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军沿江制置辟公招抚司从事发运司亦聘入幕寻丁
友仁先生忧服阕迁临安府学教授升黜必当士论数
上书言事 丞相谢方叔
有不才子浊乱朝纲京师目之 (第 3a 页)
之人才非不长而宋
之权臣消之消人才所以消世运消至于贾似道则运
无可消而有所归矣自公之废以庸谬污钧轴如 谢方
丁大全者比比公平生所敬独徐参政清叟董丞相 …… (第 9b 页)
臣用事台
諌皆出其门自郑清之再相则与周坦陈求鲁陈垓蔡
荣相表里以媚宋臣以罔理庙吴丞相潜初以忤宋臣
谢丞相方叔
以子循与宋臣争湖山冶游去实则泉
州人洪天锡外师吕中而内客于宋臣中在史馆屡与
天锡论事叹息无由得对可一 …… (第 11b 页)
当劾何人伪也中历历教之天锡之进又
阴与谢修深交以干方叔遂谓且借宋臣径入言路叛
而劾之可以得名党谢修扶 方叔
入台第一疏劾宋臣
等理庙骇愕不行一再疏宣谕不行天锡去以此天下
敬之而狡险矫诈世不悉也天锡晚节似道贵之 (第 12a 页)
至从
列尚书终畏其入与闽帅宋臣愤天锡修至痛治 方叔

者其本末如此董程二相无如宋臣何宋臣至拔丁大
全为台諌论逐槐以行都弓手火夫舁槐出关若下大
理恐之者元凤 (第 12a 页)
   故宋提刑汪公(应元/)墓志铭 程元凤
公讳应元字尹卿曾祖友成祖大昕号养拙居士考言
忠赠奉议郎妣吴氏赠安人公绍定辛卯领乡荐冠书
经明年登进士第调长沙户曹不由介绍以才见知台
郡荐剡交上时连帅忽视其属莫敢与之可否事郡庾

出纳异量岁赢万斛饷所廉知索米如纳数公独请曰
藉令此米不归饷而归州且不可况民受害郡不蒙利
宜一用公量帅从之邦人至今蒙惠郡博士偶虚席暂
摄其事阐明理学士心悦服秩满调北外酒库京兆尹
大资赵公与筹亟称其才罗致幕府裨赞惟多居无何
中法科除大理评事昭枉雪滞谳议精详王公伯大
公方叔
为宪部长贰咸器重之争先荐举改奉议郎宰
广德之建平谒郡白事首及蠲积逋定月解宽期会持 (第 1b 页)
  资政殿学士隆州李性传成之
  端明殿学士金华王野子文(宝祐三年/)
  资政殿大学士浦城徐清叟直翁
  观文殿大学士威州 谢方叔德方
  观文殿大学士濠州董槐庭植(四年/)
  端明殿学士建宁蔡抗仲节
  端明殿学士龙游马天骥德夫(五 (第 19a 页)
  蜀贤五相

谢叠山毋制机墓志宋中兴张德远虞仲信赵景温游
景仁 谢德方
五贤相皆蜀人也
  蜀八仙
谯秀蜀纪载蜀之八仙首容成公云即鬼容区隐于鸿
冢今青城山也次李耳生于蜀今之 (第 25a 页)
降矣即用所藏总制印奉永历朔上表南宁养甲仓皇
逊位南宁加成栋大将军 惠国公
养甲兵部尚书襄平
伯以百官迁肇庆养甲亦遂受职此其降之颠末也先
是陈阁部子壮之死养甲寸磔之投其骨于四郊 (第 31b 页)
   资政殿学士余玠卒

