(旌表 郑昌龄
妻洪氏皇帝/圣旨里徽州歙县申来照)
(得至顺元年十二月钦奉诏书内一款节该民年八十/以上迤递蒙古地面居 (第 7a 页)
止者各赐二表里其馀州郡之)
(人别无为非者有司旌以高年耆德之名钦此除遵奉/外窃见本都八保已故 郑昌龄
妻洪氏转娘自二十六)
(岁夫亡无子守制至今六十馀年始终一节柏舟自誓/今巳八十八岁并无非违如蒙钦依旌以 …… (第 7a 页)
(名实惬舆论申乞照详施行得此据本都体勘相同本/县看详所举 郑昌龄
妻洪氏转娘诗礼之家志节卓异)
(旌以高年耆德之名诚可激劝为此合行下仰照验钦/此至顺二年十月二十日 (第 7b 页)
  曾陟
三山曾先生陟尝寓馆于陈氏七载音信不通夏月青
衿俱歇独处一室有道人自吴山来谓之曰子思乡之
切何不少归陟曰水归三千里几时得到道人剪纸为
马令合眼上马以水噀之其疾如风祝曰汝归不可久
留须臾到家门户如旧妻令入浴易新衣陟曰我便去
妻曰才归便去何不念父母妻子乎陟便上马而行所
骑马足折惊寤乃身在书馆中随身衣服皆新制者道

人亦不见惟留一药篮中有一诗云一骑如龙送客归
银鬃绿耳步相随佳人未许轻分别不是仙翁岂得知
(泊宅/编)
   郑昌龄
(第 14a 页)
郑昌龄
(第 14a 页)
梦锡
耿介不苟合秦桧当国闻其才名欲处
以美官命客以书谕意 (第 14a 页)
昌龄
为诗谢之有曰先生傲睨
醉客傍不觉滂沱入醉乡来书恐是醉中语使我大笑
几荒唐后以太常寺簿召不赴(闽书/) (第 14a 页)
   郑氏双节传
郑国英妇王氏以节见举于乡人将申请间仇家诬以
不实于御史台御史陜右韩公重其事即日帅郡守八
闽黄公教授天台江公躬诣其乡拘集乡里高年知识

历言其节如出一口因诣其家但见中有元史忠义传
悬于壁末有其妻闻之君苟死吾其相从地下矣之句
愕然叹曰节孝世家并以郑玉妇何氏守节之情上闻
双旌其门按王氏名禅歙人也何氏名萱浙人也王于
国英何于子美皆侧室国英子美堂兄弟友爱惇睦先
后继卒值时荒歉干戈日寻征科日倍负孤农圃计日
纺绩三十馀年贞操无瑕回视其世母 郑昌龄
妻孀居
六十一年寿享九十有六始终一节者大有光也君子 (第 3a 页)
  赠同庚静叔
   送敬之赴杨根
   题云卿园亭
   题作圣图。赠尹肩吾。(名希圣)
   题 郑昌龄先生(讳百朋)
乐水轩
   宣陵池边。与吴绥之会话。
   醉题闵仲温屏风
   大雨水。自叙二章。奉朴佐郎。(民
题作圣图。赠尹肩吾。(名希圣)
谁说呼卢只破闲。圣愚分作笑谈间。莫将戏谑空消遣。操舍功夫总一般。
郑昌龄先生(讳百朋)
乐水轩
烂碧深清接混茫。区区百谷一毫芒。【莫将臣浸为疆界。要待盈科学有方。】
宣陵池边。与吴绥之会话 (第 18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