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死节若李若水刘韐孙傅霍安国杨邦乂其四
曰死事若种师中王禀张叔夜何栗刘竧徐徽言其五
曰能臣若陈则程昌禹 郑刚中
其六曰能将若曲端姚 (第 18b 页)
  雨赋(明田艺蘅/)

  秋雨赋(梁张缵/)  (宋郑刚中/
)
  秋霖赋(唐卢照邻/)
  春霖赋(宋薛士隆/)
  暑雨赋(宋张耒/)
  怒雨赋(元郝经 …… (第 12a 页)
  八卦赋(唐敬括/)

  大易赋 (宋郑刚中/
)
  易兼三才赋(宋范仲淹/)
  读易赋(宋高似孙/)
  礼赋(周荀卿/)
  仲尼为素王赋( (第 65a 页)
 卷八十二  室宇

  至乐斋赋(宋王十朋/)
  山斋赋 (宋郑刚中/
)
  学林赋(宋杨万里/)
  新斋赋(元元好问/)
  行斋赋(元元好问/)
  馀閒斋赋(元袁 …… (第 12a 页)
  拂崖筱赋(陈顾野王/)
  小筼筜赋(元贡师泰/)
  种竹赋(宋薛士隆/)
  对青竹赋(宋黄庭坚/)
  感雪竹赋 (宋郑刚中/
)
  竹箭有筠赋(唐李程/)
  湘妃泣竹赋(唐蒋防/)
  松竹林赋(宋李知微/) (第 61a 页)
  秋雨赋          (梁/)张 缵
霢霂兴乎爽节肤寸起于曾岑乃娱情而悦体犹冬阳
与夏阴褰南帷以寓目儆北户而披襟商律戒于兹晨
凉雨感而已作甘泉集而溟溟油云兴而漠漠温飙革
于早暮炎凉改于今昨乍斜檐而上阶或从风而洒幕
周小庭而密下泫高枝而疏落渌池汎澹员波倏铄低
昂弱筱葳蕤丛薄
  秋雨赋(冇序/)         (宋/)郑刚中

秋雨踰旬门巷穷寂颂百愆之在身知再生之有德中
夜感而赋之
维岁庚午白露戒之前夕然膏不继于夜未央非风非 (第 26b 页)
观象而知几
天地由其开辟阴阳由其发挥总百虑而一致混殊涂
而同归
  大易赋(有序/)         (宋/)郑刚中
观如居士既取汉魏以来易学参订其说窃拾馀意撰
窥馀十五卷每旦又陈易书案上往复诵之作大易赋
辞曰 (第 25b 页)
 固无心于轩冕亦不放志于山林得乎内而乐乎道也

吾今游心于一斋之内适意乎黄卷之中师颜回友扬
雄游于斯息于斯天下之至乐也又乌得而能穷
  山斋赋(有序/)         (宋/)郑刚中
观如居士榜所寓为山斋有叟趋其下仰而笑曰名何
谓是翁号书生顷尝履玉阶之方寸奉天威于咫尺非
山中之人今者 (第 2a 页)
囚窜正木偶因漂南冠而絷非爱山之
时前有谢亭长之阁右乃见督邮之县非居山之地名
何谓趋而出追问之不告 观如
感而赋曰 (第 2a 页)
求之不可得匪人匪天有
物有则惟其与蓬蒿共尽而无憾余亦不知白驹之过

  感雪竹赋          (宋/)郑刚中
郑子夜半闻风过庭竹细响淅沥寒入茵被光在窗壁
晨兴启户四顾皓然乃阶除之雪积也竹有高出林表
受雪既多压而 (第 17b 页)
   李维

  卷一百二十四
    郑刚中
  卷一百二十五
   曾季狸
  卷一百二十六
   沈括
  卷一百二十七
   李廌 (第 21b 页)
   施德操     杨 璇

   刁文叔     陈 棠
   郑仲熊      郑刚中
   
王伯庠     陈栖筠
   谢 伋     陈用中
   陈 述     董 颖
   高 登   (第 48b 页)
   学士

  桂花
天公怜我太岑寂每岁殷勤两度开收拾落英将底用
博山香里荐清杯(全芳备祖/)
   郑刚中
    (第 11b 页)
刚中
(第 11b 页)
亨仲
婺州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累除
   秘书少监出为四川宣抚使为秦桧所忌罢谪
   桂阳军徙封州卒桧死复原 …… (第 11b 页)
   集

   (老学庵笔记蜀人任子渊好谑 郑宣抚刚中
自/蜀诏归其实秦桧欲害之郑公有惠政众皆太)
   (息或曰郑不来矣子渊对曰秦少恩哉人称其/敢言方万里 …… (第 12a 页)
  辛未元夜

