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何人岂能使人喜观吾文如子长哉方将旁求广集以
备史氏之阙遗云耳
  新注资治通鉴序 (元胡三省/
)
古者国各有史以纪年书事晋乘楚梼杌虽不可复见
春秋经圣人笔削周辙既东二百四十二年事昭如日
星秦灭诸 …… (第 19b 页)
衄读史不暂置洒血积书遗迹故在每谓 三省
曰史汉
自服虔应劭至三刘注解多矣章怀注范史裴松之注
陈寿史虽间有音释其实广异闻补未尽以示博洽晋
书之 …… (第 23a 页)
诏刘范诸公群居之讲明不应乖剌乃尔意海陵释文
非公休为之若能刋正乎 三省
捧手对曰愿学焉乙已
先君卒尽瘁家蛊又从事科举业史学不敢废也宝祐
丙辰出身进士科始得大肆其力于是书游宦 …… (第 23b 页)
乙酉日长至矣天台 胡三省身之

  续后汉书序(郝经/)
自建安末曹氏废汉自立称魏孙氏据江左僣号称吴
昭烈以宗子继汉即位于蜀讨贼 (第 25a 页)
 月徐知道反以守剑阁武九月尚未出巴故
 杜有何路出巴山之句而云知道守要害拒
 武武不得进何背缪之甚也 胡三省
泥于通
 鉴乃云武只再镇剑南唐书盖因杜诗致有
 此误则纰缪更不可言矣谨书之以俟博闻
 者 (第 10a 页)
 是役也张合先请分兵住雍郿懿曰此楚之三军所

 以为黥布禽也及相遇祁山合固请分兵为奇以击
 亮懿又不听蜀兵既退复遣合追亮以致阵亡自
 三省
注通鉴皆以合拒亮街亭威名夙著懿忌其能
 言计沮格以致殒身此似是而非者合街亭之胜由
 马谡非才违亮节度 …… (第 5b 页)
   读通鉴胡氏注

自裴松之三国志注成史学中无可继者独 胡三省

注通鉴宏蒐博引备录诸说而斟酌事势悬断是非皆
昭昭目睫于千载之上俾温公未发之旨开卷瞭然真
司马之忠 (第 14b 页)
臣洓水之素相也当温公之成通鉴自谓得
刘道原范祖禹诸人各任其事以奏其功而不知 三省
之注其功尤有大者世或日用而弗知也
   读世史正纲(二则/)
通鉴之后有朱氏之纲目纲目之后有丘氏之正 (第 14b 页)
   蒙山访碑题名
山西按察副使整饬阳和道同里曹公溶以公事留太

原借予枥马俾访金石刻文字因出郭抵晋祠夕宿朝
阳观晨起道士引一躄叟至谓善拓碑乃携之行取道
风谷尝考北齐书段韶传突厥从北结阵而前东距汾
河西被风谷又唐创业起居注炀帝于楼烦置宫因过
太原取龙山风谷又通鉴载后唐刘后与李存渥奔晋
阳李彦超不纳存渥走至风谷为其下所杀是则风谷
之名著于载纪久矣 胡三省
注唐长安三年分宜芳县
置岚谷县属岚州谓风谷当作岚谷谚云南人不识盩 (第 7a 页)
   杨紫阳文集序       赵 复

   通鉴前编序        金履祥
   新注资治通鉴序       胡三省
   
文献通考序        马端临   六书故序  (第 8b 页)
则取其要也后之君子或有取于斯焉
要删之以为通鉴前纪是亦区区之所望也
  新注资治通鉴序        胡三省
古者国各有史以纪年书事晋乘楚梼杌虽不可复见
春秋经圣人笔削周辙既东二百四十二年 …… (第 16a 页)
鼻衄读史不暂置洒血渍书遗迹故在每谓 三省
曰史
汉自服虔应劭至三刘注解多矣章怀注范史裴松之
注陈寿史虽间有音释其实广异闻补未尽以示博洽
晋书之 …… (第 19b 页)
教诏刘范诸公群居之讲明不应乖刺乃尔意海陵释
文非公休为之若能刋正乎 三省
捧手对曰愿学焉乙
巳先君卒尽瘁家蛊又从事科举业史学不敢废也宝
祐丙辰出身进士科始得大肆其力于是书游宦 …… (第 20a 页)
月乙酉日长至天台 胡三省身之

