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全备而和气充溢于宫庭万姓爱载而欢声洋
溢于四海殆见天心自回灾异自弭而外侮不足平矣
  请谥宋臣文天祥 谢枋得
(韩雍/)
窃见宋丞相少保信国公文天祥弱冠状元立朝尽节
临危拜相许国不疑志专恢复屡折挫而不移心切匡 (第 34a 页)
时蹈艰危而不变既而国亡被执系狱累年诱之以大
用而不从胁之以刀锯而不屈卒之南向再拜杀身成

仁收三百年养士之功立千万载为臣之极有指南录
以著其忠爱有集杜诗以寄其忧伤其精忠大节与日
月争光与天地悠久诚足以正人心而扶世道也及宋
礼部侍郎 谢枋得
登科对策力诋权奸登用漕司极攻
时政受任于运去祚移之后抗敌于兵罢民散之馀力
已尽而不支志有为而不果后元 …… (第 34b 页)
其清论无愧于先贤有功于后学文天祥江西庐陵县
谢枋得
江西上饶县人二贤殁后赠谥未加子孙有
在录用未及及顺天府府学之西旧有文天祥祠堂塑
像尚且儒者衣未复丞相 …… (第 35a 页)
加封之古之君天下者若兹所行
盖有所见而非苟焉无益之举也如蒙准言乞敕礼部
翰林院儒臣会同考议量加文天祥 谢枋得
赠谥取其 (第 35a 页)
  檀弓丛训序(杨慎/)
杨慎曰医者有四术神圣工巧予欲借之以喻文矣易
之文神诗书春秋圣也檀弓三传考工记工矣庄列九
流而下其巧有差复以檀弓斠诸明高赤德又群工中
都料匠也予谓檀弓可孤行而每病训之者未能犁然
有当于人之心也经犹招也训犹射也一人射招或中

或否未若众人射之中之多也若郑康成之简奥或以
三字而括经文之数十字盖寡而不可益也亦传注之
神已孔颖达之明备或即经之一言而衍为百十言盖
多而不可省也亦疏义之圣已贺陆黄吴补缉胪列亦
各殚述者之心工已陈骙 谢枋得
二家批评亦稍窥作
者之天巧已浩乎曷其没矣兹训也于诸家撷其英华
纪载之蒙发焉于二家昭其甄藻脩辞之阶循焉 (第 19a 页)
舍生赵君玺二先生之乡人也得是集于老农之
家读而悲之乃校补其讹缺持以示予予受而阅之观
文履善对博啰之语 谢君直
复留梦炎之书为之慨然
观吴楚材答录事之诘朱浚与兵士之词毛发洒然恨
不生同其时助其怒骂也观刘锐幼儿下拜 (第 10a 页)
欲学古人诗先理会古人性情是何如有此
性情方有此声口只看程明道邵康节诗真天生温厚
和乐一种好性情也至于 谢枋得
虽气节凌厉好说诗
而不识大雅观其注唐绝句诸诗事事比喻是多少牵
强多少穿凿也诗固有比体然专务为之则心已 (第 7a 页)
草庐吴公以忠义著者 叠山谢公
公纳交于草庐又见
知于 (第 22b 页)
叠山
则其人可知矣公子士赟注李太白诗今行
于世公集旧板燬于兵嗣孙仪凤继显前闻欲重寿诸
梓属其序于予予尝病科 (第 22b 页)
如在于前苟神之在曷敢不虔居而无陋罔贰昔言
申陈严祀永永是尊丽牲有碑刻在庙门
  箕子碑
   总只是 谢枋得
所摘数言为妙解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
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 (第 2b 页)
    此本有录无书者尚有刘弇邓肃黄轩魏了

    翁方逢辰宋伯仁冯时行岳珂严羽裘万顷
     谢枋得
吕定郑思肖王柏葛长庚朱淑真十
    六家盖剞劂未竣故竟无完帙也近时曹庭
    栋病其未备因又有宋 (第 2a 页)
至若宋人文信国 谢枋得
之死虽止一身名行不关系
国事然大节所在不是徒死正是殉难与齐王蠋之死
燕师汉龚胜之死新莽之召前后一辙特 (第 11b 页)
     吴 琳
   唐天麟     陈 著
   陆梦发     薛 嵎
   陆秀夫      谢枋得
   