宋自奎腾入蜀雄据上流国势盖岌岌乎不可为矣幸
而得一余玠招英贤之士而用之择要害之地而城之
抚凋瘵训兵戎兴学以养士薄敛以通商财赋既充守
禦益固京湖省转饷之劳东南免更戍之役使敌人逡
巡却避而宋祚得以少延者繄谁之力耶虽其专制西
蜀要亦不过如韦皋之在唐耳非若刘辟吴曦有不轨
之谋也 谢方叔
为相乃听偏裨之谮罢玠而用余晦使
之抱愤以死是何谋国之不臧耶夫世安敢以偏裨抗 (第 14a 页)
王帅盖以 方叔
为内主也玠固有不平者矣况玠披荆
棘立城郭而以轻儇浮薄如晦者雍容来代之玠安能
不怏怏耶呜呼邻敌方张而遽 (第 14b 页)
黜折冲之臣是犹疾势
已亟而逐巫咸戮和扁欲延略刻之命得乎 方叔
谋国
如此他日扼于贾似道未为不幸也
   丁大全逐右丞相董槐于城外诏罢槐为提举
   洞霄宫
宰相位 (第 14b 页)
  送柯山山长黄正之序
柯山书院山长武林黄子正之辞将行愚愕然惊问始
以云台祠官领袖此山诸生者非欤吁愚读其葵园集
久矣生于嘉定乙亥年三十当淳祐甲辰为南宫第一
人者乎是为晦静先生汤公之高弟乎授沅州教授告

未下而上书击史嵩之者乎右曹郎吴子良用陈传良
例泰州教授未上除太学录以荐之者乎擢第之明年
乙巳七月未赴教授而召试除正字者乎丙午冬迁校
书郎而后去国者乎丁未之秋特旨改官者乎用朱文
公之说擢第之六年巳酉背文公之学而并诋周元公
者乎壬子年三十八矣吴潜 谢方叔
相元日除著作郎
都人有再来不直一文钱之谣者乎夏四月面对秋七
月再对言事私有左右而遭特笔以斥者乎畏威省 (第 20b 页)
  世祖正中徙富田曾祖安世赠太保邢国公大父

  时用赠太傅永国公父仪字士表人称为革斋先
  生赠太师 惠国公
母曾氏齐魏国夫人
丁酉 宋理宗嘉熙元年  庚子 嘉熙四年
辛丑 宋理宗淳祐元年  壬子 淳祐十二年 (第 2a 页)
十二元日第二首末句卧闻
儿女誇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是年四月程讷斋罢相
丁大全继之危乱始此自郑清之殁吴潜 谢方叔
董槐 (第 36a 页)
丞子男玄贞女适谢谟 丞相方叔
四世孙君诸弟宗仁
宗德以高年深隐表号处士宗侃三杰以文艺宏敏并
为学官宗侃调上高县麻塘巡检三杰擢淮东宣 (第 14a 页)
谢启云一人之毁一人之誉至宗工而论定千载
之上千载之下舍吾道其安归皆佳作也
中山极善剪截全句为四六其改 谢渎山
丞相遗表一
联云臣罪犹自知之人言亦可畏也 (第 15b 页)
渎山
(第 15b 页)
方叔
其相业
多可议罢相进丹剂得贬降未易措辞两语殊宛转深
(第 15b 页)
  循州路同知总管府胡朝列夫人文氏墓志铭
夫人讳孟端字月卿曾祖时用宋赠太传永国公祖义
宋赠太师 惠国公
世家庐陵之富田广西宣慰文公壁
之女同知循州路总管府事胡植之妻卒年三十有五
其孤孝友孝恭以某年月日葬其 (第 10b 页)
  广西宣慰文公墓志铭
文氏繇成都徙吉之永和繇永和徙富川公讳璧赠太
保邢国公讳某之曾孙赠太传永国公讳某之孙赠太
惠国公
讳某之子丞相少保信国公讳某之母弟也
皇元混一区宇得忠臣孝子于一门公与丞相兄弟二 (第 1a 页)
  祭张夫人文
维年月日文母宣慰张夫人葬于玉兔山先葬刘某以
清酌之奠祭于夫人之灵呜呼夫人盛哉文氏方丞相

以状元归葬太师 惠国公
乡部归葬梁夫人彼一时也
及宣慰以总管归葬齐魏国夫人丞相信国公彼又一时
也方县尹葬宣慰学士葬信国夫人此 (第 6b 页)
  龙兴路靖安县毗庐院记
唐有水潦禅师者不知其闾里族姓天宝中始至洪之

石门见诸峰蜿蜒若龙蟠者爱而筑室居之后马祖自
豫章来泐潭师往拜之问佛法大意祖蹋之仆地师忽
大悟起笑曰大奇大奇语备传灯录自是学徒云集易
庵为毗庐院以祖之门人何啻十百若百丈海公南泉
愿公归宗常公皆传宗于后而师之居与泐潭又相迩
也其同居酬唱与继之者必非常士而失于纪述使后
世不闻其风烈为可惜也宋嘉定间寺僧曰绍者惧其
不竞闻海昏崇寿院之徒赏溪道公有高行为邑延庆