轻寒拥山城远绿生春草迎神乐元夜笑语闻蛮獠惟
有团圆月报我时节好寸灯岂为孤卮酒未为少微醺
短檠旁人静茅屋小(以上 北山
集/)
  范达夫砚
范郎紫玉馀半圭翻手作云雨雹随龙蛇起陆孔翠飞
云收雨霁千首诗(砚笺/)
  王伯 (第 13a 页)
  过华叔瑞草堂写晴竹于壁上(明王绂/)
  晴竹(明李日华/)
  露竹(元吴镇/)
  题赵师舜所藏雪竹图(元虞集/)
  寄相仲积求观 郑北山
雪竹赋并画卷(元吴莱/)
  李仲宾雪竹(元张雨/) …… (第 6a 页)
    (元/)虞 集
凤凰台畔竹猗猗别出参差玉一枝阅尽雪霜心似铁
高风惟许岁寒知
  寄相仲积求观 郑北山
雪竹赋并画卷
               (元/)吴 莱
古人不可作雪竹有奇思郑公咏骚词或者攻绘事 (第 29b 页)
   跋三传祠记行状
   跋吴正献公(充)
   跋吴正肃公(育)
   又帖
   跋卢氏正岁会拜录
   跋 郑资政(刚中)
遗事
   跋李清臣奏疏
   跋沈国录(焕)淳熙八年太学私试策问
   跋晏元献公帖
   跋朱文 (第 69b 页)
  跋吴正献公(充)
   跋吴正肃公(育)
   又帖
   跋卢氏正岁会拜录
   跋郑资政 (刚中)
遗事
   跋李清臣奏疏
   跋沈国录(焕)淳熙八年太学私试策问
   跋晏元献公帖
   跋朱文 …… (第 69b 页)
  跋杨文公真迹

   跋方宣谕(庭实)奏议
   题复州鸿轩
   跋张魏公帖
   跋陈忠肃公帖
   跋 北山
戆议
   跋司马(子巳)先后天诸图
   跋彭忠肃公真迹后
   跋尤氏遂初堂藏书目录序后
    (第 71a 页)
   题危云林训子诗后

古之人教子多发为声诗何哉盖诗缘性情优柔讽咏
而入人也最深韩昌黎之子符读书城南尝作诗送之
曲尽其意至今读者犹蹶然兴起岂曰小补之哉云林
先生危公冢子某字于幰自检讨奉常迁佐苏州先生
时辞岭北行省左丞独居房山闻于幰将之官赋四言
诗一章勉之呜呼先生之诗固无愧于昌黎而符能读
父书策名南宫今于幰以明经擢进士第君子亦窃谓
似之或言古今人不相及者其果可信欤虽然先生所

作于修己治人之道反覆备至是有关名教甚大不特
可施于训子而已其视诱之利禄而以惜居诸为念者
又为何如哉知言之士必能辨之
   题 郑北山
追复诰后
故责授濠州团练副使郑忠悯公与责授秘书少监分
司南京赣州居住孙近同奏复资政殿学士其日乃绍
(第 40a 页)
之即以吾乡而言唐以前未有师宋宣
和以后陈文介公经学始著而于是王茂刚以易曹粹
中以诗高抑崇高元之以春秋 郑刚中
以周礼迨至慈
湖广平两先生而四明之经学始盛深宁东发两先生
而四明之经学始大备其馀专门之学如南塘积斋遗 (第 9a 页)
  国有患难乃见忠良贪人之利而背其君非忠也怯人
之威而失其志非勇也君甲科进士当以才识济理今
佐一郡不能抚其众以至于乱又不能死乃更甘心伪
号提乌合之徒剽劫郡县朝廷封疆万里带甲百万遣
偏师取狂寇如举泰山压卵耳奈何赤族从叛人入汤
镬中邪

  与苍梧陈签判        郑刚中

  久不瞻晤为怀可知枯冷杜门无从修问全恃孚照不 (第 5b 页)
雄军贸食通天犀一得米五升锦衾一得糠五
升雄军既富不复肯战寻复助行密丁卯彦悉出城中
兵万三千人遣毕师铎 郑汉章
将之阵于城西延袤数
里军势甚盛行密安卧帐中曰贼近告我牙将李宗礼
曰众寡不敌宜坚壁自守徐图还师赵州李涛 …… (第 3b 页)

