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权土灰
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钟通土灰轻而衡仰
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短极蕤宾通土灰重而衡低
淮南子云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灰轻湿
故灰重夏火王而云水胜水在内也冬水王而曰火胜
火在内也人之一身可验夏则五脏化水冬则五脏化
火夏非水在内则焦而焚矣冬非火在内则冻而僵矣

此阴阳互藏其宅之妙也
  悬榻
陈蕃初为青州太守郡人 周璆
(第 4a 页)
孟玉
高洁之士郡守
召命莫肯至惟蕃能致焉特为一榻去则悬之后为豫
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右二 (第 4a 页)
深邃也关键皆所以闭距于门者宋南平王铄/诗徘徊去芳节梁元帝纂要春节曰芳节后汉书陈蕃)
(为乐安太守郡人 周璆
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搴惟后汉贾琮)
(事见十四卷注颜延年诗山明望 (第 14b 页)
  (不知创始为谁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出守是邦与才士登临赋咏自此名著)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一作雁/别秋江)去山衔好
月来云间连(缪夲/作逢)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
舞袖回(岳阳谓天岳山之阳楼依此立名洞庭一湖正/在楼前浩浩荡荡茫无涯畔所谓巴陵胜槩尽)
(在是矣下榻用陈蕃礼徐稚 周璆
事见十四二十卷注/沈约诗宾至下尘榻王勃文徐孺下陈蕃之榻下字本)
(此传杯而/饮曰行杯)
  登巴陵开 (第 23a 页)
虾蟆淮南子以蛩为蠛蠓诗义以蟊为蝼蛄
高诱以乾鹊为蟋蟀舛谬何啻千里而已之疏略若此
盖博物之难矣
    周璆
伯俞
陈蕃初为青州太守郡 (第 4a 页)
周璆
(第 4a 页)
孟玉
高洁之士郡守 (第 4a 页)
召命莫肯至惟蕃能致焉特为一榻去则悬之后为豫
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今人
但知陈蕃之榻为徐稚而不知有 周璆
陈思王灵芝篇
曰伯俞年七十䌽衣以娱亲今人但知老莱子之称而
不书伯俞也古人事多类此
   渊明閒情
(第 4b 页)
  王矿
王矿字公范闽县人嘉靖甲午举人官思明府同知有
冶山拙稿其送大行谢驿梅使琉球诗云使节分星象

仙舟捧御函丝纶宣海岳天地极东南服荷殊恩赐才
推绝域堪远人胥乐附异俗乃能谙父老相如檄诗书
陆贾谈徵牢宵踰十馆谷日过三牛马风何隔金银气
不贪两阶遐格舜九扈乍闻郯专对名非黍周咨迹岂
惭归航应载石赴阙及传柑国体从兹振兵威不自戡
梅花洋信近延伫慰朋簪(明诗/综)
陈蕃为乐安太守郡人 周璆
高洁士也前后郡守招之
不至惟蕃能致之为置一榻去则悬之今人止用徐孺 (第 35b 页)
子事而鲜及 周璆
闽中王郡丞鐄有诗云南州只说徐
高士能使陈蕃下榻时北海更怜周隐者不将悬榻使
人知(坚瓠/集)
  陈谨 (第 36a 页)
  客金陵遇有以茂才异等为荐者以病归泊龙湾
  二首寄丁仲容娄行所二先辈
柂楼酾酒出金陵病后衣裳体不胜风雨满江寒赑屃
庭闱何处发鬅鬙 周璆
实下诸侯榻王式虚蒙博士徵 (第 51b 页)
  邑志自序
邑故有志读者莫不曰疏何也莫大如县名而以邑在

西汉为乐安远矣梁鳣齐人也县特其封邑汉太守陈
蕃所礼 周璆
临济人三国国渊盖人皆援以入邑齐桓
公之为诸侯盟主久矣其盟在可稽实未言往一坛吾
域是今何许岂不以地僻于 (第 24b 页)
叔孙通、万石君、东方朔、安期先生,后汉时大司徒、伏三老、江革、逢萌、禽庆、承幼子、徐防、薛方、郑康成 、周孟
玉、刘祖荣、临孝存、侍其元矩、孙宾硕、刘仲谋、刘公山、王仪伯、郎宗、祢正平、刘成国,魏时管幼安、邴根
  自春间恭候高墙,祗趋崇坫;荷蒙俯接,得罄清言。如与荀令君相过,三日而衣带

犹香;与黄叔度对谈,越宿而形神若失。至今思之,觉岳峙渊停之姿,朗朗汪汪,犹在胸臆也。比年每一景仰,辄欲神驰。而元龙之楼百尺,非许汜所恒登;仲举之榻孤悬,岂 周璆
所常坐!虽仁台虚怀若谷、和气如春,而珠玉之傍,自惭形秽;是以君既隆以厚礼,仆若见其疏踪:非敢简也,诚 (第 17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