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谢赐冬衣表       陈子昂
臣某言中使某至伏奉某月日敕书慰问将士官吏僧
道耆老等并赐臣手诏及冬衣两副大将等衣一十五
副者天慈远致圣泽傍流海隅臣庶忭舞相庆臣某中
谢伏惟陛下 道宏
文武任切藩维远念戎旅之勤亟颁
时节之赐臣以谬膺寄理载涉炎凉效绩无闻徒负岁
(一作负/败将及)恩私每 (第 6a 页)

局不能尽其才久而才亦尽矣然令作者能如国初宋
龙门极其时经制彝常之盛后此者亦莫能如其文也
习而鬯之 道宏
以远诚知且朽犹欲逾于莫之示而无
所闻者
 
 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四十五 (第 11b 页)
萃高踰爱
海比策禅衢沾濠射之冥游屈祇鹫之法侣阐三乘于
穷子发二谛于困蒙有是因也何其畅欤今皇风具穆
道宏
被四海不溢五岳无尘胶序肇修经法敷广人 (第 15a 页)
  四门助教厅壁记(柳宗元/)
周之置虞庠于四郊以养国老教胄子祭统曰天子设
四学盖其制也易传太初篇曰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
学夕入西学暮入北学蔡邕引之以定明堂之位焉大
戴礼保傅篇曰帝入东学以贵仁入南学以贵信入西

学以贵德入北学以贵爵贾生述之以明太子之教焉
故曰为大教之宫而四学具焉参明堂之政原大教之
极其建置之 道宏
也后魏太和中立学于四门置助教
二十人隋氏始𨽻于国子而降置五人皇朝始合于太
学又省至三人员位弥简其官 (第 9b 页)
  郧阳追祀抚治大理少卿吴公记(赵贞吉/)
今南大理卿章丘张公往以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作而
叹曰郧阳之政稍弊矣易不云乎治蛊者求其意于先

事之初耳故其操切剂量思循往抚治原公吴公之旧
而振新之也思其人因就观其尸祝之所始知吴公之
未尝与祀也初原公以都御史抚治郧阳名杰字子英
阳城人吴公先以巡按代抚诸郡后以原公荐升大理
少卿任抚治名 道宏
字文博宜宾人在成化中并以戡
定绥宁郧阳事著勋名而郧阳之人并思之乃吴公之
不得列祀则莫不䀌然伤心久而末 (第 18a 页)
尚幼
铭曰恒人之情悯生怖死乐死苦生蒙庄之旨儒者斥
焉以数归理西方圣人万劫不毁其词缪悠其 道宏

君之坦然毋乃出此清净圆明与佛同体归魄亲垄永
存世轨谁其铭者无生老子
  沔阳州学正象斋朱翁墓志铭 (第 21b 页)
   务本堂记

祁门程村之族曰宏者以叔大父事予尝请记其家之
务本堂予病未能也休宁孔 道宏
每以事还往必过予
请焉将再期矣而予疾少间乃克语之曰务本之义美
矣大矣惜予不足以发而又不能终嘿于吾子也 (第 37b 页)
以予从君之游最久故秉翰参议其颂曰
道宏
运兮物各有时匪时不生匪运不生昔者元精
汨潏阳九滔灾大人感生尧禹恢能阴阳既和玄帝传
家五百数终桀鷔暴邪 (第 4b 页)
   御史中丞请免王祥诏(中丞侯史光以祥疾阙/朝会请免官诏寝光奏)
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政道者也前后逊让不
从所执此非有司所得议也(以隆政道王隐晋/书以隆 道宏
治)
   王祥以睢陵公就第诏
古之致仕不事王侯今虽以国公留居京邑不宜复苦
以朝请其赐几杖不朝大事皆 …… (第 9b 页)
   魏舒为仆射领选曹诏(太康四年/ 舒见后)
吏部掌叙人伦治化之本也宜得忠正旧德尚书右仆

射魏舒宽泰宏毅潜通有才识其以舒为左仆射领选
(晋起/居注)
   魏舒就第赐予诏(太康四年山涛/薨以舒领司徒)
司徒剧阳子舒体 道宏
粹思量经远忠肃居正在公尽
规入管铨衡官人允叙出赞衮职敷宏五教惠训播流
德声茂著可谓朝之俊乂者也而屡执 (第 25a 页)
宏志一 道宏
凤孙女五曾孙男一孟孙女一嗟夫以君
之才之学何施不可而以隐沦终然年不满六十及见
诸子皆骎骎宦途诸孙曾皆 (第 12a 页)
   送马希骥序
秀选俊造之法废则士不耻于自售大比射策之法废则
取人无程式贤不肖混淆为士者不知进身之正路挟
无耻炫鬻之羞污辔诡御殉时好尚惶惶焉惟恐其圆
方之不相合见弃而退所谓二帝三王之大经大法圣
经贤传之嘉谋嘉猷至大至刚之气有为有守之志未
至龃龉巳索然于胸中矣是以纵横智谋功利掊克异

