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十有五延祐五年制赠曾祖考仲资善大
夫翰林学士上护军追封上党郡公妣魏氏郡夫人祖
考安荣禄大夫大司农柱国 祁国公
妣王氏国夫人考 (第 5a 页)
处甚 睦王
氏长夫人数岁夫人推让避正寝以居之公
不自安越明年夫人生男良祯公曰向吾再聘惧无后
也今有之矣若不改图人 (第 31a 页)
净法。有威有仪。不穿不杂。德溥化洽。云从海纳。勒碑垂后。
千万亿劫。 睦王
墓志铭 …… (第 11b 页)
之终。臣肃奉
诏铭石。寘元壤之中。所以纪兹坟之永固。以表王德于无
穷者也。铭曰。

圣帝介弟。于维 睦王。
令闻令望。于邦有光。惟王之贤。懿德 (第 12a 页)
  初,汀、赣之间有峒贼数万,时出剽掠;百姓苦之。号为阎罗总目,分四营,故又名四营头;其前左营最强。张安者,首左营之一营也;骁勇善战,久有归正意。 永宁王
招出湖东,与敌遇,屡战皆捷;遂复抚州。湖西则临江乡绅杨廷麟与吉水乡绅刘同升以义师恢复临江。于是杨廷麟 …… (第 10 页)
  三月,吉安陷;四月,抚州陷。初,杨廷麟、刘同升起义恢复临江,上加廷麟大学士督师;同升以守制不受官,寻卒于家。廷麟兵既败敌,遂乘胜追至樟树镇不戒,反为所乘,大败;遂弃临江,退守吉安。廷麟在吉安所恃者,广营、滇营兵。滇营者,先帝时命中书科舍人张同敞用牙牌调发入京;兵未集,京师陷。宏光时,复敕云南巡按御史陈盖押赴南京。及是,始抵江西省;南京已失,仍退回吉安。因留之守吉安,廷麟以客礼待之,滇帅赵印选、胡一青亦听廷麟奋勇建功,颇多斩获。会赣督李永茂以忧去位,上用万元吉为督,召廷麟入直;以元吉代廷麟,驻吉安。元吉以诸营讲体统、申约束,诸将稍稍不乐。而 永宁王
所招四营之前左一营既以立功复抚州,其诸营亦皆愿受抚。宁都乡绅曾应选请诸朝,遣其子传灿入山招之,皆听命 …… (第 14 页)
不许容驻。滇兵径越赣州,趋南康以去。四月六日,北兵渐近皂口,元吉退入赣。十四日,北兵至赣,隔水而军。 永宁王
既复抚州,北兵急围之。时郑彩驻兵广信,永宁请救于彩;其监军给事中张家玉 …… (第 14 页)
与以三营往援,围遂解。已而复合,彩遂弃广信入闽,抚州复陷; 永宁王
死之,张安率所部退回宁都。报至行在,大震。削彩爵,戴罪立功;而徵各路兵为赣援。盖上志在幸楚,未尝一日 (第 15 页)
  以生论之,今日东南之大势在江、楚,而江、楚之要领在赣州。今杨机部、刘晋卿两先生奋臂一呼,而临江、吉安同时并复; 永宁王
力战而收抚州,则赣州之形势益固。车驾急应移驻其地,用湖南之战兵、因两粤之粮饷以取江右,而据金陵之上游 …… (第 22 页)
  临江复失,虏长驱至吉安,赖滇、广二营将士力战,虏随败退;恐仍增兵以来,吉安势甚危急。羽书狎至,杨机部、阁部驻舟章贡城外,日催四营兵下。四营方自相争斗,杀其头目李春,召募者百计调辑;顷甫入赣界,所至焚掠,鸡犬俱尽。赣人畏其来,甚于畏虏;昨一鬨而毁曾给谏之宅,以其主召募之议也。阁部不得已,驰檄令出湖东;赣人始定。大抵四营本峒贼,杀掠百姓是其所长;素无纪律,从未见大敌,岂足以抗百战之虏!江右诸公,徒见彼党张安一军从 永宁王
敢战深入以复抚州,遂恃以为鸦军,欲建收江之功;恐未能也!今抚州复陷,张安军亦散归矣。吉安滇、广二营颇 (第 25 页)
其情也。文之矣。
明帝禁群臣过称虚誉。可谓贤矣。其视称扬不足而揭号夸美者。何如也。
以汉明为之亲。而 睦王
之畏慎尚如此。后之形疑地逼者。妄自尊大。而欲保全难矣。
章帝宽厚固善。外戚之横。自章帝始。故人君之德 (第 311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