寺首座迎归而奉之道与四川制置彭大雅相厚善大
雅为结庐院左曰无名庵时从咨叩院以中兴淳祐二
年十月望道书偈遗诫而终有徒六人曰礼曰贤曰满
曰圭曰和曰慧宝祐元年 丞相谢方叔
欲夺寺基为墓
圭之𢓺绍淇撤其寺徙而避之既而寺丞陈公某为请
复以基还寺淇材敏有远略一时名公多喜与游其 (第 8b 页)
州辟公招抚司从事发运司亦聘
入幕至此有劳寻丁友仁先生忧归服阕迁临安府
府学教授升黜必当士论数上书言事 丞相谢方叔
有不才子淆乱朝纲京师目之为小相尝使招公曰
吾幸读子之文服子之义久矣子来吾能使吾君相
以史馆拾遗之职居 (第 10b 页)
   邑志
许月卿字太空以宋亡更字宋士许昌人其父大宁
尝教之读高宗追贲李若水之训辞曰小子识之其
忠义之教有自来矣年十六领乡试往师魏鹤山始
闻六经之要登进士第授濠州司户辟吕文焕幕以
刚直忤焕焕欲杀之不得而杀其仆时徐元杰为史
嵩之所杀月卿率三学生伏阙讼其冤理宗内嘉月
卿而外畏嵩之阳曰许月卿狂士也除京教又言
方叔
之子干政失职谢亦免官因上书斥丁贾奸邪 …… (第 3b 页)
 乡贤录
许月卿字太空后字宋士人称之曰山屋先生许昌
人幼颖异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乡试冠亚选读书㠣
崌山中三年业成往师魏了翁闻六经之要(许飞撰)
(月卿行状云年十五从董梦程游董为朱子门人程)
(正思之高弟端平乙未县大夫王琐俾受学于文靖)

(公子魏子月卿往卒业遂有志当世事)淳祐四年登
第廷对专攻史嵩之竟以此见抑有旨升甲赐进士
及第授濠州司户参军时徐元杰与刘汉弼等力攻
史史阴杀之月卿率三学诸生伏阙讼冤理宗嘉其
忠而外畏史则阳曰许月卿狂士也不省岁丁未及
代兼领本州教授摄知录参军沿江制置辟月卿招
抚司从事发运司亦聘入幕寻丁父忧免丧迁临安
府学教授升黜必当士论数上书言事 丞相谢方叔
子干政京师目之为小相尝使招月卿月卿不往时
余玠子如孙帅蜀贪残废法月卿因上言乞斩如孙 (第 4b 页)
 宝祐六年戊午后村年七十二第二首末句好卧闻
 儿女誇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是年四月程讷斋罢
 相丁大全继之危乱始此自郑清之殁吴潜 谢方叔
 
董槐并为五相并不能用后村贾似道入乃招致之
 为尚书端明而归景定四年癸亥正旦予寓行在所
 闻刘朔斋与后 (第 33a 页)
   题黄主簿告身后
右宋石城县主簿黄公士隆初登第授官告身一通其
六世孙乳源县学教谕理用之所藏也先高祖妣弘农
郡君主簿公之子故理用出此告属士奇识之按公登
淳祐七年张渊微榜进士时穆陵数下诏取士崇惇实
戒浮靡前年五月又诏监学及诸路郡学以秋闱在迩

宜精考较以得实才七年三月命吴潜知贡举御笔付
潜俾崇雅黜浮六月赐渊微等五百廿七人及第出身
时自春夏以来不雨渊微等上言乞免琼林宴诏从之
时论称焉是年四月郑清之再入政府为太傅右丞相
兼枢密使进越国公赵葵为枢密使兼参知政事督视
江淮京西湖北军马王伯大为端明殿学士佥书枢密
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七月以别之杰为参知政事赵汝
腾自起居郎侍讲迁吏部侍郎盖在五月以后 谢方叔
先繇 …… (第 13a 页)
学士提领户
部财用与□尝为京尹逐太学游士以媚时宰又急于
财利躬为聚敛之臣小人不足言别之杰亦无所可取 谢方叔
始有声台谏至执政不能有为晚更困于权臣
至丧其所守若伯大直谅之节汝腾方正不挠葵忠君
爱国之诚愈老愈壮谓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