  文献通考序         马端临
昔荀卿子曰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
也君子审后王 (第 21b 页)
  奉和(去/声)严郑公军城早秋(鹤注当是广德二年/秋七月在幕府作)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音/石)虏营已收滴博云间

戍欲夺 (胡三省/
作次取)蓬婆雪外城(此诗称严公将略上二早/秋军城下二颂其战功)
(九歌袅袅兮秋风博赵曰玉帐谓大将军之 (第 3b 页)
文献通考舞)
(部此诗正指武舞言或以剑器为刀剑误也通鉴中宗/宴近臣令各效伎艺为乐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 胡)
(三省
注唐五行志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因演以为舞崔令钦教坊记右)
(教坊在光宅坊 (第 70b 页)
 (阡绛水遥似亦指裴旻但唐书宰相表裴旻/官金吾将军与武卫将军不合未知是否也)
兵车行 汉家山东百二州(阎若璩曰旧注云山东者/太行山之东非也通鉴秦)
 (孝公时河山以东彊国六 胡三省
注云河自龙门上/口南扺华阴而东流秦国在河之西山自鸟鼠同穴)
 (连延为长安南山至于太华秦国在山之西韩 (第 3a 页)
  以佛书命名
佛教盛于晋宋齐梁之后至唐尤多故恒以佛经字义
命名如萧方等(梁元/帝子)柳达摩(北齐/将)萧摩诃(陈/将)席毗罗(隋/人)
周罗候(后周/人)宇文陀罗尼(后周/帝)尔朱菩提慕容三藏鱼
俱罗干什门赵什住高龙叉隋宋金刚刘黑闼李圆通
容那律王摩诘张乾陀(俱唐/人)皆载正史其馀不可悉数

○佛氏有方等经犹云平等世界也故萧氏取为名方
等尝著三十国春秋 胡三省
注通鉴不知此义萧方下
去一等字似今人云某人等之等而不思方等之弟名
方诸方知可證乎亦犹纲目不知卢鸿一为 (第 14a 页)
别取内史鄣郡黔中三郡以当之而秦遂有
三十九郡矣晋志又增入闽中一郡合为四十嗣后精
于地理如杜君卿王应麟 胡三省
辈皆莫能辨四十郡
之目遂深入人肺腑牢不可破矣地理之志莫古于孟 (第 4a 页)
   跋唐书释音
芃艽芄三文俱见毛诗而形声各别芃芃其麦从凡至

于艽野从九芄兰之支从丸陆德明之音具在不相混
也唐时有河阳节度使李芃董氏释音符中切而 胡三
通鉴注音居包翻如用胡音当从九不从凡矣今新
旧书通鉴皆作芃字古人名字恒相应芃字茂初则符
中之音为是 (第 8b 页)
梅涧
于小学未甚究心如徐州之㟃峿镇
古书本作司吾后人增加山旁刊本讹㟃为峒遂读为
崆峒之峒失其义矣(史炤释文 …… (第 8b 页)
从本氏亦犹乙之为乙
弗尉之为尉迟也东甫勤于考史而未悟及此乃知好
学而能深思者之难
   跋资治通鉴 胡身之
于舆地之学深矣然亦不能无误姑举其尤甚
者如汉建安十九年刘备以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为军
师将军益州太守南郡 …… (第 9b 页)
念辈别取江北蕲黄之地注家于此
欠分晓矣予尝有通鉴注辩正二卷于地理纠举颇多
非敢排诋前贤聊附争友之义尔 身之
一字景参见陈
著本堂先生集
   跋通鉴释文 (第 10b 页)
   严先生(衍)
严先生衍字永思嘉定人明万历中补县学生与李流
芳龚方中友善时邑中诸名宿皆以诗文自名先生独
专心古学耻以词华炫世年四十有一读司马温公资
治通鉴而好之晨夕探索至忘寝食又以温公著书意
在资治故朝章国政述之独详而家乘世谱纪之或略
其于人也显荣者多而遗逸则略方正者多而节侠则