阳不胜走广陵兵追之入空寨争取金帛麰米伏兵四
起广陵众乱行密纵兵击之俘斩殆尽积尸十里沟渎
皆满师铎 汉章
单骑仅免自是彦不复言出师而疑高
骈为厌胜外围益急恐骈党内应八月甲戌乃杀骈而
乙亥行密军且向城大哭三日 (第 4a 页)
矣盖所谓出城西暨阵
于城西者行密既并西山以为寨旁可多伏精兵而扬
州古城又在蜀冈上然则师铎 汉章
兵直阵蜀冈外之 …… (第 4a 页)
守险又能用险彦
有险而守险不能固无惑乎圹原中沟渎积尸皆满而
不得谓扬州西城之不善审势也冬十月秦彦复遣
汉章
将步骑五千出击张神剑高霸寨破之神剑奔高
邮霸奔海陵盖二将胥屯别寨也行密围扬州城且半
年彦师铎大小数十 …… (第 4b 页)
敢来而袁袭复说曰广陵饥疲已甚蔡贼复
来不如避之乃归和州兵遣辎重数千两还庐州文德
元年春儒杀秦彦毕师铎 郑汉章
夏四月袭扬州克之
行密出走将奔海陵袁袭劝复归庐州再图进取盖知
儒之不能久于扬州也儒亟争常润行密繇庐据 (第 6a 页)
   题朱文公手书二诗后

此二诗兴寄高邃不类常作文公谓为李后主手写诗
而不明其何人所制虽书赠叔昌要必有所为矣文公
以淳熙八年八月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命既下乞奏
事之任十一月己亥见上延和殿遂以十二月戊申视
事叔昌讳景愈姓潘氏文公姻家吾婺人当文公趋朝
道经兰溪叔昌追送于钓台一时崇论宏议必有及于
道学不明人心不正而难言之者故书此以识其感然
以跋语所举宏景之诗之意而深求之则亦可以槩见

抑后主既书是诗伟矣而复以无生浑茫者忘其国其
为商鉴何如哉况今又后之数百年岂道学卒不可明
而人心卒不可正也欤予于是而重有慨焉
   跋潘默成 郑北山
二先生帖
中书舍人潘公宣政始用而以言议一忤于宣政绍兴
再召而以直道终忤于绍兴风节峣然系乎天下之望
(第 22a 页)
归欤归欤逐轻鸿
   潘默成 郑北山
手帖
潘公挺挺立雪松郑公矫矫当道熊捍排老桧竟死终
平生大节将无同岂无他人笔画工两公联比得所从
再拜稽 (第 9b 页)
   潘默成醒醉帖

默成先生乞酒真迹戒酒文墨本叶君审言合为一卷
题之醒醉帖予读之其乞酒也以杜门养痾他无所需
惟醉乡之为快其戒酒也以病渴由酒故悟千金方之
言暂止千日夫酒能蠲痾亦能致疾先生之或饮或止
皆以病故盖摄生之宜也若其惧定力之不固而矢词
于闻思大士则异乎吾儒者尔黄太史作发愿文痛戒
酒肉后复食饮如故二公此事正同夫制欲而不累乎
物虽佛学无不与吾同彼其心所无住而弊至于自恣

吾之心有所主而动必适宜宜饮而知节二公之不滞
于一固儒者之常也吾观子朱子之于黄公亟称其孝
友之美而于公则以刚而欲者当之二公之师表百世
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郑北山
墓志铭跋(何耕道夫撰/北山何基篆) (叶阊天启书/)
甲戌乙亥间某杜门深居日无所为则取家所藏乡先
(第 15b 页)
遗文逸事裒集之名敬乡录第闻见单寡未敢旁
及间以询之友朋而许君益之手录 北山郑公
行实以来 …… (第 15b 页)
(阙/)姑识岁月于后
   北山感雪竹赋后题
士君子以平生之志发为一时之言而一时之言或为
终身之符若 北山郑公
所作感雪竹赋也而方其比物 (第 16b 页)
   薄责二十一
北齐崔暹好荐人士言邢邵宜亲重言论之际邵遂毁
暹文襄不悦谓暹曰卿说子才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

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痴
也宋卢多逊与李昉相善昉待之不疑多逊知政多毁
昉人以告昉昉不信之后太宗语及多逊事昉颇为解
释太宗曰多逊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太宗由是目
昉为善人夫人非圣人自无每事尽善之理吾业与之
亲昵则长善救失与有责焉不能匡正乃从而訾讦之
以自为直可乎先儒谓无口过易无身过难无身过易
无心过难夫其易者且不能况难者乎故君子不谈人

过一以养德一以远怨虽他人有谈者正容以止之可

   规讽二十二
秦氏当国时洪忠宣公 郑亨仲
资政胡明仲侍郎朱新
仲舍人皆在谪籍分置广东方务德为经略帅待之尽
礼秦对一客言曰方滋在广部凡得罪于朝廷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