端邪说淫刑虐政不顾义理之是非惟世好之从吁贫
贱之病人也若是富贵之移人也若是此孟子所以比
公孙衍张仪于妾妇杜乔李固视胡广赵戒犹粪土也
至元壬午奸党既诛正人吐气典刑昭宣直 道宏
辟拔
贤任耇举直错枉田夫野老咸歌圣德黄童白叟拭目
太平向之回邪贪污莫不缩颈屏息洗心易虑呜呼丕
休哉圣 (第 48b 页)
灌阳触热
卒距生前癸未年裁五十有二归葬市王背岭之阴武
夫人祔陈文正公实撰志铭而墓碑不克建先生子三
道宏
偕叔道肃胥高才生仲道远雍正癸卯举于乡 (第 16a 页)
之参将或守备而移之三省
适中之地其视偏守一隅者相去殆万万矣
   抚治郧阳议
郧阳抚治之置自都御史吴 道宏
始盖郧阳介秦楚唐
邓间山谷阨塞林箐蒙密元至正时流贼据其地终元
祚不能制国朝始剿除于邓愈再驱逐于白圭又 (第 2b 页)
平定
于项忠然寻叛无宁日成化中赖都御史原杰奉宪宗

皇帝命至如祭酒周洪谟流民说籍流民置郡县遂以
大理少卿吴 道宏
为都御史代杰抚治得兼治三省其
后妖人假王子啸聚且三年许抚臣王学夔一鼓成擒
夫未开府之前屡讨之而不靖既 (第 3a 页)

英既出而为天子耳目剟除奸恶登进忠良遭吴丧乱
又出而身任城社之重而楼与门客寮友之所讲白者
皆经国之 道宏
济时艰之策也今日之吴兴岂与昔日
武昌同一秋月哉吁 (第 13b 页)
   吴处士墓表

君讳昭字道彰姓吴氏其先钱塘人宋绍兴间有曰琰
者为兴国令子子新娶庐陵东固李氏因家东固其后
世再徙遂居庐陵之城北自子新至君大父文琦父仲
和皆不仕而皆以行谊称于乡君姿猊丰伟尚气节而
其心宽厚和平言动必循礼自以早孤不及养二亲岁
时祭祀或言及之未尝不悲怆与从兄道渊 道宏
同居
相友爱内外无间言于宗族亲戚朋友处之尽其道至
于贫而愿学与介而能守者则资之使成名死者厚赙 (第 8a 页)
  阮道泰小传
阮道泰字志同漳浦人父讳文即吾友阮君子章也中
庚午乡荐至性过人倜傥有大略天下莫不知有阮子
章者奉
旨赈济漳泉招抚海寇陈尚义于尽山花鸟得之擢授
陆凉州知州宰相安溪李公荐其有文武才改水师参
将以廉能著声台厦又用荐授福州副将未任而卒道
泰其次子也道泰少而颖异孝友异常儿阮君负四方

之志家居不暖席道泰独与兄奉母刘夫人夫人性严
谨出入必告时有谴怒必长跪竟日兄 道宏
前母张夫
人出也道泰无大小事悉听命于兄有问以私殖者不
应尝曰兄弟合食而私异财物畛域如行路遮蔽似穿
(第 16b 页)
   神霄万寿宫记
济之任城神霄万寿宫女师所居也旧为神霄观岁
己未师妙清始以州将萧君请葺而居之妙清传之守

净守净殁传之慧秀益能谨师承严戒律作于众先苦
于自修行高而人益信凡观宇之内弊者以更阙者以
营岁未几何而殿庑一新仪像交辉 道宏
而徒益众于
是用长教玄逸真人命易观以宫而加其名焉且假慧
秀以提点之号使振其宫事实至元庚寅岁也慧秀谓 (第 12b 页)
说或不同况乎幽人
处士闻见各异或详一时之所得或发史官之所讳参
求考质可以备多闻焉
仲尼之业垂之六经其 道宏
博君人治物百王之用微
是无以为法故自孟子扬雄荀卿之徒又驾其说扶而
本之历世诸子传相祖述自名一家异端其 (第 19a 页)
君臣之懿盖亘千万世而不可易者盍归
而尽心焉
   送城师序
吾婺之丛林上首予所逮识者曰东阳辉公辉公之
而邃其所交极天下之选如吾乡则待制柳公侍讲
黄公礼部吴公咸与之交予获执经三君子之门因得 (第 52b 页)
树。宝船虽没。遗教犹存。即是如来法身。无有异也。然人宏
道。非 道宏
人。远有弥勒文殊。亲承音旨。近则图澄罗什。发
明经教。五百一贤。信非徒说。千里一遇。盖非虚言。法师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