略丈夫者多而妇女则略乃援引正史及它书以补之
或补为正文或补为分注其补正文之例有二有通鉴
所巳载而事或阙而不周文或简而不畅则逐节补之
有通鉴所未载而事有关于家国言有系于劝惩则特
笔补之其补分注之例有三一曰附录事虽可采而或
涉于琐或近于幻故不以人正文一曰备考通鉴之所
载如此它书之所载如彼虽两不相合而事属可疑故
两存之一曰补注 胡身之
注所未备或有讹舛则以已
意释之其所取材则十七史居十之九稗官野史居十
之一而要以法戒为主其有关劝惩虽小 …… (第 1b 页)
宋季元明儒家好读纲目如尹起莘刘友益王
幼学徐昭文辈皆浅陋迂腐虽附纲目以传转为本书
之累其有功于通鉴者 胡身之
而后仅见此书耳 (第 5a 页)
纪闻玉海一百卷文集一百
先子命桷受业门下十年 胡三省
天台人宝祐进士贾相馆之释通鉴三十年兵
难藁三失乙酉岁留袁氏塾日手抄定注己丑寇作以
书藏窖中得免定注今 (第 16a 页)
魅秉
心靡渝服义靡坠庶几公魂慰此耿特皦如兹觞之志
罔慝拜手荐公公其来格矢词致诚有泪俱滴尚享
   祭 胡梅涧先生
维年月日袁桷谨以清酌时羞之奠祭 (第 5b 页)
梅涧先生
(第 5b 页)
(东发黄先生宋未/亡时寓居湖上)
讲有孙讲经不穷(曹侍讲放斋曾孙/泰宇授徒蒋园)天台三老博奥精
(胡身之
舒阆风刘正仲俱避地/湖上而 (第 16a 页)
身之
则重注通鉴之地)高文老笔来自剡中
(剡源先生侨/居五台寺旁)于是有才晚出曰袁学士问其门阀渊源 (第 16a 页)
而陆氏亦无音
先生果何所出乎
(答)见许氏说文而水经注引之即鸿沟也左传所谓沙
汭也北魏书有蔡水即沙水 胡梅涧
引水经注亦通作
蔡郭氏偶失之耳 (第 23b 页)
分而为九江为长沙为东海为泗水为薛而楚郡但统
淮阳一带班志失之则九郡之数不足今以楚郡益之
适得九郡之目 胡梅涧
曰秦置楚郡班志不见盖分为
九江鄣会稽三郡其实大谬会稽不在楚郡之内史记
甚明而鄣郡并非秦置秦之所分凡得 …… (第 16a 页)
以晚
出之鄣郡充其一而三十六郡始完裴骃注史记但据
续志而不参前志于是晋志因之厚斋通鉴地理通释
亦因之 梅涧
注通鉴亦因之以为续志必同于前志而 (第 16b 页)
大抵位次之间
尚右者多
(问)汉别将击布军洮水苏林如淳皆不能言洮水所在
徐广曰在江淮间而不能实指其水 胡梅涧
曰乃零陵
之洮水也布欲由长沙入粤故走洮水按江南唯零陵
有洮水则 (第 5a 页)
梅涧
之言是也而吾丈不以为然愿指其地
(答) (第 5a 页)
梅涧
最精于地学然其通鉴所言亦往往多误者盖
地学至难即如九江左右本无洮水而布之走死于番
阳布之封也兼有寿春 …… (第 5a 页)
次室邑是时鲁尚未
亡则荀子所仕当是临淮
(问)上谷郡潘县前志续志晋志魏志并作潘颜师古音
普半翻吾丈引 梅涧先生
曰据水经注潘当作瀵大是
异闻然考之今本水经亦作潘愿吾丈审定 …… (第 17a 页)
(答)师古所见诸史是唐本 梅涧
所见水经是宋本似未
可以与师古争然道元注水经则是六朝本又在师古
之前矣今本木经㶟水篇潘县潘水皆潘字虽 …… (第 17b 页)
在上谷乃知世纪之瀵正
诸史所误为潘者师古未之审也水经今亦无善本尽
改瀵为潘而赖河水篇中尚存其一字然非 梅涧
之言
亦何从踪迹之斯真所云一字足千金者也
(问)王氏汉艺文志疏证引唐氏曰春申君死当齐王建
二十八年距 (第 17b 页)
武帝
始置郡安得如劭所言
(问)卫青冢象庐山师古无注庐山是何地之山
(答)但以祁连山例之则是塞外之山 胡梅涧
曰扬雄所
谓填庐山之壑者也按匈奴中有奚苻卢山见赵充国

(问)杜周为执金吾治桑卫狱亭林先生谓卫太子 …… (第 5b 页)
同而荀纪则本班氏温公不知采之何书大足改正班
史而惜 胡梅涧
亦未尝一考及也
(问)东方朔传何其言之庞也
(答)史汉皆喜于文字见奇诡而不论史法汉书校史记
略减然如 (第 6b 页)