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横夫
岂无道以裁制之岂必诛杀而后快哉史称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槁未上主父偃穷其书奏焉上召视诸儒
仲舒弟子 吕步舒
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其后准南衡山
反上思仲舒前言使 (第 5a 页)
吕步舒
持斧钺治淮南狱以春秋谊颛断于外不请既还事上皆是之史乂言淮南衡山 (第 5a 页)
  韩婴
韩婴尝与董仲舒论于武帝前其人精悍处事分明仲
舒不能难也有口之人吾所畏亦圣之所斥婴虽贤者
而仲舒大贤既受此人之阨而又困于其徒 吕步舒

有圣人恶夫佞表直道而行者吾之所谓畏不几于谬
(第 16a 页)
   (亲戚之骄僣近臣之专横夫岂无道以裁制之/岂必诛杀而后快哉史称仲舒居家推说其意)
   (草槁未上主父偃窃其书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 吕步舒
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
   (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其/后淮南衡山反上思仲舒前言使 (第 15a 页)
吕步舒
持斧)
   (钺治淮南狱以春秋谊颛断于外不请既还事/上皆是之史又言淮南衡山江都谋反迹见公)
   (第 15a 页)
 广川伯从祀孔子此书院之所以设矣董子治公羊
 春秋有弟子数人皆宜陪祀汉书儒林传董生弟子
 兰陵褚大东平嬴公广川孟但段仲(史记称/殷忠) 吕步
 舒
大至梁相 (第 2a 页)
步舒
丞相长史惟嬴公守学不失师法
 为昭帝谏大夫授东海孟卿鲁眭孟孟坐言灾异
 诛仲舒言灾异槁未上主父偃候仲 (第 2a 页)
舒私见嫉之窃

 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 吕步舒
不知其
 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赦之仲舒遂不
 敢言灾异按此似非高弟然验诸眭孟之诛师而不
 言 …… (第 2b 页)
 从窃奏使王佐之才感士不遇揆之圣门性与天道
 是所罕言亿则屡中谓之不幸观夫夏侯囚执李寻
 放流董生且不免况其馀耶其不至为眭孟京房也
 非藉 步舒
之大愚乎董子自是歌咏明哲通达天人
 余以为宜并祠诸弟子为醇儒之俦焉(董颜书院记/董颜书院汉)
 (董 (第 3a 页)
   高庙园灾对(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为/中大夫居家推说其意屮藁未上)
    (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 吕步舒
不知其师书以)
    (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
春秋之道举往以明来是故 (第 33a 页)
远正最甚者。忍而诛之。如燔辽东高庙。近臣处旁仄及贵而不正。忍而诛之。如燔高园殿。帝思其言。使董子弟子 吕步舒。
治淮南狱。死者数万人。后儒以是咎 …… (第 324L 页)
董子。然窃疑此非董子言。乃 步舒
辈所撰也。而史误录之也。夫董子之学。先德化而后刑罚。岂宜以疑乱骨肉。诛灭近臣之术。导之哉。且 (第 325H 页)
步舒
以董子之议。为太愚。则必以忍诛为不可耳。何为使 (第 325H 页)
步舒
治狱。而 (第 325H 页)
步舒
又何为严于诛伐。訾其师说。而反蹈之乎。此乃 (第 325H 页)
步舒
辈所撰。而非董子说明矣。
读扬子
扬雄素恬淡自守。岂失节于新莽者哉。方新莽矫伪篡汉也。如张竦,刘歆。 (第 325H 页)
。况大臣交私诸侯。以搆乱者乎。然则仲舒之所以请讨者。诚可谓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也。若乃弟子 吕步舒。
治淮南狱。擅杀者至数万人。非师之教云然也。百世之下。乌可以弟子之过。掩其师之大节乎。自武帝建元以后。 (第 160L 页)
  公羊
子夏(已见上)授公羊高。公羊高(见通考)授其子平。公羊平授其子地。公羊地授其子敢。公羊敢授其子寿。公羊寿至汉景帝时。授弟子胡母生,董仲舒。著以竹帛。胡母生字子都齐人也。治公羊春秋。为景帝博士。与董仲舒同业。董仲舒著书称其德。年老归教于齐。齐之言春秋者宗事之。公孙弘亦颇受焉。弟子遂之者褚大,嬴公,段仲温, 吕步舒,
董仲舒。(见通考)褚大兰陵人。至梁相。嬴公东平人。守学不失师法。为昭帝谏大夫。授孟卿,眭孟。段仲温, (第 454L 页)
吕步舒
广川人。丞相长史。孟卿东海人。(已见上)授疏广。疏广(见本传)授筦路。筦路琅邪人。为御史大夫。授孙宝 (第 45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