柴随亨     舒岳祥
   唐元龄     潘希白
   史季温     朱 杰
   侯 畐   (第 78b 页)
  枢密张公世杰
曾拥貔貅奏凯歌厓山云暝竟蹉跎地空九有栖荒服
寨列千艘保海阿龙跃玺沈天若此乌呜碇绝事如何
鲸波沃日炎光熄凛凛英魂尚枕戈
  江东制置使 谢公枋得
草履麻衣漫蔽形十年卖卜惯零丁愿从楚地师龚胜
欲向辽城友管宁采石吟成期绝粒娥碑读罢弃馀龄 (第 47a 页)
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德祐初以 谢枋
请赠少师谥忠敏有稼轩长短句十二卷传于世
范成大字致能一字至能吴郡人绍兴中擢进士第累
官权吏部尚书参知 (第 8b 页)
泪簌簌下沾渍楮笔尝语所知大丈夫杀身
取义当轰轰烈烈如疾雷闪电公等暖姝自好
他日纵遇难死节不过作文文山 谢叠山
耳甫
强仕而卒学者私谥为孝毅先生云鸿在公车 (第 15b 页)
   (诗话华亭朱吉士大韶嘉靖丁未进士性好藏/书尤爱宋时镂板访得吴门旧姓有宋椠袁宏)
   (后汉纪系陆放翁刘须溪 谢叠山
三君手评饰/以古锦玉签遂以一美婢易之盖非此不能得)
   (也婢临行时题诗于壁吉士见诗惋/惜未几捐馆 (第 24a 页)
我安得至此乎)
(有无名子诗曰厚我藩篱长彼贪不然衔璧/小邦男庙堂从谏真如转竟用先生策第三)
   上 谢叠山先生
书     胡一桂
二月六日新安学生前乡贡进士胡一桂谨熏沐裁书
百拜献于提刑殿讲 (第 11a 页)
叠山先生
阁下某尝读周元公易
通有曰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至难得者人人而
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夫所谓道德者何 (第 11a 页)
师尊之始徐公元杰之遇害也朝廷以京秩官其子直
谅仕至显官次直方不受德祐乙亥起家至殿院首荐 叠山先生
谢公为江东提刑再荐公与刘辰翁皆有将
相才宜膺重寄朝廷方议以公开阃东南未几官军下
新安明年下钱塘公深居 …… (第 5b 页)
婿江恺曰死矣履善甫得其所矣不可复作矣 谢君直
与予皆不苟合于世者也是尝比于予 (第 6a 页)
(叠山先生
尝书/其门曰要看今)
(日 (第 6a 页)
谢枋得
便是/当年许月卿云)是深知予者也吾死子盍于是而铭我
焉公疏髯玉貌秀目丰颐举止闲雅望之似神仙中人
其所 …… (第 6a 页)
六人曾
孙三人以至元二十四年丁亥岁十有一月某日葬公
于婺源北七十里之仁洪先是受公遗命乞铭为状未
定而 叠山先生
北行死矣于戏日月逾迈事未易成而
恺亦垂老于是谨更状公行将以求文于当世之立言
君子延祐元年十月日季子飞 (第 7a 页)
   程义士(楚翁/)传      家 乘
程义士楚翁婺源彰睦人忠壮公之后也性倜傥喜问
学豪于诗尝参请于须溪须溪称其逸才必当名世德
祐末元兵入临安江东列郡皆下楚翁愤愤散家赀阴
结敢死士将复郡城因以举事事泄被执搒掠几死夜
以金赂守者得脱去之鄱阳时碧梧马丞相廷鸾隐居
不仕楚翁往投之碧梧义其为人遂客丞相所久之闻 叠山谢
提刑枋得在闽又去之闽客叠山所会时事稍 (第 33a 页)
   程义士(楚翁/)传      家 乘
程义士楚翁婺源彰睦人忠壮公之后也性倜傥喜问
学豪于诗尝参请于须溪须溪称其逸才必当名世德
祐末元兵入临安江东列郡皆下楚翁愤愤散家赀阴
结敢死士将复郡城因以举事事泄被执搒掠几死夜
以金赂守者得脱去之鄱阳时碧梧马丞相廷鸾隐居
不仕楚翁往投之碧梧义其为人遂客丞相所久之闻
叠山谢 提刑枋得
在闽又去之闽 (第 33a 页)
叠山
所会时事稍 (第 33a 页)
定潜归婺源人有虞之者复走闽凡十年间关险阻一
寓于诗有黍离麦秀之感读之令人涕下 叠山
被执北
去楚翁伥伥无所依亦死逆旅中其所著述经兵燹后
片纸只字无复存者惜哉 碧梧赠楚翁诗曰汗竹丹
铅侧 (第 33b 页)
    铭(并序/)
张之为著姓尚矣自轩辕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

弧星始制弓矢因姓张氏历代以来勋贤轩冕未尝乏
人其居饶之德兴吴阐里者讳鹏仕唐为节度使至五
季时子孙犹授节钺宋天圣中龙图阁直学士焘尝同
文潞公诸贤为洛社耆英之会暨还饶见旁县安仁有
山名若岭林樾苍润灵气回合因移居其下五世孙一
清中特科进士第一与同邑汤文清公最相友善推究
经传反覆诘难必得肯綮乃已自时厥后族日以蕃读
书之声琅琅乎西东擢上第者凡十预荐送者二十又

七荐绅以为荣一清若干传至宣义郎某宣义生某举
进士上南宫历斥时政之弊有忤执政遂下第某生英
肥遁终身饮水著书以自乐有春秋属辞若干卷藏于
家英之兄国学上舍某当宋箓将讫帅安仁义师从
枋得
勤王及战败家遂为墟英子禹受方在幼最号孤
贫后能遵废举之术大振其宗田货悉逾于前人初无
嗣育仲兄某之子玙 (第 15b 页)
建安蔡季通传于青城山隐者图则阴阳相合就其中
八分之则为八卦书则画井文于方圈之内绝与前数
者不类江东 谢枋得
又传河图于异人颇祖于八卦而
坎离中画相交流似于方士抽坎填离之术近世儒者
又有与太极图合者即河图之说又 (第 6a 页)
是子是诗之作不为虚与䛕故为序之云尔
  重刋文章轨范序(戊辰) 宋谢枋得
氏取古文之有资于埸屋者自汉迄宋
凡六十有九篇标揭其篇章句字之法名之曰文
章轨范盖古文之奥不止于是是独 (第 13a 页)
为举业者设
耳世之学者传习已久而贵阳之士独未之多见
侍御王君汝楫于按历之暇手录其所记忆求善
本而校是之谋诸方伯郭公辈相与捐俸廪之资
锓之梓将以嘉惠贵阳之士曰 枋得
为宋忠臣固 (第 13a 页)
  兴国守胡孟登生像记(壬戌)
弘治十年胡公孟登以地官副郎谪贰兴国越三
年㩴知州事公既久于其治乃奸锄利植而民以
大和又明年壬戌擢浙江按察司佥事以去民既
留公不可则相率祀公之像以报公德而学宫之
左有叠山祠以祀宋臣 谢枋得
者旧矣其士曰合
祀公像于是呜呼吾州违胡元之乱以入于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