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授乌薄利左金吾卫大将军制 李 峤
鸾台冠军大将军行右豹韬卫将军员外置检校源头
州督良乡县开国男乌薄利族茂蕃庭位参朝佐怀恩
慕化守义全忠宜锡殊荣以旌美烈可左金吾卫大将
军主者施行
   授河内高平王重规等大将军制
鸾台昔程李二将分领东西之宅 周邵
两藩并行南北
之化兼此重务允归贤戚右金吾卫大将军兼检校洛 (第 5a 页)
清河武安魏郡信都高阳平原赵郡襄国
通前二十郡增封唐国锡以黑土苴以白茅爰定尔邦
用建宗社(一作/冢) 周邵
分陜咸为保传毛毕诸侯入作
卿士内外之任礼实攸宜今授相国印绶唐王玺绂茅
土金兽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 (第 13b 页)
不愧颜于让畔通乐乎自
隋没唐祚十一帝颁春向二百年矣革土垂号亚姬敌
刘但房杜病同萧曹祖述秦汉宪章周隋使 周邵
得擅
美于前代者龟玉毁于椟中矣乃玄宗中兴崇敏璟直
敏未达直不深皆辅理名才不宜责以经国也李林甫
元载媚 (第 11a 页)
韬戈于武库变大风于五礼驱蒸
民于昌辰物色英声搜扬俊杰投竿负鼎驰步苍龙岩
穴丘园争趋金马而弟留河北义等 周邵
怀此殊才实
可伤嗟吾崦嵫既暮容鬓皤然风气弥晋砭药无补追
惟畴昔共备行人室家安危宾礼升降悬壸代哭俱历 (第 12b 页)
位侔 周邵
将加诔谥之制宜以酂留为准谨按戴大礼
体和居中曰懿文资有成曰献稽千载之令典合二名
以配德请谥曰懿献谨议 (第 18b 页)
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
身杨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
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 周邵
之风达太王王季之 (第 24b 页)
           正诸儒入膏肓之病也使
周邵
闻之喜过而乐与之矣孝弟忠信常不足以应
天下之变而才术辩智常不足以定天下之经亦此意
也朱子遗婺人书乃谓 (第 8a 页)
  答李孟诚(万廷言/)
久失遣候辱来教感甚所引延平尤悔之旨足徵反已
之严三复尤深悚息弟谓今时朋友只知论学不知论
品不知须先定品而后学之同异得失可论也夷齐与
孔子同品然后可论同异朱陆与 周邵
二程同品然后
可商得失佛老之学千古动人其品高也若不论品而
只以言论踪迹比较得失则似是之非掩袭之巧反在 (第 25a 页)
   右忧苦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贤情纯洁而罔秽兮姿
盛质而无愆放佞人与谄谀兮斥谗夫与便嬖亲忠正
之悃诚兮招贞良与明智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
其若渊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愿藏而不可迁逐下袟
于后堂兮迎宓妃于伊雒刜谗贼于中瘤兮选吕管于
榛薄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三苗之徒
以放逐兮伊皋之伦以充庐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

为衣戚宋万于两楹兮废 周邵
于遐夷却骐骥以转运
兮腾驴骡以驰逐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妇入而䌽绣服
庆忌囚于阱室兮陈不占战而赴围破伯牙之 (第 51a 页)
泰山十郡封公为宋公锡兹玄土苴以白茅爰定尔居
用建冢社昔晋郑启藩入作卿士 周邵
保传出总二南
内外之重公实兼之命使持节太尉尚书左仆射晋宁
县五等男湛授相国印绶宋公玺绂使持节兼司空散 (第 16b 页)
   为萧相国拜齐王表
臣无佐夏匡殷之功威晋服楚之绩业不题于宗器声

靡记于彝典而超居上礼邈乘峻爵静念隆替焦原非
譬臣以为众官咸事帝谟所以式序群后克让王猷所
以载穆况臣访德语勤未洎伊稷之能藉灵怀宠仍滥 周邵
之秩故驻魂仰请沥意归闻理竭素牒事罄丹史
具徽太微备简玉绳而才輶志浅隔景绝照朱轮之使
日月亟䊸金銮之尊 (第 86b 页)
服于晋舆德不建
而民无援仲雍之祀忽诸我徂安阳言陟陜郛行乎漫
渎之口憩乎曹阳之墟美哉邈乎兹土之旧也固乃
之所分二南之所交麟趾信于关雎驺虞应乎鹊巢
悯汉氏之剥乱朝流亡以离析卓滔天以大涤劫宫庙
而迁迹俾万乘之 (第 11b 页)
儒若郑玄卢植服虔范宁辈翻以学未显著明末罢
祀而乃越级升降如宋徽宗之陟王安石于颜渊之下
明季崇祯时之跻 周邵
程朱于汉儒之上而于是为贤
为儒皆不可问矣且夫学也者非庙之谓也今既立庙 (第 14b 页)
   敬德朝鲜生员有花潭集

   (诗话花潭讲学专以 周邵
为宗诗亦效法击壤/以金安国引荐授参奉力辞集中酬和者李相)
   (国澯朴相国祐沈相国彦庆李留守龟龄金 (第 28b 页)
   赠大同利彦祥
金天一气皛以理乃为义兼包体用言蕴蓄和与利弘

居大同东去都为近地风尘杂四方豪贵犹大魏圣贤
贵有教初不限气类彦祥孕金皛用雅变华裔敛衽昨
过门伟矣髯卿丽开谈一老僧略不见本气谅知六合
表固多瑚琏器示予野斋辞把玩爱不置丹书写虚影
经史含至味舍此或与彼恐堕为善志因将与进心更
扩读书意 周邵
两邠产文献垂万世由余出西戎斯也
以贤议吾贤即能贤此论古不易守之有馀师何俟吾
言赘 (第 15b 页)
浑古之道不行是以役役栖栖犹郁郁而无语窃以阁
下以 周邵
之才居 (第 25b 页)
周邵
之职独智杰出孜孜以下问收
接而博观自江而西沈潜液泽传之天下汪洋喧闹是
以发愤而来非有他也欲以望阁下之 (第 25b 页)
               郑 亚
纶绋之兴载籍之始先王发号施令明罚敕法盖本于
此也唐虞之盛二典存焉夏殷之隆厥有训诰自胤征
甘誓乃有誓命之书皆三代之文一王之法也虞夏之
际代祀绵远其代工掌制之名氏莫得而知至于成汤
太甲则有仲虺伊尹为之训诰高宗得傅说则有说命
之篇 周公邵公
相成王则有洛诰酒诰周官顾命秦
皇帝并一区宇丞相 (第 19b 页)
   诫窦宪书
骃闻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
纳忠者谤也三者皆所不宜而或蹈之者思效其区区

愤盈而不能已也窃见足下体淳淑之姿躬高明之量
意美志厉有上贤之风骃幸得充下馆列后陈(陈列/也)
以竭其拳拳敢进一言传曰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
生富贵而能不骄傲者未之有也今宠禄初隆百僚观
行当尧舜之盛世处光华之显时岂可不庶几夙夜以
永终誉弘申伯之美致 周邵
之事乎语曰不患无位患
所以立昔冯野王以外戚居位称为贤臣(冯野王字君/卿妹为元帝)
(昭/仪)近阴卫尉 (第 26b 页)
   举贤良方正对策(冲帝质帝之间梁太后临/朝规举贤良方正对策)
伏惟孝顺皇帝初勤王政纪纲四方几以获安后遭奸
伪威分近习畜货聚马戏谑是闻又因缘嬖倖受赂卖
爵轻使宾客交错其间天下扰扰从乱如归故每有征
战鲜不挫伤官民并竭上下穷虚臣在关西窃听风声
未闻国家有所先后(先后谓进退也言国家不妄有褒/贬进退而权倖之徒反为祸福也)
而威福之来咸归权倖陛下体兼乾坤聪哲纯茂摄政

之初拔用忠贞其馀维纲多所改正远近翕然望见太
平而地震之后雾气白浊日月不光旱魃为虐大贼从
横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谴诫累至殆以奸臣权重之所
致也其常侍尤无状者亟便黜遣披埽凶党收入财贿
以塞痛怨以答天诫今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处
之任为社稷之镇加与王室世为姻族(梁商女为顺/帝后后女弟)
(又为桓帝后冀即/商子故曰代姻也)今日立号 (第 13b 页)
𨽻矣是以大才受大官小才受小官各称其
所以致雍熙议者或云今世等无奇才不若取士于门此
亦失矣岂可以世无 周邵
便废宰相而不治哉但当校其有
寸长铢重者即先叙之则贤才无遗矣又帝皇所以居尊
以御下者威也兆庶所以徙恶而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